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九十章 你趕!我趕!
    第三百九十章你趕!我趕!

    帳中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楞是沒有一人勇於出頭。坐在上首的曹臉e越來越yīn暗,越來越難看!他是盟主啊,怎麼就沒有人給他一點面子!

    「如盟主信得過在下,在下兄弟願效犬馬之勞,為盟主拿下轘轅關!」就在眾人沉默不語的時候,大耳朵劉備站了出來,拱手請命,在他身後站著一臉殺氣的關羽。

    生於世,劉備一直以漢室正宗自居,iōng懷大志,或者說是野心勃勃。可他一個販履織席之徒,一個沒落的漢室後裔,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沒有一點家底淵源,要想出人頭地是何其困難?

    因為皇甫劍的出現,連大漢皇帝都給沒了,漢室宗親的榮光降到了極點。劉備這個冒牌皇叔更是什麼用都沒有。除了那顆勃勃雄心還在之外,這一世的劉備什麼都沒有。

    大家討伐黃巾時,劉備帶著關羽討伐黃巾。群雄伐董時,劉備又帶著關羽伐董了。可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出生第,講究的是閥家族底蘊,講究的是那幫文人ā客嘴裡的風評。這些劉備都不具備,所以他到現在也還在頂著一個平原縣令的官銜在煎熬著。

    不過這些都沒有讓劉大耳朵甘於平庸,他依然雄心勃勃,還在努力地尋找著機會。曹攻打徐州的時候,劉備看到了機會,帶著關羽去了,不過那一次差點被曹一把火燒死了。這一次,曹聯合諸侯討伐皇甫劍,劉備又看到了機會,帶著關羽來了。

    對劉備來說,任務一次機會都不能錯過,那怕是惡夢也要做到底!

    「好!賢兄弟前去,本盟主甚是放心。」曹聽了大喜,黑黑的臉上佈滿了笑意。

    別人不知道,曹可是跟這兩兄弟打過了好幾次jiā道。對這兩人是知根知底,知道這兩人有一身不俗的本領。曹更知道,站在劉備身後的那位綠袍大漢武藝高強。雖沒有親見,但曹可是知道,這兩人在群雄伐董時曾聯手大戰過戰神呂布,百餘合而不敗。

    高手!在曹心中,關羽的武功可是一點也不比自己身邊的許褚差。有這兩兄弟出馬,轘轅關可謂是唾手可得!轘轅關一旦得手,聯軍奪取洛陽的計劃也就實現了一半。

    曹如何不喜?只要奪取了洛陽,盟軍就可以絕處逢生。北連冀州袁紹,大草原上的鮮卑人,西與益州劉焉遙相互應,南方還有jiā州的士燮,大武國就是鐵打的也會被砸得千瘡百孔。大事可期!他這位盟主也極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天下第一霸主!

    想到這裡,曹可謂是心uā怒放,看向劉備的眼神都帶著幾許曖昧。

    「事不宜遲,在下兄弟這就出發!」見曹同意,劉備也是心情大好,拱手告辭。

    到了帳外,劉備、關羽二人見到了早已準備就緒的三千jīng兵。

    這次曹並沒有記恨劉備當日徐州之仇,真的jiā給了他們三千jīng銳,三千jīng銳老足。劉備還是不放心,將跟隨自己走南闖北多年的一千步卒也給帶上了。

    四更時分,劉關二人帶著四千步卒出了大寨。因為是去偷營搶關,所以眾人沒有打起火把,四千多人藉著朦朧月光,向轘轅關悄悄潛去。

    劉備身著黑e戰甲,腰懸雙股利劍,一馬當先。關羽也是全付武裝,手中提著那柄青龍偃月刀,策馬緊跟在劉備身後。為了不引起太大聲響,他們的戰馬uǐ上都裹了一層厚厚的布。

    「大哥,你我兄弟曾多次受皇甫將軍恩惠,為何還要與皇甫將軍作對?」騎在一匹大紅戰馬上,一臉嚴肅的關羽問出了一個藏於心間很久的問題。

    關羽重義,自他出道以來,跟劉備就是形影不離。滅黃巾,討董卓,救徐州,他都跟隨在劉備身後,毫無怨言。但這一次劉備加入曹的盟軍,討伐皇甫劍,關羽心中是老大不願意。在他的印象中,皇甫劍對他兄弟二人是仁至義盡,還出手救過他二人命。

    黃巾之時,身為鎮西將軍的皇甫劍為他兄弟二人請功。群雄伐董時,是皇甫劍駁斥了袁氏兄弟,他兄弟二人才得以入盟。鄴城,他們兄弟二人大戰呂布,在即將敗亡時,是皇甫劍出手救了他兄弟二人的命。

    關羽是位頂天立地的漢子,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照理講,他兄弟二人應該對皇甫劍感恩戴德才對,關羽想不明白自己這位兄長,為何還要與皇甫劍作對。

    這句話壓抑著關羽很久了,以前沒問,是因為關羽尊重兄長,相信兄長。但這一次劉備又自告奮勇地請命攻打轘轅關,關羽打心眼裡不願意,才將心中疑慮問了出來。

    在關羽心中,英雄神武、仗義執言的皇甫劍比曹袁紹之流要高得太多!幫誰也不能幫著曹袁紹去打皇甫劍啊!

