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二百九十四章強收文臣武將
    第二百九十四章強收文臣武將

    感謝Liglity、慷慨打賞感謝bfn13的寶貴月票

    壺關之前熱鬧非凡,十八鎮諸侯正在激烈地商討著分贓事宜。

    寶貝多了,分起來也是一件麻煩事,更何況這些諸侯一個個桀驁不馴,誰都認為自己付出的多,勞苦功高,應該多分些。當初盟主皇甫劍說過戰後是要論功行賞的,但現在人家已經明確退盟了,不做這個盟主了,誰還有勁管這些鳥事。

    有勁你們就吵去,皇甫劍站在一邊,冷眼旁觀

    鬧得越厲害,吵得越凶,皇甫劍越開心,他就像看大戲一樣看著這一切。反正他又不參予分配,這點財物對他來說不足一提,結果如何再與他無關,你們就盡情地鬧

    皇甫劍退出盟主之位,眾鎮諸侯又回到了無組織狀態,眾龍無首,誰也不服誰。面對著巨額財富,誰也不肯吃虧,爭得是面紅耳赤,就差沒有兵戎相見了。

    表面看起來皇甫劍是想用巨額財富來堵住眾鎮諸侯的悠悠之口,讓他們在董卓事件不至於咬住不放。實際一舉兩得,不僅贏得了眾鎮諸侯的感激,轉移了他們的視線,更在十八鎮諸侯之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皇甫劍揮手之間一石二鳥,就將盟軍引入了亂戰的序幕,不可謂不高明。

    「轟隆隆……」

    就在眾鎮諸侯忙著分贓之時,緊閉的壺關城門轟然大開,一隊千人鐵騎狂飆而出,直奔盟軍滾滾而來。青一色的黑甲,青一色的鐵製長矛,在火熱的朝陽之下異常雄武。為首一員年青將軍,手中提著一柄長刀,跨下一匹黑色駿馬,更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面對突如其來的馬蹄聲,雄壯的精銳鐵騎,除了皇甫劍等人之外,其他各鎮諸侯包括董卓大營中的降軍皆是大驚失色。他們到現在還想不出壺關裡到底住紮著誰的軍隊,這一千鐵騎突然出擊,又有何圖謀?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三里的路程眨眼就到,那位年青將領和他身後的一千鐵騎理都沒有理十幾萬盟軍,逕直到了皇甫劍面前,然後是全都滾鞍下馬,跪倒在地,一千零一人齊刷刷地跪成一條長龍,很有氣派。

    頭前那員大將,高聲說道:「末將龐德拜見主公,迎接主公來遲,還請主公恕罪」

    來將正是鎮西軍飛燕營統領龐德,黃巾之亂結束後,皇甫劍將收復的八萬冀州黃巾降軍,安排在了太行山中,並以龐德為統領,楊鳳為副統領建立了飛燕營。

    太行山山高林深,人跡稀少,正是一處天然的藏兵寶地。八萬餘人藏在山中神不知,鬼不覺,他們一面開荒屯田,過著幾近自給自足的生活,一面積極整軍備戰。誰也想不到,他們這一呆就三年,為的就是這一天。

    在接到皇甫劍的命令之後,猝不及防之間兵襲壺關,奇襲并州。數萬大軍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壺關之下,在關守軍還沒反應過來之時,已經奪下了關門。

    天下除了皇甫劍等有數的幾人外,誰能想得到這深山老林之中,還藏有一支雄兵

    「哈哈哈……」

    皇甫劍看著龐德,這個從小就跟隨自己的第二任親衛統領,大笑起來,然後親熱地拍了拍龐德那厚實的背膀,說道:「幾年不見,你小子長大了,快起來」

    「謝主公」龐德也是十分興奮,大聲謝恩之後,帶著一千鐵騎站了起來。

    到了此時,眾雄要是還不明白,那他們就真的傻了

    原來皇甫劍早以派人偷襲了壺關,切斷了董卓軍歸路,也不怪董卓軍到了壺關近前也不入,還在關前紮下了大營。眾人這時才如夢方醒,也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皇甫劍用兵之奇,神算之妙,已讓各鎮諸侯從骨子裡產生了畏懼。

