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特混艦隊遭到轟炸的消息在九點過十分的時候送到了談仁皓的手裡,這是雷少卿在登上了「長孫無忌」號大型防空巡洋艦的時候發來的電報。
「『呼倫湖』號幾乎快要完蛋了,現在官兵正在全力搶救這艘航母,老雷已經讓航母朝最近的塔翁吉環礁前進,爭取在環礁附近擱淺,這樣還有得救。」郝東覺長出了口氣,「『貝爾湖』號在艦隊南面,逃過了打擊,現在正在全速南下。」
「南下?」談仁皓一驚,看了郝東覺一眼,目光又回到了電報上。
之前,他們已經收到了楊勤凱發來的電報,雖然其中沒有說明已經擊沉了兩艘美國航母,但是至少有一艘航母快要完蛋了,而另外一艘航母也遭到了重創,正在向北撤出戰場。對楊勤凱他們的攻擊,談仁皓是比較滿意的,而從飛行員發來的消息來看,這兩艘航母的舷號分別為「9」與「10」也就是「埃塞克斯」號與「約克城」號,而按照情報局提供的消息,這兩艘航母屬於第51特混艦隊,也就是斯普魯恩斯親自指揮的艦隊。
「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美軍的轟炸機在哪,老雷讓『貝爾湖』號戰鬥群撤退也是有道理的,如果美軍還有一波轟炸機去對付第二特混艦隊的話,那麼『貝爾湖』號留下來的危險性就太大了。」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他還希望斯普魯恩斯能夠動用四分之三的力量去對付第二特混艦隊,這樣用來打擊他們的力量就會減少一半,不過,這個可能性有多大?斯普魯恩斯就算是動用一半的轟炸機,那也是兩艘航母上的所有轟炸機了。而從電報內容來看,美軍的轟炸機是分兩批進入的,到達時間的間隔近50分鐘,這肯定是從兩支特混艦隊分別起飛的轟炸機。而這也正好與之前偵察機發來地關於第52特混艦隊位置的電報吻合。斯普魯恩斯有必要再派出轟炸機群去對付第二特混艦隊嗎?
如果是由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去執行這個任務的話,那麼這些轟炸機就應該到達第二特混艦隊了。而斯普魯恩斯應該沒有任何利用讓第52特混艦隊在極限打擊半徑上再安排第二批轟炸機。
要不要讓「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去冒險?談仁皓看了搭檔一眼,接著做出了決定。「立即電令第二特混艦隊,讓『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返回艦隊,同時盡量接收返航的轟炸機,對第51特混艦隊進行一次補充轟炸!」
「這是不是太冒險了?」
「就算是冒險,這也有價值。如果斯普魯恩斯敢動用剩下的轟炸機去打擊第二特混艦隊的話,那我們的威脅就小多了。等楊勤凱他們返航之後,立即出發,進行補充轟炸。」談仁皓冷笑了一下,「不過,在我看來,斯普魯恩斯留下一半地打擊力量是為我們準備的。那他就沒有再安排轟炸機去對付第二特混艦隊,現在『貝爾湖』號接收的那幾十架轟炸機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夠擊沉第51特混艦隊的兩艘航母,如果幹掉了這兩艘航母,那麼就算是損失了『貝爾湖』號航母,我們也在兵力上有優勢。」
郝東覺長出了口氣。這是一換二的機會。可他覺得談仁皓有點冷血。
「快去吧,別耽擱時間了,『貝爾湖』號航母早一分返回戰場。那麼第51特混艦隊那兩艘航母逃掉的機會就少一分!」
郝東覺也不好多說什麼了,在作戰指揮的時候,司令官的命令是不能有任何人置疑的。
也就在郝東覺去找通信參謀給第二特混艦隊發電報的時候,一名通信軍官(艦隊參謀部只設一名正式地通信參謀,而在其下還有多名通信軍官)跑了過來,送來了秋耿波與章志濤機群地戰報。
