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正文 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
    第256章望遠鏡、紙殼彈筒

    前的刺刀長達半米多呈三角鐵形,三面全部開刃,森森的寒光。

    上刺刀時,將刀柄套在槍口上,刺刀不使用時會放入專用的刀鞘裡。

    這刺刀類似西方國家在十八,十九世紀所使用的套筒式刺刀,而後世的卡槽式刺刀,由於在淬火及堅硬度上都是現在科技所難以造出來的,所以這種套筒式刺刀是黃來福的首選。

    黃來福細細觀看,這種刺刀還是接近自己心目中的那種武器的。檢查了質量後,黃來福還是滿意的,以後這種刺刀大規模裝備後,自己的燧發火銃兵,便不需要刀盾兵們的護衛了。

    江大忠與楊小驢等人也是對這種刺刀比比劃劃,討論著將來的運用。

    五寨堡軍器局長劉天祿一直觀察黃來福的臉色,見黃來福**這新造出來的刺刀後,臉上露出讚許的神情,不由心下鬆了口氣。

    看來總督大人還是對自的工作滿意的,也不枉自己這些時間費盡心血在監督這個刺刀的打制之事了。

    江大忠將柄刺刀抓在手上如劍般地刺了幾下,又套在一門燧發火鐃上,如長矛般的刺了幾下,興奮地對黃來福道:「總督大人,自生火鐃本就犀利,現有了這刺刀後,火銃手們更是不懼與賊人搏戰了!」

    餘者軍官們也是竊竊私,就是原本對燧發火銃兵們**作戰有問的人,看這火銃上裝上刺刀後,也再無慮了。

    雖說這種火銃上裝刺刀的裝備有新鮮,大家以前沒有訓練過,不過想必也與長矛手的訓練沒什麼兩樣,很快軍士們便可以上手。而這訓練刺刀陣的事情將來自然就是何如鎮的事了。

    一時間。大家想將自己地營隊配置為這種燧發火銃兵帶刺刀。畢竟隧發火鐃地威力是大家看在眼裡地。

    黃來福體會到部下們地急。他只是吩咐劉天祿加緊相關地工作。

    看過刺刀後祿又自豪地為黃來福取出了一個軍工廠新製成地利器。千里鏡。

    黃來福與萬曆皇帝合作在京畿之搞玻璃廠。不久後也在五寨堡建了一個玻璃分廠。有了相關地製造技術及人才。黃來福自然將一部分地匠工用到軍工廠來製造軍用望遠鏡。

    對於這個望遠鏡。他早就想擁有了。有了望遠鏡。可是軍事上地一大臂助啊。而由於黃來福地來到。這望遠鏡也比歷史上早一些年製造出來。

    歷史上地望遠鏡於17紀初荷蘭人首先發明當時荷蘭磨製玻璃和寶石技術發達。制鏡工人利比斯赫無意中用一塊凸透鏡與凹透鏡製造出望遠鏡。此後很快流傳開來。不過那些鏡頭大都用寶貴地天然水晶磨製而成。價格昂貴。

    天然石英或水晶,雖然純淨無瑕,卻非常稀少如果都用這個製造望遠,那價格將是天文數字。

    來自後世的黃來福當然不會這樣做,而選擇用玻璃取而代之!當然,放在此時的西方,是決對不可能用玻璃來造出望遠鏡的!此時西方各國雖然己經掌握了製造透明玻璃的方法,但是璃在熔煉時,總會留下許多缺陷,如玻璃中常常會夾帶著一些氣泡、灰色顆粒、小石子以及紋路等。這些缺陷會改變光線前進的方向,當然不可能用來製造望遠鏡等鏡頭。

    玻璃的質地不夠均勻,尤其是其中有揮之不去的氣泡這個問題曾困擾了西方幾百年,最後就算質地不均勻的毛病解決頑固的氣泡卻怎麼也沒辦法去除。

    現在的世界中,當然只有黃來福明白怎樣去除玻璃中頑固的氣泡問題起來也簡單——攪拌!只需在熔煉玻璃時加以攪拌即可。歷史上英國將這個簡單的秘密一直保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幾百年中直以此大大發財。

    黃來福也會如此,一直將這個秘密保持下去,壟斷以後大明及全球的光學玻璃製造。

    同樣的,現在黃來福各玻璃廠中,對這個熔煉玻璃的秘密也是保護得非常嚴密,並制訂了極為嚴酷的懲罰制度,相信相關的保密,可以一直進行下去。不但如此,黃來福現在還吩咐手下工廠在秘密研究玻璃鏡子的製造,相信將來玻璃鏡製造成功後,又可以為自己帶來極為龐大的財源。

    ……

    此時幾根千里鏡放在眾人的眼前,每根千里鏡黃澄澄的金屬外銅表面,閃著光芒的鏡面,製造得非常精緻。對於這千里鏡,來自後世的黃來福當然不會那麼驚訝,只是覺得單筒的望遠鏡比雙筒的看起來有些不適合罷了。

