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艾農場 正文 看見一個關於傳統文化的貼 嘿嘿
    以下為帖子的內容見仁見智吧_

    而寫下面這些,主要是這幾年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破爛電視劇、破爛「重回古代文學」。這些東西一旦多了,就難免出現垃圾。垃圾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裝B,特別是不懂B而裝B是一大因素。有些作者一會兒模仿古文對白,一會兒參詳古代制度習慣,可是他們經常忽略最基本的:古人的稱謂。

    簡單說,我們知道,古代人有名、有字、有別號、有尊稱、有蔑稱,可是哪個朝代怎樣稱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稱君稱親稱師都是有定式的,為了現代人識別方便改一些,沒什麼,但不能鬧笑話,留硬傷BUG,或者故意裝B還裝成13。把明清時代的稱謂放到漢唐的背景裡,就等於是糊弄觀眾。例如說,前段時間好幾部大漢類的電視劇,女主角叫爹地都是嗲聲嗲氣地叫:「爹~~」——實際上,爹作為老爸的稱謂,是從魏晉時才開始的。大漢劇稱「爹」,把時間提早了幾百年,相當於某個明朝大戲裡喊出了「老豆」兩個字……

    還有一個古裝界統一無時段的稱呼,就是稱官員為「大人」。現在幾乎所有朝代的電視劇、小說,對有品的官都介麼叫,例如包青天裡叫包大人。這就露BUG了,下級和百姓對官員稱大人,在明朝之前是極少見的,就是明朝,也很少見。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記了個笑談,他祖父拜謁張居正時,被張叫了聲「沈大人」,當時賓客都以為十分新鮮,因為「呼公、呼丈者多,更不聞有大人之稱。」爺爺被人叫了聲大人,孫子就鄭重地寫進文集,說明在當時用得極少,甚至少過我們現在叫腦殘。

    再簡單點說,大家翻翻三國演義,就可以知道,幾無文官被叫過「大人」。所以在夢迴三國一類的小說裡看到「陳大人」、「曹大人」,就覺可笑,這與唐明皇叫安祿山「X0後腦殘」是一個效果……

    因此不能不說,古裝片有一個偉大之處,就是統一了新文化運動都沒有統一的古人稱謂。實際上,大人之稱,普遍行走官場,是自雍正開始(康熙類片子、小寶類片子裡稱索尼「索大人」鰲拜「鰲大人」都索超前意識啊),見《清裨類鈔稱謂類大人》(書名號內第二個字是別字,我打不出來大家將就一下,下面還會有這樣的生僻字):「大人之稱,始於雍正初,然唯督撫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無不稱大人。翰林開坊,六品亦大人。」到了光緒末,因為局勢亂,需要奉承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大人就被用濫了,什麼員外郎之類的都被稱為大人,這可能也是古裝片濫掉「大人」二字之源吧……

    當然,像《孝莊皇后》裡那樣天大的BUG,也索常見。而且,你知道為蝦米清朝皇后皇太后都是「慈」字順下來的,孝莊我們叫孝莊,慈禧我們卻叫慈禧嗎?

    說到這裡,恐怕大家還不是很感興趣,那就說幾個你可能慣性思維從未想過對不對的:

    秦始皇是不是嬴政?

    孔子是不是姓孔?

    再來幾個你可能會感興趣的:

    什麼叫「不分伯仲」?

    什麼叫「待字閨中」?

    「虎」作姓時怎麼念?

    貞子?我國唐朝就有了!

    屈原為蝦米在《離騷》裡自稱「朕」?莫不是他當過皇帝?

    為什麼我們叫叫漢高祖不叫他漢太祖?為什麼叫曹操又叫魏太祖不叫魏高祖?有時又叫他魏武帝?

    為什麼有的皇帝叫哀帝、獻帝介麼不吉利的字?為什麼漢獻帝那麼慘了還不改個名字叫漢喜帝?

    為什麼唐玄宗又叫唐明皇?什麼樣的場合用前面的,什麼場合用後面的?

    如果當著乾隆說「雍正」兩個字,算不算不敬?會不會被殺頭?

