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鈹嗎……有鈹嗎……」息延大叫。
)——裡克在旁道:「怎麼?」息延道:「投鈹,投鈹……」裡克頓時明白了。北秦軍強大的戰鬥力,多角度多重次的殺傷力,還有第一層的防護力,同時北秦軍還有堅固的步軍甲,這是一支死要錢的軍隊,別人不明白,如息延、裡克他們這樣的一線趙國將軍卻是明白的,趙軍打仗,是挺著手武器向前刺擊,可是這種單一的戰鬥在北秦軍面前吃足了苦頭,兩支步軍在戰鬥力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自打魏國練出了魏武卒,各國也都想效*,只是最後大多國家都放棄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最大的一個是沒錢。
裝備步軍,抓一個丁,給他一件制式衣軍服,或是再扎條頭巾,大抵也就是這樣了,還有是給他手上一把兵器,還指望怎麼樣?可是魏武卒不提那戰功獎勵,每人一套兩面擋的魏國步人甲,這就是最離譜的,要錢的叫一個死貴。與其說魏國的武卒受限於吳起的選兵之*,不如說讓士兵裝備這樣的鐵甲太難了。這可是鐵甲呀,不是皮甲。
戰國時代,雖然盔甲這玩意已經出來了,可是大多數的士兵,裝備的,算好的,也不過是皮甲,在古籍中也叫兵革,革甲,那就是指皮甲。皮甲,是當時最流行的軍甲,這是因為古時候的野牛、犀牛、鱷魚等厚皮的玩意多,結果中國的犀牛、鱷魚因為戰爭的需要,很慘。鱷魚因為生活在水裡,人類一時殺不盡絕,最後也就少了。而犀牛,沒*子,誰叫哥們皮厚,只好對不起中國的犀牛哥們了。相比中國的大象因為殉葬制度滅絕,猩猩因為嘴唇肉好吃的滅絕,犀牛哥們皮好牙好,死得其所,總算死後留皮。所以武將用的是犀牛皮和銅鐵為主製成的軍甲,而小兵兵們,大抵都是皮甲,披甲兵,也就是指皮甲,嚴格說來,這是一個皮甲的時代。當然,現在已經有鐵器了,鐵器時代到來了,鐵的比重比銅輕,防護力不比銅差,所以鐵製成甲,是絕對好的。但也正是由此,鐵很貴的。有鐵一般都打刀打劍打製成兵器了,相反,不打兵器,卻制鑄一件鐵甲,這裡面用的工料,想想都是讓人頭疼。
魏武卒震驚天下,威力無窮,除了士兵身體好,最主是他們有鐵甲!這是鐵甲重步兵!長長的兩面擋一直到士兵腿!這種防護力下,何等的牛B。各國不是裝備不起鐵甲步軍,你搞個三五,小意思,學魏國一下子搞幾萬十萬二十萬,這玩意誰受的了。
北秦軍的步軍基是前擋的胸甲,他們還有甲裙,還有鐵護腰,還有臂盾。
面對這樣的一支軍隊,正面的對抗,趙軍要付出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但在過去趙軍對魏軍的戰鬥中也有一些心得,當此時節,最好就是用一些兵器投擲傷人。因為似重甲步兵,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要慢。不然,就會容易造成大量的體能喪失。投擲傷人,最好的自然是最便宜的武器,鈹。鈹,是目前秦國和趙國都極喜歡的一種武器,也是戰鬥主要武器,秦國和趙國都喜歡它,最大的理由是便宜。裝在長桿上是長鈹,拿下來就是隨身的短削。既經濟,又實惠,是窮而好戰國家選,當它裝備在長桿時候,和槍基是沒有區別的,只是鈹是平面的兩刃尖刺,而北秦的槍是三稜角的大頭短刺。
到底是能戰的趙軍,他們立時亂抽的抽出了一批的趙軍士兵,向著北秦軍擲來。北秦軍方面立時發出:「御……御……防……防……擋……擋……」的命令。就見那一支支長鈹以一種高拋的角度砸向北秦軍,北秦軍人人縮頭,把手臂迎上去了。是的,手臂。北秦士兵的戰鬥之寶,北秦士兵戲謔說道:「爹親娘親,不如左臂,老婆再好,不如五妹。」北秦士兵是熱血的士兵,他們戰鬥的時候,保護他們的,就是他們的臂盾,這個臂盾又重又厚實,可以防備正常一切擊,而北秦士兵雖然可以有軍妓玩,但一個月按軍規,玩兩次,還要掏錢,所以士兵們在**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大多選擇用手解決,這個手,自然是左手。當然,也有猛人不會用左手,而是用自己軍馬牛。這玩意就有點噁心了,但是古代人麼,而且北秦兵大多是戎人出生,有點粗野求也是情理之。
一連叮叮噹噹的響,趙軍扔出了鈹,可是帶給北秦軍兵的損失,卻是微乎其微。