重創第52特混艦隊的兩艘航母,以及第52特混艦隊正在全速撤出戰場的消息並沒有讓談仁皓感到意外,唯一讓談仁皓感到驚訝地是,秋耿波與章志濤機群的損失竟然如此巨大,而且。章志濤的座機被擊落了(實際上不是擊落,而是墜落,混戰中,其他的飛行員可不知道他們的大隊長是被擊落的還是墜落的)。
郝東覺也很快跑了過來。「媽的,我立即去安排搜救飛機……」
「讓那些水上飛機過去尋找落水飛行員,如果燃料不夠的話,就先返回威克島去補充燃料,然後立即前往交戰海域,把落水飛行員都打撈起來。」談仁皓摸了下額頭。「另外,讓秋耿波他們盡快返航吧,不要耽擱時間了,也許我們還需要組織一次補充轟炸。」
郝東覺也有耽擱時間,立即就讓人去聯絡之前執行偵察任務的水上飛機,盡快補充滿燃料前往第52特混艦隊地活動海域,尋找落水飛行員。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楊勤凱機群返航的轟炸機大概只有40架,而秋耿波那邊最多只有20架,而這其中還包括了受損的轟炸機,能夠組織起來執行補充轟炸任務的轟炸機不會超過50架。接著,談仁皓就苦笑了起來,斯普魯恩斯肯定派出了轟炸機來對付他們,能不能頂過美國佬的反擊還是個問題呢,現在想那麼多幹嘛?
談仁皓還沒有緩過氣來,艦隊裡的防空警報就響了起來。位於艦隊北面的,「保定河」號重巡洋艦上的雷達發現了一個可疑目標。接到召喚的兩架戰鬥機立即飛了過去,而那正是一架執行偵察任務地SBD轟炸機。這架轟炸機不是從西北方向來的,而是從北面來的。
這架SBD轟炸機在起飛之後,就沿著設定好的航線飛行,但並沒有找到唐帝國艦隊,接著就在附近海域進行反覆搜索。當它從北向南非的時候,終於撞上了唐帝國的艦隊。本來斯普魯恩斯安排的偵察機就很少,而要搜索的海域太寬了,碰巧的是,第一特混艦隊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兩架偵察機航線的中間,如果這架SBD不向南飛,而是向北飛地話。
那就將完全錯過發現第一特混艦隊的機會。
兩分鐘之後,位於艦隊南面的「汾河」號重巡洋艦上的雷達也發現了一個可疑目標,那是另外一架執行偵察任務的SBD轟炸機。而當時的戰鬥機都在西北方向上巡邏,雖然之前兩架戰鬥機及時的擊落了北面的那架SBD,可卻無法立即去攔截南面地那架03a——第一特混艦隊暴露了。
到九點二十分的時候,艦隊西北方向上地「寒」號重巡洋艦上的雷達發現了美軍轟炸機群。雷達屏幕上幾乎都是「閃光點」,雷達操作員初步判斷美軍機群的規模在100架左右,而這就是從第51特混艦隊飛來的美軍轟炸機。因為前方的偵察機還沒有發現目標。所以這批轟炸機起飛之後就以最佳巡航速度飛行,以延長留空時間。爭取到更多的機會,這也導致機群的飛行時間增長了不少。從八點出發,到現在,整整花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時間才到達距離第一特混艦隊50海里地海面上空。
談仁皓下達了艦隊防空命令,可他也知道,運氣已經轉到了敵人地手裡,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防空戰鬥機,以及戰艦的防空火炮上了。也許。談仁皓唯一應該慶幸的是。他已經提前把戰鬥機部署到了艦隊地西北方向上,也就是美軍轟炸機飛來地方向上,這樣戰鬥機可以在第一時間之內攔截美軍地轟炸機。
此時。除了之前派去攔截偵察機的那四架戰鬥機之外。32架防空戰鬥機全都集中在了艦隊西北方向上。以小隊為單位,在距離艦隊35海里的距離上執行戰鬥巡邏任務。「小寒」號上地雷達發現美軍轟炸機的距離是50海里,而距離防空戰鬥機是20海里。也就是說,這些戰鬥機與美軍轟炸機群還有30海里的距離。
