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風雲 第一卷 鳳鳴朝陽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葉黃 第三十七節
    齊軍前進速度很快,但由於地形原因,強悍的騎軍難以發揮特長,不得不依靠步軍強行突破。大周軍隊則利用自己對地形的熟悉,巧妙佈陣,層層設防,頑強阻擊。

    楊素在望天嶺遭遇齊軍前鋒,他不退反進,率軍死戰。

    父親楊敷的死對他打擊很大。楊敷死守定陽城,算是有功,率軍突圍全軍覆沒,丟了定陽城卻是有罪。那一仗是楊敷一生的恥辱,為此他憂鬱而死,而他的後代子孫因為那一仗不但蒙受了恥辱,而且還要代父親受過,一輩子要活在恥辱的陰影下。楊素一度很沮喪,認為自己的前途就此毀棄,僥倖的是,李丹成為宰輔,並且對他另眼相看。

    李丹幫助他奏請皇帝保住了父親的爵位,他因此得以繼承爵位,上了戰場,率軍作戰,得到了為父親報仇雪恨和為家族洗雪恥辱的機會。他很感激李丹,他不知道李丹這麼做並不僅僅為了他,主要還是為了楊敷和那些戰死在定陽的兄弟。因為那一仗他們背上了罪名和恥辱,喪失了獲得撫恤的機會。李丹想為昔日的兄弟做點什麼,這是他唯一可以做到的,他手上的權力可以幫助死去人的昭雪,幫助活著人的洗冤,幫助孤兒寡母改善生存處境。

    定陽一仗對於李丹來說,是他人生的轉折點,是他記憶中刻骨銘心的一仗,而楊敷之所以率軍突圍繼而全軍覆沒,是形勢所迫,是宇文護為了改變天下大勢而設下的一個局。楊敷和他的兩千將士都是犧牲品。楊敷投降被押到城承擔著秘密使命。他完成了這個使命,有功績,但這件事見不得光。宇文護不能說,李丹也不能說,他只能盡自己所能給楊敷地後人以補償,為此他答應了楊素地所有要求,他的弟弟楊約也成為內省官員。然而,楊家背負的這個恥辱只能靠他們自己去洗刷。今日一仗,就是最好地機會。

    楊素本來雄心勃勃。他很小時候就跟隨父親征戰,熟悉戰場和血腥,如果不是宇文護看中了他,把他留在中外府,他可能和父親一起戰沒於定陽。神奇的人生給了他第二次揚名立萬的機會,他想打一場勝仗,但是。面對律光,面對鋪天蓋地的大齊軍隊,他沒有任何機會,除了敗退還是敗退。

    潼關之戰打得很艱苦。攻守雙方都死傷纍纍,但有韋孝寬在。大周將士信心十足,認為潼關固若磐石,誰知河陽戰場卻連連失利,大司馬宇文憲率軍撤過了黃河,關中危在旦夕,大行台為了確保京都安全,不得不從潼關調兵回援。接著,大行台又下令,讓韋孝寬棄守潼關,回長安。右路各軍總管齊聲反對,不管想死戰的還是想逃跑的,這個時候都知道棄守潼關意味著什麼,但奇怪地是,右路軍三個德高望重的老將韋孝寬、李穆和於翼都認為大行台的計策是正確的,各軍總管不得不憤然接受。

    楊素在那次軍議上也是極力反對棄守潼關者之一,但他只是個儀同大將軍,位卑言輕,沒人把他當回事。

    撤退的時候,他拖在最後,發現齊軍的前鋒速度很快,和後面的主力拉開了一段距離,於是他想反擊一下。到了望天嶺,正好地形合適,他毫不猶豫,一邊派人向總管尉遲運稟報,一邊展開了進攻。

    將士們畏戰,不敢打,有幾個幢主還勸楊素,不要做這種冒險的事,現在全軍都在後撤,打贏了你有違背軍令地嫌疑,打輸了那後果就不用說了。言下之意是說,你在軍中處境不好,身上背負著父親慘敗被俘的恥辱,本人又是遭到宇文氏打擊的關隴漢人,一旦出了事,你這輩子就完了。