趙軍士兵也算是見識了:「手臂上還戴盾啊……」可惜現在知道也沒有用,總不能自己也變出來一個,於是趙軍士兵不想打了。開玩笑,北秦軍兵提著大鐵盾也就算了,後面的刺槍也可以容忍,但北秦人居然還在步軍的戰鬥序列裡加參著弓手,這短弓威力小,可是近距離的攢射,誰受的了。而且北秦的士兵,胸甲、護腰、鱗裙還有作弊的臂盾,一個兩個都是這樣扮,有錢是很了不起,用到戰爭上來就過分了,這不是欺負趙**隊的士兵們窮,光著身子麼,就算是趙軍士兵有皮甲,再穿兩層的,可也擋不住北秦人三稜刺槍的威力,再說,那射箭的也是惡毒,一個個哪不好射,儘是射人的臉。北秦兵一個個都戴著面具,可是趙軍士兵卻都是露臉的,打人不打臉,這道理你不知道?可北秦兵偏偏射臉。
這也是正常,在五六步的距離裡,第五排的北秦士兵提著弓,射不中對面大大的人臉,那真是不好說,加上訓練的時候,北秦軍方實驗,射人不一定會立刻就死,可要射臉上,十個八個都是個死。人家夏侯給射了眼睛沒有死,是人家曹性在遠距離射的,力道不大,可是北秦兵卻是在隔著四個兄弟士兵的身後照直了射,這哪是正常人能受得了的。
劉金吾哈哈大笑,開心,太開心了。坦白說,劉金吾對這次的大戰有一點擔心,趙國,畢竟不是一般的戎胡,劉金吾不怕趙國,可是他也不想面對一場慘烈的戰鬥。身為一個將軍,對手太弱是不好,可如果對手很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劉金吾不想遇到在西征時那些草原散牧遊民,殺那些人還不如殺一隻狗,對手太弱了。相對來說,打禺支的時候才讓他滿意一點,當然,禺支人那種略微抵抗,立即失敗的表演最好。可是趙國,劉金吾一度以為這會是一場苦戰,劉金吾相信自己的士兵會戰鬥到底,他更相信最後是自己獲得勝利,但一切還是出乎他的預料。因為原來……傳原戰國……不外如是……不外如是……
其實這有點驕兵心理了,可也是正常的,北秦伯帶著他們打東打西,打南打北,掃遍天下,就目前來說,還真沒有遇上過對手,北秦國更是一步步展壯大,到了目前,北秦軍隊已經有了驕傲的資本!只是雖然如此,還不夠,還不夠呀!劉金吾想到這裡,拿起胸前的一個鐵皮喇叭,大聲叫道:「無衣————無衣————豈曰————」劉金吾叫到了這裡,北秦第三軍團一起高唱起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無衣》是春秋那個大爭時代,最豪邁,最悲壯,最為慷慨激昂的一首軍歌。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一件長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共同對敵!當時西周的幽王為犬戎所殺,太子姬宜臼親身求請當時的秦襄公攻打犬戎。
西戎殺幽王,於是周室諸侯以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敵王所愾,故曰同仇也。
於是老秦人作了此歌,告向全軍,以五萬秦民騎士,殺向西戎。此歌表現了秦軍戰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捨生忘死、同仇敵愾。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從軍曲!誰說沒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準備!誰說沒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戰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鎧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線!按理說,這是一首秦國的軍歌,也只有秦國這樣厚重的民族,才可以創作出這樣悲愴激昂的戰歌。可是……北秦伯是一個拿來主義者,而且是一個不要臉的拿來主義者,這首歌好,不錯,拿來了,反正我們北秦也有一個秦字,北秦出於秦,那麼北秦人唱唱秦歌,那怎麼地,反正秦國沒有版權稅,拿了秦國化歌曲,一個大子都不要給,日本人拿了中國的古服叫和服,說這是日本民族服飾,拿中國的米飯糰子叫壽司,是日傳統食物,用中國的漢字兩千多年,從日本有文字時代到現在,也沒見人上過稅,朝鮮人從中國拿走了絲綢茶葉技術,還不是一點稅也不用上,並且現在的朝鮮人說這個那個的都是朝鮮自己的,中國的一切文化發明都是朝鮮人的,也沒有出什麼問題。
