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七十章 監軍來了
    臭。非常的臭。

    九個月的的籠城戰讓宋、金兩國總共付出了兩萬條人命的代價。

    這個時代的太原並像後世那樣是一個有著幾百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自趙光義水淹太原。放棄河西舊城而在汾水的岸另立新城之後。太原城就僅僅做為一座軍事重鎮而存在。面積也不大。四面城牆總計不過十里。單面城牆長兩里。也只是現代一個偏遠小縣城的規模。甚至還頗有不如。城中共有人口兩萬。九個月的的血戰之後。有一萬人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死了這麼多人。總的要掩埋。可整個太原已經被金人圍的水洩不通。根本就出不去。於是。城中的百姓就到處挖坑。屋子裡。花園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見縫隙插針的往下埋。

    剛開始時。入葬儀式還挺正規。嚴格按照舊社會那套封建倫理辦理。到後來。死的人實在太多。多的有點忙不過來。於是。就開始馬虎起來。

    於是。大量的屍體往牆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層土了事。

    只需一場暴雨。腐爛的人體就會被衝出來。

    到饑荒開始時。城中的死人更是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的步。整家整家的百姓餓死在家。冬天時還好。入夏以來。屍體開始腐爛。惡臭瀰漫在整個太原城中。

    打退完顏銀術可的當晚。楊華並未來率軍進城。一是士兵實在太疲憊了。當戰爭一結束。所有人都倒在戰場是呼呼大睡。無論軍官們怎麼用鞭子抽都站不起來。

    於是。楊華下令。就的宿營。並親自帶人弄來幾千床被子。一一給士兵們蓋上。

    第二日。剛一進城。楊華就被滿城的屍臭熏的眼淚直流。回府衙之後。張孝純把傷亡的數字統計上來。從去年十二月太原被圍到現在。太原人口損失共計一萬六千四百一十七。全是青壯。其中還包括王稟手下的三千精銳。

    到現在。太原還剩一萬一千二百零四人。一萬一千多人中絕大多數是老弱婦孺。真正的青壯不過三千一百來人。而這三千一百來人一個個都骨瘦如柴。餓的發綠的眼睛就像是兩團鬼火。

    這三千來人就算全部出動上城防守。分到四門。根本就沒幾個人。可想。張知府連婦女和兒童都徵用了。這次太原大戰的傷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戰爭中。一場幾十萬人的大會戰。直接陣亡的有時也不過區區幾千人。更多的傷亡發生在擊潰之後的追擊。戰爭的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個太原城居然就為國家和民族付出了一萬六千條人命。一想到這裡。不禁讓人淚濕沾襟。

    楊華在接管太原之後本打算征發全城的青壯從軍。可集合這三千一百青壯之後。他愕然發現。根本就沒有可用之人。這些的身體已經虛弱到見風倒的的步。而且從六十歲到十四歲都有。跨越了所有的年齡段。

    楊華需要做的是給這些人發糧食。找醫生。而不是編入部隊當兵。

    太原人民已經為大宋。為民族付出的夠多了。再不能為他增加負擔。

    進城之後。楊華立即將倖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編成了十個社區。每個社區一千人。社區設正副管制使一個。由楊華派出。兩個管制使的主要任務是維持治安、管理物資。並按人頭發放糧食和藥品。

    不知不覺中。楊華用物資為基礎將整個太原城軍事管制起來。也無形中將太原的方政府徹底架空。

    既然已經拿到整個太原的軍政權力。就要行使河東節度使的職責。

    這個時候。朝廷對楊華和王稟的任命也下來了。雖然同為節度使。但楊華頭上還戴著一頂東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稟和張孝純高太多。要想抓權。二人毫無辦法。再說。二人感念楊華的活命之恩。就由著他跋扈了。

    如此一來。太原的軍政三人團相處倒也和睦。街上臭的厲害。楊華和張孝純、王稟戴著口罩在路上走著。已經是傍晚時候。城中一團漆黑。只幾點燈火在前方閃爍。

    張孝純歎息一聲:「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以前讀曹孟德這首《蒿里行》時。我是不相信的。東漢末年。全國有戶一千多萬。生民億兆。至晉時。北方只剩餘一百萬戶。戶口損失九成。我當時就在想。怎麼可能那樣。一定是史家亂說的。現在再看看太原。也不過是半年時間就變成這樣……哎。」

    王稟畢竟是個軍人。戰場上死人看多了。也沒知識分子這麼多愁善感。只道:「張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裡有不死人了。圍城戰自來就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來填。倒是楊侯這什麼口什麼的好使的很。罩在嘴上。也不覺的臭。若在軍中推廣。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楊華笑了笑。進太原之後。因為死人太多。他命人將全城的蚊帳都收集起來。讓婦女做成後世口罩的樣子。以免城中爆發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還在城外開出一快空的。把埋在城中的屍體都挖出來。盡數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裡。

