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明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堅持
    吳文頌提醒李孟要保存實力,不可把自己的軍隊消耗在這樣的戰鬥之中。這還是關係不近的外人,而寧師爺、周揚這批人就更加的有想法了。

    軍將之中,湯二和王海得到李孟的命令之後,立刻是下去整隊,幾天之後開拔,時間的確緊張了一些。輜重糧草要準備,分佈在膠州城和海邊之間的部隊需要集結,這都是要時間,不過膠州營在擊潰登州丘磊兵馬的時候,一直到現在都是維持著臨戰的狀態,動作起來總歸是快些。

    「調萊陽都司趙能率一千兵,益都守備馬罡率兩千兵,寧陽守備陳六率五百兵去往濟南府,本將自率膠州大營六千兵,一同前往濟南會合,各部副手領剩餘兵丁鎮守本府,如與緊急,可調護莊隊,武裝鹽丁協從。寧師爺,抓緊寫出文書,本將這邊用印之後,今日快馬送出。」

    在書房之中,李孟在那裡用平淡的聲音說出一個個命令,軍隊的調動的接下來地方上的鎮守,都是有所安排,將近萬人的大軍行動,輜重糧草和輔兵自然也是必須要安排的,不過李孟這邊卻相對簡單。

    目前來說還算是在山東的內線作戰,遍佈各地的屯田田莊實際上就可以動員起來,作為運送糧草和輜重的隊伍,人員也是極為的充裕。這也是李孟只留下很少的兵馬鎮守本地的原因,因為有大批的護莊隊這種半武裝組織可以動員。

    李孟說完之後,寧師爺倒是運筆如飛全部記下來,可寫完之後卻與坐在邊上的周揚對視了一眼,並沒有送到李孟面前。讓李孟用印簽字。

    文人想得比較多,做的也頗為委婉,兩個人一直是在交換眼神,李孟有些不耐煩地時候,周揚咳嗽一聲站了起來,先是頗為莊重的作揖,按說以目前雙方的關係,這位周舉人周同知就算是坐在那裡侃侃而談也完全可以。

    不過做的如此鄭重。顯然是比較嚴肅的建議,或者說這建議有可能激怒主家,才預先做個姿態。

    「將軍,東虜賊寇此次前來,卑職想極可能和從前一樣,在京畿山西之地為禍,並不會涉及山東。不干山東利害,大人不若調動少數兵馬去應付就是,而今災年。屯田田莊也初有起色,這次一動就是九成兵馬,耗費糧草頗劇,要想到將來啊!」

    周揚這番話遮遮掩掩,不過話卻說的明白,將來還有大舉用兵的時候。今日這事無關膠州營痛癢,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坐在邊上的寧師爺低頭看那軍令地文書。好像是在尋找錯誤的文字和語句,他卻不敢說什麼。雖說眼下他的地位和周揚隱隱相同,而且實際上還要高出一些去,但身份卻有不同,周揚沒來膠州營之前,和李孟是平輩論交,而他寧乾貴,從一開始就是奴僕家人的身份。周揚這些話。細想其中有極多敏感的地方。寧乾貴自己不敢說,甚至不敢去想。

    「巡撫顏繼祖既然派使者來調動膠州營兵馬。本將不全力以赴,總歸是不妥,畢竟這次調兵乃是顏繼祖第一次的命令,而今還不能應付了事。」

    李孟的解釋並不是太有力,周同知在那裡繼續的朗聲爭辯道:

    「顏繼祖那人素來好功,大人帶兵去濟南府,焉知巡撫不會調大人兵馬入河北地勤王,蠻夷之性只知道掠取金銀財寶,並沒有太多的企圖,且輕騎剽掠,不敢深入,更有可能是大人率我膠州將士到得濟南,那東虜蠻夷已然是退回塞外了,到時候大兵無功而返,徒費糧草餉銀,我膠州營根基尚淺,怎麼能經得起如此地耗費。」

    說道這裡,邊上的寧師爺總算是找到個插話的空子,開口說道:

    「兗州府尚有幾千劉澤清部的殘兵,也歸大人統屬,不若這次調他們前往如何,免得放在哪裡礙眼。」

    聽到這話,周舉人回頭笑了笑,示意此話妥當。話說到這裡,剩下就看李孟的決斷了,兩個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孟那邊,自從和李孟打交道為他做事以來,這兩人就覺得李孟固然有天縱其才的聰明和策略,可有些事情上卻好像是什麼也不懂。

    比如說這次調兵,全山東都知道前幾次闖軍在河南、北直隸靠近山東地地方活動,兵部和山東巡撫都是調劉澤清部去平賊,但劉澤清吃過一次虧之後,就再也不肯聽從調撥,總是用病重或者是缺餉的理由來搪塞推諉。