    知道嗎,古代人有時會稱自己媽媽為「姊妹」、「姨」(干,介個可能就被J-APAN學去了搞獸行……)

    還有,古代人還可能稱女兒為「處女」(今天當然所不行,例如你看到同事抱著小女兒逛街,招呼說:「你家處女好可愛」……可能會被當街打……)

    好了,如果你有興趣瞭解一下被我們日益忽略而被韓國日偷夜順的古代文化傳統,就可以看看我接著寫的。

    大家要明白,有些知識不當鈔票使,我們視其為糞土,還不時有激進憤Q來打倒,破舊。可是,我們永遠的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卻在無時無刻地不在覬覦。懂一點,去爭遺、申遺,總索好些。

    補:一、姓

    拆字就可看出,是從女從生,《白虎通義姓名》載:「姓者,生也」(古老的母系社會啊……現在我們隨爸爸姓,字卻已經不能改成「甥」鳥。)

    先秦最古的一批姓,都是偏旁「女」的,例如:姜、姬等。我還見過有人姓「支」,不知他祖祖在母系社會是不是也「從女」帶偏旁,要索介樣,他就該燒香慶祝人類在生他之前就進入父系鳥……

    姓在古代十分重要,因為當時人口少,生活地點局限,古代人又十分聰慧地發現了近親通婚的遺傳學弊病。而姓作為「從女從生」的血緣區分標誌,就產生了「同姓不婚」的規矩。(當然,現在不會這樣了,主要是張王趙李之類太多。你假如姓劉,不找同姓就意味著配偶範圍瞬間縮小上百上千萬人口)

    在古代典籍中,《白虎通義》(最近白虎介個詞莫名其妙地火鳥)載:「人所以有姓名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別婚姻也。」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國語晉語四》:「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而且,這一習慣,連買妾時古人也嚴格遵循。見左傳《昭公元年》:「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看來,還是有變通的方法。大爺看上小妞,害怕同姓,所以隨便找大師算個姓就可以開工了。)

    「同姓不婚」的原則,在先秦時經常被王侯打破。因為當時姓不多,有時數國同姓。而在政治婚姻面前,很多規則是不值錢的。這一點,清代趙翼的《陔余叢考》卷三十一中載有《同姓為婚》條。

    二、氏

    還是簡單說,姓不夠用,同姓之間因為生產力發展,財富地位開始分化,必須另行區分,因此有了氏。《說文解字氏》中說:「姓者,統於上者也;氏者,別於下者也。」這是說,「姓」用來別婚姻,而「氏」用來別貴賤。

    氏用來別貴賤,自然就會形成新的小圈子,與「同姓」有別的是,氏發展為「氏族」(大家、大族、望族的標準),《白虎通義姓名》說:「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

    由此可見,姓與氏,原來表達的是不同的含義。先秦時期,古人一直是分開使用,嚴格區別,自秦開始,姓氏才合二為一。

    由於先秦時期姓氏分離,所以夏、商、兩周,男子均稱氏不稱姓,婦女才稱姓。有個大家可能已經很難接受的錯誤,就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這樣的稱呼是錯誤的。因為先秦王侯只能稱國不能稱姓,所以這兩人應該被叫做「周昌」、「周發」(不索姓周,而是當時貴人以國為姓,稱國),或者文王昌、武王發。

    為什麼我們現在叫他們姬昌、姬發呢?習慣性誤讀,而且是上千年的習慣。最早犯錯的是司馬遷《史記》中載周文王:「姓姬氏」和劉知幾(見《史通》)。鄭樵在《氏族略序》中就說,稱呼姬昌、姬發的說法「三代(指夏商周)之時無此語也」,又說司馬、劉兩人「雖子長(司馬遷的字)、知幾二良史猶昧於此!」顧武炎在《原姓》中說:「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顧武炎還說:「考之於《傳》(指左傳),二百五十年之間有男子稱姓者呼?」

    答某網友質問:

    那為什麼歷史上無「周昌」之說,又少「文王昌」的說法呢?首先,司馬公的《史記》在歷史上影響非常大,後世多有將錯而用。先秦國君、王侯不稱姓、不稱氏,而稱國的習慣,在《左傳》等先秦文獻中被嚴格遵循,但這些先秦文獻太過艱深,後代多有註解,慢慢就未遵循其定式。實際上「姓姬氏」本身,在先秦時候,就不能針對先秦國君、王侯而言,即使他本來就姓姬。當然,退至一般男子,先秦不稱姓,也是個基本的稱謂習慣。《史記》之前,先秦幾無文獻以姓稱男子。

    表小看上面的習慣性誤讀,這等於你看到楊貴妃後叫她「楊小姐」,會笑死個淫滴。現在嚴謹些的辭書、文學,就十分注意這點,大家可以翻翻,《辭海》就不介麼稱呼先秦的人名。

    而女子卻完全相反。只稱姓不稱氏。姓之後,只跟個氏字了事,這在很近代還常見,如「張氏」「李氏」,出嫁之後,前面加夫姓仍舊不稱氏,這也是大家常見的,如「孫留氏」、「張王氏」。(囉嗦一下,如娘家姓洪,夫家姓西,就念做「XIHONGSHI」;如果自己姓西,丈夫姓拉,就更慘了……)

    嫁給國君,就在自己的姓前加夫君的國名;嫁給一般人,就在前加丈夫的氏,這在先秦時代幾乎無例外。

    如周王朝是姬、姜長期通婚,姜王后就不稱姜氏,而稱「王姜」。另以魯國為例,桓公夫人叫「文姜」,宣公夫人叫「穆姜」。

    而大家熟悉無比的節烈先驅孟姜女,不是姓孟名姜女,也不是姓孟氏姜的女子。孟姜女根本不是個姓名,而是先秦女孩非常普遍的稱呼,和我們今天說的「張家大閨女」是一樣的。「姜」是其姓,「孟」為排行老大之意,所以孟姜女=姜家大閨女,這就是女子稱氏的代表。

    補充一個,先秦男子稱氏,用以別貴賤,但廣大下層民眾,連飽飯都吃不鳥幾頓,誰去管什麼禮制。窮人不稱氏,原因是窮得根本不需要氏。

    再補一個,氏的取得是十分靈活的,有幾十種得氏的方法。商鞅就索這樣,他是衛國公室的子孫,所以先以國「衛」為氏,後來又以「公孫」為氏。「商」是他在秦的封地,大約索看到自己的產業興旺,土地權證也下來了,所以又高興地改叫「商鞅」。

    又答某網友:

    特別注意:先秦姓氏分離,制度非常嚴格,「姓氏」合一,是從秦代開始。先秦姓氏分離,是區別婚姻、貴賤的基本,沒有任何姓做氏用、氏稱為姓的習慣。所以,《史記》中對先秦人物使用「姓X氏」的說法是不確的。在先秦,姓得於祖,與今日同;而得「氏」,則有幾十中方法,包括山川、父親取、得於謚、得於君等等等等。總之,先秦姓氏完全分離,不可通混。

    三、幾個「習慣性認知」帶來的誤解。

    首先,秦始皇姓蝦米。我們接觸的最多稱呼是「嬴政」,嬴又是秦的國姓,所以秦始皇應是姓嬴無疑。

    無疑?且看:

    秦始皇得姓時,天下未合,姓氏也未合一,根據三代男子不稱姓,秦始皇不能稱姓,只能稱氏。而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邯鄲,是以趙為氏。《史記秦始皇本記》說:「名為政,姓趙氏」《索隱》說:「(始皇)生於趙,故名趙政」《淮南子人間訓》說:「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說:「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就算以秦時姓氏合一之俗,秦始皇也只能說姓趙。

    可憐吧?當過質子的小政,連名字都帶道疤。而《尋秦記》(古天樂電視劇……)精彩劇情之趙盤改叫嬴政,如果項少龍真的回了秦朝,是喊不出「嬴政」的。實際上,整個秦漢時期,都無稱秦始皇為「嬴政」的。雖然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始皇姓趙氏是不確,但他也未呼秦始皇為「嬴政」。秦始皇在下著名的誥:「天子自稱曰朕」之前,從未稱自己從秦的國姓「嬴」。秦**後,秦始皇也從未另下誥說改姓,或秦代禮法自動改姓。秦二世後,各地多有反叛,說到秦始皇,為表不尊,一般都說是「趙氏」、「趙政」。

