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漢城以南,完全都是漢民的天下了,除了那些幫人之外,幾乎看不到原本的土著居民。
這裡就是江峰系統的民政核心華州,這裡有對江峰最忠心耿耿的民眾和軍屬,現在軍糧供應和各種物資的供應,已經是漸漸的從這裡收取和採購。華州太守府,實際上還是按照大明知府衙門的設置。
不過關於民戶的劃分,還是一切從簡的按照民衛的劃分當作自然的區域來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五十五民衛,當然了現在的人口已經是達到了將近六十萬,所以有一百二十衛,已經是相對的繁瑣。
劉順又是裁撤了民衛,設立鎮,十民衛為一鎮,一切按照民衛的官銜制度管理。不過居民們已經是習慣了某某衛,某某衛的稱呼,已經是某些地點的稱呼了。
在民衛的腹地,第三十三衛就是設立在這裡,不過周圍的居民對於這個民衛總是有所防備和隔閡。
江峰民衛的居民大都是陳聾子和劉十三變亂的時候,從山東裹挾或者是欺騙過來的流民安置下來,雖然從前不認識,可是大家畢竟都是山東一省的民眾,彼此之間還是有些親切感在裡面的。
而且時間一長,在這裡住的習慣了,倒也感覺不出這裡和山東到底有什麼區別,周圍的四鄉八里都是說著山東口音的鄉親,一切都是差不太多,自然不會有什麼區別。
只有三十三衛的這裡奇怪非常,這裡的人除了山東人,操著北直隸,遼鎮,南直隸,浙江,甚至還有福建口音的人在。
在三十三衛裡面,在地裡面幹活的大多都是婦孺老弱,而其他的民衛基本上都是壯丁下田,好在是畜力比較豐富,倒也可以應付過來,若說是此處缺乏男丁,倒也不是,時常看著剽悍精壯之輩在這裡進進出出,這些人各個挎刀帶劍,若是按照老人們的話說,這些人看起來可不像是什麼好人。
各民衛各鎮都有團練,而且經常有江家軍的例行防務巡視在這裡,帶刀帶劍倒也不稀罕,不過三十三衛的人明顯不是那種軍隊或者是團練的模樣,以華州的細密嚴酷的治安系統,偏偏對這個民衛的情況不聞不問,大家心裡面都是感覺到有些神秘莫測,平日就算是談論也不願意多談。
劉十二是華州都督府的司馬,其實是作為謀主存在的,都督府主要是軍政,不過劉十二卻對這個三十三衛有完全的管轄權。
各地的綠林草莽豪傑,那些一直是受江家軍資助,並且是提供情報的人,而且還有一些江峰豢養的做些特殊事情的人物,都是放在這裡。
原本在登州的時候,北直隸,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沿海這一線的已經是通過酒樓,商舖,綠林,走私,私鹽和海盜等等脈絡串聯起來了一張網絡,自從離開大陸來到朝鮮之後,江峰為了更加方便和穩固的控制這些人,索性是把他們的家眷也是接了過來,當然,若是死心塌地跟著江峰做,為了將來博取一個富貴的,家人送過來也就是無所謂了,最起碼也是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還有那些不情願把自己的家人送到華州來居住的,因為誰都是知道,若是送來的話,等於被江峰牢牢的控制住了。
不過這些不願意的,劉十二的處置雷厲風行,有價值的,往往是半夜裡面家裡就被幾十個人圍住,家小蒙上眼睛丟在馬車上,運送到港口裝船出海,若是沒有價值的,直接就是滅門,全家地下相會。
來到朝鮮居住的這些細作家小,開始的時候不習慣,不過隨即就知道這裡的好處了,他們可都是按照軍屬的標準配給和對待,從前自己的孩子兄弟的,在外面做哪些為非作歹的事情,家裡天天擔心,總是害怕會有什麼好歹,有時候,家中人還想,這樣的混帳還不如死了乾淨。
被帶到或者被綁到朝鮮來的時候,更是在肚子裡面罵了自己的子女兄弟千萬遍,心想你在外面傷天害理就是了,這下子還把家人連累,真真是要被天打雷劈。
不過過了幾個月,在這個大山寨(幾乎這些沒有跟江家軍真正打過交道的人都是這麼認為,這裡不過是一個大強盜的寨子而已)生活頗為的方便,不僅是有田地,牲畜的免費配給,還有種種的照顧。
而且從前自己以為的要天打雷劈的子弟,居然是拿著別人的餉銀做些事情,說起來也算是在這個山寨裡面做「錦衣衛衙門」之類的行當,儘管他們的想