    「二弟啊!大哥也知道皇甫將軍與我兄弟有恩,並不是為兄要與皇甫將軍作對,但義有大義,也有小義。皇甫將軍對我兄弟之恩為小義,他竊取大漢江山乃是有背大義之舉,是為叛逆!大哥身為漢室後人,豈能為一已之ī而廢大義,豈能容一個外姓之人篡奪大漢萬里大好河山而不顧!」夜空之下,劉備舉頭望月,長歎一聲,悠悠說道。

    劉備一番話說得聲情並茂,冠冕堂皇,大義凌然。好像皇甫劍是做了逆天之舉的妖孽,他劉備是位手提斬妖劍的衛道士。但到底他心中怎麼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沉默,關羽以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著自己心中的不滿。關羽有關羽自己的義!他跟隨劉備不離不棄是這樣,反對劉備跟皇甫劍作對也是這樣。

    這天下已經無主多年,皇甫劍文治武功,天下無不震服。在關羽想來,皇甫劍登基稱帝,順呼天理,更何況皇甫劍有先帝遺詔,又怎麼能說成叛逆呢?

    關羽心中甚是疑首次對這位兄長提出了置疑。

    四千多人在黑夜之中拉成長長的一大溜,在默默前進。現在是枯水期,穎川河兩側lu出了寬寬的河星光之下灑著銀輝。大隊人馬沿著穎川河逆流而行,行不過五里之地就進入了嵩山山脈。翻過了這道山澗,前面的谷口就是轘轅關所在。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翻過這道山,就到轘轅關了。」劉備看著面前黑幽幽的山谷,心中沒來由地振奮起來,沖身後大聲喝道。

    「將軍有令,加快速度!」

    黑夜之中,劉備的軍令被一個個的傳達下去。這支軍隊的速度明顯地加快了許多。

    山道越來越越崎嶇,從谷口的可以五人並行到了現在只能容得兩人並行,下面還有一條怪石嶙峋的山澗,稍有不慎,就會滾入澗中。這樣的地方,就是白天行走,也得異常小心,更何況是在夜晚,還不能打火把,隊伍緩慢前進著。就是走在最前面的劉備也不得不提心吊膽起來,幸好,他跨下的戰馬,是匹明駒,走起夜路來比人要穩當多了。

    「撲通!」不知是誰一不小心,一腳踩在了空處,掉進了山澗中。接著就傳出了一陣淒慘的叫聲,這慘叫聲回在兩山之間,久久不去,如夜梟啼鳴,悚人肌骨。

    黑暗之中不時有人失足掉下山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不時發生。

    「大家小心!」劉備對手下的兵卒還是甚為愛護,不時地出聲提醒著。

    五里長的山路,像是一道漫長的坎,漫漫地考驗著這支四千人隊伍的耐一個時辰,五里長的山路用去了劉備大軍一個時辰的時間。到了最後這支隊伍差不多是在匍匐前進,是爬完最後的路程。

    「呼!……」出了山谷,眾人都長出了一口氣,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劉備回頭,看著兩側山勢,微微歎息。建在這種地方的轘轅關,難怪沒有人願意從曹手中接令。這種鬼地方,不要說打仗了,就是走路也會要命,稍有不慎,就被山澗吞沒了。就這一段山道,劉備這支四千人的軍隊就有百人掉進了山澗中。

    作為洛陽外圍屏障,八關之一的轘轅關就建在劉備面前的谷口,擋住了劉備大軍前進的道路。過了轘轅關就可以直ā洛陽腹地,劉備看著面前的轘轅關,有點心馳神往。

    洛陽大漢的都城,還有那座神秘的皇宮,在劉備心中都有著無窮的份重。因為那裡書寫著劉漢政權的無限榮光,那裡是劉備的祖輩號令天下的地方。一時之間,劉備眼神犀利起來,心中熱血跟著沸騰,那顆勃勃雄心也被無限地放大!

    劉備騎在馬上,很想大聲吶喊:「洛陽,我劉備來了!」

    關羽騎在那匹火紅e高頭大馬上,看著面前兄長,心情有點複雜。他不想與皇甫劍作對,但為了兄長,一世兩兄弟,他又沒得選擇。關羽暗歎一聲,也只有為義而違義了!

    卯時(五點)左右,天e微明,東方已lu出點點魚肚白。A!~!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