    第二個,孔子。是否姓孔名丘?很多書上介麼說,唉,怎麼怪得了韓國偷我們的文化瑰寶呢?就算中文專業的,也未必搞得清楚文聖先師姓什麼。

    孔子的孔,是其氏而非姓。孔子是宋國貴族遺後,宋是殷代遺民所建,孔子的姓應是殷代貴族之姓,即姓「子」(此考據現已無大疑)。而孔子的氏,原來也不是孔,而是「公孫」,到孔父嘉時(注意,不是孔子的父親孔嘉或子嘉,其人以公孫為氏,嘉為名,孔父為字),已有五代,氏用以別貴賤,所以自他之下的後代就不能再以公孫為氏,而孔父嘉就以自己的字為氏,所以,有鳥孔子。

    又答某網友問:《史記》中明明記載了孔子「姓孔氏」。這與司馬公使用的對先秦人士的稱呼是一樣,有瑕。孔子所在春秋時,姓氏未合一,根本無「姓X氏」之稱。且以姓氏合一之俗,對孔子這樣貴族王公之後,有姓有氏之人,也不能說「姓X氏」,而應記「以X為姓,X氏」。但孔子的姓,無記載,「子」姓是後來考證的,不過也不重要,因為他那個時代男子根本不稱姓,只要中國人都知道他不姓「孔」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複雜?源見:《孔子家語》卷三十九《本姓解》:「五世親盡,別為公族,故後以孔為氏焉。」

    第三個,屈原,不索姓屈,而是以屈為氏,稱氏。屈原的姓,是生僻字,羋,音mi。有網友說屈原根本無姓,實際上不確。因為先秦人都是有姓的,只不過不用來稱男子罷了。

    四、姓氏合一。

    主要功勞還是趙政始皇帝。滅六國後,六國貴族大都被斗翻了,用以別貴賤的氏就失去了原來的意思。而窮人們一看,呦,這不索原來的戰國四大才子嗎?他原來的氏很吊,我也用用。就這麼氏就並姓一道了,氏再不是什麼尊貴的標記鳥。見《通志氏族略序》:「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例如《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其先(即先祖)趙奢為趙將,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這裡的以馬為氏,實際上已經是以馬為姓。(這麼說來,伏波將軍之後,西涼錦馬超,差點叫趙超?)

    要說明的一點是,姓氏合一,是一個歷史地位十分重要的稱謂發展階段,這與秦的一統是密切相關的,但卻不是自然而然的,對當時的文人來說,先秦的很多史實,就需要重新考據,而非想當然地記「姓X氏」。司馬遷以漢代的語言習慣寫的「姓X氏」等稱呼先秦人物,後代多有計較,這就需要分辨,《史記》固然偉大,但其局限和瑕疵仍舊是存在的。

    而對某網友說到秦始皇的「嬴」、「趙」分別為本姓、封姓一解,糾正一下:對秦始皇,無本姓「嬴」之說,歷來沒有任何典籍這樣記載。而「封姓」,古代更無此一詞,只有「以封為姓」,即以封地作為來源取姓,取的姓也不一定與封地相同。秦始皇得以趙為氏,實際上是因為他做過質子,出生在趙,而不是「以封為姓」。

    五、有關姓氏的一些小P事:

    姓有多少?至今無法統計,百家姓連實際姓氏數目的零頭都不到。就在寫介個的時候,還認識了一位「日先生」……這姓

    賜姓:我們經常看到古代皇帝賜姓以顯示恩寵,如鄭成功就被賜姓朱,叫「國姓爺」,但賜的姓也不一定索好的。有些皇帝討厭人,會改個很新潮的姓氏給亂臣,例如,梁元帝下令將反叛的蕭紀的後代改姓「饕餮」(很難想像蕭薔被叫做饕餮薔……)

    複姓省單姓:可能你身邊的人就可以這麼尋祖的哦。宋代《梁豁漫志》(第二字是別字)卷三《氏族》中說:「今之稱複姓者,皆從省文,司馬則曰馬,諸葛則曰葛,歐陽則曰歐,夏侯則曰侯……」

