既然無人分憂,張華軒索性把飯桌上的那些雜亂的東西推到一旁,然後把周攀龍的書信攤到桌子上,仔細研究。周攀龍的信件寫的很詳細,把事件發生的經過,左寶貴的處理方法,甚至通事翻譯的經過,然後丁寶楨與四周人的態度,還有海州方面對下一步處理的辦法,都詳細的一一書寫清楚,甚至是相關人等的話語和神態,也都一一寫明。
張華軒一邊看一邊感慨,攀龍老哥如果不是一個良吏的話,倒是適合到軍統幹一下,憑著他這一封書信的水平,可比一般的軍統幹部要強悍的多了。
看到丁寶楨他們決定立刻加強岸防守備,張華軒倒是鬆了一口氣。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說是有八十萬大軍,其實在任何一個戰爭上,清軍都沒有集結起超過兩萬人的軍隊。
因為英軍掌握了制海權,而清軍的行動速度原本就是與烏龜差不多,他們的行軍速度連兩千年前的秦軍都遠遠不如……更不要說和在海上調動的英軍相比了。
當英軍在攻擊浙江的時候,道光皇帝從四川調度了兩千精銳,等這些精銳好不容易從四川爬到戰場附近投奔奕山大將軍的時候……浙江的戰事已經結束了。
然後就是福建的五百兵丁從山地裡往江蘇進發,而等他們趕到浙江時,南京條約都要簽訂完結了。
所以清軍說起來是一個龐然大物,八十萬人馬說起來也能嚇人一跳,而這個老大的帝國糟糕的後勤能力與制海權的完全喪失釀成的直接惡果就是它沒有能力調配駐紮在全國各地的軍隊來做戰,財力,物力,糟糕的後勤與低落的士氣,再加上愚昧的指揮系統與落後兩百年的武器裝備,八十萬敗給四千,也就成為一件並不稀奇地事情。
而反觀英軍。他們一直掌握著制海權,朝在廣州晚到浙江,幾千里的中國岸防線等若虛設,他們克虎門克舟山,每到一地反而都是以多打少,因為任何一地的清朝駐軍都來不及調動人馬形成人數上的優勢,所以每一個英軍的死傷都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知道如果英軍和中國換人命的話。那是無論如何也換不起的。
所以張華軒有鑒於此,在淮軍領地內唯一方便大規模登陸戰地海州狂修炮台,這幾年來就幾乎沒有斷過往海州投銀子,哪怕是財政極度緊張時暫停對海州的建設,而對岸防永固炮台的修築卻是一直沒有停止過。
與清朝那些暴露在炮火中的炮台相比,海州炮台因山而建,四周全是堅固的岩石,炮台修築的比岩石還結實,按真正的歷史走向來說,要等幾十年後才會在旅順出現這樣的炮台。而俄軍守備的旅順炮台把日本人的龐大艦隊阻隔在外,而日本地所謂戰神乃木希典在付出了幾萬人的傷亡後才把那個鋼鐵要塞鑿開……海州炮台雖然還不能和旅順炮台比,不過在這個時代的火力輸出來看,海州炮台已經盡可能的做到盡善盡美了,除非英軍願意和乃木希典那個老瘋子一樣願意在海州填上幾萬人的人命,不然是不要想從正面突破的。
這樣一來,淮軍把最需要防範的港口已經修治停當,至於境內其餘地方要麼沒有深水良港。要麼並不適合登陸做戰,而僅有的幾個港口防備起來就很方便,英軍當年用來打敗清軍地方法用在淮軍身上顯然並不適合,這無疑就會使得張華軒大大的鬆一口氣。放鬆許多。
按照目前的態式來說,英法兩國並沒有把中國變成殖民地的野心和胃口……蛇吞象雖然過癮,不過沒有相應地消化能力是一定會撐死的。中國與南美那些不開化的所謂國家完全不同,這個國家有悠久的文明開化歷史,有著真正大一統的傳統和中央政府,也有著不遜於西方的文明傳承,更加重要的是,這個國家有著相當頑強的向心力和四億人口,所以西班牙在幾百年前以幾百人就能統治一個國家。然後把整個南美囊括在手中的情況絕對不會在中國發生,哪怕英法兩國地力量遠遠大過當年的西班牙。
既然吃不下,英法的利益也不是陷入與中國長期艱苦的大規模戰鬥之中,所以這一次吃了悶虧後,英軍要麼在海州立刻拚命找回場子來,要麼就會在海州的岸防炮台面前吃上大大的一個悶虧後,然後流竄到廣州和長江沿線。給未來的淮軍南方戰略添上莫大地變數。
