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 第十三卷 決勝之海 第十節 海軍的翅膀
    雖然談仁皓也是航空愛好者,但絕不是郝東覺那種狂熱的技術愛好者,他所重視的是戰術,可戰術的基礎就是技術,什麼樣的技術決定什麼樣的戰術。這就好比在坦克出現之前,絕不會有人想到「閃擊戰」一樣。

    技術是基礎,而戰術只是在技術這個基礎上,盡量的發揮技術優勢的一種手段而已。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後,談仁皓沒有急著看那份戰略計劃,而是先看了海軍新裝備的技術文件,海軍新式作戰飛機的技術文件。當初,談仁皓還在第五艦隊服役的時候就參加過飛行器設計方面的工作,這讓他對一些航空技術術語比較熟悉,不至於到看不懂技術文件的地步。很快,談仁皓也被這份技術文件給吸引住了。

    飛機是在上次大戰之前誕生的,在人類首次利用機械的力量飛上了天空之後,這種新出現的事物立即就引起了軍方的注意,並且很快就被利用到了戰爭中去。在一戰的初期,飛機的主要用途就是為炮兵提供校正參數,引導炮兵更準確的打擊敵人。當時出現的只是現在所說的炮瞄偵察機。後來,為了對付敵人的偵察機,飛機上首次裝上了機關鎗,並且發展出了專門對付偵察機的飛機,這就是所謂的戰鬥機。而到了戰爭後期,很多偵察機飛行員攜帶了手榴彈,迫擊炮彈,在飛到敵人陣地上空之後把手榴彈與炮彈投了下去,這就是最為原始的轟炸機,隨後更大的。…

    能夠裝載航空炸彈地轟炸機出現在了戰場上。

    可以說,整個第一次全球戰爭期間都處於飛行技術起步的階段,並且在這幾年中誕生了大量的新技術。以及航空戰術。到一戰結束的時候,很多國家已經成立了單獨的空軍。而如同唐帝國與美國這類沒有成立單獨空軍地國家也在陸軍與海軍中設置了規模龐大的航空兵部隊。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杜黑提出了「制空權」理論,並且首次論證了制空權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並且斷言,未來戰爭的重點在天空之中。誰統治了天空,誰就統治了戰場,而且,空軍有能力單獨摧毀敵人,並且獲得戰爭的勝利(直到70多年之後,杜黑的這一論斷才受次得到了實戰的證明)。

    可以說,兩次全球戰爭之間的二十多年「休戰期」是航空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航空作戰理論迅速發展的關鍵階段。而在第二次全球戰爭爆發之前的幾年裡,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飛機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在一戰中,大部分的戰鬥機都是多翼飛機,這主要是發動機功率不夠。單翼機難以提供足夠的升力,而且靈活性不足導致地。

    而在這時候,單翼機逐漸成為了主流,其優勢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速度上,單翼機因為自身阻力更小,比多翼機有著天生的優勢。另外,全金屬結構,半硬殼,硬殼式機體結構的出現,都極大地改變了飛機的面貌。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內,航空作戰理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國家都出現了航空理論方面的先驅,也就是如同廖漢翔這類第一批航空作戰制勝論地軍人。唐帝國並不是這場革命的發起者,但也絕不是落後者。從戰爭爆發前三年開始,唐帝國就一直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作戰飛機的性能水平,而且從來沒有停止過新式飛機的研製與開發工作。

    隨著戰爭的爆發,唐帝國海軍的主力艦毀於一旦,剩下的三艘航母扛起了整個海軍的脊樑,並且發動了戰略反擊,最終不但戰勝了日本,而且還證明了一點,那就是航母已經取代了戰列艦,成為了海戰的絕對阻力!