    這是先期的一部分作品,等以後黃來福拍板後,還會大批量的生產。

    黃來福不多語,拿起一根單筒千里鏡,拉長拉短的,只是緩緩地看

    的情形。

    看了半響後,他對江大忠等人笑道:「大家也來看看吧!」

    剛才看黃來福的樣子,江大忠,楊小驢等人早就心癢難撓了,當下幾人搶到一根千里鏡,都學黃來福的樣了,好奇地看了起來。

    突然江大忠大叫一聲:「啊呀!」

    他吸了口氣:「媳婦家娃的!」將千里鏡從眼睛上放下,不敢相信地看了看前方,接著又是放上千里鏡,仔細地看了起來,一邊口中發出:「啊呀啊呀!」的聲音。

    楊小驢也是震地道:「真不敢相信啊,這千里鏡看得如此之遠,前面的景物就如在眼前般!」

    餘者眾將也是紛紛驚奇,千里鏡還真是名副其實,果然可以看得非常遠,眾人很快認識到這個千里鏡的價值,都是紛紛看向黃來福,顯然是想讓黃來福為諸營中配置。

    黃來福笑:「大家不必著急,這千里鏡為軍中利器,以後肯定會為大家裝備的!」

    與先前一樣,黃來福又是咐劉天祿加緊千里鏡的製造,這批產品他還是滿意的,他又拍板二期四百具千里鏡的製造。

    ……

    最後,劉天祿給黃來福看的是他最的得意之作,隧發火銃的紙殼彈筒!

    早在朝戰的山之役時,黃來福就誕生了為隧發火銃配發紙殼彈筒的念頭。前些時間的軍議後,他便吩咐劉天祿展開刺刀與紙殼彈筒的研製。

    有了黃來福提供的思路,相的製造其實不是問題!除了千里鏡是以前早就展開的項目外,刺刀與紙殼彈筒的都是這幾日便研製成功,先期生產了一批樣品出來,只等黃來福決定通過,便大規模生產。

    看著眼前的紙殼彈筒,與後世印象中的並無多大區別,都是長形紙裝,每個紙殼彈筒中,都有定量的火藥與彈丸全包於內中。這樣一來,裝填步驟便會大大節省,普通士兵的燧發槍每分鐘應該可以達到射擊2次的地步,如果熟練後,可能還可以更快!

    而且每發的火藥與彈丸都是定量,便可以保持每一擊的火力威力。

    看著這紙殼彈筒,黃來福也很是高興,歷史的新篇章將在自己手中展開了,嗯,讓軍士們演示一下。

    ……

    軍工廠內,便有一塊巨大的演練場,畢竟每門製造出的火器,都需要先期在這裡測試一下。五寨堡對火器的管理非常嚴格,質量不過關的武器,是決對不能出廠的,否則出了問題,相關的匠工管理人員都需要設到嚴厲的處罰。

    此時在演練場上,己經擺上了一塊塊的木牌,作為射擊的目標。五寨堡現在造出來的火鐃雖黃來福叫隧發火銃,軍將們叫自生火銃,其實還是原來的鳥銃,只不過用火繩點燃變為隧擊罷了。

    依現在鳥銃在大明軍中的使用,如果質量過關的話,其實是作為第一利器使用,就算戚繼光當年作戰,也是敵人近百步時射擊鳥銃,六十步時射弩,五十步時射箭,可見鳥鐃當時的地位。

    在平時的練習時,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也曾有明言:試鳥銃,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闊一木牌,三彈一中,十發七中者為精!

    至於比弩,則以六十步為準,同樣立一木牌,三箭中二枝為善射!

    最後弓只要五十步,立上木牌,三箭中二枝便為善射!

    同樣的精度下,鳥銃的射程比弩長了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為什麼合格鳥鐃受到的歡迎了。

    特別是眼下五寨堡精良的隧發火銃,更是人人渴望的利器,更不要說現在又誕生了紙殼彈筒,這又比原來的裝藥方法更為先進,如果紙殼彈筒真的成功,又將是五寨堡軍器史上的巨大進步。

    因此這個演示,受到了將官們的普遍關注,人人都是簇擁在黃來福身旁觀看。

    同樣的,此時八十步外,立著一塊塊的人形大小木牌,而此時演示射擊的,便是把總王貴秀了,原先王貴秀只是百總,不過朝鮮戰爭後,他也因功升為了把總,領兵從原來的一百餘人,到了現在的五百人。

    此次他接受了這個演示的任務,便親自帶了一局官兵112人,進行實彈演練射擊!

    一局官兵都是手持隧發火銃,肩並肩站成一排,相互靠得緊密,有了隧發火銃後,原先的射擊陣形己經遠遠比火繩槍時挨得近多了。

    王貴秀作為指揮官,發出各樣口令。

    依黃來福從筆記本電腦中收載下來的資料,他也得到了歷史上使用紙殼彈筒的方法步驟,此時王貴秀等人,便是依此步驟進行射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