    營中的董卓軍也是一個個面面相覷,原來自己的大本營早被鎮西軍抄了,也不怪董卓命令他們全軍投降。沒有地盤的軍隊就像沒有根的浮萍,滅亡的命運早已注定

    「還是入營之後再說子龍你率五千龍騎接管董卓軍大營」皇甫劍可不管眾鎮諸侯心中的驚訝,對龍騎大將趙雲命令道。

    「諾」趙雲答應一聲,率領五千龍騎奔董卓軍大營去了。

    「恭迎將軍」李儒、李傕、郭汜三人已經等在了大營寨外,親迎趙雲的龍騎進寨。

    他們在明白是皇甫劍的鎮西軍切斷了董卓軍的歸路之後,心裡也是湧起了一陣悲意和一股恨意。但事已至此,他們也算得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能改變什麼

    接受現實是唯一的選擇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更何況皇甫劍剛剛為了維護董卓屍體不遭,硬是放棄了大筆財富,解散了盟軍,更不惜與天下為敵,皇甫劍的這些舉動也深深地感動了他們讓他們對皇甫劍心誠悅服,同時也消除了董卓軍與鎮西軍之間的敵意。

    亂世之中,追隨一個有強大實力而且能為部下著想的主公,是他們的榮幸

    「趙將軍,要不要命令他們放下武器」帶著趙雲的龍騎進入大營之後,李儒一指兩旁侍械而立的董卓軍將士,問趙雲。既然選擇了投降,李儒他們就有了投降的覺悟。

    「不用了,我家主公說了,他相信你們」

    趙雲英俊的臉,露出一股笑意,淡淡地說道。

    「多謝將軍信用我等必定以死相報」皇甫劍一個簡單的命令,更是讓李儒、李傕、郭汜三位降將感激涕淋。

    降軍最可悲的不是投降了,而是投降之後得不到應有的信用。

    在李儒、李傕、郭汜三人的帶領下,趙雲很順利地接管了董卓軍大營。

    信用是一回事,那更多的是一種信心的體現,但皇甫劍還不至於直接將自己的小命交到這些降。在趙雲的龍騎接管董卓軍大營之後,皇甫劍沖所有鎮西軍將士,大聲命令道:「全軍隨本將入營」

    典韋的五千虎騎、龐德飛燕營一千鐵騎、五百親衛營、數十親侍簇擁著皇甫劍的戰神車向董卓軍大營緩緩駛去。剛剛加入鎮西軍的大儒蔡邕也了一輛馬車,跟隨在皇甫劍的戰神車身後。

    剎那之間,鎮西軍走得光光,留下那些還在發呆,還在為分財不均而爭吵的各鎮諸侯和十幾萬盟軍。

    眾人在以前董卓的中軍大帳坐定之後,皇甫劍問道:「龐德,并州戰事如何?」

    「董卓率兵進駐鄴城之後,內部空虛,我軍推進異常迅猛。末將奉命襲取壺關之後,率五千將士鎮守壺關,楊鳳率二萬飛燕軍繼續向晉陽、雁門進發。如無意外,他們現在應該攻下了晉陽。」龐德恭恭敬敬地答道。

    「李儒、李傕、郭汜,本將要對營中五萬降軍,重新將行整編,你等可有異議?」皇甫劍想了一想之後,對李儒、李傕、郭汜三人說道。

    「全憑將軍作主」三人恭聲答道。直到此時,他們還不習慣稱皇甫劍為主公。

    「好既然這樣,子龍,這些降軍暫時就由你統領,李儒協助,組建鎮西軍第七營。篩選之後的將士願意留下,就安排進屯田軍,不願意當兵吃糧的,每人分發一些錢糧,讓他們各自歸家,安心生產。」皇甫劍聽後,微一點頭,淡淡說道。

