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奧國大使的會談結束之後,沙佐諾夫便立即親自與參謀總長伊魯希克維基將軍商議,建議專門針對奧匈部分動員俄國的陸軍,這樣的宣佈可以警告德國,也是一種有效的威脅以阻止奧匈進攻塞爾維亞。
上午11時,總參謀長叫來總參動員組主任問道:
「你對於宣佈我們軍隊的動員,一切都準備好了麼?」[搜索最新更新盡在.Z
當動員主任肯定答覆後,參謀總長說,
「在一小時以內,把關於準備我們軍隊作戰的一切文件,都拿來給我;在必要時,宣佈針對奧匈的部分動員。並且要求保證動員後,不會給德國提供採取敵對措施的任何借口。」
其實對俄國來說,短時間宣佈部分動員是不可能的。因為長期以來俄國一直認為,奧俄之間發生戰爭,德必將捲入,因此,俄國沒有擬定專對奧地利作戰的動員計劃。
同時,部分動員也不利於事態的發展。因為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這樣做只會引起對方的鄙視。
部分動員僅能動員4個軍區:基輔、敖德薩、莫斯科、喀山。這4個軍區的軍隊,在動員之後;就必須向邊境開拔。但是,要從東方和北方對奧進行有效的打擊,就必須有一部分軍隊通過華沙軍區,而這必然驚動德國。
此外,隨著部分動員而來的將會發生極端的混亂。因為華沙軍區的一部分後備軍必須從莫斯科和喀山軍區調來,而該兩區卻已經進行了部分動員了。然而,沙佐諾夫以及剛就職總參謀長幾個月的伊魯希克維基哪裡瞭解這些危險和困難。
沙佐諾夫和查巴利談過話,並同伊魯希克維基作了安排以後,隨即趕到法國大使館,與法國大使巴利羅格和英國大使布伽南同進午膳。羅馬尼亞的公使狄亞曼狄也被邀參加。此時,他更想瞭解的是他們的態度。
在宴會上沙佐諾夫對客人們說道。
「奧匈所採取的行動,意味著戰爭,我希望英國能宣佈與法俄聯合。」
接著,他又說道。
「奧匈的行動是對我們的挑釁,它所提出條件許多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如果它沒有和德國商議好,它決不會這樣做。」
然後他又告訴布伽南,
「在法國總統普恩加查訪俄期間,法俄之間已經達到了完全一致的意見,法國不僅給與俄國堅強的外交支持,而且在必要時,履行聯盟所規定的一切義務。」
而布伽南則回答道。
「閣下,請您見諒,現在我還不能代表英國說話,不過可以把我們所說的一切電告首相閣下。」
他這麼說是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代表英國作出了團結的聲明,就意味著以武力支持俄法,那是沒有什麼希望的。因為英國對於塞爾維亞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同樣英國輿論決不會為著塞爾維亞而進行戰爭。
注意到布伽南的語間的猶豫,沙佐諾夫便解釋道。
「塞爾維亞問題只不過是整個歐洲問題的一部分,英國不要埋沒自己。在這一事件中,為了表達俄羅斯的聲音,並引起奧匈帝國的重視,俄國勢必要進行動員,不過要等候舉行了內閣會議之後才能決定。」
而對沙佐諾夫的回答,布伽南便委婉的建議道。
「可以通過各國的外交行動對奧地利施加壓力,要它延長限期。」
但是這時法國大使巴利羅格卻回答道,
「時間不容許這樣做。奧地利或是在進行威脅,或是已下定決心馬上採取行動。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唯一消除戰爭的辦法,就是我們採取堅強團結的態度。」
對於巴利羅格而言,他的觀點非常清楚,俄國同法國是盟友,而且對於法國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德國還佔領著法國的洛林和阿爾薩斯,1871年的國恥需要洗去,失地需要收復,儘管當地的德意志人更多,儘管那裡是法國在幾百年前從神聖羅馬帝國奪取的,但那裡是法國的。
在接下的確宴會中沙佐諾夫和巴利羅格不斷緊催布伽南要英國作完全團結的聲明,布伽南答應打電報給葛雷爵士作詳細的報告。他甚至表示他個人的意見說,葛雷可能向維也納和柏林強硬提出,奧匈向塞爾維亞進攻,將危及歐洲的和平……而且假使戰爭蔓延各國的話,英國也很難保持中立。」
面對這樣的回答,沙佐諾夫卻依然不滿意的說道。
「如果戰爭果真爆發,英國遲早將捲入。如果現在它不與法俄共同戰鬥,則更增加了戰爭的可能性,因而就扮演了一個不漂亮的角色。」