    孩子跟誰姓?在古代,有時低賤之人為了上位,不惜選擇更高貴的母親的姓氏為姓,這在許多公主的後代中多見。而漢初名人夏侯嬰的後代是比較離譜的。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娶了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的母親姓孫(有時平陽公主也被叫做孫公主),夏侯頗的子孫「更為孫氏」(見《漢書夏侯嬰傳》)。可憐一代英雄夏侯嬰,子孫居然跟著外婆姓……

    六、名

    《莊子》中說:「名者實之賓也」,即「名」為「實」所生,我們今天說的成語「有名無實」就索此意。《說文》對「名」字的解釋更加實在:「名,從口夕,夕這冥也,冥不相見,以口自名。」即:名是用來叫的。

    名的源來:最先是「公名」,即神農氏、有巢氏之類,是表示一個或許多部落的共用名字(神農決非個人,這是爭議日間縮小的一個學術問題)這個時候名多用來表示某個專業技術過硬的集體氏族(神農務農,有巢搞房產,燧人做餐飲),到了堯、舜、禹,就漸漸有了個體化的名。(例如《說文》稱「堯,高也」、「舜,大也」,堯、舜實際上就是高大偉岸的尊稱,那個時候的馬屁,好古雅。)

    講到名(實際上就已經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名字),就有些笑談:

    成吉思汗有位將軍,名字叫「鴨兒看」

    金代有位功臣,叫「李咬住」(寒,幸好不叫李住)

    金代還有很多強人的名字很強大,但不很好。讀《金史》,你會看到:完顏豬、於豬糞,《遼史》中還有王驢糞。是否當時牲畜及其糞便對遊牧族太過重要?

    《列子湯問篇》有個叫「魏黑卵」的。衛宣公有個臣子叫司馬狗,《元史》中還有叫郭狗狗的,以孝聞名;將軍石抹狗狗,戰功卓著。

    上述這些醜名、惡名,除少數名字為音譯,大多數都是一個原因:取賤名字好養活。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還有二狗之類的名字,就索介個習俗。

    還有個強人,不知道前段時間的《漢武大帝》裡出過場沒有。武帝的陳皇后,母親是漢文帝之女,名字叫「劉嫖」。這就不是皇帝取賤名字好養活了,皇帝不稀那幾碗粥米滴。只是因為嫖字的淫褻含義,是從明朝才開始。(就像哥哥介個詞,第一看電視《水滸傳》都不覺得什麼,現在再看,總覺得李逵叫宋江「哥哥」的時候十分YD……)

    幾個冷死人的冷僻姓,

    一是姓,而壹又是另外一個姓。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是姓,天、地、日、月、星是姓,筆墨紙硯是姓,琴棋書畫是姓,東南西北、前後左右也都索姓。而「姓」、「氏」兩個字也是姓(「查房!姓名?」「姓……姓『姓明』……」「老子問你姓名!」「就就索姓姓,名字是『姓明』」「你TM裝蒜是不是?」「不是不是,就是姓,姓是我的姓……明是我的名……」「干!拖出去踢**!踢到說為止!」)

    比較特別的數字姓:後漢有兗州刺史叫「第五倫」,第五是姓。乾隆朝有個進士姓七十一,著有《西域聞見錄》。

    有些字作姓時,讀音變化之大,令人瞠目:

    虎字做姓時,念「貓」;

    種字做姓時,念「蟲」;

    炔字做姓時,念「貴」;

    繆字做姓時,念「廟」;

    兒字做姓時,念「泥」;

    繁字做姓時,念「婆」;

    秘字做姓時,念「必」;

    員字做姓時,念「運」;

    祭字做姓時,念「寨」;

    女字做姓時,念「乳」

    奢字做姓時,念「啥」

    太多……

    七、字

    自周而下,不論男女,普遍有字。男子成年,女子出嫁時,就會「冠字」。《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就是發卡,盤頭髮用的)而字。」

