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彰德
平漢鐵路行至河南省境內的第一個大站是個非同尋常之處。
三千多年前,商朝的一代名君盤庚將都城從曲阜遷到此地,從此開創了商朝蓬勃發達的新時代。傳到了紂王手裡,由於殘忍無道,招致天怨人怒,終於引起了周武王的革命,紂王**於鹿台,八百年的商朝滅亡了,二百餘年的繁華都城也隨之煙消雲散。
天旋地轉,歲月流逝,它慢慢地變成了一座廢墟。後來,又因為此地乃晉冀魯豫四省jiāo匯要衝,為車馬必經之孔道,兵家必爭之重地,漸漸地又人煙稠密,商賈輻輳,形成了一座熱鬧的城池。它便是今日的豫北重鎮彰德府。
彰德位於河南最北部,屬太行山的東麓,山嶺jiāo錯,土地斷層,大部分山脈形成千米以上的單面山,山前便是低窪丘陵,並形成大小不等的盆地。
而在府城的北men外有一條小小的河流,由西向東靜靜地流淌。老百姓叫它洹水。洹水上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大木橋,名叫圭塘橋。踏過圭塘橋,是一個有著百來戶人家的村落,幾百年世世代代傳下來的老名字,叫做洹上村。洹上村裡有一處佔地二百多畝的前明藩王府,雖荒蕪多年,但架子還在。
早在袁世凱小站練兵之時,袁克定便奉父命將它買了下來,大興土木,整整修建了半年,把廢王府改造一新。新修的袁府之中辟有菜園、果園、瓜園,還飼養著一大群豬羊jī鵝。林木之間有九個院落,每個院落都自立men戶,均有一條鵝卵石小道通向府內的大hu園裡堆著假山,建有樓台亭閣,還有一個十畝大的池塘。池塘裡種著荷蓮,餵著魚鱉。塘邊柳樹旁還常年繫著幾條小漁船。
原本,按照袁世凱的想法,若是有朝一日,在南京難保自身的時候,他就會請辭,在洹上村的袁世凱「安養天年」,可未曾想,先是內政大臣,再到朝鮮總督,最後又至少帝國總理大臣,袁世凱可謂的聖眷頗深,以至這洹長村袁府,他卻是沒怎麼回來過。
直到前年秋天,袁世凱帶著龐大的內眷隊伍,才第一次來到「袁府」。他特別喜歡這個大huā園,親自命名為養壽園。隨後又在內宅輯住的四合院,另有一道牆圍著,裡邊修了一座huā岡,取名「養奇聞」。岡裡,疊石為山,huā木輝映,並且把洹水引進來,辟了片池塘,種植荷菱,養魚養蝦,儼然成為一片世外桃園。
事實上,彰德府恆上村並不是袁世凱祖籍,袁世凱往往被人稱為「袁項城」,他的老家位於河南東南部的項城,不過他卻不選項城治家,這倒是牽扯到袁家的一段往事。
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他的母親劉氏病逝於天津。靈柩運回項城後,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弟袁世效以嫡子身份主持家務。他認為劉氏不是正房,堅決不准從正men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正xue和袁保中合葬。儘管袁世凱為朝廷命官,頗有權勢,但囿於倫理綱常,他不能硬來,只能和哥哥爭執做哥哥的工作,袁甚至下跪哀求,也沒有得到袁世效的許可,這讓袁世凱悲憤異常。
無奈之下的袁世凱只得另購墳地,才算將母親安葬入土,但也因此和兄長袁世效翻了臉。盛怒之下的袁世凱與哥哥從此絕jiāo,並再也沒有回到項城老家,並把彰德作為自己的故里。
在袁世凱小時候,就知道彰德有個洹上村,相傳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誹謗,到洹上村隱居三年,後來商王親自到洹上村迎他復任,而且這裡還是袁世凱的遠祖——漢朝大將軍袁紹發祥之地,所以袁世凱會選擇這裡作為故里,到也屬正常。
只不過對於袁世凱來說,雖將彰德洹上視為故里,但是這些年,他卻很少回到洹上村的袁府,每年也就是偶爾來此住上半月,不過在辭去總理大臣之職後,出任貴族院院長的袁世凱,卻出人意料的回到到了住進洹上村時。