    「遵命」趙雲、李儒二人齊聲接令。

    「不瞞你們說,在盟軍成立之時,本將就命令鎮西軍數十萬大軍,從三個方向大舉進攻并州。現在想來,并州應有一半之地已經在鎮西軍的控制之下了既然,董卓已經下令你們投降了,這仗也就沒必要再打了。李傕、郭汜你二人各帶一千龍騎將士,即刻出發,命令并州各地立即放棄抵抗。」皇甫劍又對李傕、郭汜二將吩咐道。

    皇甫劍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對李儒、李傕、郭汜三人造成的震撼卻是異常巨大。這鎮西軍哪是要將董卓打倒那麼簡單啊,他是早就看了并州這塊肥沃之地。

    有這樣強大的對手,董卓敗得不冤

    震撼歸震撼,李傕、郭汜還是強攝精神恭聲接令。在趙雲的陪同下,點兵去了,他們也不想看到自己手下再有傷亡,也是恨不得立即趕到兩軍交戰地。

    「鐵鷹火速以三羽急件飛鴿傳信右軍師,告訴他并州已降,并州戰事結束命令他集結大軍在箕關待命」皇甫劍又對負責信件傳遞的近侍鐵鷹命令道。

    「諾」鐵鷹高聲接令。

    「荀攸、蔡邕先生,你二人到那些被掠文臣處走一趟,勸說他們加入鎮西軍。鎮西軍現在控制範圍越大越大,已擁有四州之地,所缺文臣甚巨,他們可以在鎮西軍這裡一展才華。但那些所謂的王公大臣,本將是一個也不要」皇甫劍又對荀攸、蔡邕說道。

    「遵命」荀攸、蔡邕接令,出了大營,找那些落難的朝臣去了。

    「郭嘉,你去營外盟軍處將河內郡太守王匡、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請來,就說本將有要事相商」皇甫劍又郭嘉命令道。

    「遵命」郭嘉民心思微動,已知其意,欣然領令。

    時間不長,郭嘉就將王匡、張楊、孫堅三人請進了大營。

    這三人雖不知皇甫劍請他們來所為何意,但卻知道這個時候皇甫劍實在是不屑害他們,他們這些人跟鎮長西軍相比,確實是連做對手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放心大膽的來了。

    「諸位請坐」皇甫劍微笑地看著三人,像是一付對待老朋的樣子。

    「謝將軍」三人謝坐落。

    皇甫劍現在雖然不再是盟主,但三人卻不敢有絲毫不敬。開玩笑,強大的鎮西軍,強大的武侯捏死他們太容易了。

    「如今,聖歸天,天下無帝,如龍之無首,必將陷入諸侯亂戰。諸侯戰起,必是血戰連連,殘酷無比,憑借的更是各人手中實力。本將請你們三人前來,就是想聽一聽你們今後的打算,更想請你們加入鎮西軍。」待三人坐定之後,皇甫劍直言不諱地說道。

    三人聽後,全都低頭沉思,一時無語,中軍大帳之中也是保持著一片靜寂。

    「末將願意歸順將軍旗下。」時間不長,黨太守張楊開口了。

    他知道現在并州已經落入了鎮西軍手中,他的黨郡當然也成了鎮西軍的掌中之物,他除了歸順之外已是無路可走。何況張楊通過這一段時間與皇甫劍接觸,知道皇甫劍不僅實力雄厚,更是一代明主。亂世擇明主,投靠鎮西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很好本將甚慰張將軍你會為今天的選擇而自豪的。」

    皇甫劍臉笑意更濃,聲音之透著一股親和力,也更加和藹可親。

    河內郡太守王匡是心思百轉,並不算聰明的大腦袋在急速運轉著,臉表情變幻不定起來。并州落在了鎮西軍手中,河內郡隨時都會遭到強大的鎮西軍打擊,他一個小小的河內太守,僅憑一郡之力,又如何抵擋得住兵雄將廣的鎮西軍。

    如其坐等滅亡,不如盡早投降,或許還能在鎮西軍裡謀到一份不錯的位置。

    時間不長,王匡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可不待王匡開口,另一邊的孫堅卻先一步說話了。

