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起飛後,談仁皓隨便吃了點東西,然後就去睡了一他醒來的時候,飛機已經到達關島了。在降落加油的時候,換了兩名飛行員,隨即就再次起飛,下一站將是瓦胡島。當飛機上升到了巡航高度之後,談仁皓沒有了一點睡覺的意思,無奈之下,只能拿起了甘永興派人送給他的那份文件。
這實際上是兩份文件,第一份是當時海軍獲得的新戰艦的名錄。到7初,一共有72戰艦,即航母,巡洋艦,以及驅逐艦服役。這些戰艦都暫時編在預備役部隊,主要是官兵的訓練工作還沒有完全到位,同時沒有確定將這些戰艦編入哪些艦隊。甘永興給談仁皓這份名錄,說白了,就是讓談仁皓首先挑選,等他挑完了,再給別的艦隊挑。
另外一份文件是由甘永興親自寫的,主要就是給談仁皓的建議,包括該怎麼組建聯合艦隊,成立聯合艦隊司令部時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在成立聯合艦隊之後,應該怎麼指揮艦隊作戰。可以說,這是甘永興特別為談仁皓準備的。甘永興在出任帝國海軍總參謀長之前,當了十幾年的艦隊指揮官,對指揮艦隊作戰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再加上他這幾年在海軍司令部積累的經驗,可以說,他的建議對談仁皓有著很大的幫助。也許,當時甘永興唯一幫不上的地方,就是應該怎麼來安排新的艦隊戰術。
看到這份文件的時候,談仁皓也很是感動。參謀長在百忙之中還專門為他寫了這份文件,其關懷之情表露無餘。當然,談仁皓也極為重視甘永興提到的幾個要點。特別是應該怎麼安排聯合艦隊司令部的人事權利,怎麼通過聯合司令部的人事結構來制約每一個手下,以保證司令部地每一個軍官都向他負責。而不至於形成小團體。這一點,是談仁皓在以往所無法學到的東西。後來在組建聯合艦隊司令部的時候,談仁皓把甘永興給他的幾點建議都用上了,這為他管理與指揮艦隊作戰有著巨大的幫助。
在海軍司令部的時候,談仁皓考慮得更多的是海軍內部的權利鬥爭,這也是他所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可是,在飛赴戰區地路上,談仁皓已經開始考慮作戰行動了。對他來說,戰爭還沒有結束。敵人也沒有被徹底的打敗,因此戰爭還是排在第一位的,擊敗敵人仍然是首要任務,至於權利鬥爭,這個在作戰行動中是絕不能出現的。可當時,甘永興並沒有在聯合艦隊的作戰行動方面給予談仁皓很大的幫助,畢竟甘永興離開前線部隊已經好幾年了,他以往的經驗也過時了,而談仁皓卻有著豐富的實戰指揮經驗。這個問題,只能由談仁皓自己來解決。
如果從戰術上講,成立聯合艦隊最顯著的作用就是改變了以往由主力艦隊與特混艦隊所形成地海軍基本戰術。表面上,聯合艦隊只是擴大了規模的主力艦隊,可是實際上,聯合艦隊與主力艦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按照當時聶人鳳給聯合艦隊的定義來看,聯合艦隊不僅僅是一支龐大的艦隊,同時也是相應戰區裡級別最高的艦隊。也就是說,聯合艦隊司令部要負擔起整個戰區裡艦隊作戰的任務,聯合艦隊本身就是海軍的一個**戰區。與設在地面上的戰區有著同等的地位。這一點,絕不是以前地主力艦隊所擁有的。按照以往的指揮體制,不管是特混艦隊,還是主力艦隊,實際上都是屬於戰區的一部分,其地位在戰區之下。由戰區直接指揮,從而要受到戰區的約束,就算艦隊可以在多個戰區之間調動,可是也不可能獲得與戰區同等的地位。
可見,聶人鳳成立聯合艦隊地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要提高海軍艦隊的地位。在成立了聯合戰區司令部之後,就算由海軍將領擔任了數個要職,可實質上,聯合戰區司令部的主體是地面部隊,而且肯定是陸軍,而不是陸戰隊。在此情況下。要保證海軍的地位,就必須要提高艦隊的地位,讓艦隊擁有更高的自主權與靈活性。從這一點上來看,聶人鳳確實算得上是老謀深算,其對軍隊內部權利鬥爭的理解,以及應用能力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談仁皓是在會議之後確定了聯合艦隊擁有與戰區司令部同等地位的事情之後才看出校長地這個意圖的。這讓他更加的佩服校長的手腕了,而且也讓他覺得,在軍隊內部的權利鬥爭方面,他比校長還差得太遠了。校長這一招可謂一石三鳥。而且讓嚴定宇根本就無法應付,畢竟。這是海軍內部的事情!