由此可見,人無恥一點,是可以佔到便宜的,《無衣》這首戰歌太好了,北秦伯很自然的拿來用了。拿來主義,是好的,我可以用的,一切的大義一切的道理都可以滾一邊去,我就拿來用了,怎麼樣。你不服,不服咬我!北秦伯自認手握十萬大軍,你秦國再牛,還不是沒有打起來,所以北秦對於拿別人的東西已經很自然了。北秦軍上下唱起這首《無衣》也是自然而然,就好似當年隨秦襄公起兵攻打西戎是自己一樣,他們唱的是那樣的奮發向上,那樣的理所當然,那樣的義無反顧,那樣的慷慨激昂……
趙人有點懵,這首歌很有名,這首歌正常都聽過,在《赳赳戰歌》之前,秦人就是唱這支歌的。現在秦人唱的是《赳赳戰歌》,可就算是如此,趙人仍是知道,這是秦人的歌。北秦人唱起了秦人的歌殺向趙人,這算怎麼當子事!感覺就是一個小姑娘莫名其妙的跑來扁人,臨了還我代表月亮懲罰你!這關月亮什麼事,同樣的,這歌關北秦什麼事。
可是世事就是如此,不要較真,較真就沒有意思了,果然,幾個發呆的趙兵給北秦人狠狠的射在了臉上,一下子就死去,幾乎沒有掙扎。也是的,給射中了臉,如果不是當場死去,那可不是活受罪麼。趙軍不幹了,他們大踏步的向後退,在這個時候,趙產動了。
「煞……煞……煞……」趙產擊響了戰鼓。五百輛的沖車一下子向著外圍衝跑起來。不用問的,這些車既然叫沖車,自然是加了矛頭的車軎,車*滾動,快速的轉動下,這車軎可以把任何擋在前面的血肉之軀加工成肉糜。戰車動了,這吸引到了北秦軍的注意力。
趙產不得不動,五萬趙軍在正面的戰場上,給北秦人打得和狗一樣後退,他們攻不敢攻,戰不敢戰,向前一步,立時遭到北秦軍殘酷的殺戮。如果他再不出面,這種對峙會讓趙軍的士氣喪失殆盡,到了那個時候,不,趙軍就會如洪似浪的敗退。也可以叫炸營。軍官指揮不了自己的軍隊,一切不言自明。所以趙產要動了,他算很明顯,就是改變方*,在開始,他是要用五萬趙國步軍打敗北秦的步軍,或是亂北秦的步軍,然後他以車沖之,這樣就可以打敗北秦軍,這是最自然的一種戰*,也是當時戰國常規戰*。
可是不成步軍叫人數遠遠少於他們的北秦步軍打敗了,這種情況下,趙產臨機而動,他要讓五百輛沖車一起攻向北秦軍的側翼,動搖北秦軍的軍陣,打動它,打亂它,不如此,趙軍是不會有勝算的。在趙產發動這樣的攻擊時,他的心裡是感歎的。是呀,怎麼想得到,趙軍撲殺而來的這支北秦軍,竟然已經有了如此變態的實力,對於這樣的國家,最穩妥的方是拖著他,不給他發飆的理由。魏國當年山,趙國心裡當然是不同意的,可是不同意又能如何,還不是由得魏軍去打了,因為魏軍如果不山,那就是說魏軍會改打趙國,雖然趙軍想要滅中山,可是利用中山拖住魏軍,這未嘗不是趙國的想*。總之一句話,在魏武侯的那個時代,連老秦獻公也是低眉順眼的,哪敢犯相。和魏武侯動手,小樣的,不想好了。所以一直到魏武侯死後,秦獻公才有動作。趙國這次打北秦,只是以為北秦是一個發展強國,戰力大約等同於義渠。義渠強嗎?也許,但那只是部族,如果真的是義渠,趙軍是絕對可以打敗義渠的,打你真是一點廢話也沒有。義渠,狂什麼。
可是現在義渠已經不在了,北秦雖然國底上是得自於義渠,可是軍心戰力,卻是不可同日而語,北秦軍利用魏國、齊國、楚國、秦國大做生意,發財多多,加上北秦伯勤於武事,現在的北秦國,兵是少,人口是少,但卻已經成了一塊響噹噹的硬骨頭。趙軍現在不是打敗北秦,只是不能少崩幾顆牙,保全自己的臉面,不然的話,那可怕的後果就會來了。
什麼後果?戰國規矩,痛打落水狗。你弱,你,狠狠,不給你喘氣的機會,除非你有實力。趙國一旦敗了,齊國一定要報仇,燕國也會想要撿撿便宜,甚至,魏國會放下所有的工事,考慮是不是可以把趙給滅了。還有山國,一定也想借這個機會翻天。
故而,趙產拼,,打掉北秦的這支軍隊,然後收兵走人,天知道北秦還有多少支這樣變態的軍隊,再來個兩萬,趙軍就完蛋了。在目前為止,趙產覺得,讓他的戰車衝到前面,打敗北秦,還是有機會的。這也不怪,當時原大國,都對戰車情有獨鍾,這是一種文化的迷信,和偽清政府迷信弓馬騎射是一樣的道理。也是,雙馬戰車,這已經是很牛B的了,至少在目前,趙軍還沒有看到北秦軍裡有一部的戰車!他不知道,北秦的車子到處都是的,墨家制的北秦車無論是質量還是工藝,都不比中原差,只是北秦不用戰車!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戰車上,趙產雙臂不動手腕動,兩手把小棒子舞得個不停,一個個密集鼓點兒說明了他的心,戰鬥,戰鬥,戰鬥!戰車士兵也放下了弓,這是要破陣,所以他們不用弓,而是要用戈。唯戈可蕩寇!!。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