對於袁世凱來說,雖說人還未到六十,但是人卻顯然已經蒼老了許多,本來就粗短的身材更顯得又短了一截;眼神也疲憊了,眉鬢間的皺紋一夜之間便更多更深了。更令人驚疑地是,雖說現在他依然貴為貴族院院長,享伯爵的尊榮,但是現在他卻真的不問政事了。每天,他除了與人下棋,便是走到池塘邊去垂釣,彷彿他真的要過起超然生活了。「域名請大家熟知」
從34年前22歲的袁世凱到山東投奔淮軍起,整整34年的官場歲月,歷經兩國,享尊榮而不退,他早已成了職業的官場人物了,他從來不曾想過會歸田為民,覺得他會在官場上一階一階地往上爬,爬到最高最高的地方。最高的地方在哪裡,是什麼境界?他頭腦中並不太明白,甚至他也不曾為自己的這個「最高」畫一個什麼樣的藍圖,作為奮鬥的頂峰。他只想著爬,一階一階地爬。每爬一階,他就心情舒暢,就臉上有笑;爬得越快,台階邁得越高,他越感到高興。
可以說,在做到總理大臣之位的時候,袁世凱明白,自己已經爬到了人生的頂點,再朝上,已經無路可爬了,後來替陛下擋過,辭去總理大臣之職後,雖說陛下出於安慰,給了他一個貴族院院長的職位,可是袁世凱卻突然發現自己累了,在官場經營了三十四年,任誰都會覺得的有些疲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袁世凱才想起袁家的一段舊事,袁家的男丁從來就沒有活過六十的,這是咒也好,命也罷,這段舊事,反倒讓袁世凱的心luan的同時,心中忽的一靜,不出幾日,便帶著家眷,離開南京郊外的宅院,住進了洹上村,按他自己的說法,他想在「老家」逸養天年,
洹上,果然是一片世外桃園之地。
袁世凱決心做一個戴笠披蓑的漁翁。
chūn節剛過,這洹上依然是一片封冰的日子,袁世凱從養壽園的荷塘散步回到書房,大約是受著殘荷敗葉的傷感,心緒競有些悲切。
「映日的荷塘,雲天都半邊紅了,眨眼間,竟到了一片蕭疏的時刻。草木的生命何其短!」
惜草憐木,突然又想起人生來,人生何嘗不苦短!
想著自己已經五十六歲,還有四年就在過袁家的那個坎兒,他整個人呆呆地坐了片刻,覺得神志乎靜了,他暗暗地又在笑。
「我怎麼會多愁善感起來了?這是nv人氣質。不,不必愁。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chūn!這打了chūn,荷塘不是還會有映日荷huā別樣紅嗎!」
揚了揚眉,袁世凱的心中突然煥發起濤興。
他想寫詩。
寫什麼呢?他畢竟是疏於此道的。漫長的官場歲月,頻繁的爭爭鬥鬥,雖然都有「詩情畫意」,但那是文人的所為,而他袁世凱卻不「附庸」。就連八股文章,他都有點深惡痛絕。在前朝那會,他在直隸總督任上時,便曾聯合湖廣總督張之dong,兩廣總督岑chūn煊,兩江總督周馥,會銜奏清朝廷,停止科舉制度。
而今,武無處用了。文章被提了上來。最近他常常讀些書,便是例汪。今天又想寫詩。他拿出文房四寶,皺眉沉思有時,終於從他的幾張垂釣照片聯想起剛剛萌起的一個「愁」字,從愁字想開來,詩思倒是開闊了,竟然一揮即出:
身世蕭然百不愁,煙蓑雨笠一漁舟。
約絲終日牽紅蓼,好友同盟只白鷗。
投餌我非關得失,吞鉤魚卻有恩仇。
回頭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須一笑休。
詩寫好了,再細自賞一番,到也覺得滿意。尤其是尾句,彷彿是神來之筆,他竟然高興得笑了起來。隨之,又提筆冠了一個題:《自題漁舟寫真》。題定了,猶覺詩興未了,索興便再續其二:
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xiōng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歎息神州變缺甌。