    對於男子來說,二十歲就已是成年,從前用來被長輩稱呼的名,就不能再不分場合地用下去了,只能另取個稱呼,供平輩和將來的晚輩呼叫,這就是字所以用。

    對於女子來說,因為取字就是出嫁,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待字閨中」就指的是尚未嫁人,中間這個「字」的來由,很要考些人的。

    而「字」與前面的「氏」一樣,在先秦是有地位、有票票的人才講究的。對於窮人,飽飯滴沒有,字滴也沒有。劉邦和他手下的一眾戰將,多是窮苦出身,所以都沒有字,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韓信、英布、樊噲、夏侯嬰等,都是只有名,無字。只有張良,身為韓國(不索朝鮮半島那個,害怕又有高麗參看到了說張良是他們祖宗)貴族之後,所以有字,所以在《三國演義》才有許多次:「吾之子房也!」

    到了漢朝,也非所有人都有字,一般還是讀書人取得多。

    另外,字可自擬,所以一人有多個字的事情很常見。例如關羽就是本字長生,又字雲長。

    而對字的說法,在唐以後,才稱為「表字」(BZ,有見BZ)唐以前,無表字一說,所以寫夢迴三國小說的同學們注意了,表亂用「表字」。而表字之稱,應是來源於《西京雜記》記載西漢梁孝王的一句話:「字以表德」;《顏氏家訓風操》也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最後,對字的取法,在魏晉前,從古制,與名一樣,大部分是一字。單字的名大家清楚,例如趙雲之雲,司馬懿之懿,但子龍、仲達都是兩字嘛。其實魏晉前的「字」,大多都是一言,是兩個字裡後面那個。前面那個字一般是表示敬意和排行用的,不做實意解。以子龍之子解為少、小,子龍可解為小龍。而仲達就俗氣些,仲是古代兄弟常用的「伯、仲、叔、季」裡表示家裡的二兄弟,所以仲達又可解為「二達子」……對於不加敬語直接使用一言「字」的,也有很多,例如:陳勝字涉、項籍字羽(《尋秦記》結尾:「就叫項羽吧!」寒……)前此種種,自宋代洪邁《容齋五筆》可見。

    而東漢以後,基本上字都變成了二言。也有了多言字。例如宋晁景遷字伯以父(莫非他伯伯X過他娘?)、隋代有個人名無為字無不為。南北朝時,有些遊牧民族學習漢制,開始用字,不過很多是「胡名」的音譯或亂譯,很沒水準。例如知名人物宇文泰字黑獺。

    古代一直還有比較特立獨行的人,名和字相同。《日知錄字同其名》載:「名字相同,起於晉宋之間。史之所載,晉安帝諱德宗字德宗;齊顏見遠字見遠;任孝恭字孝恭,至唐時尤多。」

    八、有關名字的一些小P事:

    王莽錯誤地理解了《春秋公羊傳》裡的「譏二名」三個字,以為兩個字的名是不好的,號召全國通行單名,後來還把二名定為一個刑罰。因此《三國演義》裡都是單名,除了袁術手下的一個文官楊大將。

    楊大將:被羅貫中看掉字的小人物。正史裡寫的是長史楊弘、大將紀靈,中間弘字看掉(那時還無頓號標點),成了「長史楊大將、紀靈」。所以,實際上他是單名。

    行輩:我們今天知道,兄弟的名字經常會有行輩現象,例如:章子怡、章子男。古代也有這樣的名字現象,如宋皇帝趙匡胤、趙匡義,上可追《左傳》,長狄有四個兄弟,僑如、焚如、榮如、簡如。

    而兄弟從同偏旁的,目前看到最早的是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都從斜王偏旁。再早就未見了,如果MOP有達人,可查檢一番,看看有無可能找到最早的偏旁班輩。後來這樣的情況就很多了,如蘇軾和蘇轍。

    如果管仲生在今天的中國農村,名字是什麼?