的彆扭,因為既然是「強盜的山寨」就不可能有什麼衛」,不過看自家的子弟,回到民衛的時候,穿著的是官衣(當然回到大明的時候要換平民的服裝),心裡面還是有些自豪感覺的。
這些人或者是原本的綠林黑道人士,或者是民間招募的武功高強的人士,受到華州司馬的管轄,在都督府裡面的正式稱呼是『司馬從事』,意思是輔佐華州都督府司馬劉十二做事的官員,最基層的待遇等同於軍隊中管理十名士兵的小隊長。
當然,這種特務系統不可能由劉十二獨自掌管,這樣不管是對誰來說,都不能說是安全,所以司馬從事的隊伍裡面,有三分之一,是江峰的親衛隊輪換下來的人員,由羅義掌管。
三十三衛其實和在仁川附近,還有華州南北兩端的軍衛差不多的性質,所以你若是進入這個民衛,也會現其中的種種不同,各個民衛在初建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太過複雜的設計。
在白人和流民裡面,有幾個是懂得規劃的,在他們的建議下面,每個民衛都是以和其他民衛連接的官道,還有水源為參照物修建的棋盤類的格式。沒有什麼美感,不過衛生和生活已經是足夠了。
三十三衛則有所不同,它本身就是在民衛的腹地之中,地理的位置可以說對於保密和一幹的事體來說非常的方便,所以第三十三民衛的形狀如果從附近的山上看下去的話,就會現這不是邊上幾個民衛的那種長方或者正方形形狀,而是一個橢圓形,面積要大於其他的民衛的橢圓形。
而且在這個橢圓的兩端,還有兩個半封閉的區域。
就如同邊上的民衛看三十三衛的人感覺頗為莫測高深一樣,在這個三十三衛裡面的居住民戶也是看著裡面的兩個區域神秘異常。
裡面的區域是依山而建的,其中一個裡面好像是許多作坊在這裡,每天叮叮噹噹的,要不就是煙火升騰,熱鬧的很,而且裡面還有些金碧眼的白人在那裡進進出出,時常看到有人乘坐馬車進進出出。
開始的時候,這些人看到金碧眼的白人可真是嚇了一跳,不過後來也就是習慣。這處區域周圍都是有木柵和石牆圍著,有全副武裝的士兵把守,無關的人靠近十步之內,就有人厲聲的喝叱不允許繼續上前。
另一個院子就更奇怪了,說他奇怪倒不是裡面有什麼聲音和煙火,或者是有什麼洋人的進出,這裡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個大院子,區域倒也是不小,看起來倒像是些富貴人家居住在那裡。
不過裡面只是有六七戶人家,有些在三十三衛初建就來到這裡的老人還記得,這個院子比另一個區域要晚了半年建立,搬進去的人家好像是分成兩戶,一戶有了二十幾口人,一戶人丁少,也就是三兩個人。
剛剛搬進去的時候,這兩家人天天吵架,即便是院子特別大,可是爭吵聲音還是傳了出來,自古國人喜歡看熱鬧,很多人聽到裡面爭吵就要過去看熱鬧,不過這邊守衛的士兵各個是背朝院子,也不呵斥那些圍觀過來的人,只是拿著手中的兵器揮舞一下,這個威脅和警告的意味已經是足夠。
往往裡面的爭吵過後,甚至會變成要打架的樣子,這時候一直是觀察裡面動靜的軍官才大聲的制止,或者是派人出去拉架。
這種情況一直是持續了幾個月,後來裡面也就是安靜了下來,外面軍兵的監視也不那麼嚴格了,有些膽大的靠近了觀看,還能看到裡面的幾戶人家也在那裡開墾了農田,也漸漸的養豬養雞。
不過卻好像是從來沒有做過農活的模樣,根據幾個眼尖的說,裡面的人也就是一個老頭子和其他的幾個老人明白些,其他的人都是一竅不通的模樣,而且還懶的要命,往往是幹了一會就破口大罵。
又過去了一年之後,裡面人都開始勤勤懇懇的忙碌了起來,也沒有什麼爭吵,院子裡面的人也經常有出來溜躂溜躂,特別是那個為的老人,很是溫和的模樣,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讀許多。
但是這些人往往是快要出這個民衛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客氣的把他們攔回去,看起來就好像是圈在這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