這些都是關係到海軍,以及帝**事制度根本的問題,談仁皓沒有插手的餘地,只是,在聯合艦隊成立之後,要怎麼樣才能夠將艦隊的戰鬥力徹底地發揮出來,從而最終擊敗敵人呢?這就是談仁皓必須要應付的難題了。
成立聯合艦隊是肯定利大於弊地,畢竟將艦隊置於統一指揮之下,這樣艦隊的作戰效能才能夠得到提高,而像以往那樣由艦隊司令官通過協作來指揮艦隊,就算談仁皓仍然是實際的指揮者,可他仍然與別的艦隊司令官是合作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指揮起來就不會那麼靈活了。比如,在去巴哈馬群島作戰的時候,就是因為談仁皓考慮到與黃曉天的厲害關係,所以沒有辦法展開手腳來調動第三艦隊,從而導致錯過了不少的機會,也讓他的作戰計劃不夠完善。如果當時談仁皓可以像指揮第一艦隊那樣指揮第三艦隊的話,也許美國大西洋艦隊早就完蛋了。
從這一點看,聶人鳳力主成立聯合艦隊,大概也正是希望通過這個辦法來解決艦隊司令官之間的問題,由明確的上下級關係取代不明確的合作關係,解決指揮上的矛盾。至於聶人鳳是不是主要考慮到這一點,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看完了甘永興給他
後,談仁皓一路上都在考慮該怎麼來完善艦隊的戰術此過得很快,在他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的時候,飛機就到了瓦胡島。與在關島的時候一樣,飛機在降落補充燃料的時候,換了一組新的飛行員。這次不同的是,地勤人員需要對飛機的發動機,以及一些關鍵設備進行檢查,而且還要為談仁皓安排護航的戰鬥機。因此,談仁皓在瓦胡島耽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當地的基地司令官請他吃了午飯,下午,談仁皓躺在不會顛簸的床上睡了一覺,等到他在傍晚醒來的時候,飛機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下一站就將是聖佩德囉囌拉了,大概在十三日的下午,他就能到達巴拿馬城。
因為在機場睡了幾個小時,飛機再次起飛後,談仁皓仍然很是精神,他還在思考著艦隊作戰的問題。當時,他主要有兩個選擇,一是將指權細化的特混艦隊,甚至可以是航母戰鬥群,通過建立更多的指揮通道,來指揮更小規模的部隊,從而達到精確指揮的目的。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下放權力,建立從航母戰鬥群指揮官,特混艦隊司令官,艦隊司令官,再到聯合艦隊司令官這樣的縱向指揮系統,從而減輕談仁皓的指揮壓力,讓更多的人有發揮的機會,同時也讓下層部隊有更大的靈活性。
形象的說,前者屬於橫向指揮結構,即指揮環節少,由最高指揮官到基層部隊,沒有,或者是只有一個中間指揮單位。後者是縱向指揮結構,即指揮環節多。由最高指揮官,到次級指揮官,再到下級指揮官,最後到作戰單位,有好幾層。如果用幾十年後的技術來衡量,自然是前者更好一些,可是當時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兩種指揮結構有好有壞,而且沒有人能夠確定哪種指揮結構更適合部隊作戰。
橫向指揮結構的好處就是。談仁皓可以直接指揮前線部隊,靈活的調動作戰兵力,做到精確分配兵力,從而最大限度的將部隊地戰鬥力發揮出來。可弊端也極為明顯,首先是指揮通道將超過他的控制範圍,其次是他在後方指揮,不一定能夠掌握前線戰場上的局勢,也就不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下達正確的命令。後面這一點更為重要。談仁皓已經不可能像以往那樣身先士卒的在前線指揮艦隊作戰了,那麼,他就肯定無法對戰場局勢有準確的判斷,如果做出了錯誤的決策的話,那麼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地。