    前面已經說了,自周開始,「伯、仲、叔、季」就用來表示家裡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所以管仲很可能就索先在你鄉下的親戚的「管老二」。這在三國夏侯淵的幾個兒子裡表現得最清楚,《三國誌魏志夏侯淵傳》記載他的幾個兒子,二子夏侯霸字仲權、三子夏侯稱字叔權、四子夏侯威字季權、五子夏侯榮子幼權,(結果夏侯淵還能生……)六子夏侯惠字稚權、七子夏侯和字義權(我以為要字孫權……)看了夏侯叔叔一家,你應該已經發現,夏侯淵很可能還有未載入史的一個大兒子,應字伯權。

    看了這個,大家就可以類推適用了,例如鮑叔就索鮑老三;但秦叔寶還索不能叫做秦三寶。

    到了唐宋,行輩稱呼達到極限,例如韓愈稱為韓十八,柳宗元稱為柳八,李白稱為李十二,高適稱為高三十五……三十五?他爹爹介麼能生?解釋一下,當時這個排行是同祖父、大家族裡同輩的通排行。所以,還有白居易還有一首詩,詩名有「王五十一」……女性,也有這樣稱呼的,孫二娘,扈三娘,當然,最出名的還索春三十娘……

    唐宋後,行輩的表現早已變為字輩,很多家族在明朝清朝就排下了幾個字、幾個字的字輩,例如,康熙諸兒子就以胤做排行字,雍正諸字都用弘做排行字,乾隆定了下面四輩「永、綿、奕、載」,道光時,又加四字(四代)「溥、毓、恆、啟」。啟字輩中,有個大家熟悉的,啟功,他就是清代皇族之後,「啟」字輩。不過很多新時代的父母已經不介麼給小孩取名了。你的名字是按子輩起的嗎?——我的字輩是「尚」,父親的字輩是「從」,爺爺的字輩是「仲」,不過自我起就不用字輩了。

    九、名和字的使用

    前面已經說了,古代成年男子,既有名,又有字,那在什麼場合使用哪個,作為早已不使用字的社會主義新青年來說,時常搞混。這又要提到那些不注意BUG和積澱就動筆的歷史小說,幾乎全部稱字,要不然就是曹賊,諸葛那廝,讀起來總是十分彆扭。

    先秦古人的習慣和定例是,起字是為了名不能任由晚輩叫而顯得不敬。《儀禮士冠禮》中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民,他人則稱字也。」又說:「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而顧武炎在《日知錄以字為諱》中說:「古人敬其名,則無有不稱字者。」

    雖然名在有字之後,成了敬、避的稱呼,但同輩之間,還是可以稱名,顧武炎在《日知錄同輩稱名》中說:「古人生不諱名,同輩皆面呼其名。」而對長輩,偶爾可以稱名,這可見《禮記曲禮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鄭玄對此的注為:「對至尊無大小,皆稱名。」

    戰國後,逐漸形成了名只能是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同輩之間多稱字。而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就只能稱字。因為這樣的習慣,稱名逐漸有了卑稱的含義,而相對的,字就有了尊稱的含義。

    看到這裡,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指名道姓」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了。當然,指名道姓在今天主要說的是不顧場合的揭發、暴露、對號入座,與原意已經有了些變化。

    當然,如果與人面對面的時候,直呼其父輩、祖輩的名字,那就更加不敬了。《唐書杜甫傳》中就記載了杜工部,有一次赴嚴武的宴請,因為喝高了,不小心叫了嚴武父親嚴挺之的名字,惹得嚴武大怒,幾乎招致殺身之禍。

    而名作為謙稱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大量可見。在《三國誌》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總是稱「亮」,而別人稱他是稱「孔明」或「諸葛孔明」,區分清楚。而《三國誌吳書呂蒙傳》中有一段孫權和陸遜的談話,評論了當時諸人。對周瑜稱公瑾、張昭稱子布,稱字表示尊重;對已死的劉琮稱名字不避諱;對於不在場的曹操,當時沒有開戰,而且關係不算太差,稱孟德;對劉備,雖然當時蜀吳在開戰,但畢竟是妹夫,所以還是稱玄德。唯有關羽,荊州開戰前、開戰後,孫權都一直稱關羽或羽。明白了吧?為什麼關羽必死於吳手,從稱呼上就可見一斑。

