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經絡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與髒腑、氣血等相互關系的中醫學理論,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針灸及推拿學的理論核心。
經絡學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下形成的,與髒象、氣血津液等學說互為補充,獨到而深刻地闡明了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規律,對臨床診斷疾病、擬定治則、處方遣藥,特別是針灸、推拿以及氣功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故有“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之說。
第一節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
一、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和絡的總稱。經,又稱經脈,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干。故曰:“經者,徑也。”經脈大多循行於人體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絡,又稱絡脈,有網絡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故曰:“支而橫出者為絡。”絡脈縱橫交錯,網絡全身,無處不至。
經絡相貫,遍布全身,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聯絡網,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復雜的聯絡交會,組成了經絡系統,把人體五髒六腑、肢體官竅及皮肉筋骨等組織緊密地聯結成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所以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髒腑肢節,溝通內外上下,調節人體功能的一種特殊的通路系統。
二、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構成的。經脈和絡脈是它的主體。
(一)經脈系統
1.十二經脈
正經:正經有十二,即手三陰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共四組,每組三條經脈,合稱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它們分別起於四肢,循行於體內,聯系髒腑,上出頸項淺部。陽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上達頭面後,仍回到本經;陰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上達頭面後,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相合。為此,十二經別不僅可以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系,而且因其聯系了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從而補充了正經之不足。
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是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布於筋肉系統的總稱,它有聯綴百骸,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應區。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膚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於十二經,稱為“十二皮部”。
2.奇經:奇經有八,即督脈、任脈、帶脈、陰驕脈、陽驕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全身氣血盛衰的作用。
(二)絡脈系統
絡脈有別絡、孫絡、浮絡之分。
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共有十五支,包括十二經脈在四肢各分出的絡,軀干部的任脈絡、督脈絡及脾之大絡。十五別絡的功能是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系與調節作用。)
孫絡:孫絡是絡脈中最細小的分支。
浮絡:浮絡是浮行於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
第二節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的名稱
(一)命名原則
內為陰,外為陽:陰陽理論貫穿於整個中醫理論,經絡系統亦以陰、陽來命名。其分布於肢體內側面的經脈為陰經,分布於肢體外側面的經脈為陽經。一陰一陽衍化為三陰三陽,相互之間具有相對應的表裡相合關系,即肢體內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為太陰、厥陰、少陰;肢體外側面的前、中、後分別稱為陽明、少陽、太陽。
髒為陰,腑為陽:內髒“藏精氣而不瀉”者為髒,為陰,“傳化物而不藏”者稱腑,為陽。每一陰經分別隸屬於一髒,每一陽經分別隸屬於一腑,各經都以髒腑命名。
上為手,下為足:分布於上肢的經脈,在經脈名稱之前冠以“手”字;、分布於下肢的經脈,在經脈名稱之前冠以“足”字。
(二)具體名稱
十二經脈根據各經所聯系的髒腑的陰陽屬性以及在肢體循行部位的不同;具體分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四組。”
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分布於上肢的稱手經,循行分布於下肢的稱足經。分布於四肢內側的(上肢是指屈側)稱為陰經,屬髒;分布於四肢外側(上肢是指伸側)的稱陽經,屬腑。
陰經
(屬髒)陽經
(屬腑)循行部位
(陰經行於內側,陽經行於外側)
手太陰肺經
厥陰心包經
少陰心經陽明大腸經
少陽三焦經
太陽小腸經上肢前線
中線
後線
足太陰脾經
厥陰肝經
少陰腎經陽明胃經
少陽膽經
太陽膀胱經下肢前線
中線
後線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一)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手三陰經循行的起點是從胸部始,經脯(上臂內側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陽經從手指端循臂指(經穴名)而上行於頭面部;足三陽經,從頭面部下行,經軀干和下肢而止於足趾間;足三陰經脈,從足趾間上行而止於胸腹部。“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這是對十二經脈走向規律的高度概括。
(二)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陰經與陽經交接:即阻經與陽經在四肢部銜接。如手太陰肺經在食指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交接;手少陰心經在小指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交接;手厥陰心包經由掌中至無名指端與手少陽三焦經相交接;足陽明胃經從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與足太陰脾經相交接;足太陽膀胱經從足小趾斜走足心與足少陰腎經相交接;足少陽膽經從跗上分出,至大趾與足厥陰肝經相交接。
陽經與陽經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陽經在頭面相交接。如手足陽明經都通於鼻,手足太陽經皆通於目內眥,手足少陽經皆通於目外眥。
陰經與陰經交接:即陰經在胸腹相交接。如足太陰經與手少陰經交接於心中,足少陰經與手厥陰經交接於胸中,足厥陰經與手太陰經交接於肺中等。
走向與交接規律之間亦有密切聯系,兩者結合起來,則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走頭,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走足,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交手三陰經,構成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行徑路,這就是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
總之,十二經的循行,凡屬六髒(五髒加心包)的經脈稱為“陰經”,多循行於四肢內側及胸腹。上肢內側者為手三陰經,由胸走手;下肢內側者為足三陰經,由足走腹(胸)。凡屬六腑的經脈稱為“陽經”,多循行於四肢外側及頭面、軀干。上肢外側者為手三陽經,由手走頭;卞肢外側者為足三陽經,由頭走足:陽經行於外側,陰經行於內側。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和表裡關系
(一)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手足陽明經分布於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於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於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於頭頂、枕項部。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陽明在前,少陽在側,太陽在後。