    楊素冷笑,理都不理他們,指揮一千將士列好陣勢。齊軍殺來後,他命令其中一個幢主帶著一百人衝上去。那個幢主心想你這不是存心讓我死嘛,但軍主有命令,不聽不行,於是帶人衝了上去。齊軍一陣亂箭射來,那個幢主和一百士卒掉頭就逃,他們就等著這陣亂箭了。

    可怕的事出現了。楊素下令殺了他們。軍副以為自己聽錯了,「那是我們自己地兄弟。」

    「臨陣逃脫,依律當斬。」楊素怒目而視,「殺。」

    軍副看到楊素來真的,拒絕下命令。楊素親自跑到弓弩手後面,下令發射。射殺自己地兄弟,弓弩手做不到,一個個眼巴巴地望著楊素,希望他手下留情。弓弩幢主和幢副跪地哀求。楊素大怒,「臨陣抗令起刀落,兩顆人頭落地。

    弓弩手害怕了,手中利箭呼嘯而出。倉惶逃到本軍陣前的一百將士根本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一個個魂飛魄散,還沒想明白就死了。

    對面齊軍也看呆了。陣前逃跑在戰場上是司空見慣的事,這種事說的不好聽叫逃跑,好聽一點是撤退,沒什麼稀奇,如果統軍將領都嚴格執法,那自己的軍隊很快就沒了,不過不是在兩軍陣前拚殺而死,而是被軍法處決了。

    楊素再下令,一個幢主帶一百人上前衝陣。

    將士們看到楊素心狠手辣,陣屠殺自己的兄弟,心灰意冷。這一百人衝上去之後,剛剛脫離本陣弓弩射程,馬上棄旗投降,向齊軍戰陣跑去。齊軍當然不會在陣前接受俘虜,誰知道這是不是周人的詭計?齊軍領軍總管大手一揮,「殺。」

    一陣亂箭,一百人又死了。

    楊素第三次下令,「再給我衝陣,不把齊軍戰陣撕開,誰都不許回頭。」

    第三個幢主帶著一百人殺了上去。現在這一百人進退兩難。逃回去是死,投降是死,只有誓死一搏了。楊素說了。只要撕開敵陣。死了的人有厚恤,活著的人有重賞,否則沒有活路。拼了。只有拚命才有活下去地希望。

    這一百人衝過了齊軍地箭陣,踩著自己兄弟的屍體殺向了敵人。有決心殺敵是一回事,真的等到生死相搏地時候,看到人頭飛舞、鮮血四射、斷肢殘臂象下雨一樣在天上飛來飛去,總有一些人會崩潰,會逃跑。一百將士大部戰死。剩下二十多個人撒丫子就逃。他們懷著一絲僥倖,心想我好歹拚命了,敵了也殺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此刻應該算是撤退而不是逃跑了吧?

    楊素心如堅石,「臨陣逃脫者,斬。」

    弓弩手恨得咬牙切齒,心都在滴血。但不殺不行,不殺就是違抗軍令,不但逃跑者要死,自己的小命也要搭上。一陣亂射。二十多個逃跑者又死在了自己陣前。有兩個中箭者一時沒斷氣,一邊在地上哀嚎滾爬。一邊破口大罵,把楊素的祖宗八代都詛咒一遍。

    素神情冷肅,拎著戰刀走到陣前,一刀一個砍下腦袋袋穿在長矛上,豎在陣前以示告誡。

    只要回頭,就算逃跑,我就殺了他。

    第四幢將士殺了出去,抱著必死之心殺了出去。楊素把他們逼上了絕路,只有和敵人同歸於盡了。死在敵人的戰陣裡,不管楊素是否兌現他的諾言,家人都還能拿到一筆撫恤,否則不但白死了,家人拿不到撫恤,還遭左鄰右舍的唾棄,一輩子抬不起頭。

    —

    大周人拚命了,齊軍將士就害怕了。他們打過很多仗,還沒見過這麼打仗地。對方軍主是個瘋子,他把手下也變成了瘋子,和一群瘋子打仗,結果不言而喻。這一輪廝殺,齊軍損失慘重,在如此優勢下,竟然被對方殺得血流成河,不但氣勢被壓了下去,心理上也產生了畏懼情緒。

    楊素紅了眼,大有一副不把人馬拼光誓不罷休的意思,「殺,給我衝上去,殺……」

    第五幢將士一路咆哮,像嗜血猛獸一般厲嘯而至。

    齊軍將士膽戰心驚,步步後退,陣勢很快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楊素得勢不饒人,及時命令第六幢將士殺了上去,「殺進去,一直殺進去,給我擊毀他的中陣,砍倒他的戰旗……」