接到消息的戰鬥機群立即朝美軍的轟炸機群衝了上去。在防空作戰中,最重要地就是將敵人的轟炸機擋在艦隊之外,而增加攔截距離是最有效的,這能夠提高戰鬥機對轟炸機的攔截時間。指揮這批戰鬥機的正是姚柏巖中校。他與安士樂一起晉陞為了中校,羅晉明也找過他談話,他也同樣面臨著被調往預備役部隊的煩惱。
姚柏巖他們要面對地除了24架SBD,24架TBD之外,還有足足24架「海盜」。第51特混艦隊轟炸機的護航戰鬥機是最多的。換句話說,姚柏巖他們在對付24架「海盜」之後。實際上能夠用來攔截轟炸機地戰鬥機數量很有限。
關於轟炸機群需要多少戰鬥機護航,以及需要多少戰鬥機才能有效的保護艦隊的安全,這並沒有一個定論。實際上,在整個大戰期間,都沒有這方面的理論。以當時的防空作戰效率,以及戰機的性能來看,實際上艦隊的戰鬥機根本就無法同時照顧到護航與防空作戰,最多只能保證一個方面,放棄另外一個方面。而這就要由艦隊司令官地經驗決定了。如果平均分配戰鬥機的話,實際結果就是兩頭都照顧不到。
實際上,到這個時候,談仁皓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想把兩個方面都照顧到,在戰鬥機的安排上出了問題。如果他放棄艦隊防空,派遣更多的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的話,恐怕第51特混艦隊與第52特混艦隊那四艘航母不是沉也是半死不活了。反之,如果他照顧艦隊防空,留下更多的防空戰鬥機的話,恐怕第一特混艦隊的防空形勢就將大為改觀。
後來,談仁皓自己也承認,直到這場海戰之後,他才徹底意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艦隊所攜帶的戰鬥機數量根本就無法保證攻防兩個方向上的需要,要麼進攻,要麼防禦,中間選擇就意味著失敗。而也正是這場戰鬥讓談仁皓牢牢的記住了這一點,這也算是他在實戰中獲取的教訓與經驗吧。
32架戰鬥機對陣24架戰鬥機,數量上的優勢並不明顯,而且姚柏巖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攔截轟炸機,擊落一架轟炸機要比擊落十架戰鬥機還有意義,所有的飛行員都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在戰鬥中,防守的一方反而不佔優勢。美軍的護航戰鬥機飛行員也很清楚,他們的任務是保護轟炸機,而要保護轟炸機就要把對方的戰鬥機攔截下來。空戰打得異常的激烈,雙方的戰鬥機就如同流星一般的在空中穿梭著,彷彿是一群飛蝗在空中舞蹈一樣。
談仁皓在艦隊防空陣型方面的改變帶來了效果。他將艦隊防空圈向外推了5海里,這為防空火炮爭取到了至少兩分鐘的攔截時間。另外,在航母外側的巡洋艦上背對美軍轟炸機來襲方向上的大口徑防空火炮也有了用武之地,至少那些轟炸機在突破了這最後一層防空網的時候,還得考慮屁股後面射來的炮彈。
真正起到效果的不是那些防空戰鬥機,在整個防空作戰中,只有14架美軍轟炸機被防空戰鬥機擊落(另外還有8架美軍戰鬥機被擊落),而在美軍戰鬥機從距離航母25海里到最後突破艦隊防空火力網的這一段距離上,足足有22架美軍的轟炸機被120毫米高射炮給揍了下來。結果只有12架轟炸機突破了巡洋艦與驅逐艦的攔截開始向航母衝刺,而在這12架轟炸機之中,還有5架被巡洋艦另外一側的高射炮給擊中,沒有能夠投下炸彈與魚雷。
看到一架架美軍被擊中,拖著黑煙墜向海面,或者是在半空中炸成一團火球,談仁皓心裡的石頭也逐漸落地了。VT彈以及新的防空陣型的效能已經被證實了,延長了的這5海里的防空範圍讓VT彈的效果發揮得更好。
可問題是,最後還是有幾架轟炸機突破了攔截網,正在朝著艦隊北面的「岱海」號航母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