    在此情況下,唐帝國海軍航空兵在戰機研發方面投入了更為巨大的力量。從「食雀鷹」到「禿鷲」,再到「隼」,唐帝國海軍的戰鬥機不但改變了落後於敵人的局面,而且還在性能上壓倒了對手。在轟炸機方面也不例外,可問題是,戰爭還沒有結束,敵人還沒有被打敗,而且敵人也肯定在研製更好的戰機,那麼,唐帝國就不能停下新戰機的研製工作,海軍也需要更好,更先進的戰機,以此來戰勝敵人!

    在「隼」的研製工作結束之後,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就向沈飛,哈飛,南飛三家飛機製造廠下達了新的任務書,要求這三架公司拿出新戰機的設計方案來,而海軍提出的第一份技術要求就是,新的戰機必須在性能上比「隼」提高20%以上,另外,還得針對「隼」所暴露出來的一些重要問題做出適當的改進(比如彈藥過少)。

    這個任務並不簡單,「隼」的極速已經達到了320節,如果提高20%的話,那麼就要達到385節,而在海軍下達新的技術指標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種合適的發動機能夠提供如此強勁的功率,讓戰鬥機飛得這麼快!

    當時,沈飛首先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仍然採用「隼」式戰鬥機用的發動機,然後全面修改氣動佈局,增加鋁合金的使用量(甚至提出了用新出現的鎂鋁合金來製造戰鬥機的主結構),修改戰鬥機的結構,減輕戰鬥機的重量,最終達到海軍提出的指標要求。不過,這個計劃立即就被否決了。一是太輕的戰鬥機在海軍並不太適用,只有陸軍才需要重量輕的戰鬥機。二是成本太貴了,如果增加鋁合金的使用量,甚至用鎂鋁合金來製作戰鬥機的主結構的話,那麼採購一架新式戰鬥機的價格足夠買五架「隼」了。三是這種改進而來的戰鬥機的升級餘地並不大,很快就會落後,而海軍需要的一種全新的戰鬥機。

    當時,哈飛,南飛也提出了相應的總體設計計劃書。可也都被海軍給否決了。這兩架飛機製造公司都在忙著生產戰鬥機,轟炸機,而且還承擔了為陸航研製新式轟炸機的任務。因此難以集中力量為海航研製新式戰鬥機。

    到24年下半年,三家飛機製造廠都沒有拿出讓海軍滿意地設計出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戰場上的情況出現了變化。美國陸軍航空兵的P-51D「野馬」式戰鬥機首先出現在了歐洲上空,開始為前往德國地重型轟炸機群護航。而同時,英國空軍也裝備了更好的「噴火」式戰鬥機。接著,P-51D出現在了太平洋戰場上空,並且與唐帝國海軍航空兵多次交手。

    敵人地刺激肯定是海軍的最大動力。

    P-51D的速度超過了海軍裝備的「隼」式戰鬥機,甚至比岸基型號的「隼」(比艦載型號減輕了不少,速度更快一些)還要快不少。雖然「隼」更為堅固,而且火力更為兇猛,在戰場上並沒有吃多少虧,但是這無疑是扇了海軍一記耳光,不管P-51D是不是比「隼」更好一些,對唐帝國海軍來說,讓敵人地戰鬥機比自己的飛得更快,那是絕不能容忍的事情。

    也就是在這時候。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向三架飛機製造廠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在半年之內完成設計,並且爭取在25年中期完成試飛工作。

    讓新式戰鬥機裝備部隊。而當時,沈飛的第二次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在收到了海軍的死命令,以及新的設計指標之後。沈飛的工程師立即加速,並且再次修改了新式戰鬥機的設計。在25年3月份的時候,沈飛就拿出了設計方案來。

    這就是帝國海軍航空兵在戰爭期間裝備的第四種戰鬥機——「金鷹」。原本海軍給這種戰鬥機取的名字是「鷹」,不過在第一架樣機出廠的時候被塗成了金色的,因此後來就被稱為了「金鷹」。

