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明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家宅平安
    四把短火銃在試射和檢查完畢之後,交到了李孟的幾名護衛手中,陳六和王海一人兩把,火藥和鉛丸儘管是比較稀少,可還是專門的調撥出來部分。

    在李孟的建議下,按照最佳發射效果的裝藥量,預先分好,然後用油紙包成小包,放在貼身的牛皮袋裡。侯山和寧乾貴差不多籌備了四千兩現銀,兩千兩散碎銀子,兩千兩銀票,銀票和銀兩大部分都是護衛們攜帶。

    駐紮在各地的精幹鹽丁也都是急忙的朝回趕,李孟身邊是沒有專門的護衛,只是輪值在身邊駐守的鹽丁隊抽調,這次則是精選的沉穩,敢戰,在歷次的技能考核中都是在名列前茅的人物,而且對這些人的要求,是參加過官道鹽丁血戰,夏莊殺馬賊還有李家莊園殺番子各項戰鬥的優先。

    吳同知那邊也是肆無忌憚的開出來了大批的空白路引,而今這路引的規矩本身就是敗壞了,也沒有什麼人理會。李孟還專門給京師的劉太監去了一封信,說是自己即將遠行,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讓吳同知來通知下人就可以。

    膠州這邊營頭和靈山鹽場鹽田,都是調回了守在昌邑的趙能,馬罡也是換防到高密一帶,這兩個人互相支援也有互相監視的作用。

    此時山東周圍的南直隸,河南都是亂成一團,可李孟卻要遠行,身邊地人都是力勸。不過李孟卻堅持自己的舉動,下面地人也只能是盡量的配合。調集精幹的人手,精良的兵器,充足的財力來保證安全。

    外有東虜,內有陝亂,不過漕運沿線,京師,濟寧,南直隸。浙江,這些地方還都是極度繁華,工商業的大幅度興盛和權貴地主們都是集中在這些地方,造成這些地方近乎現代的消費和生活方式。

    只是不知道這般極度的繁榮,是不是所謂地盛極而衰的預兆。又或者是人人覺得末日將近,所以人人瘋狂……

    按照李孟在濟寧州自家的香鹽店舖那邊得到的消息,或許是去年自己那些手段的原因,對於青鹽地消費量驟然的增大,而且去年李孟用精鹽冒充青鹽的時候,曾經說過,這青鹽和普通的精鹽比較,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說是氣味和色澤上。

    當時本以為是騙人的手段,但是這青鹽風潮真的搞起來之後,卻有真正懂行的人說,青鹽和普通地鹽確實是有許多可以分辨的地方。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青海和甘肅那些鹽湖中出產的青鹽,礦物質的成份上和井鹽還有海鹽必然有不同地地方。

    既然是有不同,那麼價格也就跟著漲起來了,實際上這種炒賣在同時代的歐洲也有類似的事例。比如說重商主義的荷蘭。興起了鬱金香哄抬價格和炒賣的熱潮,這鬱金香和青鹽地本質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一個可供炒作地噱頭罷了,商家都是想要憑著這個炒作來讓手中的青鹽價格更高罷了。

    不過炒賣青鹽,但是真青鹽地存貨實在是稀少,斷斷續續的從河南和四川那邊劉傳過來一些,根本滿足不了市場。

    青鹽的價格雖然高,但是相應的,可以被當作替代品的精鹽價格才高了兩成而已,誰能搞到青鹽,誰就可以大發一筆。

    對於這個,李孟倒是很有自信,只要自己能打通商路,拿到更多的利潤,擴充人手,就能穩穩的控制住這條商路,發一筆大財。

    不得不承認,周舉人雖然莽撞多話,可對於所謂根據地的說法對李孟和他的巡檢鹽丁系統來說,當真是字字珠璣。這山東不是長久的地方,那李孟就放棄了長期經營的想法,反倒是想在這裡,盡可能的抓到更多的銀錢,能多積蓄一分力量就是一分力量。

    率先打通青鹽的通路,想必會有一筆大錢可賺,而且山東不是長久之地,藉著這個機會出去看看,尋找下新的地方也是一個目的。

    這年頭出門和現代的旅遊大不相同,尤其是各地兵荒馬亂,更是需要準備很多東西,李孟這邊的馬匹大半都是帶上,還有幾輛大車裝著東西,按照寧乾貴的安排,這次要有三百人跟隨。