    戰場上一時殺聲如雷,大周人像一支無堅不摧的利箭,直殺敵軍中陣。

    齊軍總管看到己方士氣被奪,再打下去三軍可能崩潰,隨即下令後撤。

    「豎起雙兔大旗,向騎軍求援……」楊素大喜,縱聲狂呼,「快,快……」

    大周騎軍就在望天嶺後方。尉遲運得知楊素主動反擊,擔心楊素被大齊軍一口吃掉,命令王謙、賀蘭敬率騎軍支援。看到楊素求援,兩人帶著五百騎卒呼嘯殺出。

    齊軍正在後退,而楊素殺紅了眼,死咬著不放,再次投入了兩幢悍卒,這導致齊軍的前部戰陣搖搖欲墜,已經難以支撐。大周齊軍的適時殺出,正好給了他們重重一擊,整個前部戰陣全部崩潰。前軍崩潰,將士拚死逃亡,這迅速影響了正在後撤的中軍和後軍,短短時間內,齊人三千先鋒軍潰不成軍,將士們狼奔豕突,奪路狂奔。

    王謙和賀蘭敬督軍猛追,奮力砍殺。

    這一仗大獲全勝,誅敵近千,是一個多月來大周人唯一地一場勝仗。

    但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總管尉遲運把楊素抓了起來。楊素軍中將士憤而上書,告發楊素違反軍紀,在陣前誅殺將士,罪大惡極。

    楊素打了一場勝仗,不但寸功未得,反而有殺身之禍,這件事立即引起了轟動。

    右路行軍元帥韋孝寬和申國公李穆、常山公於翼反覆商議後,認定楊素嚴重違反軍紀,按律當斬。

    李丹聞訊大驚,連夜急馳華陰城。

    此刻斛律光已經率大軍趕到華陰城下。望天嶺的小敗對他來說無足輕重,齊軍將士甚至不知道前鋒軍遭遇敗績,他們在斛律光的指揮下,連夜向華陰城發動了攻擊。

    城外殺聲如雷,城內卻在為了楊素地事爭論不休。

    李丹先去囚營問詢楊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怎麼突然間右路行軍元帥府要判你死罪?」

    楊素怒聲說道:「這場勝仗是我打的,功勞是我地。但上至韋孝寬。下至尉遲運、王謙、賀蘭敬都要搶我地功勞。如此而已。」

    李丹很詫異,不會吧?望天嶺那一仗能有多大功績?不要說韋孝寬,就連尉遲運也不會看上眼。

    楊素說。秦公不要小看這件事,如果往深裡想,殺我不過是個借口,他們真正要對付你地人是你。如今關隴很多大族因為陷入陰謀誅殺宇文護的冤案而遭到禁錮,我如果不是秦公的照撫,現在也閒置在家。但正因為得到了秦公地照撫,我成了秦公的人。他們要限制和削弱你的實力,當然不會給我功勞,讓我升職了,有借口殺我的時候,當然更不會放過我。

    接著他做了一番分析。

    王謙出自太原,是鮮卑人,他的父親王雄原是賀撥岳的老部下。武川軍悍將,幾年前宇文護二次東伐時,在洛陽邙山戰場上被斛律光射殺。

    賀蘭敬出自鮮卑大部落賀蘭氏。拓跋大魏當初建國,得益於賀蘭部落地幫助。後來賀蘭氏一支鎮戍武川,傳到賀蘭敬爺爺這一代的時候。他爺爺娶了宇文泰的大姐建安長公主,成了宇文泰的姐夫。他的父親賀蘭詳和宇文護關係非常好,兩人一起隨宇文泰征戰,成為宇文氏的左膀右臂。

    尉遲運是太師尉遲迥的侄子,他的父親叫尉遲綱,而尉遲迥和尉遲綱地母親也是宇文泰的姐姐,就是昌樂大長公主。他們家與賀蘭氏一樣,和宇文氏都是甥舅關係。

    宇文氏、賀蘭氏、尉遲氏三家構築成了宇文氏皇族的核心力量,而在這個核心之外的就是武川人,武川人包括出身武川和武川軍統帥賀撥岳地老部下,于氏(於謹)、賀拔氏(賀拔岳)、寇氏(寇洛)、達奚氏(達奚武)、李氏(李虎)、王氏(王雄)等家族是其核心力量。

