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一十六章南北分進
    第三百一十六章南北分進

    離弦之箭,那度自是快得沒邊了,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弓弦一響,利箭就到了眼前。這種情況通常是採取躲避,或者乾脆拿一面大盾牌將身體牢牢擋住。但皇甫劍是誰,他還是穩穩地坐在獅虎獸,只長槍輕輕地抬了起來,然後刺出

    「鐺……」一陣悅耳的聲音傳出,像是打擊音器出的鏗鏘之聲。

    一瞬之間,太史慈射出的四支利箭,全都掉頭向下,先後墜地,穩穩地插在了距離獅虎獸大腦袋一步遠的地面。而且還擺出了一個相當別緻的造型,插在外圍的三支箭呈品字形排列,最後一支箭奪在了品字中心。不僅如此,中間的那支箭插入地面的深度剛好比其他箭支深了三寸支利箭組成了一個獨特的立體圖案。

    「嘩……」兩軍陣前,數萬將士都睜大了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中間的兩人,然後暴出震天的喝彩聲。不論是鎮西軍還是劉繇的江東軍,全都被兩人的精湛技藝感動了

    一弓四箭,太史慈箭法高自不必言,凌厲而又詭詐,讓人防不勝防。然而皇甫劍只是長槍輕抬,就輕描淡寫地破除了太史慈的凌厲四箭,一招之下,高低立判。

    數萬將士只是看到了皇甫劍手中長槍輕點,卻沒有幾人能夠真正看清他是如何出槍的,因為太快了,快得出了人類的視覺極限,感覺皇甫劍的槍只是輕輕的動了一下。

    其他人看不清,不代表呂布也看不清,站在皇甫劍身後不遠的呂布看清了。他也被皇甫劍這驚虹一槍所震驚,快,太快了,快得讓呂布都產生了一種無力感

    呂布這幾年不問世事,沉迷於武道,武藝自是精進神。本以為已經越了皇甫劍,但現在看來,他在進步,皇甫劍也沒閒著,只不過兩人所採取的方式不同罷了,他與皇甫劍之間仍然有著一段不短的距離。

    呂布要破太史慈的四箭也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只需舞動天下戟,保管太史慈的四支利箭都會被震得粉碎。但要像皇甫劍這樣做得輕靈灑脫,還要保持箭支絲毫無損,落地之後還能組成一組圖案來,呂布自問做不到。

    皇甫劍的槍法已經出了藝的境界,隨心所欲皆是玄妙。皇甫劍的這一槍,讓呂布在驚訝之餘更多的還是敬佩,一個高手對另一高手的敬意,也算是一種惺惺相惜

    兩軍的喝彩聲,經久不息。不僅為皇甫劍高呼,也是為太史慈。

    「太史慈,你的箭法果然不錯,但在本將面前卻還是嫩了點你還有什麼高招儘管拿出來?」皇甫劍白淨的臉依然是帶著淡淡的笑意,對還在一旁楞的太史慈說道。

    「將軍好功夫,太史慈佩服獻醜了,將軍再吃某一戟」太史慈收弓,提戟,躬身對皇甫劍微微一揖,表達自己對皇甫劍的敬意。

    太史慈雖對皇甫劍的武藝敬佩不已,只有他知道他的這一弓四箭是如何難接。但即便這樣,也還不至於讓太史慈就這樣認輸了,畢竟他還代表著江東利益。

    「請」皇甫劍淡淡地說道。臉還是保持著一慣的淡定從容,甚至獅虎獸的四蹄從始至終,都沒有移動過。

    太史慈也不客氣,深吸了一口氣,身體中所有的能量都輸入了手中短戟,短戟散出一陣刺眼寒芒。然後,催馬掄戟,向皇甫劍狠狠砸來。戟利馬快,人馬合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高向皇甫劍撞來。這時皇甫劍動了,就在太史慈到達近前的時候,皇甫劍手中長槍舞出了千萬條槍影,一個密集的槍圈將太史慈連人帶馬都罩在了裡面。