    李孟今日地權勢,遠遠超過當日偏居一隅的劉澤清,他若說不去,山東巡撫顏繼祖也是無可奈何,可李孟居然說什麼「第一次調兵,總不能應付」這實在是太可笑了。周舉人和寧師爺兩個人把所有地話都是說足,還是希望李孟能夠回心轉意。

    屋中安靜了會,李孟笑了,對面那兩人還以為自己的勸說有效,剛鬆口氣的時候,就聽到李孟笑著說道:

    「若是讓我去北直隸勤王,那便去了,也無妨。」

    本來那邊周舉人拿起一杯茶正要潤潤喉嚨,卻沒有想到李孟是這般回答,頓時是嗆在了嗓子裡,立刻是咳嗽起來,半天才緩過氣,隨手擦了擦胸前的水漬,抬頭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

    「將軍,軍國大事,不是兒戲啊!」

    李孟還是那種淡然的模樣,只是眼神卻變得無比堅定,緩緩的說道:

    「還是快些準備吧!」

    在膠州營中,李孟是絕對地權威存在,別人可以來勸說,但最後做決斷地還是李孟,周揚聽到李孟說出這句話來,知道事情不可挽回轉變,禁不住歎了一口氣,沒有說話,邊上寧師爺則是拿著命令上前,請李孟驗看之後無誤,接著就是出去抄錄幾份用印簽字,然後派遣親兵快馬發出。

    看著寧師爺出門,周揚坐在那裡深吸了幾口氣,穩定心神,這才開口說道:

    「既然大人心意已決,卑職這就給各處田莊發出急信,讓他們籌措糧草,準備人手,配合大人這次出兵了。」

    李孟點點頭,天下人都以為東虜女真是疥癬之疾,無關痛癢,對方都打到京師邊上來了,還無關痛癢嗎?用個俗語來說,大明朝廷和闖營,不管誰是地主的代表,誰是農民階級地代表,他們誰坐天下,李孟都不覺得會如何,都會心平氣和的接受。在李孟的想法中,畢竟漢人爭天下,不管是那邊得了天下,都是肉爛在鍋裡,無所謂的事情。

    可滿清不同,他們是異族,是塞外的蠻族野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明的士大夫們常講「華夏蠻夷」,認為「蠻夷」不能算是可以相提並論的民族,而只能說是牲畜禽獸,但在滿清女真的眼中,漢族又何嘗不是牛羊。

    對於牛羊的態度,自然是奴役和宰殺,完全沒有必要去尊重和安撫,事實上,在李孟瞭解的歷史中,明清更替之際,那些血腥的慘案,那些慘無人道的屠殺,確實都是非人性的,滿清根本沒有把漢人當作人。

    這種思想和態度,一直延續到鴉片戰爭期間,要知道,在正常發展的歷史當中,只是在鴉片戰爭之前那十幾年,漢人官僚們才在朝廷和地方上有了實權和真正發言權,可那已經是末世降至了。

    而且東虜女真對待漢人的這種態度,並不是後期才有,而是從一開始建立就存在的態度,這些則是李孟不知道的事情了,事實上,在滿清沒有入關前,還在和遼鎮爭奪東北的土地的時候,不光是對大明的軍鎮進行殺戮。而且努爾哈赤還幾次對加入自己陣營中的漢人進行清洗和屠殺。

    雖然被士大夫們輕視,說這樣的異族是禽獸,不能與人為伍,可這些禽獸是虎狼,是要吃人的。

    誠然,這次自己不去濟南府參與防禦,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保存實力,而且也沒有什麼道德上的譴責,清軍幾次入關都是在一省之地肆虐,不敢深入中原。這次進入北直隸,按照前面幾次的作為,估計在北直隸搶掠一番,然後又是撤回塞外,不去濟南府,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可李孟不願意這樣,此乃國戰,山東巡撫顏繼祖既然是下了這個命令,李孟肯定要去,就算是不下這個命令,李孟也要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李孟自認還不是匹夫,是大明屬下的統兵大將,自然是有這個義務和責任。

    不過,李孟倒也是想到了些事後風評,估計山東的文人士子或者是懾於自己的威勢,或者是得了自己的好處,不會說什麼壞話,恐怕其他地方的人包括山東這些人私下裡都會大加議論。

    說什麼也能猜到些,第一是說參將李孟沽名釣譽,一草莽出身的豪強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居然是勇於當先,不是沽名釣譽是什麼,二來是腦筋不清醒,實在是幼稚之極,沒有為將為帥的城府韜略,這年頭都是擁兵自重,為了朝廷公事耗費錢糧兵餉,徒勞無功的買賣,這不是傻子嗎?

    但是思來想去,好像自己沒有做錯什麼……爬-書-網-文字首發站,註冊會員就能下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