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前身琉璃竟然是咱們中國發明的
琉璃的鑒賞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現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種氧化物燒製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現今無論是光學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質所創作之作品,皆通稱為玻璃藝術品,由此可見琉璃只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範疇遠較玻璃要小。
琉璃的材質是人造水晶玻璃。其特質是對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效果,在光線的配合下,更能將其藝術特質充分表達。而通過鑄造工藝製作的作品表現力強,層次豐富,精緻細膩,尤其是色彩的流動變幻莫測,或熱情、或含蓄,件件不同。
1、賞光影效果,特別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效果。
2、欣賞色彩的自然流動,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純淨之美。
3、琉璃的透流徹度,不宜太純太亮,需有一定層次與光潔度的差異,否則會喪失其具有動感的生命力之美。
4、感受整體造型及色澤、美感與創作意念的完美結合所帶來的意境之美。
5、從工藝角度欣賞琉璃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與結構特徵。
、不受控制的氣泡較少。
7、從作品中欣賞設計者所想要表達的創意和境界。
中國古代製造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只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國家的玻璃傳入中國以後,才有了玻璃的叫法。西方的玻璃是由鈉鈣元素組成的,而中國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鉛和鋇。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琉璃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如此悠久,但為什麼知道它的人甚少?
知道琉璃的人其實很多,尤其在古代,琉璃作為一種特殊的材質,和杏黃色、龍紋一樣,同屬王族專用。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製品,琉璃的製造工藝也為王室工匠所掌控。
由於琉璃的發現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們認為琉璃和水晶一樣,具有記憶與傳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擁有者「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
大約在元代,隨著漢文化的人為斷層出現,漢王室的許多技藝也失傳了,琉璃的工藝也隨之消失,所以到了明清,琉璃就只有在神話傳說中才有了,您一定看過《西遊記》,沙僧原本是天宮的捲簾大將,不就是因為失手打碎了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來的嗎。用周星馳的話講,打碎一隻酒杯就被貶下來,做神仙做成這樣也夠背的了。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琉璃的珍貴了。
應該在元代以前,中國唐宋的琉璃工藝散落到了西方,西方人應該是學了一些皮(毛),所以這種工藝在中世紀威尼斯一代演化成了玻璃,西方的許多文明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不過都沒有保持原汁原味的技法,從琉璃到玻璃,在材料與工藝上都有很大的差異,更加注重實用(性)與大工業生產,不過從根子上講,玻璃和琉璃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尤其是文化。
今天從漢王劉勝墓中出土的古法琉璃耳杯依然色澤如新,剔透如故。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