    侯莫陳氏其實也是武川軍的核心成員,侯莫陳順、侯莫陳崇、侯莫陳瓊、侯莫陳凱兄弟四人過去都是賀撥岳地老部下,但因為隴西軍統帥侯莫陳悅和他們都是一個家族,而隴西軍第二統帥李弼又是他們的姐夫,這使得他們和武川人一直有隔閡,後來宇文護先殺趙貴(隴西趙),後殺李遠(隴西李),接著又殺侯莫陳崇,矛頭直只指隴西軍,如此一來,侯莫陳氏被武川人徹底排擠了出去,最終還是成了隴西軍一系的核心成員。

    「王謙、賀蘭敬的上面是尉遲綱,尉遲綱的上面是於翼,於翼又是右路軍三大統帥之一,他們都是宇文氏和武川人,你想想我這功勞搶得到嗎?」

    楊素苦笑道:「秦公,你看看東線戰場,左路軍除了你舅舅侯莫陳瓊,右路軍除了韋孝寬和李穆,其它都是宇文氏和武川人,你手裡實際控制著多少軍隊?雖然你利用修改官制的機會,緩解了和宇文氏、武川人的矛盾,但你手上沒有軍隊,最終還是難逃一死,你這個替罪羊算是背定了。」

    李丹冷笑不語。

    「今天他們殺我,只是一個開始,因為關隴漢人被宇文護臨死前的最後一擊殺得元氣大傷,沒有實力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了。你看韋孝寬為了大局被迫屈服,把我殺了了事,由此可見關隴漢人在軍中的地位。他們把關隴漢人殺光了,打擊得抬不起頭了,就要開始對付你了。」楊

    ,「秦公,你要早作準備,無論如何要控制一支軍隊己的軍隊,僅靠隴西軍的那些人做支撐,遠遠不夠。」

    楊素很傷感,穩定了一下沮喪情緒,又說道:「我應該聽你的,老老實實待在中外府,那樣我也能在大行台幫你,可惜……我已經幫不了你了,秦公好自為之吧。」

    「你以為我來給你送行?」李丹笑道,「今日大周只有我能救你,難道你不知道?」

    「你不想打贏這一仗?」楊素問道,「為了大局,韋孝寬都不得不低頭,你還能怎樣?你必須打贏這一仗才有機會,而要打贏這一仗就要依靠宇文氏和武川人……」

    「處道兄,你錯了。」李丹搖搖手,「你、我兩人說到底是關隴大族。關隴不管是大周的。還是大齊的,我們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武川人也是這樣,所以真正想要打贏這一仗地不是我,而是宇文氏,否則大周就完了。」

    「宇文氏要想保住大周,不但要把武川人牢牢攥在手心上,也要把我拉攏好。否則我馬上讓大周傾覆。」李丹輕鬆說道,「你不要誤導自己,把問題地方向想錯了,我認為我現在安全得很,沒人敢動我。」

    楊素驚疑不定,望著李丹半天沒說話。他摸不清李丹到底怎麼想的。律光已經打進關中,長安敗亡在即,宇文氏的國祚更是岌岌可危。這個時候李丹還敢和武川人公開對峙?他是不是瘋了?他難道不知道這一仗慘敗地後果?

    李丹起身告辭,「我要宇文憲出來說一句話,然後再讓皇帝下一份聖旨,你就沒事了。功勞也是你的,當然。你不能再在這裡待了,你到大行台去,替我統率新府軍。梁睿、王軌、梁士彥、豆盧贊、李端、李崇、李雄等人都在那裡訓練新軍,你也去吧。」

    楊素從這句話聽出了意思,他驚喜地站起來,小聲問道:「秦公,十五萬新軍去哪?隴西嗎?」

    李丹看看他,大笑,「處道兄,不要放棄長安,更不要說打不過斛律光。」他指指楊素,「你不是打了一場勝仗嗎?只要大周人都能像你一樣勇往直前,此仗必勝。」

    楊素望著李丹的背影,惶恐不安。這種大話誰都可以說,但實際情況是律光已經打進了關中,而大周人還在傾軋爭鬥,根本沒有上下齊心的跡象。

    韋孝寬看到李丹,正想解釋這件事,李丹卻搶先問了一句:「公,通過你的人把消息送到城,最快要幾天?」

    韋孝寬愣了一下。李丹不是為楊素的事來地?他伸出一隻手,「五天。」

    「那好,請你按我的要求,傳遞一個訊息到城。」李丹淡淡地說道,「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讓大齊國主知道斛律光家眷被我們秘密轉移的消息,讓他提前下手抓人。」

