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攸一看,原來是鄭嘯麾下大將華雄:「原來是華將軍當值,我奉大將軍之命,有急事要去城外大營處理。請華將軍開門。」
「這個,主公有命。夜間不得擅開城門啊。」華雄卻一臉為難的表情。
「華將軍。我奉大將軍命令行事。怎麼算的擅開城門呢?」看著四周士兵不少,魏攸心中也著急,一旦事情敗露,可是衝不出去啊。
「這個……這個……」華雄還在遲疑。
魏攸急了:「華雄,耽誤了大將軍的命令。你吃罪的起嗎?難道非我去請了大將軍來你才放行?」
這麼一說,華雄臉上也一副驚慌的神色:「不用,不用。大將軍也對魏大人您客客氣氣的,我那敢攔著您啊,只是有將令,華雄不得不從,魏大人且請擔待。我這就開門,這就開門。」
華雄讓士兵打開城門,又對魏攸賠笑到:「魏大人,您大人大量,不要和我計較。在大將軍面前還要請您多多美言啊。」
看著華雄一副小人嘴臉,魏攸也是鄙視,一個堂堂將軍,戰場上也算勇猛。怎麼為人這般令人不齒,枉費了鄭嘯對你的信任。
口中卻說:「華將軍盡忠職守,我自然不會怪你。一定上報大將軍,你放心。」說完魏攸帶著人就出城了。
華雄陪著笑臉,一直等魏攸帶人出了城。臉上笑容忽的就消失了,叫過人:「你去稟報主公,任務已經完成,鳥兒已經飛出去了。你帶人跟上去,假意追捕,聲勢弄大一點。實際上要保護好他們,在冀州境內不能讓他們有一絲閃失。」
分派完畢,揉了揉臉,華雄心中抱怨。這演戲還真不是人幹的,老子的臉都快抽筋了。演完了戲還要當保鏢,真是的,一個破劉和,一刀殺了了事,何必這麼麻煩…………
袁紹一死,鄭嘯還親自登門弔唁。也算給足了袁家面子。袁家既然投降,鄭嘯也算沒有虧待他們,加封袁譚為光祿卿,饒鄉侯,袁家全部移居長安。
至於朝廷中的百官公卿,鄭嘯也是很隨意,他們要走要留隨便他們。中郎董承知道自己的女兒董琳被鄭嘯納妾後,董承是大發雷霆卻也無可奈何。自己好歹也是名門。女人居然給人做了小妾,丟了臉面啊。
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鄭嘯已經連人都帶走了。他又無法對抗鄭嘯,也只有這樣了。乾脆借助鄭嘯的勢力,讓自己更進一步吧。
董承現在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帶動了不少人投奔鄭嘯。太子劉和不知所蹤,這立新帝一事也就沒了下文。鄭嘯又不熱心,誰也沒奈何。聰明乾脆直接效忠鄭嘯,反正這變天看樣子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一些忠誠於漢室地大臣卻紛紛南下。不是投奔劉表就是投奔劉璋。對於這些人,鄭嘯都暗中派人盯著。對於這些百官,鄭嘯派人進行了篩選。有才華的人都被秘密截留了下來,其餘的人嘛,願意走就走吧,反正他們也沒多大用處了………………
鄭嘯著重開始恢復冀州的生產,務必要在一年之內恢復冀州的元氣,雖然冀州經歷了戰亂,但是冀州本身的底子就不錯。=君-子堂-首-發=這接近一年的戰亂,雖然有影響。但也不是太嚴重。
「主公。這淳於瓊和董昭,文丑三人沒了蹤跡。逢紀在家中自盡,審配要跟著袁譚,隨侍左右。除了這幾人,其他袁紹臣屬基本都投降了。」