    李孟從沒有想到會有這麼麻煩,這麼多人穿州過府的,也太過引人注意,最後反覆商議,一起去的也有二百人。

    等到一切都準備完畢,緊趕慢趕也是到了七月中旬,天氣依舊是涼爽宜人,沒有一點熱的意思。

    陳六子,王海,還有一干鹽丁都是換上了商隊夥計的服裝,這年頭到處行商,都是帶著刀劍武器,所以他們腰間的佩刀和放在大車上的長矛都不會有人說什麼,陳六子和王海幾個護在李孟身邊的人身上還有輕便的皮甲。

    至於李孟身上則是裡面套著鎖子甲,外面照著鑲嵌鐵件的皮甲,算是重重的防護。大車,馬匹都在巡檢衙門的宅院門口等候,可李孟還沒有出門,王海盯著內堂,有些不解的對身邊的陳六說道:

    「六哥,大人怎麼了,好像是怕什麼?」

    陳六照著他後腦勺就是打了一下,低聲訓斥道:

    「胡說,大人怎麼會怕,最近陞官發財的,都是好事。」

    說話間,李孟大步已經從屋中走出來,臉色很低沉,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衝著大隊一招手,翻身上馬,大隊人馬紛紛的跟上。

    本來出城的道路,根本不用經過知州衙門門口,可讓大家莫名其妙的是,李孟卻是指示走這條道路,雖然迷惑,可大家還是聽命上前。這麼多人馬經過知州衙門,衙門的衙役各個嚇得臉色煞白,早早的關門進去,通過門縫朝外看。

    這二百多號精壯之士,可不是一個小小的知州衙門能對付的了的,不過看起來這些人也不是來找麻煩,就那麼自顧自的路過了去。

    李孟騎馬在最前面,走過這個衙門之後,已經是經過知州衙門和知州家人居住的府第,來到了後院那邊,李孟突然勒馬停住,停在後牆那邊,牆粉刷的很乾淨,這是知州的府第,也沒有什麼人敢在這裡玩樂搗亂,很是清淨。

    眾人儘管奇怪,可還是看著李孟停在那後牆那裡,盯著牆看,鹽丁都是奇怪的看那個牆,心想不就是一面牆,有什麼好看的。

    過了會,李孟好像是從突然發呆的狀態中反應了過來,搖搖頭,歎了口氣,就要發令離開,幾個親近的人,陳六和王海都是能感覺到李孟的情緒變得很低落,大家都是非常的糊塗,心想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孟這邊剛剛催動馬匹,就看到一個婆子氣喘吁吁的跑過來,看著這麼多人站在牆後,覺得很吃驚,但還是苦著臉走到牆邊,把牆上刷上漿糊,嘴裡低聲念叨著:

    「真不知道到底是為了什麼,被關在宅院裡面,卻說後牆上貼了這家宅平安,能心氣安寧……」

    說話間,把手中的紅紙短條幅貼到了牆上,然後又是急忙的跑走,看著牆上貼上的條幅,李孟突然勒住了馬,盯著那條幅看了半天。

    這隊伍的人完全是糊塗了,李孟看了會之後,又是驅動了馬匹,朝著城外走去,走了一段,李孟放聲大笑,笑聲極為的歡暢。「

    「……如果您願意,請安排下人在府第的後牆上貼一張家宅平安的紅紙條幅,如果不願,什麼也不用做……」

    此時的李孟給大家的感覺愈發的奇怪,心想出門的時候還是低沉,怎麼突然就是這麼快樂,李孟自然不會和手下們解釋這些,只是昂然出城。

    在萊州和青州兩府,李孟這一行人走的很舒服,沿途的那些負責私鹽銷售的土豪和鹽梟們,都是巴不得李孟住在他們那裡,現在萊州的鹽政巡檢可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只要是伺候的高興了,一定會有許多的好處。

    李孟這次走的路線是從濟寧州中專,走單縣入河南,沿著黃河兩岸走,這樣走的好處,一來可以乘船憑借水運,二來是在河南雖然紛亂,不過官兵依靠水運的高速機動性,還是能夠維持河岸兩邊的控制權。

    到達濟寧州之後,自家的香鹽店舖誠惶誠恐的迎接自不必說,算是老關係戶的文如商行也是過來招待。

    逢猛鎮的王家和孔家兩位鹽商掌櫃,其實都是這文如商行派出去的人,李孟靠著手下和其他鹽販子鹽梟的打聽,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兩家鹽商把在萊州收來的鹽,通過水路運到濟寧之後,然後朝著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售賣。

    雖說那邊是淮鹽的地盤,可是自從闖王,闖將的陝西民亂開始之後,地方上就是糜爛不堪,原本太平年景能做的事情,這時候都是做不了了。最起碼那些商路都是斷絕了,可是兩淮鹽商不能做,文如商行卻可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