軀干部:十二經脈在軀干部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後),手三陰、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布在腋、脅、側腹部(側)。
具體分布特點如表5-3。
┌────────┬───────┬───────┬───────┐
│部位│第一側線│第二側線│第三側線│
├──┬─────┼───────┼───────┼───────┤
││胸部│足少陰腎經(距│足陽明胃經(距│足太陰脾經(距│
│││胸正中線二寸)│胸正中線四寸)│胸正中線六寸)│
│├─────┼───────┼───────┼───────┤
│前││││足太陰脾經(距│
││腹部│足少陰腎經(距│足陽明胃經(距│腹正中線四寸)│
│││腹正中線半寸)│腹正中線二寸)│足厥陰肝經從少│
│││││腹斜向上到脅│
├──┼─────┼───────┴───────┴───────┤
││肩胛部│手三陽經│
│├─────┼───────┬───────┬───────┤
│後││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
││背、腰部│(距背正中線一│(距背正中線三││
│││寸半)│寸)││
├──┼─────┼───────┴───────┴───────┤
││腋部│手三陰經│
│側├─────┼───────────────────────┤
││脅、側腹部│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
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
││內側│外側│
├─────┬─────┼───────────────┼─────────┤
││前│太陰經(肺)│陽明經(大腸)│
│├─────┼───────────────┼─────────┤
│手│中│厥陰經(心包)│少陽經(三焦)│
│├─────┼───────────────┼─────────┤
││後│少陰經(心)│太陽經(小腸)│
├─────┼─────┼───────────────┼─────────┤
││前│太陰經(脾)│陽明經(胃)│
│├─────┼───────────────┼─────────┤
│足│中│厥陰經(肝)│少陽經(膽)│
│├─────┼───────────────┼─────────┤
││後│少陰經(腎)│太陽徑(膀胱)│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經在前,脾經在中線。至內躁八寸處交又之後,脾經在前,肝經在中線。
(二)十二經脈的表裡關系
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通過經別和別絡相互溝通,組成六對,“表裡相合”關系,即“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手厥陰心包經)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手之陰陽也。”
相為表裡的兩經,分別循行於四肢內外側的相對位置,並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別絡屬於相為表裡的髒腑,從而構成了髒腑陰陽表裡相合關系。十二經脈的表裡關系,不僅由於相互表裡的兩經的銜接而加強了聯系,而且由於相互絡屬於同一髒腑,因而使互為表裡的一髒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響。在治療上,相互表裡的兩經的腧穴經常交叉。
四、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流注,是人身氣血流動不息,向各處灌注的意思。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而十二經脈則為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氣血在十二經脈內流動不息,循環灌注,分布於全身內外上下,構成了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又名十二經脈的流注。其流注次序為:
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流至足厥陰肝經,再流至手太陰肺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十二經脈整體循行系統。
五、十二經脈的循行
(一)手太陰肺經
1.循行部位:手太陰肺經起於中脘部,下行至臍(水分穴)附近絡於大腸,復返向上沿著胃的上口,穿過橫膈膜,直屬於肺,上至氣管、喉嚨,沿鎖骨橫行至腋下(中府、雲門二穴),沿著上肢內側前緣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進入寸口,經大魚際部,至拇指橈側尖端(少商穴)。
2.分支:從腕後(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橈側尖端(商陽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肺,絡大腸,通過橫膈,並與胃和腎等有聯系。
(二)手陽明大腸經
1.循行部位: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撓側尖端(商陽穴),沿食指撓側上行,經過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間)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沿上肢外側前緣,上行至肩前,經肩盂穴(肩端都),過肩後,至項後督脈的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前行內人足陽明經的缺盆穴(鎖骨上窩),絡於肺,下行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2.分支:從缺盆上行,經頸旁(天鼎、扶突)至面頰,入下齒齦中,復返出來夾口角,通過足陽明胃經地倉穴,繞至上唇鼻中央督脈的水溝穴(人中),左脈右行,右脈左行,分別至鼻孔兩旁(迎香穴),與足陽明胃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大腸,絡肺,並與胃經有直接聯系。
(三)足陽明胃經
1.循行部位: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兩側(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內角會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齦內,復出繞過口角左右相交於頦唇溝(承漿穴),再向後沿著下頜出大迎穴,沿下領角(頰車穴),上行耳前,經顴弓上行,沿著前發際,到達前額(會神庭穴)。
2.分支
面部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旁進入缺盆,向下通過橫膈,屬於胃(會任脈的上脘、中脘),絡於脾。
缺盆部直行脈:從缺盆下行,沿乳中線下行,夾臍兩旁(沿中線旁開二寸),至鼠蹊部的氣沖(又名氣街)穴。
胃下口分支:從胃下口幽門處附近分出,沿腹腔深層,下行至氣街穴,與來自缺盆的直行脈會合於氣沖(氣街穴)。再由此斜向下行到大腿前側(髀關穴);沿下肢外側前緣,經過膝蓋,沿脛骨外側前緣下行至足背,進入第二足趾外側(厲兌穴)。
脛部分支:從膝下三寸足三裡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側端。
足背分支:從足背(沖陽穴)分出,進入足大趾內側(隱白穴),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胃,絡脾,並與心和小腸有直接聯系。
(四)足太陰脾經
1.循行部位: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足內側赤白肉際上行,經內踝前面(商丘穴),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緣上行,至內踝上八寸處(漏谷穴)走出足厥陰肝經前面,經膝股內側前緣至沖門穴,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通過橫膈,夾食管旁(絡大包,會中府),連於舌根,散於舌下。
2.分支:從胃部分出,向上通過橫膈,於任脈的膻中穴處注入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脾,絡胃,與心、肺等有直接聯系。
(五)手少陰心經
1.循行部位:手少陰心經起於心中,出來屬於“心系”(心系,指;心髒與其他髒器相聯系的脈絡),向下通過橫膈至任脈的下脘穴附近,絡小腸。
2.分支
心系向上的分支:從心系上行,夾咽喉,經頸、顏面深部聯系於“目系”(目系,又名眼系、目本,是眼球內連於腦的脈絡)。
心系直行的分支:復從心系,上行於肺部,再向下出於腋窩下(極泉穴),沿上臂內側後緣,行於手太陰、手厥陰經之後,下向肘內(少海穴),沿前臂內側後緣至腕部尺側(神門穴),進入掌內後緣(少府穴),沿小指的橈側出於末端(少沖穴),交於手太陽小腸經。
3.聯系髒腑:屬心,絡小腸,與肺、脾、肝、腎有聯系。
(六)手太陽小腸經
1.循行部位: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尺側端(少澤穴),沿手掌尺側,直上過腕部外側(陽谷穴),沿前臂外側後緣上行,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小海穴),沿上臂外側後緣,出於肩關節後面(肩貞穴),繞行於肩胛岡上窩(肩中俞)以後,交會於督脈之大椎穴,從大椎向前經足陽明經的缺盆,進入胸部深層,下行至任脈的膻中穴處,絡於心,再沿食道通過橫膈,到達胃部,直屬小腸。
2.分支.