縱向指揮結果就正好解決了前者的問題,指揮通道少,而且很多時候是由前線指揮官做決定,從而能夠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可是,縱向指揮結構的問題也同樣突出。首先是談仁皓得在戰鬥開始之前就分配兵力,同時分配任務。導致前線指揮官無法靈活發揮。其次是各部隊之間的調動存在著局限性,部隊難以根據戰場的情況進行調動,從而將戰鬥力徹底發揮出來。最關鍵的是,前線指揮官的素質往往比後方司令官地能力還要重要,而且某個前線指揮官的失誤,很有可能最終影響到整個戰役行動。甚至導致整個戰役行動失敗!在這種情況下,談仁皓幾乎不可能提前察覺,而是在出現了問題之後,才做修補,而不是在問題出現之前就進行調整,以避免出現漏洞。
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後,談仁皓不得不承認,後者更適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可作為一名在戰場上打了幾年仗的將領來說,談仁皓肯定不想立即就把作戰指揮權全部下放給前線指揮官,因此。在他決定採用縱向指揮結構的同時,也決定建立更多的指揮通道,並且與每一名前線指揮官,至少是特混艦隊的司令官建立直接聯繫。這樣一來,只要出現出現了意外情況,他還能夠及時調整,及時彌補,而不是在收到了失敗的消息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問題地根源。從而連彌補的機會都沒有。
有了這個想法後,就有很多的實際工作要做。在旅途中。談仁皓就把一些重要的,必須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先確定了下來,準備在到達艦隊之後,首先處理。比如,設置聯合艦隊旗艦,航母上的那點空間肯定無法容納下聯合艦隊司令部了。其次,需要設置多少地通信通道,以及需要配備多少的通信軍官。聯合艦隊司令部的編制,以及他所熟悉的參謀中,有哪些應該被調過來,哪些應該留在第一特混艦隊。
把這幾個問題列出來後,談仁皓就沒有再去想了。此時飛機已經從瓦胡島起飛四個多小時,再過幾個小時就要到達美洲大陸的機場。談仁皓也抓緊時間去休息了一會。可他沒有睡著,只是躺在床上繼續思考問題而已。
天亮後不久,美洲大陸就出現在了前方,此時護航的戰鬥機已經到達。這一個小隊的「游隼」都是從大陸機場起飛的,趕來與運輸機會合。談仁皓也在這個時候爬了起來。一個多小時後,運輸機降落在了聖佩德囉囌拉的機場。在這裡停留了兩個小時後,運輸機再次起飛,再著談仁皓朝最後一站,也就是巴拿馬城飛去。當天下午大概兩點左右,飛機到達了巴拿馬城。
來迎接談仁皓的人不少,除了雷少卿,常薦新,郝東覺這三個好友之外,羅雲沖,黃曉天也來了,只有古迅雷與韓紹鋒因為在前線指揮部隊作戰,所以才沒有來迎接談仁皓。此時,談仁皓地地位與羅雲沖是一樣的,所以才受到了如此高的待遇。
在巴拿馬城等著談仁皓的麻煩還真不少,下了飛機後,當談仁皓注意到這些人的神色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前線的情況也許遠沒有他之前所預料的那麼理想,肯定有很多問題正在等著他來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