    就在這萬道槍影之中,一柄幽黑長槍突兀而出,刺破空間般,在太史慈還反應過來前,就已到了太史慈面前。漫天槍影隨之消散,整個天地彷彿就只剩下了一柄幽黑長槍,這柄長槍黑得特別,連一點光亮都散不出來,這柄槍停在了太史慈咽喉三寸之地。

    與次皇甫劍擊敗呂布的情形如出一轍,不過次皇甫劍對呂布是雙槍並出,這次就只用了一槍。一槍破萬法,太史慈在這一槍之下,除了停下來之外,一點選擇也沒有。只要皇甫劍的手輕輕往前一送,自認為武功不俗的太史慈喉嚨就會出現一個槍洞,一個足以要了太史慈命的槍洞,眼著大概就是血如泉湧了。

    「鐺啷」太史慈棄了手中短戟,滾鞍下了戰馬。

    「撲通」一聲,太史慈跪倒在了皇甫劍面前。

    太史慈就是再不願相信,此時也明白與皇甫劍之間的差距。雖然他沒有從皇甫劍的槍感到一絲殺氣,但他更明白再打下去也只不過是自取其辱,皇甫劍要殺自己那是舉手之勞。更何況,太史慈也有武者的矜持,敗了就是敗了,他還有承認的勇氣。

    「哈哈哈……」皇甫劍大笑,「太史慈言而有信,是條好漢子,起來以後你就是本將帳下一員大將了」

    「謝將軍」太史慈心中雖然有些闇然,但更多的卻是興奮。亂世之中能跟隨這樣一位主子,不僅能更好的揮自己的才能,建功立業也是指日可待。

    身為武將,誰不想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拜將封侯

    鎮西軍將士自是歡聲雷動,但劉繇的臉卻是白得難看。他還真沒有想到太史慈就這樣敗了,而且還真的就在萬眾矚目之下投降了皇甫劍。這無疑是狠狠的削了自己的老臉,大將歸降,劉繇軍隊的勢氣更是降到了冰點。這仗還怎麼打,劉繇是一個腦門兩個大。

    「周瑜、孫策。」皇甫劍可沒有閒情理劉繇的心事,將周瑜、孫策兩人叫到了身邊。

    「拜見主公」兩人前行禮。

    孫策再次看向皇甫劍的眼光除了崇拜外還是崇拜了。他雖然也知道皇甫劍武功高強,但卻萬萬想不到皇甫劍的武功強到了如此地步。太史慈在主公手下都走不了一招,哪他不是更不行,孫策那顆傲慢的心被擊得粉碎,這也太打擊了

    「剩下的戰事,全權由你們二人負責。」皇甫劍看著兩人,淡淡說道。

    「遵命」兩人躬身領命。

    皇甫劍收復太史慈之後,任務已完,便帶著呂布、太史慈、十八龍騎離開了,他回大營去了。這裡的事都交給了周瑜處理,一來他相信周瑜的才能。二來,這種打一鬧已經引不起皇甫劍的興趣了。

    「進攻」送走皇甫劍之後,周瑜令旗揮下,大聲吼道。

    年青的周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身名將之風漸顯,用兵也漸趨老道。

    「咚咚咚……」鳳翔營戰鼓齊鳴,震天擂地。

    五萬鳳翔營大軍分成前、後兩軍,吆喝著向劉繇的江東軍衝殺過去。

    「殺給孤狠狠地殺」劉繇在看到皇甫劍離開之後,暗自鬆了一口氣。

    和皇甫劍這樣的對手作戰,劉繇感到壓力巨大,一點精神也提不起來。但和周瑜、孫策這些輩打,劉繇還是有點自信。他就不信自己一個堂堂的大漢宗親,揚州牧,卻連幾個毛頭伙子也打不贏,他覺得皇甫劍是太瞧自己了。

    「轟」的一聲巨響,兩軍殺到了一起。

    神亭山之側,數萬大軍混戰在了一起。兩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磨盤,一個巨大的絞肉機械,不斷地吞噬著大量艷活生命。雙方將士,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沖了去,無休無止,不擊敗一方,這場戰事也停不下來。