缺盆分支:從缺盆沿著頸部向上至面頰部(顴醪穴),上至外眼角,折入耳中(聽宮穴)。
頰部分支:從頰部,斜向目眶下緣,直達鼻根進入內眼角(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小腸,絡心,與胃有聯系。
(七)足太陽膀胱經
1.循行部位:足太陽膀胱經起於內眼角(睛明穴),上過額部,直至巔頂交會於督脈的百會穴。
2.分支
巔頂部的分支:從巔頂(百會穴)分出至耳上角。
巔頂向後直行分支:從巔頂下行(至腦戶穴)入顱內絡腦,復返出來下行項後(天柱穴)。
下分為兩支:其一,沿肩胛內側(大杼穴始),夾脊旁,沿背中線旁一寸五分,下行至腰部,進入脊旁筋肉,絡於腎,下屬膀胱,再從腰中分出下行,夾脊旁,通於臀部,經大腿後面,進入胭窩中。其二,從肩胛內側分別下行,通過肩胛,沿背中線旁三寸下行,過臀部,經過髖關節部(環跳穴),沿大腿外側後邊下行,會合於胭窩中,向下通過腓腸肌,經外踝後面(昆侖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經足背外側至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與足少陰腎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膀胱,絡腎,與心、腦有聯系。
(八)足少陰腎經
1.循行部位: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小趾端,斜向於足心(湧泉穴),出於舟骨粗隆下(然骨穴),經內踝後進入足跟,再向上沿小腿內側後緣上行,出堝窩內側,直至大腿內側後緣,人脊內,穿過脊柱,屬腎,絡膀胱。
2.分支
腰部的直行分支:從腎上行,通過肝髒,上經橫膈,進入肺中,沿喉嚨,上至舌根兩側。
肺部的分支:從肺中分出,絡於心,流注於胸中(膻中穴),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腎,絡膀胱,與肝、肺、心有直接聯系。
(九)手厥陰心包經
1.循行部位: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出屬於心包絡,通過橫膈,依次循序下行,通過胸部、上腹、下腹,聯絡三焦。
2.分支
胸部分支:從胸中出於脅部,經腋下三寸處(天池穴),上行至腋窩,沿上肢內側,於手太陰、手少陰之間,直至肘中,下向前臂,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過腕部,人掌心(勞宮穴),到達中指橈側末端(中沖穴)。
掌中分支:從掌中(勞宮穴)分出,沿著無名指尺側至指端(關沖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心包,絡三焦。
(十)手少陽三焦經
1.循行部位:手少陽三焦經起於無名指尺側端(關沖穴),沿無名指尺側緣,上過手背,出於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直上穿過肘部,沿上臂外側,上行至肩部,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進入缺盆,於任脈的膻中穴處散絡於心包,向下通過橫膈廣泛遍屬三焦。
2.分支
胸中分支:從膻中穴分出,向上走出缺盆,至項後與督脈的大椎穴交會,上走至項部,沿耳後(翳風穴)上行至耳上方,再屈曲向下走向面頰部,至眼眶下(顴醪穴)。
耳部分支:從耳後(翳風穴)分出,進入耳中,出走耳前(過聽宮、耳門等穴),經過上關穴前,在面頰部與前一分支相交。上行至眼外角,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3.聯系髒腑:屬三焦,絡心包。
(十一)足少陽膽經
1.循行部位:足少陽膽經起於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後(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經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復返向耳後(風池穴),再沿頸部側面行於少陽三焦經之前,至肩上退後,交出於少陽三焦經之後,行人缺盆部。
2.分支
耳部分支:從耳後(完骨穴)分出,經手少陽的翳風穴進入耳中,過手太陽經的聽宮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後方。
眼外角分支:從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領部足陽明經的大迎穴附近,與手少陽經分布於面頰部的支脈相合,其經脈向下覆蓋於頰車穴部,下行頸部,與前脈會合於缺盆後,下入胸中,穿過橫膈,絡肝,屬膽,沿脅裡淺出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橫向進入髖關節部(環跳穴)。
缺盆部直行分支:從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窩,沿胸側部,經過季脅,下行至髖關節部(環跳穴)與前脈會合,再向下沿大腿外側,出膝關節外側,行於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淺出外踝之前,沿足背外側進入第四足趾外側端(足竅陰穴)。
足背分支:從足背(臨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於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3.聯系髒腑:屬膽,絡肝,與心有聯系。
(十二)足厥陰肝經
1.循行部位: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大敦穴),沿足背內側向上,經過內踝前一寸處(中封穴),上行小腿內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於足太陰脾經的後面,至膝胭內側(曲泉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中,環繞過生殖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通過橫膈,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之後,向上進入鼻咽部,連接目系(眼球後的脈絡聯系),上經前額到達巔頂與督脈交會。
2.分支
目系分支:從目系走向面頰的深層,下行環繞口唇之內。
肝部分支:從肝分出,穿過橫膈,向上流注於肺(交於手太陰肺經)。
3.聯系髒腑:屬肝,絡膽,與肺、胃、腎、腦有聯系。
[附]十二經循行歌
1.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中焦起,下絡大腸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魚際,大指內側爪甲根,
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鬧內縈,支絡還從腕後出,接次指交陽明經,
前於心與心包脈,下肘循臂骨上廉。
2.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經屬大腸,食指內側起商陽,循指上廉人合谷,兩骨兩筋中間行,
循臂人肘上鬧外,肩盂前廉柱骨旁,支從缺盆上入頸,斜貫兩頰下齒當,
會此下人缺盆內,絡肺下膈屬大腸,挾口人中交左右,上挾鼻孔盡迎香。
3.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起鼻頸,互交旁約足太陽,下至氣街中而合,遂下髀關伏兔逢,