「這淳於瓊,文丑和董昭都是有些本事地人,怎麼會失蹤?讓各地注意,發現其蹤跡就拿了,既然不願意投效於我,那麼便讓他們消失吧。」
郭嘉卻說:「主公,這董昭董公仁還是有些才能的。殺了可惜,最後能生擒回來,總有法子讓他效忠於您的。」
「嗯,也好,就生擒他們吧。子龍那邊行進的如何了?」
「趙將軍已經平定了幽州西部,正在向遼東郡進兵。公孫范似乎要頑抗到底。」
「呵呵……公孫范不足為慮。就憑他是擋不住子龍的,就怕域外扶餘人,鮮卑人趁機犯境。這樣,龐德,你在帶領三萬兵馬去幽州,提防這些人來趁火打劫。」
「遵命。」
隨著袁家的投降,沮授也不情不願的投降了。長公子袁譚親自出面,他沮授總是袁紹的臣子,又怎麼不為袁家人地性命擔憂。
「沮授,我知道你投效我是不情不願。那麼你先在冀州做冀州別駕吧,你有善待百姓之心,也好配合我的方略。等有一日你轉了心意了,在來找我。」
鄭嘯相信,這沮授的脾氣又臭又硬,但是總有一天會真心投效自己。不怕沮授做出什麼不利自己的舉動,沮授是忠誠袁家的,只要袁家的人在自己手上,沮授便不會背叛自己。
分配大家各自去忙碌,鄭嘯又和郭嘉開始密議了。
「奉孝,待得子龍平定了幽州,這黃河以北就盡在我囊中。下一步就是中原了,我們該如何下手?」
郭嘉卻阻攔到:「主公,現在領地內糧草並不豐厚,戰士征戰經年,也需要修正。目前不宜動兵啊。」
「奉孝,你是怎麼了?要什麼話直說,這些可都不是問題。軍糧充足,士兵渴望求戰,你到底要說什麼。」
郭嘉歎了一口氣,只好直說了:「主公,那我便直說了吧。我軍雖然軍糧充足,士兵求戰。但是現在不適宜的原因是您地性格。」
「我的性格?怎麼了?」
「你愛民,攻佔一地,您必然撫民生息。我們的軍糧是足夠,但是要撫民卻有不足。中原大地,歷經戰亂,若您一進兵,那麼百姓必然受兵禍牽連。本就不足備地糧食更是難以養家餬口,以您愛民的性格必然救濟,這樣我們的糧食就不足夠了,中原之地。人丁可是不少。
既然不能據地撫民,我們且暫緩腳步。內整武備,外修文德。等積蓄足夠了在入軍中原,不動則已,動如狂濤怒雷。所以我不贊同短期內動兵。」
「地確如你所說。不能撫民安民就乾脆不去攻城據地,這統一天下確實急不來??」鄭嘯又問:「可是,即便我不去征伐。這百姓的生活就能好嗎?」
「那就看諸侯自己的了,可是主公您想,一旦您興兵,這些諸侯必然全力抗衡,百姓不是更苦。而我們現在又沒有足夠地力量救濟他們,受損失的還是百姓。」
「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先父說的一點也不錯啊。」鄭嘯也只好放下了動兵的打算:「奉孝。那你看我們何時能兵進中原?」
「至少也要秋收之後了,那時便有足夠的糧食去救濟百姓了。雖然現在不能兵進中原。可主公,還有一個好地方卻很適合您現在地攻勢。」
鄭嘯想想有道理,現在自己要恢復冀,幽兩州地生產,又要顧及新遷入河套地區地生產,這些人秋收之前都需要糧食地救濟。確實沒有更多的糧食進兵中原了。而這不缺糧的地方,只有那號稱天府之國的巴蜀了。
「你是說巴蜀益州?」
「不錯,正是益州。益州是天府之國。百姓富足。雖然現在劉焉家兩兄弟打來打去,可百姓生活還算平靜,不需要您去救濟。剛好適合現在。而且拿下益州,又是一個巨大的糧倉。隨著并州河套的開發,再佔據了巴蜀,主公您以後就更不用為糧食而發愁了。同時,拿下了巴蜀,就可以順江而下,這長江天險也沒有那麼厲害了。」