同時。英軍地軍艦在擴大規模以後,也可以到膠東半島。到天津打下大沽炮台後登陸做戰,甚至與清廷合作,如果他們反應迅速的話還能趕得上攪亂淮軍地北方戰事,雖然張華軒並不認為在這個時代的通信速度能讓遠在香港的英國高層們做出完全正確的決定,況且,海州那裡的英軍此次來的極端詭異,突然出現在海州街頭的一隊英兵,還有訪問海州軍港的英軍艦隊無論怎麼看都透著一股來者不善的味道,廣西死了法國神父,廣州已經爆發了亞羅號事件,巴夏禮為首的英國佬使節團正在向葉名琛施加壓力,連美國佬也湊到廣州去了,就這麼突如其來的,海州莫名其妙的來了一隊英軍艦船,然後步兵還大搖大擺的走入海州城內,並且敢於公然開槍殺人。
以張華軒對英法兩國在這個時代的侵略他國的手段瞭解程度來說,這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陰謀。
「看來英國佬是看出來清廷不足以成為真正的施壓對象,而是把目光和注意力放在我這裡了。海州的事件是偶然的,然而又幾乎是必然的。英國佬可能估計到雙方會起衝突,而且想用這種手腕看看淮軍的應對,甚至要和我們打一下,然後判斷出能在我這裡壓搾出什麼樣的好處來,如果在海州打了起來又佔足了便宜,只怕海州的領事李泰國,或是淮安的領事赫德就會立刻跑到徐州來,然後就是施壓,威脅,談判,簽訂條約,賠款,接著我佔領全中國或是割據一方後,都不能影響到英國人的利益。」
想到這裡,張華軒已經基本明白了英國人的想法與做法。事實上,中國現在幾乎就是不折不扣的割據和混亂狀態,南方的大部分省份還在名義上屬於清廷的管轄,然而淮軍已經幾乎完全的隔斷南北,北方的命令只能通過關陝入川,然後由四川傳佈到南方,幾乎整個河南和整個山東都被淮軍佔領了,原本的漕運已經被完全隔斷了,南方與北方聯通的紐帶也就是清廷的生命線被完全的斬斷了。在這種情形下,南方的督撫們早就亂了方寸,現在他們除了湘軍餘部外連打太平軍的興趣也沒有了,所有人都在觀望,他們當然不是觀望太平軍能夠席捲南方,除了洪秀全自己以外,幾乎沒有人會對太平天國統一天下有一文錢的信心,而在有心人眼裡,要麼清廷扛過這一關,重新打通漕運,這樣國勢還有的救,要麼就是淮軍在很短的時間內統一北方,取得席捲之勢,如果在今年內淮軍能夠得到北方的話,相信南方的督撫大將和士紳們,十有八九都會倒向淮軍政權的。
取天下的過程,最難的反而是在得勢之前,一旦得勢,那就幾乎無人能擋了。二百年前,李自成在得到北京後也自以為得勢,事實上如果事情發展順利的話,南方也幾乎是可以傳檄而定的,投靠大順朝的原大明文官原本遠比後來投靠大清的多,結果他愚蠢的大將和他愚蠢的政策加上愚蠢的文官班底把他的大勢徹底斷絕了,而淮軍顯然不會犯相同的錯誤。
所以現在貌似割據的情形就如同一副塔羅牌一般……只要推倒北京這一張牌,整個天下就會全部轟然倒下,而在淮安的赫德和在海州的李泰國都不是傻子,他們會向英國政府匯報中國的實際情形,並做出相當準確的建議。
搞不好,現在英國政府派出的全權特使和對中國戰爭的總指揮都已經在海上了,亞羅號事件明顯就是一個迅號,而這個迅號的危險程度怕是全中國內也只有張華軒能夠明白。
張華軒原本是指望用談判的方式暫且穩住英法兩國,在佔領北方後用精銳南下迅速得到全國,然後再擴大與英法等國的貿易額,這當然也是這兩國商人願意看到的,如果能把鴉片貿易完全禁絕——這在法理上也不困難,中國將會又回到出超的狀態,英國佬不是要貿易麼,很好,他們在全世界辛苦搜括的銀子將會大筆大筆的流入到中國境內,使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越發迅速,然後張華軒就有更多的銀子去擴建海軍水師來保障中國的岸防——五十年內,他不指望中國的海軍能與英國在海上爭霸,只要保住發展的成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