下循鼻外人上齒,挾口環唇交承漿,膝臏之中循脛外,足跗中指內間疼,
頤後大迎頰車游,耳前發際至額顱,支者下膝三寸別,下人中指外間列,
支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州,又有支者別跗上,大指之間太陰接,
直者下乳挾臍沖,支從胃口腹裡通。
4.足太陰脾經
太陰脾起足大趾,循趾內側白肉際,股內前廉入腹中,屬脾絡胃上膈通,
過核骨後內踝前,上踹循脛膝股裡,挾咽連舌散舌下,支者從胃注心宮。
5.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脈起心中,下膈直絡小腸呈,下腋循歸後廉出,太陰心主之後行,
支者挾咽系目系,直從心系上肺騰,下肘循臂抵掌後,銳骨之端小指停。
6.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下膈抵胃屬小腸,支從缺盆上頸頰,
循手上腕出髁中,上臂骨出肘內側,至目銳眥入耳中,支者別頰斜上頤,
兩筋之間歸後廉,出肩解而繞肩胛,抵鼻至於目內眥,絡顴與足太陽接,
交肩之上入缺盆,直絡心中循咽嗌。
7.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經膀胱脈,目內眥上額交巔,絡腎正屬膀胱腑,一支貫臀入胭傳,
支者從巔入耳角,直者從巔入腦間,一支從膊別貫胛,挾肩循髀合胭行,
還出下項循肩膊,挾脊抵腰循膂旋,貫踹出踝循京骨,小指外側接至陰。
8.足少陰腎經
足腎經脈屬少陰,斜從小指趨足心,直者從腎貫肝膈,人肺挾舌喉嚨循,
出於然谷循內踝,入跟上踹胭內尋,支者從肺絡心上,注胸交於手厥陰,
上股後廉直貫脊,屬腎下絡膀胱深。
9.手厥陰心包絡經
手厥陰經心主標,心包下膈絡三焦,太陰少陰中間走,入肘下臂兩筋招,
起自胸中支出脅,下腋三寸循孺迢,行掌心出中指末,支從小指次指交。
10.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經三焦脈,起於小指次指端,循屬三焦支膻中,從缺上項系耳上,
兩指之間循表腕,出臂兩骨行外關,下行耳頰至順際,支從耳後耳中存,
上行貫肘循孺外,上肩交出少陽寰,出走耳前交兩頰,至目銳眥膽經論,
人缺盆而布膻中,上絡心包下膈從。
11.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脈膽經傳,起於兩目銳眥邊,人髀厭中脈來橫,直者缺盆下腋胸,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前,季脅下合髀厭中,下循髀陽膝外廉,
至肩卻出少陽後,陽明缺盆之外旋,下於外輔骨之前,直抵絕骨出外踝,
支者耳後人耳中,出走耳前銳眥逢,循跗人小次趾間,支別跗上人大趾,
支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順宮,循趾歧骨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下加頰車下頸行,合於缺盆胸中承,足厥陰經於此連,貫膈絡肝原屬膽,
脅裡氣街毛際縈。
12.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脈所終。起於大趾毛際叢,上人頏顙連目系,出額會督頂巔逢,
循足跗上上內踝,出太陰後人胭中,其支復從目系出,下行頰裡交環唇,
循股入毛繞陰器,上抵小腹挾胃通,支者出肝別貫膈,上注於肺乃交宮,
屬肝絡膽上貫膈,布於脅肋循喉嚨。
第三節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概念和生理特點
(一)奇經八脈的概念
奇經八脈是指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撟脈、陽驕脈、陰維脈、陽維脈。奇者,異也。因其異於十二正經,故稱“奇經”。它們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裡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著溢蓄、調節作用。
(二)奇經八脈的生理特點
奇經八脈的生理特點有三:1奇經八脈與髒腑無直接絡屬關系。2奇經八脈之間無表裡配合關系。3奇經八脈的分布不像十二經脈分布遍及全身,人體的上肢無奇經八脈的分布。
其走向也與十二經脈不同,除帶脈外,余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奇經八脈的共同生理功能為:
1.進一步加強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如督脈能總督一身之陽經;任脈聯系總任一身之陰經;帶脈約束縱行諸脈。二驕脈主宰一身左右的陰陽;二維脈維絡一身表裡的陰陽。即奇經八脈進一步加強了機體各部分的聯系。
2.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十二經脈氣有余時,則蓄藏於奇經八脈;十二經脈氣血不足時,則由奇經“溢出”及時給予補充。
3.奇經八脈與肝、腎等髒及女子胞、腦、髓等奇恆之府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相互之間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聯系。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一)督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向後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屬腦,沿頭部正中線,上至巔頂的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2.分支:第一支,與沖、任二脈同起於胞中,出於會陰部,在尾骨端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脈氣會合,貫脊,屬腎。第二支,從小腹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沖、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第三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子眼內角,上行至前額,於巔頂交會,人絡於腦,再別出下項,沿肩胛骨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髒相聯絡。
3.生理功能
(1)調節陽經氣血,為“陽脈之海”:督脈循身之背,背為陽,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穴,督脈對陽經有調節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2)反映腦、腎及脊髓的功能:督脈屬腦,絡腎。腎生髓,腦為髓海。督脈與腦、腎、脊髓的關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脈絡腎,與腎氣相通,腎主生殖,故督脈與生殖功能有關。
(二)任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於會陰,經陰阜,沿腹部正中線上行,經咽喉部(天突穴),到達下唇內,左右分行,環繞口唇,交會於督脈之齦交穴,再分別通過鼻翼兩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於足陽明經。
2.分支:由胞中貫脊,向上循行於背部。
