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天無路
    第二百九十一章天無路

    盟軍的第二波鐵騎還沒有岸,董卓軍就選擇了逃逸。讓過了河的呂布、典韋兩將恨得咬牙切齒,吹鬍子瞪眼,可又無可奈何沒有皇甫劍的命令他們可不敢縱兵追擊。

    「袁紹,你部為前軍,先行渡河。渡河之後,立即率軍向壺關推進,董卓所部一定是向壺關去了。他們帶著朝眾多大臣和大量財富,走得不會太快,我軍要將他們堵在壺關之外。」見河岸再無危險,皇甫劍大聲地命令起來。

    「遵命」袁紹報仇心切,皇甫劍讓他部為前軍,正合他意。

    一個多時辰,袁紹部七萬人馬全都過了漳河。

    過河之後,稍事整軍,袁紹就迫不及等地率領大軍向壺關方向追去。袁家千條性命,血債纍纍,仇深似海,袁紹恨不能立即追董卓,咬一口。

    午時左右,盟軍二十萬大軍全部過河。曹操所部為軍,也在過河之後,率軍追擊董卓軍去了,河灘就剩下了皇甫劍率領的五萬大軍。

    在通往壺關的大道,董卓率領五萬大軍、千輛大車,正向壺關迤邐而行。千輛大車裡除了裝載著董卓從鄴城擄來的大量財富外,還有朝數百官員及其家屬。盟軍圍城之後,董卓就已作好了最壞打算,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了。

    董卓很後悔,早知今日,他當初就不該出兵鄴城了,都是衝動惹的禍。

    不然,他現在還在并州做著一方霸主,逍遙自在。可這世又哪有後悔藥賣,搞到如今他們象喪家之犬一樣逃奔。半年多時間,董卓像是做了一場虛幻的夢,一場突如其來的榮華富貴,讓他如日天,手掌天下大權。

    好景總是不長,皇甫劍檄,天下群雄討卓,一幕的一幕都恍如生在眼前,讓董卓有種不敢相信的感覺。小皇帝的死更是將他推了絕地,更是將他剛剛升起的雄心大志擊打得流漓破碎,他覺得他是被天愚弄了一回。

    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可是還能回得到從前嗎?董卓不知道

    「太師前面五里處就是壺關了,我們派去報信的人怎麼還沒有回來?」就在董卓胡思亂想之際,身旁的謀主李儒一臉的愁雲,問道。

    越接近壺關,李儒越有一股不好的預感。在此之前,董卓已經派出了好幾批哨騎探馬,可直到現在還是一批也沒音信回來,這太過反常了,可他又想不出是哪裡出了問題。

    「大概是壺關那幫兔仔子,知道咱家回來了,想要搞一曲什麼儀式來迎接咱家,他們是想給咱家一個意外的驚喜」董卓臉肥肉顫動,不禁笑道。

    董卓肥胖的身軀並沒有因為逃亡而有所削瘦,到了壺關也就是進了他的大本營,他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想法自然也跟著樂觀起來。

    并州北有雁門關,西南與鎮西軍交接處有臨晉關,南有黃河天險,東部是連綿千里的太行山,只有壺關、箕關與關東相通。西接河套之地,黃河之險,又有南匈奴各部阻塞。憑著這樣的天然險地,董卓有信心擋住盟軍三五個月。

    現在小皇帝死了,整個大漢是群龍無,亂成一團,董卓就不相信盟軍還能盟多長時間。只要渡過了三、五個月困難期,盟軍必散,董卓又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了

    「當願如此」李儒可沒有董卓那麼樂觀。他是個謀臣,想得更多的是可能生的事,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想不出壺關會出什麼變故。

    壺關建在太行山脈一豁口處,算是一處天然深澗,臨險依山而建。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何況這一帶也沒有什麼強兵,就連冀州刺史韓馥也帶著旗下兵馬會盟去了。

    李儒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有攻下壺關的能力,還有誰有攻下壺關的動機可幾路探報都沒有音信,這也太過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讓李儒不得不往壞處想。

    「傳令,再去百騎到壺關打探消息。記住有無情況,都立即來報」李儒是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怕,冷聲對身邊哨騎喝令起來。

    一百哨騎接令之後,不敢耽擱,飛馬向壺關去了。

    五里的路程,其實很短,董卓的五萬大軍有兩萬是鐵騎,三萬是步卒,但也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到了壺關一里之外。這個時候,壺關城頭的守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了,董卓想像之的盛大歡迎儀式沒有,就連一個鳥也沒有出城迎接。