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
後一首寫好了,他沒有再笑。他總得寫好了這首詩心裡tǐng不舒服。為什麼不舒服?卻又說不明白。他放下筆,背過身去,緩緩地踱著步子。
到底是什麼地方不舒服,怕還是那詩間詞間透出的意思讓他極不舒服,雖說來這是抱著「逸養天年」的心思,可是對於袁世凱來說,追逐了一輩子的事情,又豈能輕易放手。
「哎……」
一聲長歎後,袁世凱的皺著眉頭,又不時搖頭歎息,似乎是感歎著自己的心態多變。
就在這時,一個僕人進來,輕輕地對著袁世凱的耳朵說:
「有遠客來訪。」
隨即將手裡的名刺遞過去。接過名刺,袁世凱瞟了一眼,先是一愣,隨後才立即起身,朝養壽園外走去。
「皙子,什麼風把你這下院副院長吹到彰德來了?」
楊度剛踏上會客室的階梯,袁世凱便從側面豆莢棚裡穿出來,大聲向他打招呼。下院不同於貴族院,貴族院一年不過只開幾次會,可下院現在卻是事物繁多,他楊度那都是mi了心竅的人,若是沒什麼事,又豈會來拜訪自己。
「袁相。」
楊度仍用先前慣常的稱謂笑著說,
「從南京來彰德,當然是這江南的chūn風吹來的喲!」
「我看不是chūn風,怕是北風吹來的吧。」
袁世凱已走到楊度的身邊,伸出一隻大巴掌來拍打著他的肩膀。
楊度一愣,很快便回過神來說:
「您知道我是為日軍擴軍,新兵於meng古訓練的事來的?」
「皙子啊,你也不來彰德看看我,這報上剛說一萬日本新兵,經大沽口上岸,你就來了。不為它,還能為別的事嗎?」
「當真是jīng明過人。」
楊度心裡說著,嘴上嘿嘿地笑了兩聲。
「先不說這個,請屋子裡坐吧!」
袁世凱把楊度讓進會客室,僕人跟著端了一碟瓜果進來。袁世凱拿起一塊遞給楊度:
「嘗嘗這塊菜瓜,這是我親手種的。」
「這真是您親手種的嗎?」
楊度不無懷疑地問,更何況是在這時節。
「不信?」
袁世凱笑了笑,然後說道。
「別說是我,就是陛下在宮裡,不也在溫室種些瓜果,我在這裡也搭了個溫室,種些瓜豆的,打發一下閒日子罷了!」
楊度咬了一口:
「這瓜比外頭賣的脆多了。」
著實比外間賣的要脆,在南京賣的也有新鮮瓜果,不過那都是從廣東的海南島運去的,即便是再快,也是存了六七天的東西,和這新摘,顯是沒辦相比。
「靜竹、亦竹好嗎?孩子長得好嗎?」
袁世凱倒是親切地跟楊度拉起了家常。楊度也問他現在這身體如何,日常讀點什麼書,腦子裡則在思索著該怎樣切入正題。見袁世凱再也不提其它的事,也只得敷衍著。
「車子還順暢嗎?坐了多少個鐘點?」
袁世凱點起一支雪茄,悠悠閒閒地chōu起來。
就從這裡切進正題吧!楊度想了想,說:
「車子通暢得很,準時到達彰德。」
「噢!」袁世凱略表驚訝。
「平時晚幾個鐘點是常事。」
打從宣戰之後,鐵路總是要為軍列讓路,所以晚點極為正常。
「這趟車它不敢誤。」
「嗯?」
袁世凱將雪茄從嘴裡摘下,神情開始凝重起來。
「這趟車上坐了六百多陸軍部遣往meng古訓練日軍的顧問。」
「哦。」
袁世凱點頭。
「這就對了,陛下不會冒然同意日本擴軍的,既便是擴軍,想來也要在我國控制之內,至少要控制他們的動向!」
對於南京的那位陛下,在過去的十年間,袁世凱可謂是畏多於敬,過去那位掌人生殺的「老佛爺」也未給過他那種所有一切盡在其掌握的感覺,也正因如此,在得到日本擴軍的消息時,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陛下要對日本下手了,至於如何下手,那卻就不是他所能掌握的了,而且即便是他們擴軍,以陛下的xing格,顯然也不可能讓他們脫離掌控,結合楊度的帶來的消息,倒是印證了他之前的推測。
那些日本人歡心鼓舞的以為他們終於掙脫了安保條約的軍備限制,可是他們那裡知道,以陛下的為人,lu出這麼大的一個漏dong,又豈會不留後手,他lu出的漏dong越大,意味著他想得到的東西就越大,這次啊,這東洋人怕是要遭大劫了!