3.生理功能
(1)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手三陰經借足三陰經與任脈相通,因此任脈對陰經氣血有調節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
(2)調節月經,妊養胎兒:任脈起於胞中,具有調節月經,促進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三)沖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起於胞宮,下出於會陰,並在此分為二支。上行支:其前行者(沖脈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挾臍(臍旁五分)上行,與足少陰經相並,散布於胸中,再向上行,經咽喉,環繞口唇;其後行者沿腹腔後壁,上行於脊柱內。下行支:出會陰下行,沿股內側下行到大趾間。
2.生理功能
(1)調節十二經氣血:沖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沖。當經絡髒腑氣血有余時,沖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經絡髒腑氣血不足時,沖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五髒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
(2)主生殖功能:沖脈起於胞宮,又稱“血室”、“血海”。沖脈有調節月經的作用。沖脈與生殖功能關系密切,女性“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這裡所說的“太沖脈”,即指沖脈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沖脈未充,或後天沖脈受傷,均可導致生殖功能衰退。
(3)調節氣機升降:沖脈在循行中並於足少陰,隸屬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沖脈有調節某些髒腑(主要是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
(四)帶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帶脈起於季脅,斜向下行,交會於足少陽膽經的帶脈穴,繞身一周,並於帶脈穴處再向前下方沿髖骨上緣斜行到少腹。
2.生理功能:約束縱行的各條經脈,司婦女的帶下。
(五)陰蹺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足少陰經的照海穴,通過內踝上行,沿大腿的內側進入前陰部,沿軀干腹面上行,至胸部人於缺盆,上行於喉結旁足陽明經的人迎穴之前,到達鼻旁,連屬眼內角,與足太陽、陽矯脈會合而上行。
2.生理功能: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的運動。
(六)陽蹺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足太陽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上行,經下肢外側後緣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後外側,經肩部、頸外側,上挾口角,到達眼內角。與足太陽經和陰驕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行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項後的風池穴。
2.生理功能:控制眼睛的開合和肌肉運動。
(七)陰維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陰維脈起於足內踝上五寸足少陰經的築賓穴,沿下肢內側後緣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到脅部,與足厥陰肝經相合,再上行交於任脈的天突穴,止於咽喉部的廉泉穴。
2.生理功能:維脈的“維”字,有維系、維絡的意思。陰維具有維系陰經的作用。
(八)陽維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陽維脈起於足太陽的金門穴,過外踝,向上與足少陽經並行,沿下肢外側後緣上行,經軀干部後外側,從腋後上肩,經頸部、耳後,前行到額部,分布於頭側及項後,與督脈會合。
2.生理功能:維系陽經。
第四節經別、絡脈、經筋、皮部
一、經別
(一)經別的含義
經別為十二經別的簡稱,是十二經脈別出的,分布於胸腹和頭部,溝通表裡兩經並加強與髒腑聯系的另一經脈系統。它是包括在十二經脈范圍以內的經脈,故稱其為“別行的正經”。
(二)經別的循行
十二經別的循行都是從四肢開始深入內髒,然後再上至頭頸淺部,而表裡相合。它的“離、合、出、人”的部位,雖和十二經的循行通路有密切關系,但在循行的順逆方向上,與十二經脈的循行有顯著的區別。如手三陰經的循行是從胸走手,而經別卻自腋深入胸腔以後,再上行向頭,合於手三陽經;手三陽經的循行是從手走頭,而手三陽經別則由腋下深入內髒,然後上行至頭;足三陰經的循行是從足走胸(腹),而足三陰經別卻從足走頭;足三陽經的循行是從頭走足,足三陽經別則是從足走頭。
十二經別與正經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其循行上具有“離、合、出、入”的特點。每一條經別都是從其所屬的正經分出,稱作“離”(別),進入胸腹腔稱“入”,於頭頸部出來稱“出”,又與表裡經脈相合稱“合”。手足三陰三陽共組成六對,稱“六合”。
1.足太陽∼足少陰(一合)
(1)足太陽經別
別入:於胭中,其一道行至尻下五寸處,別行入於肛門。
別行:屬於膀胱,散於腎,當心入散,系舌本。
出合:從膂上出於項。
合於:足太陽。
(2)足少陰經別
別入:胭中。
別行:別出一脈與足太陽相合上行至腎,當十四椎處,從而聯屬帶脈;其直行者,從腎上行系於舌本-
出合:復出於項。
合於:足太陽。
2.足少陽∼足厥陰(二合)
(1)足少陽經別
別入:上行繞髀,至毛際與足厥陰經脈相合,別者入季脅之間。
別行:循胸裡,屬膽本腑,散行至肝,上貫人心,上行挾咽。
出合:出於頤頷,散布於面,系目系,合眼外角。
合於:足少陽經。
(2)足厥陰經別
別入:自足背別行,上至毛際。
別行:與足少陽別行的正經相合上行。
合於:足少陽經。
3.足陽明∼足太陰(三合)
(1)足陽明經別
別入:上行至髀,深入腹裡。
別行:屬於胃腑,散行至脾,上通於心,上循咽。
出合:出於口,上行鼻柱的上部及眼眶的下方,還系目系。
合於:足陽明經。
(2)足太陰經別
別入:別上至髀。
別行:與足陽明別行正經相合上行,絡於咽,貫舌本。
合於:足陽明經。
4.手太陽∼手少陰(四合)
(1)手太陽經別
別入:別人肩解,入於腋下。
別行:走心,系小腸。
合於:手太陽經。
(2)手少陰經別
別入:人於淵腋兩筋之間。
別行:屬於心,上走喉嚨。
出合:出於面,合目內眥。
合於:手太陽經。
5.手少陽∼手厥陰(五合)
(1)手少陽經別
別入:別於巔頂,入於缺盆。
別行:下走三焦,散於胸中。
合於:手少陽經。
(2)手厥陰經別
別入:別於腋下三寸天池穴處。
別行:入於胸中,聯屬三焦。
出合:沿喉嚨,出耳後,完骨下。
合於:手少陽經。
6.手陽明∼手太陰(六合)
(1)手陽明經別
別入:從手上行,循胸前膺乳之間,別於肩盂穴處,行入於天柱骨。
別行:經缺盆下入大腸,又上行聯屬於肺,再向上沿咽喉。
出合:出缺盆。
合於:手陽明經。
(2)手太陰經別
別入:別出入於淵腋,行手少陰經之前。
別行:入走於肺,散行至大腸:
出合:上出缺盆,循喉嚨。
合於:手陽明經。
(三)經別的生理功能
十二經別之中的六陽經,都要行過與其相表裡的髒腑,如“足少陽之別散於肝”,“足陽明之別散於脾”,“足太陽之別散於腎”。六陰經經別也都行過本髒。這不僅說明了十二經別都和髒腑相聯屬,在機體內部起著濡養髒腑的作用,而且突出了陰陽兩經互為表裡的配偶關系。其分布與相互的關系比四肢由絡脈來溝通表裡組織更為縝密。
十二經別輔助了十二經脈對內髒和體表的聯系,體現了手足三陰三陽在表裡關系上的“離、合、出、人”和相互灌注,同十二正經、十五絡脈、奇經八脈等,構成了運行氣血循環體系。因為每一經脈均有其自己的經別,所以某一經腧穴主治的范圍並不僅僅局限在經脈的循行部位上,這也就具體地說明了經別的作用。
十二經別在《內經》中均無病候的記載。但經別對部分腧穴主治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各經經穴所能主治的症候,其發病部位有一些並非經脈所能達到,而是經別到達之處,取該經腧穴進行治療,往往能獲得顯著的療效。如足太陽膀胱經的承山、承筋、合陽等穴,都能治療痔疾,但是膀胱經的循行通路並不到達肛門,而經別的循行則是“下尻五寸,別人於肛”。
二、絡脈
(一)絡脈的含義
絡脈是自經脈別出的分支,又稱“別絡”,主要有十五絡脈。十五絡脈是由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別絡及脾之大絡所組成的。
從絡脈分出的更細小的絡脈稱“孫絡”。分布在皮膚表面的絡脈叫作“浮絡”。絡脈與絡脈之間可以相互吻合,“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靈樞·經脈》)。絡脈從大到小,分成無數細支遍布全身,將氣血滲灌到人體各部位及組織中去,這樣就使在經絡中運行的氣血,由線狀流行擴展為面狀彌散,對整體起營養作用。
絡脈自經脈的一定穴位別出之後,就以分出之處的穴名而定名。如手太陰經的絡脈,自列缺別出,因此這支絡脈的絡穴就名為“列缺”。
(二)絡脈的循行
在十五絡脈中,十二經脈的絡脈都是從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絡於相互表裡的陰陽兩經之間,從陽走陰或從陰走陽,為十二經在四肢互相傳注的紐帶。
任脈之絡脈分布在腹部,絡於沖脈;督脈之絡脈分布在背部,除別走太陽之外,並能聯絡任脈和足少陰經脈;脾之大絡分布在側身部,能總統陰陽諸絡。這三者在軀干部發揮其聯絡作用,從而加強了人體前、後、側的統一聯系。
1.手太陰絡脈
絡名:列缺。
部位:在腕後一寸半處。
鄰經:別走手陽明經。
循行:從列缺穴分出,起於腕關節上方,通手太陰經直人掌中,散於魚際。
2.手少陰絡脈
絡名:通裡。
部位:在腕後一寸處。
鄰經:別走手太陽經。
循行:從通裡穴分出,別而上行,沿經脈人於心中,向上聯系舌根,歸屬於目系。
3.手厥陰絡脈
絡名:內關。
部位:在腕後二寸處。
鄰經:合手少陽經。
循行:從內關穴處分出,出於兩筋間,沿經上行系於心包絡,絡於心系。
4.手陽明絡脈
絡名:偏歷。
部位:在腕後三寸處。
鄰經:別人手太陰經。
循行:從偏歷穴處分出,別人手太陰,其支向上沿臂至肩盂,上面頰,絡於牙齒,分支入耳中合於宗脈(指主要經脈)。
5.手太陽絡脈
絡名:支正。
部位:在腕後五寸處。
鄰經:內注手少陰經。
循行:從支正穴處分出,向上行至肘,絡於肩盂部。
6.手少陽絡脈
絡名:外關。
部位:在腕後二寸處。
鄰經:合心主(厥陰)。
循行:從外關穴處分出,繞行於臂膊外側,注於胸中,同厥陰經會合。
7.足陽明絡脈
絡名:豐隆。
部位:在足外踝上八寸處。
鄰經:別走足太陰經。
循行:從豐隆穴處分出,走向太陰,其支脈沿脛骨外側向上,絡於頭頂,與各經脈氣相結,復下絡於喉嚨和咽峽部。
8.足太陽絡脈
絡名:飛揚。
部位:足外踝上七寸處。
鄰經:別走足少陰經。
循行:從飛揚穴分出,走向足少陰經。
9.足少陽絡脈
絡名:光明。
部位:在足外踝上五寸處。
鄰經:別走足厥陰經。
循行:從光明穴分出,走向足厥陰,向下聯絡足背。
10.足太陰絡脈
絡名:公孫。
部位:在距第一跖趾關節後方一寸處。
鄰經:別走足陽明經。
循行:從公孫穴處分出,走向足陽明經,其支脈人腹腔,聯絡腸胃。
11.足少陰絡脈
絡名:大鍾。
部位:在內踝後下方。
鄰經:別走足太陽經。
循行:從大鍾穴處分出,走向足太陽經。其支脈與本經相並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貫腰脊。
12.足厥陰絡脈
絡名:蠡溝。
部位:在足內踝上五寸處。
鄰經:別走足少陽經。
循行:從蠡溝穴分出,走向足少陽經。其支脈經過脛骨,向上至睪丸,結聚在處。
13.任脈之絡
絡名:鳩尾。
部位:在胸骨劍突下。
鄰經:督脈。
循行:從鳩尾穴處分出,自胸骨劍突下行,散布在腹部。
14.督脈之絡
絡名:長強。
部位:在尾骨尖下半寸處。
鄰經:別走足太陽經。
循行:從長強穴處分出,挾脊柱兩旁,上行到項部,散布在頭上。下行的絡脈,從肩胛部開始,向左右別走足太陽經,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
15.脾之大絡
絡名:大包。
部位:出淵腋下三寸處。
鄰經:聯絡周身之血。
循行:從大包穴處分出,出於淵腋下三寸處,脈氣散布在胸脅部。
(三)絡脈的生理功能
在陰陽表裡經脈之間起紐帶作用,參與十二經脈的整體循環,其病變特點是:十五絡脈所反映的病候,主要偏重於四肢體表的疾患,多為局部病變,不像十二經脈病候那樣深重繁雜。
三、經筋
(一)經筋的含義
經筋為十二經筋的簡稱,是十二經的經氣濡養筋肉骨節的體系,是附屬於十二經脈的筋膜系統,是經脈經氣在人體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間運行的另一徑路。因其運行於體表筋肉,故稱經筋。經筋也分手足三陰三陽,其數目與經脈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與經脈相接。
(二)經筋的循行
十二經筋的走向及分布,基本上和十二經脈的循行相一致。但是,十二經脈有順逆之不同,而經筋走向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在踝、胭、膝、臀、腕、肘、腋、髀、頸結聚,終結於頭面等處,沿行於體表,不人內髒,而與他經相結。
1.手太陰之筋
手太陰經筋,起始於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結於魚際,行寸口外側,上行沿前臂,結於肘中,向上經過上臂內側,進腋下,出缺盆部,結於肩鵲前方,其上方結於缺盆,自腋下行的從下方結於胸裡,散布於膈,與手厥陰之筋在膈下會合,結於季脅處。
2.手陽明之筋
手陽明經筋,起始於第二手指橈側端,結於腕背部上,向上沿前臂,結於肘外側,上經上臂外側,結於肩盂部。分出支經繞肩胛,夾脊,直行的經筋從肩盂上走頸,分支走向面頰,結於鼻旁顴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陽經筋之前,上左側額角者,結絡於頭部,向下至右側下頷。
3.足陽明之筋
足陽明經筋,起始於足次趾、中趾及無名趾,結於足背,斜向外行加附於腓骨,上結於脛骨外側,直上結於髀樞,又向上沿脅部,屬於脊。其直行者,上沿脛骨,麗結於膝,分支之筋,結於外輔骨部,與足少陽經筋相合,其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結於大腿面,而會聚於陰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處結集,再向上至頸,夾口兩旁,合於鼻旁顴部,相繼下結於鼻,從鼻旁合於足太陽經筋。太陽經筋散絡於目上,為目上綱,陽明經筋散絡目下,為目下綱。另一分支之筋,從面頰而結於耳前部。
4.足太陰之筋