    雄偉的壺關前面一片靜寂

    可城頭明明站了不少軍隊,董卓擦了一下有點昏花的老眼,再四處看了看。壺關前面的空曠地帶除了雜草還是雜草,連個人影也沒有

    「反了反了咱家一會定要好好地教訓這幫小子,太不懂規矩了」

    董卓大怒,狠狠地罵了起來。

    「太師,你看城頭好像打的不是我們并州軍的旗號。」

    就是這時,身旁的李儒臉色突變,大驚失色地指著城頭,顫聲叫道。

    壺關城頭,一桿大旗隨風飄揚,紅色的旗面繡著一隻飛燕,正在迎風翱翔。董卓喜歡殺人,但最不喜歡用紅色的東西,所以并州軍用的都是黑色旗面。

    「停止前進」不用董卓開口,李儒這位謀士就施號令了。這要是在平時,董卓非一眼瞪死他不可,誰給了你這個權利。不過現在董卓也顧不這麼多了。

    「這種旗幟,咱家沒見過,他們到底是誰的軍隊?難道皇甫劍能掐會算,知道咱們要從壺關撤退,早早地就派兵將壺關奪下了。」

    董卓肥臉雖肥,卻是變了顏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聲音也開始顫抖了起來。

    前路被斷,後有追兵

    「轟隆隆……」這時,董卓軍的身後傳來了陣陣馬蹄聲。

    「郭汜回來了」董卓聽了聽馬蹄聲,淡淡說道。不用回頭,跟戰馬打一輩子交道的董卓也知道是郭汜所率的鐵騎回來了。

    「不知道郭汜有沒有擋住盟軍?」李儒小聲地說道,這已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了。

    李儒並沒有提心吊膽多久,郭汜就騎著戰馬來到了董卓面前,然後是滾鞍下馬,「撲通」一聲跪倒在了董卓面前。

    即使是在逃亡,可董卓依舊是餘威猶在,手下將領在他面前無不尊重。

    郭汜跪在地,既沒有起來也沒有開口。這已經足夠了,李儒的臉色慢慢變得蒼白,屋露偏逢連夜雨,盟軍的追兵離此不遠了。

    「怎麼回事?」看著郭汜狼狽不堪的樣子,不用問董卓也知道了結果。可是董卓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不然他會憋死的。

    「盟軍似是早就知道我軍有埋伏,重兵突擊,反而打了我部一個措手不及。要不是末將撤得快,末將就見不到太師了。」郭汜哭喪著臉,可憐兮兮地說道。

    郭汜還不知道正是因為他的撤退斷送了董卓軍的最後一點希望。

    「完了」董卓聽後,心猛烈地抽搐了一下,淡淡地說了一句。然後是雙眼微閉,一滴滾燙的淚珠流了出來。

    「將李傕也叫過來」過了半晌,董卓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長歎一聲說道。

    「快將李傕將軍請來」李儒又將董卓的話對身邊傳令兵重複了一句。

    「諾」傳令兵接令,飛馬而去。

    他可不知道,到底生了什麼事,為何大軍到了壺關前,停下來不走了?

    時間不長,李傕就趕了過來。

    「李儒、李傕、郭汜,你們跟隨在老夫身邊已有十幾年了?想當年,我們在西涼之時,打羌胡,拒鮮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何等的愜意想起來,老夫都是熱血沸騰,興奮不已,恨不能回到從前」董卓似是回憶又似是自語。

    「我們曾經風光過,也失敗過,都一次次地挺過來了但這一次,我們是渡不過去了前途無路,後有追兵,我們走了絕路,你們後悔嗎?」董卓看著三個最貼心的臣下,臉帶著一股笑意,眼淚卻是不斷地向外流。

    「跟隨太師,誓死無悔」三人臉雖帶著一股悲意,聲音仍是異常堅定。

    誓死無悔能有幾人真正做到董卓知足了

    「好老夫有你們這幫兄弟,也是死而無悔現在老夫命令你們三人,帶著剩下的弟兄投降鎮西軍」董卓大聲地笑了起來,笑聲之雖然充滿著蕭瑟,但也飽含著一股血氣,一股豪情。無愧一個關西漢子

    「不,我們死也要跟太師死在一起」三人異口同聲地答道。

    「這是老夫最後一次命令你們了,難道你們也不聽嗎?投降鎮西軍,投降皇甫劍是你們最後的出路,老夫必須得死,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待鎮西將軍皇甫劍雖然老夫與他共事時間短暫,但老夫對他是萬分景仰啊」

    「用兵如神用兵如神記住老夫的話,跟著皇甫劍,不要有一絲一毫的反意,你們都還年青,好好地活下去,所有有責難就由老夫一人承擔」

    董卓似是入定的老僧,悟透了空門,出了生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