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初唐 正文 第964章 掩耳盜鈴之徒
    點了點頭:「雖不中,然而,也有幾分道理,你可知我文明至今數千年來,總會有朝代更替?」李治聽我問了這話,下意識地咧了咧嘴:「俊哥兒,不是我故意為難您,什麼您經常都會拿這個問題來找小弟的麻煩,像上次你說朝代更替與皇帝不作為,吏治腐敗有關,還有一次您說朝代滅亡,跟土地兼併有很大的關係,怎麼什麼東西都能跟這個扯上關係?」

    「哼,這話要是讓你爹聽到了,不抽你一頓才怪!」我白了李治一眼,從桌上拿起茶水小小地抿了一口潤了潤嗓子續道:「朝代更替,既與吏治腐敗有關係,也跟土地兼併有關,同樣還跟皇帝本身的不作為或者倒行逆施有關係,也同樣跟教育有關係。那是因為朝代的更替,不是一個簡單的,能夠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問題,而是很多方面糾結在一塊,然後,在某一個契機,將問題暴發出來……」

    望著凝神傾聽的李治,我繼續道:「從史書的記載上,你也該瞭解了一些,前秦、兩漢、前隋,還有那些風起雲湧的時代,在建國之初,那一個朝代不是英雄輩出,那一個朝代的前期,不是欣欣向榮,國家繁榮昌盛,百姓福足,文敢死諫,武能死戰……」

    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希望不希望的問題,更多的牽涉到的反而是政治性的問題,為什麼每一個帝國幾百年的輪迴之後,便要這樣走上一遭。難道僅僅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還有什麼五德始終說這一類地屁話嗎?錯了。那是因為這個國家地機構已經腐朽了。沒有了進取地希望。

    或者應該說,當國家強盛達到了極致之後,他們喪失了進取心,沒有了繼續前進的目光,失去了希望,漸漸地。得過且過。整個朝庭由上而下的。變成了一個沉暮的老人。只懂得去懷念帝國過去的輝煌時光,這,同樣也是一個帝國興衰的重要原因。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老年人如秋後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故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國如少年。方有朝氣。國如老人。久而沉暮,所以。國家,就是要依靠後來居上者,依舊一代又一代地少年成長,來為國家作出他們應有地貢獻!而朝庭地當權者,也同樣要保持著少年地憧憬和希望。要有遠期的目光,不能止步不前。不然,就會像人生一般。在歲月中逐漸的老去……人如是。國亦如是!」我站起了身來,背起手,作濤濤不絕狀。這篇少年中國說,乃當年本公子身為憤青時之最愛。每每誦之,必作歡欣受鼓舞狀,然而生存艱難,倒得最後,還是一個落魄混跡於茫茫人世間地窮教書匠。

    原文本公子早已忘記了大半,倒是這個開篇,如醍醐灌頂一般讀起來份外地暢快,因而記得甚是清楚。保持姿勢。斜眼角瞅了李治一眼,這位可憐地太子爺了副深受震動地模樣,表情有許些迷惘,但是,我能從他的眼中看到一絲絲領悟的光彩。

    「師尊您的意思是說,不論是一個朝代,又或者是一位君王,都要有一股朝氣,有進取向上之精神。不可懈怠……」李治總算是能領悟了我地一片苦心,這令我欣慰,這些年來對他的教育總算是沒有白廢。

    我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讚許的目光,慈祥地面容對著這位日後地大唐天子言道:「所以,少年乃是國家之希望,為什麼教育子弟,需在少年時?就是因為這個道理,但為什麼為師一力地堅持要讓天下子民能明事理,辯明事非,你知道是為什麼嗎?那是因為,這會對天下,會對大唐有好處。」

    李治的腦袋轉不過彎來,不過沒關係,我來解釋。《史記》裡地《陳勝世家》裡就有一段很動人的描寫,就是魚腹藏書、夜間點燈裝鬼火,學狐狸鬼叫:大楚復興,陳勝為王的連篇鬼話。

    這是什麼,放在後世,也就是兩個智商低微的騙子,可放到了這個時代卻不一樣了,因為愚者萬千,

    害怕鬼神,都無法去辯明是非,更別去指出他們在裝怕是放到後世的小學校園裡,這二位如此裝模作樣一番之後,怕是換來的只會是數不清的白眼和中指。

    就是靠著騙術的運用自如,把九百戍卒玩弄於掌股之中。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是第一次農民起義,以後二千年間,每次農民起義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這套手法。不論是黃巾起義,又或者是白蓮教、太平天國,總成言之,為什麼他們能纍纍的成功?是為什麼?

    「首先的一點,就是民愚,當然,為師並沒有說不關其他的因素,可其他的因素又恰恰與此有關,若是民不愚,官吏何以能在百姓跟前胡作非為?若是兵不愚,又何以在軍中多有吃空餉,扯大旗立山頭的行徑?」還是一連竄的問題,很多的時候,我都用問題對受教育人進行連珠炮式發人深省的責問。因為這樣,更能讓其難以在第一時間答上來。

    那麼,他必然會盤算著該如何來回答我的問題,可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又恰恰是我希望他能領悟的根本。

    李治陷入了深思,嗯,他沒有像剛才我一開始提問題時那般想也不想就作答,又或者是心不在焉的顧左右而言他,因為現在我要談到的事情,是關於朝代更替興亡與百姓該不該愚的關係。很重要,也很發人深省,至少這些年來,我讀到過的史書裡,就還真沒有一個人去注意到,或者應該說這些人刻意地去忽略這個問題。

    「……騙術要成功,被騙者必須比較愚蠢,這似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也就是愚弄天下萬民的一個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民愚,但是,總有一天,那些所會的愚民總會有醒悟過來的時候,到了那一刻,那些沾沾自喜,自以為愚了天下之人的上位者,變成了一個可笑的掩耳盜鈴之徒罷了。」我冷笑道。

    「師尊之言甚善,掩耳盜鈴,果然是掩耳盜鈴,那前朝隋煬帝時勞役過重,濫用民力,卻在屬國來使面前還要粉飾天下之太平,這恰如師尊之言也。」李治撫掌輕歎道。表情顯得相當的凝重,畢竟他也不是蠢蛋,這麼多年的教育和影響,至少讓他能明白我的苦心和思維模式和對事物的剖析方式。

    所以,假若國家機器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和教育他們到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當然,那就是教育,開啟民智,而是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大唐盛世的統治下,能夠如此幸福安寧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容易。

    如果覺得有不如意的地方,沒關係,你可以上達天聽,你也可以通過努力學習,成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通過你的努力,還消除或者是修改那些不如意的地方,畢竟,社會在發展,在這個大前提下,制度就很有可能出現漏洞,出現了,那就需要有開拓和進取的心態去看清楚事物的本質,想方設法的讓制度得到完善。

    說了很多,李治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最後,李治就乾脆生怕自己記不住,拿起了紙筆,努力地記下我的一言一語,這是我反覆叮囑了李治等王爺無數次的辦法,好記性,永遠比不了爛筆頭。

    「少年時的成長期是最重要的,他們接受到了愛國教育,忠君思想,讓他們明白,大唐帝國這個國家慨念,通過輿論,讓天下百姓都明確自己的榮譽,權利,責任。到了這時候,萬千學子的明目亮眼之下,官吏還怎麼來敢欺下瞞上?那些別有居心之人又怎麼能煽動百姓,做出損害國家利益之事?

    ……你要記住一點,教育者,天下之大計也,開啟民智,不單單是百姓自己獲得了好處,同樣,國家也能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我伸出大手一揮,彷彿替李治拔開了眼前的迷霧,看見了朝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