    當然上面說的習慣也有些例外。例如,君臣和師生關係中,君稱臣,老師稱學生,也多稱字表示尊重。例如劉邦曾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就是稱張良的字「子房」以示尊重。而直呼其名也不一定表示蔑視,關係極熟的時候,就可不拘此禮。

    另外,有些正式的場合,會使用名字連稱,這一般是先名後字。例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就有「魯國孔融文舉、山陽王粲仲宣。」

    稱字為尊,在千年的禮儀中,也有變化。稱字示尊,因而大量的場合中稱字表示尊敬,所以有漸用漸濫的趨勢。清代王應奎的《柳南續筆》中說:「古人敬其名,則未有不稱字者。自宋人多著別號,於是有卑幼不敢字其尊長之說遂不復以字行矣。」

    十、小名

    今天我們還在廣泛使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有兩千年歷史了。游國恩《離騷纂義》中說小名:「興於兩漢,盛於六朝。」這個要不要去申遺?別又被韓國搶了先。

    小名,又稱「小字」、「乳名」、「咳名」。小名一般取賤,以便養活,沿襲今天仍舊一樣。不過古人有些賤名比我們今天更加強大。例如清代汪輝祖《病榻夢痕錄》中說:「先大父(祖父)年已五十九甫抱孫,甚喜,咳名『垃圾』,取其賤且多而有資於農也。」……看到這裡,我想,再賤也賤不過「垃圾」這樣的小名吧……

    古代人稱小名,並不忌諱是否成年、或王侯將相的身份,稱小名一般不是表示藐視,而是敬重。這雖然與今天小名不登大雅、不上檯面的社會禮儀有些出入,不過,特別熟悉的朋友見稱小名,也是親密的表示。

    而古人小名中,「阿」字是使用十分頻繁的,三國就有阿瞞曹操、阿斗劉禪。李世民的小名也是阿瞞。

    最近有好幾位兄弟問我,說為什麼中國古代皇帝的稱謂唐以前都稱為某某帝,而唐後各朝都稱為宗。其實其中原因很簡單,只不過是為圖個簡單。一般來說皇帝的稱謂有這樣幾種,謚號、廟號、年號。

    謚號是在皇帝(當然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後也可以有謚號,不在討論之列)駕崩後,由其朝廷根據其生平事跡,加以褒貶的稱號。謚號格式大多是什麼什麼皇帝。

    廟號,則是和古代宗廟制度有關。就像各家的祠堂都供奉著祖宗牌位,皇帝也一樣,太廟裡照樣供奉著祖宗的牌位,不過為避諱死皇帝的名諱,那個牌子是不能寫皇帝老爺子的名字,只能特立一個什麼什麼宗的名號,那就是廟號。

    而年號我們不用多說,就是每個皇帝為了紀年,而定的名號,稱為「改元」。

    回到文首的問題,稱謂皇帝古時都是先說謚號再說廟號,在唐以前的朝廷還是比較實在,有一說一,往往謚號採取一兩個字就把皇帝一生給概括了,如漢文帝劉恆,死後的廟號為太宗,謚號為文帝。一個「文」字,就概括了劉恆厚民寬仁的品德。而到了唐後,皇帝們開始陶醉於自己的功績,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膨脹,那時候溜鬚拍馬的傢伙也多了,謚號裡不斷的加入了溢美之詞,使得好端端的謚號成了又醜又長的包腳布。如唐太宗謚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以至於後朝皇帝都跟著加緊學習,(tmd,這些傢伙就是不學好的),像後來的明永樂皇帝謚號為「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乖乖!19個字)。清太祖皇太極,就叫「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這個25個字哦)。

    對咱們這些看史的老百姓,不願去記那些讀起來拗口,看上去不爽的謚號,所以後人一般自唐以後都採用相對簡單的廟號稱謂皇帝,故而出現唐以前稱帝,唐後稱宗的原因。

    還有到了滿清,由於歷史離我們較近,再加上清朝的皇帝老兒不喜歡更換年號,老百姓喜歡用年號稱謂皇帝,當習慣保留下來使得歷史上把清朝皇帝的稱謂跟年號聯繫起來。如清世祖福臨,謚號為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年號順治,而我們習慣叫他順治皇帝。

    wWw.b111.net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