    「如今天下無首,敢問將軍可有稱帝之志,可有代漢自立之心」

    孫堅性子耿直爽快,口出誅心之言。

    要是一般的梟雄聽了,可能還會遮掩一二,要不就將孫堅狂罵一頓,以表心志。但皇甫劍是誰,這個天下他確實再無須什麼畏懼。

    稱不稱帝只不過是時間而已,現在鎮西軍已經擁有了四州之地,更有三分之一的草原、一個西域,勢力之雄,當世第誰可爭鋒

    「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

    皇甫劍臉笑意不改,聲音還是一樣的平淡,彷彿談論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將軍如果想代漢自立,堅必誓死追隨,終身不悔但若將軍沒有代漢之志,我孫堅雖是一介武夫,也不願事一沒有雄心大志之人」孫堅直視皇甫劍,坦然說道。

    孫堅的志向不是圖霸天下,不是安保天下太平,而是要恢復先祖孫武之榮光。

    「好孫將軍果然是快人快語,本將喜歡難得將軍看得如此通透,本將也無需掩瞞。不算這些降卒,本將現在已擁有精銳軍隊二十二萬,屯田軍二十四萬,大草原還有兩支強大鐵騎。兩支強大水軍,一支活躍在黃河,一支活躍在長江。孫將軍你看本將可有圖謀天下的本錢,可有圖謀天下之志?」

    皇甫劍微微一樂,大聲說道,渾身更是王霸之氣盡現。

    此時已不用明言,皇甫劍的天下之志盡顯無遺

    「末將拜見主公願做主公馬前卒」孫堅聽後臉露出一股興奮之色,雙膝一撩,跪倒在皇甫劍面前。能夠率領鎮西軍這樣的精悍軍隊縱橫馳騁,想想都讓孫堅興奮。

    「好能得文台相助,本將甚慰快快請起」皇甫劍沒想到這孫文台是如此有趣,大喜過往,親自起身,走到孫堅面前,一把將孫堅扶了起來。

    「末將拜見主公」

    這個時候王匡更是想都不用想了,除了歸順之外,一點別的念頭都沒有

    「你們三人就在本寨之旁紮下營寨」皇甫劍興奮地說道。

    在皇甫劍招降了孫堅等三將之後,荀攸、蔡邕二人也帶著數百無路可走的文臣進了鎮西軍大營。

    孫堅、張楊、王匡等人歸順鎮西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各鎮諸侯耳中,眾人心情不曹操、袁紹、袁術等人都產生了一股空前的危機感,恨不能立即招兵請將,擴充實力。有了這些想法之後,各鎮諸侯再也不敢多作停留,星夜率軍離開了壺關。

    第二天,皇甫劍命人打造棺木,將董卓收斂起來。然後,又派董卓生前親衛數十人,扶董卓靈樞回歸故里,隴西臨洮安葬。

    皇甫劍雖然利用了董卓一把,但董卓能有這樣的結局,卻是比皇甫劍前世之中董卓淒慘的下場,強得太多了也算是一報還一報

    安頓好之後,皇甫劍又嚀囑了龐德幾句,讓他堅守壺關,小心提防袁紹等人。隨後大軍拔營,皇甫劍帶著一萬五百多鐵騎出鄴城,回轉之時,人數竟然多達七萬餘人。更是得到了孫堅、黃蓋、祖茂、韓當、程普等名將,還有蔡邕等一幫文臣。

    第二天,皇甫劍率領大軍在鄴城之西和徐晃率領的大軍會合。

    徐晃做得更絕,不僅將鄴城之中五萬降兵和鄴城中的所有兵器甲冑,錢糧之物帶了出來,還帶了近十萬願意到鎮西軍控制區的普通百姓。近二十萬人,那是浩浩蕩蕩,人嘶馬鳴,巍為壯觀。至此做了幾年大漢都城的鄴城,成了一座空城

    兩軍會合之後,一路南行,在箕關與右軍師閻忠所部會師。

    鎮西軍不動一兵一卒,又正式接管了河內郡。

    到此,以前的大漢司隸校尉部全掌握在了鎮西軍之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