    新式戰鬥機的設計最大平飛速度(5500米高度)為375節,這比海軍的要求稍微低了一點,但是也可以接受。最大升限達到了12500米,在不攜帶外掛彈藥的情況下,使用機內燃料的最大航程達到了850海里,如果掛一枚250公斤炸彈,八具火箭彈的話,最大航程700海里,而使用大型副油箱的話,最大航程可以達到了1500海里。該戰鬥機最為顯著的特徵是,首次採用了無框架玻璃座艙,而且仿照美軍P-51D的設計,採用了氣泡式座艙(後來艦載型號換成了有框架的,主要是無框架玻璃罩太容易碎了,在航母上不安全)。該戰鬥機採用了輸出功率達到了2400馬力的「風16」改進型發動機,並且在設計的時候留有換裝「風18」發動機的空間。其主要武器仍然是四門20毫米航炮(這已經被證明是大戰期間威力與性能最好的航空機關炮),每門炮的備彈量提高到了350發。另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充當戰鬥轟炸機使用,其對地轟炸能力並不差。

    在沈飛保證「風18」的設計完成之後,可以立即在新戰鬥機上使用之後,海軍沒有再讓沈飛去修改設計了(換上了新發動機後,「金鷹」

    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了395節,是大戰期間幾種能夠飛到每小時700公里以上的戰鬥機之一),並且立即讓沈飛開始了全面的設計與試生產工作。

    另外,當時海軍還提出了研製新轟炸機的要求,不過最後缺乏足夠的研製力量,新轟炸機的研製工作就被取消了。

    「金鷹」的試飛工作從5月份開始,到8月中結束,隨後沈飛就開始進行小批量生產,第一批提供給了海航的訓練部隊,九月底,才會為作戰部隊提供第一批正式生產型號,而且首先裝備的就是艦載航空兵部隊。

    除了「金鷹」之外,哈飛還在同期拿出了針對「射水鳥」與「海雕」的改進設計計劃。當時,海軍沒有立即啟動使用「風16」改發動機的轟炸機研製計劃,也沒有啟動使用「風18」發動機的轟炸機的研製計劃,原因很簡單,「射水鳥」與「海雕」的性能比美國海軍的同類轟炸機領先了不少,海軍沒有這方面的壓力。不過,哈飛並不想放棄獲得海軍新訂單的機會,因此,在沈飛全力發展新式戰鬥機的時候,哈飛就將重點放到了研製新式轟炸機上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改進型的轟炸機。

    新的轟炸機就是在「射水鳥」與「海雕」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最大的變化就是使用了「風16」改型發動機,增加了200馬力的輸出功率。

    另外,哈飛的工程師還針對轟炸機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氣動佈局做了一定的修改,另外增加了關鍵部位的結構強度,甚至在座艙附近設置了更厚的裝甲。改進之後,兩種轟炸機在飛行性能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提高,而最大的變化是,這兩種轟炸機都增重了不少,更為牢固,也更不容易被擊落。

    這就是後來的「射水鳥」乙型,與「海雕」乙型。因為很多舊轟炸機都接受過相關的改進,所以海軍只是在正式文件裡用了新的代號,而在部隊裡仍然使用了原來的稱呼,所以帝國海軍並沒有細分舊型號與老型號的這兩種轟炸機。

    新式轟炸機的研製與試飛工作與新式戰鬥機同時展開,也計劃在九月份提供給作戰部隊使用。當然,三種新式戰機在正式投入戰場之前,都必須得在作戰部隊進行至少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特別是戰鬥機部隊,在使用新式戰鬥機後,都必須要進行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這樣飛行員才能夠全面掌握新式戰鬥機的性能。

    談仁皓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看完這份技術文件。這算是一大好消息,「金鷹」的性能足夠壓倒戰場上的所有對手了。也許美國海軍也快要搞出新式戰鬥機來了吧,不過,只要「金鷹」能夠順利裝備部隊,那麼帝國海軍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