楊度以為袁世凱會順著話題說下去,可誰知,袁世凱卻突然笑道:
「皙子,你大概還沒吃飯吧!先吃飯,路上辛苦了,睡一會兒,下午三點請你到書房來,我們好好地談一談。」
剛才因為初見袁世凱,心中有事,倒是不覺肚餓,經這一提醒,楊度頓時覺得又累又餓,於是說:
「袁相,我也就不客氣了。」
「有什麼好客氣的,都是自家人!」
接著袁世凱便提高嗓men喊了一聲。
「來人!」
立時有一個幹練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你帶楊先生去吃飯吧!」
說著袁世凱站起身,握了一下楊度的手說道。
「我就不陪了,他會把一切替你安排好的。」
「謝謝!袁相!」
待楊度跟著那位僕人走出會客室後,袁世凱立即召來電報房的工役,命速與北京大公子聯繫,這電報房是他在任總理大臣時享有的特權,為了便於聯絡,彰德電報局便扯了一條電報線至袁府。
自鳴鐘剛剛敲過三下,那位幹練的年輕僕人便有禮貌地走進客房,請楊度去袁世凱的書房。當楊度走進三樓書房時,袁世凱已經坐在軟墊紅木矮腳椅上等他了。楊度掃了一眼書房。這是一間完全按中國傳統文人習氣佈置的書齋。古se古香的書架上,幾乎是清一se的線裝書。書桌大而厚重,上面擺一台足有一尺見方的石硯,大號鼎形仿古青銅筆筒裡,豎著十來支粗壯的mao筆。這一切都似乎跟書房主人的xing格外貌十分接近。四壁懸掛幾幅山水畫。臨窗的牆邊掛一幅字。楊度認得這是主人的手跡。書法雖不算好,但一筆一畫遒勁有力,寫的是一首題作《登樓》的五言絕句:
「樓小能容膝,簷高老樹齊。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這詩真有氣魄!」
楊度連忙讚道。
「見笑,見笑!」
袁世凱高興地說道。
「登高賦詩,我是外行,聊以抒懷罷了。」
「開秤平北斗,翻覺太行低。這兩句非大英雄不能yin。」
楊度笑著點評道,
「當年橫槊賦詩的魏武帝,看來在您的面前怕也要略輸一籌了。」
「哈哈哈!」袁世凱十分快活地大笑起來。「皙子,你真會說笑話。」
「袁相,這次我從南京來彰德,是有一事相詢。」
楊度不想再多說閒話了,開men見山地把此行的目的抖了出來。
「哦?不知所詢何事?」
袁世凱明知故問道,他已經從袁克定的電報中,知道了一些事情,只是還不太確定。
「不知袁相可曾聽說,有幾家公司進了阿拉伯。」
楊度盯著袁世凱那張似笑非笑的圓胖臉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