沙佐諾夫的回答和巴利羅格的堅持,使得布伽南在心裡斷定了即使英國不願加入俄法聯盟,法俄似乎也將決心採取強硬的立場,但作為外交官,他卻沒有任保權力為英國作出回答,他沒有得到倫敦的指示。
對於沒有爭取到英法俄的聯合,沙佐諾夫感到很沮喪。他甚至都不能去見德國大使,因為無法申明俄國的政策,同時他決定還是先和大臣們商議一下。
於是下午3時,他離開法國大使館的午餐會議,便繼續進行內閣會議。
在會上,他說明當前的外交局勢,提出了許多說服軍事當局接受他的部分動員計劃的理由。最後會議通過了下列決議:
(1)與其他列強聯繫,要求奧方延氏限期,以便有充足的時間來詳細研究奧地利聲稱即將提供的關於薩拉熱窩事件的「文件彙編」;
(2)如果奧地利侵犯塞爾維亞領土的話,勸告塞爾維亞不要進行武力抵抗,把自已的命運交託給列強來公斷;
(3)授權國防大臣及海軍大臣呈請沙皇批准,視情勢的發展,宜布基輔、敖德薩、莫斯科、喀山4個軍區及波羅的海、黑海艦隊的動員;
(4)立即補足戰備物資;
(5)馬上收回存放在德國、奧匈的存款。
把所有這一切安排好了之後,沙佐諾夫於晚19時接見德國大使波達雷司,聽取德國對於最後通牒的意見和關於事件「地方化」政策。
當波達雷司按照他所接到的指示,為奧地利的行動來辯護,並主張奧塞的爭端應當「地方化」,即由奧塞兩國解決的時候。
波達雷司的要求令沙佐諾夫感到很緊張,於是他用極堅強的態度表示說。
「要俄國同意奧塞爭端由這兩國自己去解決,是不可能的。」
同時用極為尖銳地語氣爭辯道。
「在最後通牒中奧匈所提到的塞爾維亞的諾言,並不是單獨向奧匈提出的,而是向列強提出的。因此,塞爾維亞是否履行諾言的問題不是「地方化」問題,而是「歐洲問題」、「國際問題」,刺殺案件應由歐洲來審,奧匈不能既是原告又是審判官。」
波達雷斯由針鋒相對的回答道。
「這個問題交由六國審判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如臬奧匈的政治朋友站在一方,它的敵人站在另一方,這樣的司法程序又有什麼意義呢?」
接著,他又說道。
「德國是不會允許他的鄰邦去接受其對抗國組成的歐洲最高法院的裁決的,君主國家應當團結。」
7月25日,俄國召開重要內閣會議,沙皇參加了這次會議。在會上主張與不主張「部分動員」的兩派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但最後以外交大臣沙佐諾夫為代表的一派獲勝,沙皇同意宣佈「部分動員」。
「動員令下達了!」
接到僕人的報告之後,全力推動部分動員的沙佐諾夫的臉上卻沒有一絲喜色,有的卻只是些許憂色,他起身走到地圖邊,看著那張掛在牆上的地圖,視線首先落在奧匈和塞爾維亞的上面,隨後又轉移到德國,然後又是俄羅斯,最後,他的視線落到東方,在貫徹凝視著東方的時候,他的眉頭一皺。
「中國,中國會作出什麼樣的表態?」
當下沙佐諾夫便在心裡作出決定,應該與中國駐俄大使進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會談,完全不加任何掩飾的會談。
但願中國……
7月26日凌晨3時26分,俄國參謀總長伊魯希克維基將軍下達了動員令。
「在俄國整個歐洲部分領土內實行部分動員。」
而在信奉「動員就意味著戰爭」的年代裡,俄國單方宣佈部分動員,無疑使危機進一步升級。
在動員令下達的第一時間,聖彼得堡火車站電報局來了一位身著西裝的東方人,他從電報員的那裡取過一張電報紙,電報報發往地是中華帝國首都南京的一家貿易公司,而電報的內容同樣非常簡單,只有一句話。
「c
Ru
i!」
中年電報員看到電報上的內容時,不禁一愣,或許俄羅斯人很難理解這句話,但他卻是一個英國人,對於這句話卻是非常瞭解。
公元前49年,凱撒大帝跨過Ru
i河,戰爭打響,歷史開始改變,在英語裡經常把「c
Ru
i」作為了軍令狀一樣的存在,跨過了Ru
i河,便無路可退。
儘管好奇,但沒看到任何異樣的他,還是發出了這麼一份電報。作為一個電報員,他並不知道這麼一份電報,會在東方引起什麼,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或許發出了太多的電報,但是在他的記憶中,卻記住了這麼一份簡單而有些特殊的電報。
「c
Ru
i!」。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