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二百二十二章 留一手
    第二百二十二章留一手

    皇甫劍在與董卓達成協議之後,又派人將呂布、劉備請來。

    四人當面,董卓又將昨晚生的事說了一遍。

    呂布、劉備昨晚也是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知,今早醒來,才接到屬下報告,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張梁逃走了,雖然有點遺憾,但廣宗城破,北方黃巾軍名存實亡,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大家心裡還是感到欣慰。

    戰打完了,大家現在最關心的是朝廷封賞,自己能封個什麼官,下面的兄弟能得到什麼好處。至於那些逃到山中的黃巾賊軍,就交給鎮西軍處理。

    「不知玄德今後有何打算?」皇甫劍看著低頭沉思的劉備,伸出橄欖枝。

    董卓、呂布都是一臉喜氣,正想著聖的賞賜呢。只有劉備低頭沉默,在想著心思。

    「草民暫無去處,打算先回鄴城,等待朝廷安置。」

    劉備微歎一聲,卻是十分堅決地答道。

    三人之中,董卓、呂布都有官職在身,只有自己還是一個白身。打仗之時,憑著自己兄弟奮勇殺敵,還能獲得人人敬重。可這戰事一旦平息,又成了官宦名士的天下,劉備心裡也空虛起來,沒了底氣,不知該何處何從。

    皇甫劍看著劉備臉複雜的表情,終是沒有再追問什麼。這種人始終是以劉姓正統自居,自是不甘人後,還是隨他去。

    「平叛黃巾之亂,諸位將軍都是功不可沒,又是因為本將的緣故,才讓賊張梁逃走了。本將這就起草一份,向聖奏明各位功勞。」皇甫劍看著眾人,微笑著說道。

    皇甫劍說完,命人拿來紙墨,寫了一份表章,不僅奏明董卓、呂布、劉備三人功跡,最後還將三人大大的讚賞了一番。

    三人大喜,皇甫劍現在是權勢濤天,一言九鼎,在朝廷影響力極大。有了皇甫劍的這份表章,他們陞官財,那是指日可待。而且還隱隱打了鎮西軍一脈的烙印,大樹底下好乘涼,有皇甫劍這尊大佛罩在面,他們心裡也踏實了許多。

    三人千恩萬謝,率領漢軍返回鄴城,封官拜爵不提。

    眾軍走後,大批糧草、軍械都留給了鎮西軍。皇甫劍也不推辭,他們一路輕騎,只帶著隨身攜帶的物品和七日乾糧,這些糧草器械來得正是時候。

    送走董卓、呂布、劉備等人之後,皇甫劍看著一個空蕩蕩的營寨,對親衛統領龐德說道:「傳令下去,拔營取寨,大軍進駐廣宗城」

    「諾」龐德接令。

    當天,皇甫劍就率領親衛營住進了廣宗城。

    廣宗城牆雖然被打得千瘡百孔,到處都是殘牆斷壁,血跡斑斑,但畢竟是北方黃巾軍的大本營,城內並沒有遭到破壞,城主府更是保持得十分完整。

    卻說張梁率八萬黃巾軍殘部,經過一番廝殺,終於衝出了漢軍大營。又在趙雲五千龍騎護送下,天明時分進入了太行山區,一夜時間的拚殺,跑路,黃巾軍到了此時已是人困馬乏。

    大軍在一片雜草叢生的山谷停了下來,埋鍋造飯,暫時休整。

    張梁看著這一眼望不到頭的高山大嶺,心裡又開始活絡起來。這裡山高谷多,溪流淙淙,山可以藏兵,谷中可以耕作,對於窮途末路的黃巾軍來說,不正是休養生息的風水寶地嗎?

    自己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張梁本來還有那麼一點投降鎮西軍的想法,但在看到這片崇山峻嶺之後,便蕩然無存。做慣了「人公將軍」、萬人景仰的張梁,哪有可能心甘情願地再去做名卒。

    這裡山高險阻,進可攻退可守。黃巾軍在這裡開荒屯田,忙時耕作,閒時再出去搶他一把。豈不是山高皇帝遠,快活似神仙。

    怎麼也比投降鎮西軍,一無所有強

    張梁想到這裡,看了一眼趙雲的五千龍騎,又看了一眼自己手下七萬多黃巾軍,心裡頓時浮現出了一個大膽想法。黃巾軍最缺乏的就是戰馬,如果將這五千人滅了,這五千匹戰馬就是他的了,他的實力又將增加一大截,而且機動能力大增。

    大哥死了,黃巾軍的天下不就是他的了嗎?