足太陰經筋,起始於大趾內側端,上行結於內踝,直行向上結於膝內輔骨(脛骨內髁部),向上沿著大腿內側,結於股前,會聚於陰器部,向上到腹部,結於臍,沿著腹內,結於肋骨,散於胸中,其內的經筋則附著於脊旁。
5.手少陰之筋
手少陰經筋,起於小指內側,結於腕後豆骨處,向上結於肘內側,上人腋內,交手太陰經筋,循行於乳的內側,而結於胸部,沿膈向下,聯系於臍部。
6.手太陽之筋
手太陽經筋,起始於小指之上,結於腕背,上沿前臂內側,結於肱骨內上髁後,進入後,結於腋下。其分支走肘後側,向上繞肩胛部,沿頸旁出走太陽經筋的前方,結於耳後乳突部,分支進入耳中,直行的出於耳上,向下結於頷,上方的連屬於跟外角。
7.足太陽之筋
足太陽經筋,起始於足小趾,上行結於踝,斜上結於膝,下方沿足外側結於足跟,向上沿跟腱結於胭部。其分支結於小腿肚(踹外),上向肝內側,與胴部一支並行上結於臀部,向上挾脊旁,上後項,分支人結於舌根,直行者,結於枕骨,上向頭項,由頭的前方下行到顏面,結於鼻部,分支形成“目上綱”,下邊結於鼻旁。背部的分支,從腋後外側,結於肩盂部位,一支進人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結於耳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從缺盆出來,斜上結於鼻旁部。
8.足少陰之筋
足少陰經筋,起始於小趾之下,人足心部,同足太陰經筋,斜走內踝下方,結於足跟,與足太陽經筋會合,向上結於脛骨內髁下,同足太陰經筋一起上行,沿大腿內側,結於陰部,沿膂(脊旁肌肉)裡夾脊,上後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經筋會合。
9.手厥陰之筋
手厥陰經筋,起始於中指,與手太陰經筋並行,結於肘部內側,上經上臂的內側,結於腋下。分支進人腋內,散布於胸中,結於膈部。
10.手少陽之筋
手少陽經筋,起始於第四手指端,結於腕背,走向臂外側,結於肘尖部,向上繞行於上臂外側,上循肩部,走到頸部會合於手太陽經筋。其分支當下頜角部進入,聯系舌根,一支上下頜處沿耳前,屬目外眥,上達顳部,結於額角。
11.足少陽之筋
足少陽經筋,起於第四趾,上結外踝,再向上沿脛外側結於膝外側。其分支另起於腓骨部,上走大腿外側,前面結於伏兔(股四頭肌部),後面的結於骶部,其直行的,經側腹季脅,上走腋前方,聯系胸側和乳部,結於缺盆,其直行的上出腋部,通過缺盆,走向足太陽經筋的前方,沿耳後上繞額角,交會於頭頂,向下走向下頜,上方結於鼻旁,分支結於外眥,為眼的外維。
12.足厥陰之筋
足厥陰經筋,起始於足大趾的上邊,向上結於內踝前方,向上沿脛骨內側,結於脛骨內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內側,結於陰器部位而與諸筋相聯絡。
四、皮部
(一)皮部的含義
皮部為十二皮部的簡稱,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是經絡之氣散布的區域,即全身體表皮膚按十二經脈分布劃分的十二個部位。經脈、經別、絡脈、經筋,大體上都是分手足三陰三陽。在體表的皮膚也是按經絡來分區,故稱十二皮部。
(二)皮部的循行
十二皮部合為六經皮部,各有專名,其名稱見下表。
┌────┬────┬────┬─────┬────┬────┬────┐
│六經名│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
│皮部名│關樞│害蜚│樞持│關蟄│樞儒│害肩│
└────┴────┴────┴─────┴────┴────┴────┘
(三)皮部的生理功能
十二皮部屬於人體的最外層,又與經絡氣血相通,為機體衛外的屏障,具有保衛機體、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理變化的作用。“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人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人捨於府藏也”(《素問·皮部論》)。這樣,皮一絡一經一腑一髒,成為疾病傳變的層次;髒腑、經絡的病變能反映到皮部,如“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等。從外部的診察和施治則可推斷和治療內部的疾病。皮膚針、刺絡、敷貼等法,都是結合皮部理論運用的。
第五節經絡的生理功能
經絡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髒腑、肢節、官竅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人體的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構成經絡系統和維持經絡功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稱之為經氣,經氣運行於經脈之中,故又稱脈氣。經氣是人體真氣的一部分,為一種生命物質,在其運行、輸布過程中,表現為經脈的運動功能和整體的生命機能。氣無形而血有質,氣為陽,血為陰,一陰一陽,兩相維系,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所以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運行於經脈之氣,實際上包括了氣以及由氣化生的血、精、津液等所有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概言之為氣血而已。故稱經脈是運行氣血的通路。
《靈樞·經脈》曾經指出:“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裡概括說明了經絡系統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又可理解為經絡系統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
一、聯系作用
人體是由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的,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配合,相互聯系,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實現的。由於十二經脈及其分支的縱橫交錯,人裡出表,通上達下,相互絡屬於髒腑,奇經八脈聯系溝通十二正經,十二經筋、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從而使人體的各個髒腑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系起來,構成了一個表裡、上下彼此之間緊密聯系、協調共濟的統一體。所以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髒腑,外絡於肢節”(《靈樞·本髒》)。
二、感應作用
經絡不僅有運行氣血營養物質的功能,而且還有傳導信息的作用。所以,經絡也是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的信息傳導網。當肌表受到某種刺激時,刺激量就沿著經脈傳於體內有關髒腑,使該髒腑的功能發生變化,從而達到疏通氣血和調整髒腑功能的目的。髒腑功能活動的變化也可通過經絡而反映於體表。經絡循行四通八達而至機體每一個局部,從而使每一局部成為整體的縮影。針刺中的“得氣”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傳導感應作用的表現。