    韋孝寬暗吃一驚,臉上的笑容慢慢消散,鼻翼間彷彿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血腥。李丹要借刀殺人,要殺了斛律光的家眷?為什麼?他先前不是安排李綸不惜一切代價救出斛律光的家眷嗎?他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李綸,讓李綸下手,卻要用我的人?

    「公,這件事非常重要,關係到此仗地勝敗。」李丹笑道,「我連夜趕到華陰,就是為了這件事。」

    韋孝寬滿腦子疑問,但他強忍著沒問,鄭重點了一下頭。

    「這是秘密。」李丹握住了韋孝寬的手,「你我發誓,終此一生,絕不洩漏。」

    韋孝寬驚訝地看看李丹,發了誓。

    「公現在什麼也不要問。」李丹說道,「我之所以不用自己人來做這件事,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將來你就知道了。」停了一下,他又說道,「現在,我們來談談楊素的事。」

    「楊素該殺?」韋孝寬聞言,白眉微皺,臉顯怒意,「他在中外府待了很多年,什麼事不知道?這件事根本就是他蓄意挑起來地,我不知道他的目地是什麼,但這個時候挑起你和宇文氏、武川人之間的矛盾,實在該殺。」

    李丹不以為意地笑笑。

    「尉遲運對他說,這一仗的功勞,你和王謙、賀蘭敬均分,但楊素說,這功勞是我一個人的,如果你要奪我功勞,我就上奏陛下彈劾你。」韋孝寬怒極而笑,「這句話擺明了就是拿你來威脅尉遲運,正好戳中了武川人的要害,事情馬上就鬧大了。」

    「公不要生氣。」李丹搖搖手,安慰道,「楊素的目的很明顯,他要乘著這個機會,逼我即刻解決獨孤氏和關隴人被宇文護冤殺一事。楊素知道,我肯定會袒護他,會因為他和武川人針鋒相對,值此關鍵時刻,皇帝和大司馬宇文憲為了大局,也只能讓步,下旨平反昭雪。」

    韋孝寬面無表情,眼裡卻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顯然他知道楊素的目的。韋孝寬是右路軍統帥,楊素有多大的罪責,殺不殺楊素,都在他的權力範圍內,雖然右路軍武川人佔據了很大優勢,但他還有李穆這個助力,他要袒護楊素的話,於翼和尉遲運也沒辦法,但他沒有,而是順意了武川人的意思,要置楊素於死地,很明顯就是在幫助楊素要挾李丹。

    「宇文護的兒子們會同意?」韋孝寬關切地問道,「這件事假若要完滿解決,關鍵不在皇帝和齊公,而在於宇文護的幾個兒子和一幫親信,因為這件事關係到宇文護的聲譽,更關係到他們一家的未來。獨孤氏和關隴漢人重出朝堂,對宇文護的仇恨可想而知,他們會尋找一切報復,再加上宇文護曾弒殺拓跋大魏一個皇帝,弒殺大周兩個皇帝,當今國主和獨孤氏、拓跋氏、關隴漢人很容易就能聯起手來對付他們一家。」

    「秦公,我們可以預見,假如國主下令平反昭雪,不久之後,宇文護必遭受剖棺鞭屍的噩運,而他的子孫後人也很難逃過滅族的命運。」韋孝寬輕輕歎了口氣,「如今朝堂和軍中遍佈宇文護的子孫和親信,這件事阻力之大,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李丹當然知道,這也是他遲遲不敢解決這件事的重要原因,但如今楊素燎起了這把大火,而且還是在斛律光的大軍進關之後,這使得各方矛盾激化,尤其是那些仇恨宇文護的人,會把怒氣發洩在皇帝和武川人身上,這會導致形勢驟然惡化,一發不可收拾。

    「我來想辦法。」李丹說道,「我來解決這件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