鄭嘯心中無奈,我何時為糧食發愁過?要是不顧百姓。強行征戰。自己的軍糧也沒有問題。只是不救濟百姓,那實在不是自己地風格。
「一切等平定了幽州。回師長安在說吧。」鄭嘯在這邊恢復冀州的秩序,趙雲在幽州也是高歌猛進。
「將軍,現在已經到了新昌,在有兩天的路程就到了襄平了。」
「好,命令全軍緩行,保持體力,到了襄平,一戰而下。」趙雲一聲令下,部隊慢了下來,戰士們也準備下一場大戰了。
趙雲自己策馬行在隊伍旁邊,看著大軍前進,心中算計,不用多久就可以平定幽州了。打眼一掃,發現旁邊山嶺上有幾個斥候在和一名白馬漢子拚鬥。
觀察那大漢招式手段,相當的厲害。趙雲也起了比鬥之心,多長時間沒看到這樣的豪傑了,手癢了。
揮手制止準備圍上去放箭的士兵,趙雲喝令士兵退下,打量著這個漢子。和自己何其的相似,都是白馬,都使銀槍。旁邊地士兵卻心中說了一句話,都是美男子…………
「怎麼回事?」趙雲問了起來。
「將軍,這人在窺探我軍,我們想拿下他拷問。」
趙雲讓士兵下去,問起來:「這位兄弟,為何窺探我軍?看你樣子,不像是哨探。」
「我太史慈豈會行此事,我只是經過,避開軍兵而已。卻不想被發現,這些人不問緣由便要擒拿。」
「原來是一場誤會,我看你武藝不錯,想與你切磋一下,你意下如何?」
「哈哈…………你是個講理的,要切磋我也不會手下留情。」
「請。」
兩人銀槍擺動,一招遞出。滿天槍影閃動,晃花了附近士兵的眼睛,卻沒有一個人看清兩人地招式,實在太快了。
試探一招,趙雲哈哈大笑:「好槍法。」
「你的也不錯,再來。」
兩人放開打了起來,叮噹之聲如暴雨連綿,不絕於耳。卻又像似珍珠落玉盤,敲擊出靡靡仙音。
玉樹銀花,絢爛無比。兩道槍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似交織在一起的鳳凰,美艷不可方物。在一邊地士兵都有了驚艷這種荒謬的想法,這哪裡是廝殺,好似面對的是高貴的美人,可欣賞卻不敢接近。
一道道槍影似乎帶起一個個氣旋。相互碰撞,直到粉身碎骨,歸於自然。一朵朵槍花好似百花爭艷,此起彼伏。
周圍觀戰的士兵,都覺得心臟隨著兩搶交擊的聲音咚咚跳動,速度奇快,似乎要破胸而出一般。目光如飛蟲落網。再也掙扎不開,靈魂似乎都被這槍影吸收了進去。
陽光照耀下,炫光四起,快速滑動的兩個槍頭,反射著七彩陽光,帶出條條彩虹。週而復始,無窮無盡。這不是廝殺,是兩個精靈在舞蹈。帶起了自然的共鳴。百花爭艷,鳳凰和鳴,彩虹為幕,珠翠為樂,精靈起舞。
兩個人皆二十多歲,經歷無數,可俊俏地面龐上卻不帶一絲風霜之色。全神貫注地迎戰對手。他們眼中的世界只剩下對手地人和搶…………
太史慈大喝一聲,一道長虹刺出。趙雲眼中對方滿天的槍影消失,只剩下這全力的一擊。開山破石,一往無回。
「來的好。」趙雲同樣一槍迎上,分海斷玉。
槍尖對槍尖。叮地一聲,滿天槍影消失。士兵們只看到兩把銀槍,槍尖對槍尖的頂在了一起,便如一條長槍,兩人分持一邊一般…………
「好槍法,好漢子。」趙雲不由開口稱讚,回搶住手。
「人言白馬銀槍趙子龍,打遍天下無敵手。果然是名不虛傳。」太史慈也是停手說到。