    想到妙處,張梁臉露出了笑意。真是水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到做到,張梁覺得一刻也不能等了,馬將手下數百將領召集到一起,商議起來。

    「張將軍,黃巾軍已經完全脫離危險,也到了該我們執行主公命令的時候了,請將軍將張梁等人請來。」就在張梁等人商量對策之時,趙雲看著一點點動靜也沒有的張梁,對站在身邊的張燕,催促道。

    「好,我這就過去,將他們請過來。」張燕還不知道張梁已經起了異心,便答應了下來。帶著幾名隨從,騎馬向張梁一夥人駛去。

    「燕兒,你來得正好。我們正在商議,要將這五千鎮西軍消滅了,給你父親報仇。他們現在還相信你,你去將那幾個頭領騙過來,就說我們有要事相商,然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再將這五千鐵騎給滅了,我黃巾軍就在這片天地,佔山為王。」

    張梁正不知如何難,見張燕不請自到,心中高興,急切地說道。

    張燕聽了,面色立變,他做夢也想不到張梁起了這樣的想法。心思急轉,左右為難起來,一邊是自己名義的叔父,一邊是鎮西軍。跟鎮西軍相處日久,張燕越明白鎮西軍的強大可怕,也就更加沒有一點反抗之心。

    張梁的提意,張燕不是沒有一點意動,但他不敢,他知道惹惱了鎮西軍的後果,即使將眼前趙雲的五千龍騎滅了,他們也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叔父,不是說好了投降鎮西軍嗎?為何又要變卦?」想了一會,張燕還是不想張梁走絕路,又勸說道。

    「要不是鎮西軍,我們會有今天嗎?他們逼死了你父親,也是整個黃巾軍的敵人。孩子,你是我們從看著長大的,難道你就不想為你父親報仇嗎?」張梁雙眼充血,瞪著張燕,沉痛地說道。

    「不是孩兒不想為父親報仇,可我們根本就不是鎮西軍的對手。莫非叔父以為就憑你手下的這些殘兵,就能對付得了鎮西軍嗎?況且投降鎮西軍是阿父親下的決定,難道叔父也不聽了嗎?」張燕心是裡苦,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起來。

    「不可能,黃巾軍與鎮西軍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叔父不會向自己的大敵投降。你也不要被他們的假仁假義給蒙騙了,你想想看,有多少黃巾軍將士死在鎮西軍的手。」張梁聲色俱厲,激動地說道。

    「可是……」張燕也被張梁說得啞口無言。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大多數黃巾軍就是直接滅在了鎮西軍手裡。

    「現在鎮西軍已經對你們生疑,所以命我前來叫你們過去,你們自己看著辦?」張燕無法之下,只好俱實回答,他決定兩不相幫。

    「好我們就跟隨你過去,兄弟們,到了之後,趁他們不備,一齊出手,將那個白袍將斬殺了。」張梁想了片刻,滿口答應。

    他認為這是一次不錯的下手機會,只要殺了趙雲,五千鐵騎群龍無,再殺起來就容易多了。至於趙雲身邊的龍二等人,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幫護衛而已,壓根就沒有放在心。

    「走」張燕一個言不,頭前帶路。

    後面,張梁帶著一百多人,提刀挾矛,向趙雲所在的地方走去。

    「趙將軍,來者不善,準備戰鬥。」龍二等十人是殺手,是從死人堆裡闖出來的,他們從張梁等人身感到了絲絲殺氣,連聲提醒趙雲。

    「多謝還是主公料事如神,將諸位派來了。他們來了正好,乾脆全殺了,別讓主公到時為難。」趙雲本來對皇甫劍的安排還不以為意,現在更加佩服自家主公了。

    趙雲又對身後不遠處的五個千人長,使了一個眼色。五人會意,不慌不忙地回到陣中。

    時間不長,張梁帶著一百多名將領圍了來。這些人都是軍中好手,武功高強。

    「殺」還沒等趙雲話,張梁一聲令下。一百人多趙雲等十一人動了進攻。

    「找死」趙雲一聲怒喝,手中亮銀槍閃電般刺出,一名黃巾軍將領應聲倒下。

    龍二十人,不聲不響,拔出幽黑亮的狹長戰刀,如黑色幽靈般殺向了張梁等人。單個挑戰,他們也許還能佔到一點優勢,但這種混戰,對十八龍騎來說最為拿手。

    「噗、噗、噗……」一個個黃巾軍統領倒在了龍二等人的詭異刀下。

    就在趙雲等十一在與張梁等百人混戰的時候,五個龍騎千人長,也已帶領五千龍騎將近八萬黃巾軍圍在谷中,一支支利箭對著這些疲憊不堪的黃巾軍,只要他們稍有異動,迎頭就是一箭。

    谷中的戰鬥並沒有堅持多久,一百多名黃巾軍將士倒在了龍二等人刀下,張梁也被趙雲一槍挑了。

    現在谷中黃巾軍真是群龍無了,趙雲冷冷地看了一眼張燕,一拍跨下白龍馬,來到谷中,高聲說道:「我等奉鎮西將軍之命,前來營救爾等,不想張梁恩將仇報,反而要害我們,現在已全部被我們殺死。你們只要放下手中武器,投降鎮西軍,本將保證你們的安全,如果還想抵抗,格殺勿論」

    在一支支寒光閃閃的箭頭下,在趙雲的一聲大喝之中,近八萬黃巾軍放下了武器。

    廣宗城,太守府中,龍二等人帶著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回來了,和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張燕。

    在聽說龍二的敘說之後,皇甫劍一言不,過了半晌之後,才長歎道:「看樣子,本將還是太仁慈了,仁慈到人人都覺本將好欺負啊」

    「龐德帶三千親衛接管這支黃巾軍,以後你就是飛燕營統領,暫時就駐紮在太行山中,閒時練兵,忙時軍屯,記住不得禍害百姓」皇甫劍又對親衛統領龐德說道。

    「諾」龐德大喜,高聲接令。

    在安排好一切之後,皇甫劍率領五千龍騎、二千親衛回到了洛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