三、濡養作用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濡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通過經絡循環貫注而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髒腑組織器官、抗御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所以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本髒》)。
四、調節作用
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機能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勝偏衰的證候,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余,補其不足,陰陽平復”(《靈樞·刺節真邪》)。實驗證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對各髒腑有調節作用,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
第六節經絡學說的應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經絡有運行氣血,感應傳導的作用。所以在發生病變時,經絡就可能成為傳遞病邪和反映病變的途徑。“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人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人捨於髒腑也”(《素問·皮部論》)。經絡是外邪從皮毛腠理內傳於五髒六腑的傳變途徑。由於髒腑之間有經脈溝通聯系,所以經絡還可成為髒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如足厥陰肝經挾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陰腎經人肺、絡心,所以腎虛水泛可凌心、射肺。至於相為表裡的兩經,更因絡屬於相同的髒腑,因而使相為表裡的一髒一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響,如心火可下移小腸,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可使肺氣不利而喘咳胸滿等等。
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人裡和髒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通過經絡的傳導,內髒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外,表現於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官竅。如肝氣郁結常見兩脅、少腹脹痛,這就是因為足厥陰肝經抵小腹、布脅肋;真心痛,不僅表現為心前區疼痛,且常引及上肢內側尺側緣,這是因為手少陰心經行於上肢內側後緣。其他如胃火熾盛見牙齦腫痛,肝火上炎見目赤等等。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絡屬的髒腑,它可以反映所屬經絡髒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症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系的髒腑,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例如:兩脅疼痛,多為肝膽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的病變。又如頭痛一證,痛在前額者,多與陽明經有關;痛在兩側者,多與少陽經有關;痛在後頭部及項部者,多與太陽經有關;痛在巔頂者,多與厥陰經有關。《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也是在經絡學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辨證體系。在臨床實踐中,還發現在經絡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處,有明顯的壓痛或有結節狀、條索狀的反應物,或局部皮膚的形態變化,也常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如肺髒有病時可在肺俞穴出現結節或中府穴有壓痛,腸癰可在闌尾穴有壓痛,長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見到異常變化等等。“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何經所在”(《靈樞·官能》),就指出了經絡對於指導臨床診斷的意義和作用。
三、指導疾病的治療
經絡學說被廣泛地用以指導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對針灸、按摩和藥物治療,更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針灸與按摩療法,主要是根據某一經或某一髒腑的病變,而在病變的鄰近部位或循行的遠隔部位上取穴,通過針灸或按摩,以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活動,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而穴位的選取,就必須按經絡學說進行辨證,斷定疾病屬於何經後,根據經絡的循行分布路線和聯系范圍來選穴,這就是“循經取穴”。
藥物治療也要以經絡為渠道,通過經絡的傳導轉輸,才能使藥到病所,發揮其治療作用。在長期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根據某些藥物對某一髒腑經絡有特殊作用,確定了“藥物歸經”理論:金元時期的醫家,發展了這方面的理論,張潔古、李呆按照經絡學說,提出“引經報使”藥,如治頭痛,屬太陽經的可用羌活,屬陽明經的可用白芷,屬少陽經的可用柴胡。羌活、白芷、柴胡,不僅分別歸手足太陽、陽明、少陽經,且能引他藥歸人上述各經而發揮治療作用。
此外,當前被廣泛用於臨床的針刺麻醉,以及耳針\電針、穴位埋線、穴位結扎等等治療方法,都是在經絡學說的指導下進行的,並使經絡學說得到一定的發展。
經絡系統遍布全身,氣、血、津液主要靠經絡為其運行途徑,才能輸布人體各部,發揮其濡養、溫煦作用。髒腑之間,髒腑與人體各部分之間,也是通過經絡維持其密切聯系,使其各自發揮正常的功能。所以經絡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內外,聯絡上下,將人體各部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保持著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平衡協調。經絡又能將氣血津液等維持生命活動的必要物質運送到全身,使機體獲得充足的營養,從而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此外,經絡又是人體的信息傳導網,它能夠接受和輸出各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