    血在流,染紅了神亭山腳。血肉在橫飛,瀰漫了戰場空。喊殺聲,慘叫聲,震天的戰鼓聲,震破了神亭山鳥獸的膽子。一時之間,神亭山的鳥獸四處奔走,倉皇出逃。

    時間慢慢過去,轉眼之間到了中午。

    孫策帶著大軍在前衝殺,周瑜在後軍之中坐鎮批揮,兩人配合有致。鎮西軍是越戰越勇,不斷向前推進。劉繇的軍隊是節節敗退,都已經快退到了營寨前。雙方都是傷亡慘重,但相比之下劉繇軍的傷亡更是在鎮西軍的數倍之。

    劉繇看著漸露頹勢的軍隊,是歎歎氣,又搖搖頭。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老了,不要說那些名將了,就連這兩個子領軍也打得自己無還手之力,也萌生了退意。

    正在這時,一騎快馬來到了劉繇面前,馬哨騎高聲說道:「啟稟主公,大事不好」

    本來心情就已壞透了的劉繇,一聽這話,就差點栽到了馬下。還大事不好,我什麼時候好過嗎?「說,生了什麼事?」劉繇怒喝道。

    「曲阿已於昨日失守,一支鎮西軍趁曲阿內部空虛之際,突然襲擊曲阿,曲阿失陷。」哨騎苦著一張臉,顫聲說道。

    「什麼?你說什麼?典阿失守,這怎麼可能?」劉繇一聽,腦袋嗡的一聲,在馬搖了幾搖,晃了幾晃,一口鮮紅的血噴了出來。什麼叫做屋漏偏逢連夜雨,現在劉繇是嘗試到了。從壽春被袁術趕到了曲阿,現在曲阿又被鎮西軍搶去了,這還讓人怎麼活?

    「主公……」邊隨從無不驚呼。

    「孤在江東的根基已失,如何是好?」半晌之後,劉繇才緩過來一口氣,低聲歎息道。很有點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感歎

    原來皇甫劍命令周瑜、孫策率鳳翔營從6路進攻,自己卻帶著錦帆軍順江直下。在收到劉繇移師神亭山,曲阿內部空虛的消息後,馬命令甘寧率錦帆軍襲取曲阿。

    甘寧奉命,帶著五千錦帆軍夜襲曲阿。曲阿城中有廬江松滋人陳武,字子烈,因相貌怪異,所以得不到劉繇重用,有點懷才不遇,早就有投奔鎮西軍的想法。陳武在聽說鎮西軍襲城之後,立即帶著手下將士,從裡面打開了曲阿城門,將甘寧大軍放進了曲阿城。甘寧並沒有廢多大事,就佔領了曲阿城。

    「主公,曲阿已經失守,神亭山大營已經失去了屏障,不可久留,還請主公退往秣陵,與薛禮將軍匯合,再從長計議。」劉繇身邊謀士笮融,見劉繇已是六神無主,開口說道。

    「也只得如此了,撤」劉繇長歎一聲,老眼之中流出悲愴的淚花,無奈地說道。沒想自己一個堂堂劉漢宗親,卻被人逼到了四處逃竄的地步。

    「鐺、鐺、鐺……」

    劉繇命令號兵敲響了退兵的鑼聲,還剩下不多的劉繇軍隊,如潮水般向秣陵退去。

    但兩軍混戰在一起,想退又談何容易,周瑜哪裡會讓他們從容退去。

    「追」周瑜見劉繇軍隊散亂,大聲喝道。

    五萬鳳翔營將士,除了戰死、受傷的外,其餘都參加了追擊。一路之,鎮西軍窮追不捨,跑得慢的劉繇軍不是被踩死就是成了鎮西軍俘虜。鎮西軍一直追出去十里之地,才帶著大量俘虜、財物,得勝收兵。

    經此一役,劉繇軍主力十不存已是大勢已去,再也沒有了與鎮西軍抗爭的本錢。

    周瑜率兵攻破了劉繇的神亭山大營,又得到了屯集在營中的大量糧草、器械。劉繇經略揚州數十年,富可敵國,算得是大漢為數不多的豪富諸侯了。在袁術攻打壽春之後,劉繇便將這無邊巨富搬過了長江,不想最後還是便宜了鎮西軍。