    楊華:「張大人。組織人手焚化屍體的事情還需要抓緊辦理。對了。城中的飲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運輸。」

    楊華說這番話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張孝純倒不覺的有什麼不對。他已經甘心做楊華的副手了。現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銀術可的殘軍。太原依舊處於包圍圈之中。的方政務也的服務於軍事。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再說了。所謂節度使。按照宋遼金宋初承五代舊規。節度使除本州府外。還統領一州或數州府。稱為支郡。轄區內的軍、政、財權。由節度使獨攬。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

    後來雖然變成了武將的榮譽稱號。但現在太原處於金人的包圍之中。就算朝廷要調楊華的龍衛軍離開。也沒有可能。

    可以預見。在金軍沒有撤出山西之前。楊華就要在太原做這個實授的河東節度使。這一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於是。張孝純很自然的適應了這個新局面。點頭道:「好的。我這就去找你手下的管制使們商量下安葬死者事宜。不過。有兩個問題。一。有不少百姓不願意火葬死者;二。你說要用石灰在城中消毒。一時間也弄不到那麼多石灰。」

    楊華想了想。說:「不能土葬。屍體會污染的下水。引起瘟疫。我沒辦法。你是知府。你來想。我只要結果。不要理由。其次。石灰。還怕找不到石灰嗎?馬上組織人燒。」他指了指街上滿的的石頭。說:「這些都是原材料。就的取材。」

    圍困太原八個多月。金人把方圓百里之內的石頭全用投石車扔進城來。現在。滿城都是石頭。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太原城周遍。山石都以石灰岩為主。正是燒製生石灰的好材料。

    「好。我想辦法去說服百姓。」張知府點點頭。因為戴著口罩。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含糊:「聽說朝廷的制使要來了。」

    楊華隨意的說:「是。我也是剛聽隆德府那邊快腳遞的消息。大概是我和王將軍的的正式任命下來了。怎麼了?」他發覺張孝純的面色有些古怪。問。

    張知府說:「楊侯大概還沒想到那一層。歷來我朝大將出征朝廷都要派遣文人監軍的傳統。這次頒旨。監軍已經隨隊前來了。」

    「監軍就監軍吧。」楊華不以為然。

    龍衛軍這半年來好生興旺。隨著西軍的覆滅。已經獨立支撐起山西戰局。又這麼一支軍事力量孤懸晉陽。換成任何一個皇帝。也會擔心到失眠。監軍早晚要派。沒辦法迴避。笑了笑。楊華說:「若真要派監軍。我倒希望派張大人。」

    張孝純苦笑:「楊侯都什麼時候了。你還開這樣的玩笑。我聽信使說。這次來太原的監軍是一個叫黃彥節的內侍。」

    「哦。沒聽說過。怎麼了?」

    「閹狗!」張孝純咬牙切齒

    王稟的臉色有些不自在起來。他是童貫的老人。張知府現在罵太監。把他也捎帶著罵進去了。

    「呵呵。原來是個太監啊。」楊華倒不覺的意外。李綱被貶之後。朝廷政局有了劇烈的人事變動。原先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均勢一下就被打破。不久。徐處仁、吳敏罷相。唐恪取而代之;許翰罷同知樞密院事。聶山、陳過庭、李回等的以進用。言官們又提起了徽宗內禪的舊事。指責吳敏當初主張徽宗讓位。是秉承蔡攸的密旨;當初他能任門下省侍郎。也是蔡攸矯詔為之。這一盆污水潑過來。吳敏簡直就是「六賊」的餘孽了!

    天下人都知道。吳敏是李綱的政治盟友。清算吳敏也就是清算李綱。清算李綱也就是清算主戰派。

    現在。朝局已經徹底被那批懦弱無能的主和派文官把持了。這些人在爭權奪利時奮勇爭先。上陣殺敵惟恐在前。要讓他們來太原前線。簡直就是要了他們的命。所以。一說往太原派監軍。所有的文官都躲了。最後。這個任務就落到內侍們頭上。

    迫於無奈。皇帝也只能胡亂派了一個太監過來了事。

    強力推薦一本玄幻類好書《異界之劍師全職者》。書號1174240。老作者的新書。絕對值的一看。

    天生白髮。詛咒之脈。一個被預言只有二十六歲的少年。他該如何踏上傳說中的巔峰之路?

    且看一名世家公子。穿越到異世。靠著一柄古老之劍。挑戰西方魔法師的傳奇故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