「噢。還有這個說法?你怎麼知道我是趙子龍?」
「哈哈…………這幽州之地。除了你這威風的趙大將軍又有誰有如此雄兵,又有誰有這般出神入化的銀槍。」
「壯士尊姓大名。有如此本領,佩服,佩服。」
「某東萊太史慈。今日能與常山趙子龍一戰,足慰平生。」
「好豪氣。來人,備酒,我和太史兄共飲一杯。」
當下士兵們帶著崇拜的眼神,為兩人佈置了一個簡易帳篷,放了一張案幾,拜上酒肉。
「太史兄,請。」
「趙將軍,請。」
兩人坐下對飲數杯,趙雲才問到:「太史兄這般武藝,天下少見。方今正是英雄用武之時候,為何太史兄這般才華,卻沒有名傳天下?」
「說來話長了。」
「願聞其詳。」
「我二十一歲那年,擔任東萊郡奏曹史。郡中和州里有糾紛,都向洛陽上書。當時派我送奏折,還專門交代我一定要先送到。我日夜兼程,到了洛陽,想到先上書不如乾脆毀了對方的奏章。」
「你還真是來了個釜底抽薪啊。」
「哈哈,那樣才痛快啊。我毀掉了州中官吏的奏章,又害怕這官吏親自去面見有司。又拉著那個官吏對他說,現在我已經毀掉了奏章,我是有罪了,可你也有護送不周的罪過,怕是也難逃一死,不如一起跑了吧。等我們一起跑了後,我又尋機返回洛陽將郡裡地奏章送到有司。」
「哈哈…………你太史慈也有耍詐的時候。不過為大事卻不可拘小節,來,我敬你一杯。」
太史慈一杯下肚:「可是這件事情我是得罪了龔刺史,只有避禍來遼東。這一來便是五年多,現在也該回家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你這般武藝卻沒有出頭,太可惜了。太史兄,我願保舉你為將,你可願意歸入大將軍麾下?」
趙雲一說,太史慈也頗為意動。這大丈夫,當提三尺劍,建不世功。鄭嘯麾下兵強馬壯,正是個好選擇。這趙雲是鄭嘯手下心腹愛將,由他保舉,必然成功。可家中有老母在,這也是麻煩啊。
看太史慈有些為難的樣子趙雲問起:「可有什麼為難之處?」
「唉,我老母在家,我已經這麼久沒有回去了。實在是放心不下。」
「哈哈…………這個簡單,我這就修書一封。我主自然會派人去辦理,保證將老夫人平平安安的接到南皮,你同我回南皮之時,便可見到母親。」
太史慈想了一想,自己現在回家也沒有能力讓老母過好日子。可一旦自己入了鄭嘯大軍,有趙雲的保舉,在加上自己的本事,還害怕沒有機會出頭?也能讓母親過上些好日子。
「好,我這便修書一封,煩請趙將軍費心了。」
「小事一樁,以太史兄的風範,我主必然高興。」「既然投了大將軍,便由我來帶路吧。我在遼東數年,對這裡熟悉無比,總能幫上趙將
「既然你我投緣,兄弟相稱吧,何必這般客氣呢。」
「好,爽快。趙兄,有一條小路直通襄平。我願帶人先去拿下襄平,立上一功。」
「嗯,現在公孫范必然防守嚴密,太史兄有多少把握?」
「趙將軍您帶人大張旗鼓地前進,我帶人先期喬裝入城。待大軍一到,我便殺出,打開城門。襄平現在沒有多少兵馬,自可一戰而下。」
「好,你要多少人馬?」
太史慈想了一下,指著原先和自己拚鬥的斥候說到:「有這般身手的精兵,三百人足矣。」
趙雲呵呵一笑:「那太史兄現在我營中委屈一下,做個軍司馬。待平了幽州,我在主公面前保舉。現在我就調撥五百精兵與你,祝你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