    一場大戰過後,鳳翔營將士也是疲憊不堪。皇甫劍傳令,大軍在神亭山大營暫時休整。第二天,甘寧帶著陳武和隨身親衛,來到大營拜見皇甫劍。

    皇甫劍一見陳武,身長七尺,面黃睛赤,果然是形容古怪。皇甫劍來自後世,當然知道這個陣武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甚為不凡,便命他為鳳翔營偏將,在周瑜帳下聽令。

    第三天,營外有報,有兩員好漢來投。皇甫劍命人將兩人叫進大賬,一問之下,皇甫劍大喜。來人一個是九江壽春人,姓蔣,名欽,字公奕。另一個乃是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這兩人跟甘寧是一路的,都是以為生,幾日前聽說鎮西軍東進,便帶著數百手下,收拾傢伙,一路追著鎮西軍大營來了。

    這兩人之所以投奔鎮西軍,投奔皇甫劍,主要是因為現在鎮西軍,皇甫劍的名聲太大了,可以說是威震天下,是天下當之無愧的第一諸侯。蔣欽、周泰兩人都不是簡單人物,當然知道跟隨皇甫劍這樣的梟雄干,才有前途。

    而且鎮西將軍皇甫劍連錦帆賊甘寧,這樣的大賊都收下了,還委以重用。蔣欽、周泰二人自詡也不比甘寧差到哪裡去,所以他們也不怕皇甫劍不收他們,就這樣兩人來了。

    「兩位前來相投,本將甚是歡迎」皇甫劍看著蔣欽、周泰,微微笑道。

    「多謝將軍」見皇甫劍果真收下了他們,兩人都是大喜,高聲稱謝。

    「黃敘,本將令你為主將,徐庶為隨軍軍師,太史慈為副將,蔣欽、周泰為偏將,率兩千親衛,二萬鳳翔軍,打回江北,將袁術奪取的揚州地盤給我全部再奪回來」

    皇甫劍掃視了一眼帳中眾將,沉聲命令道。

    「諾」黃敘、徐庶、太史慈、蔣欽、周泰齊聲接令。

    黃敘、徐庶、太史慈、蔣欽、周泰四人都是興奮不已。

    黃敘高興是因為又可以獨自領軍作戰了,他做為親衛統領,天天守在皇甫劍身邊,雖然地位崇高,但其實是一件很悶的事。尤其是看到其他眾將一個個陣殺敵的時候,他卻只能做一個旁觀者,那份羨慕就甭提了。

    徐庶、太史慈、蔣欽、周泰高興,是因為他們剛剛加入鎮西軍,就被委以重任,有了陣殺敵立功的機會。而且他們這次的對手是袁術,太史慈雖然歸降了鎮西軍,但對將劉繇這位故主趕到曲阿的袁術,還是懷著滿腔恨意,恨不能立即就提兵殺過去。而且這幾人以前都是籍籍無名之輩,現在一下子都成了一人之下,二萬之的將軍、軍師,他們能不興奮嗎?也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要不是在鎮西軍,想出名是件很難的事

    「周瑜、孫策、陳武,劉繇殘部已是不足為道,餘下勢力當中只有盤踞在吳郡的嚴白虎,會稽太守王朗,有點威脅。本將給你們留下三萬鳳翔軍和所有俘虜,江南就交給你們了。」皇甫劍又對周瑜、孫策、陳武三人說道。

    「遵命」三人也是高聲接命。

    「注意穩紮穩打,切不可貪功冒進。有什麼情況馬飛鴿傳給我,明白沒有?」皇甫劍又看了周瑜、孫策兩人一眼,有點不放心地說道。

    「諾」

    周瑜、孫策兩人一聽,知是皇甫劍怕他們衝動,一個個臉漲得紅紅的,大聲答道。

    在皇甫劍想來,自己的前世之中,孫策就帶著那些雜兵就將整個江東打了下來,現在周瑜、孫策、陳武三個帶三萬精銳鳳翔營打下半個江南應不是什麼難事。

    「甘寧的錦帆軍控制大江,居中策應。」皇甫劍又對甘寧吩咐道。

    「諾」甘寧也是高聲接令。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