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一曲 第一卷:履霜冰至篇 第五百四十三章:北秦的雨天
    「北秦蠻夷,自有趙狗去討,與我大燕何關?不過趙狗們現在全都去打北秦,卻是把那中山的肥肉留下了來,正好讓我等咬上一口,不知主公意下如何?」支祈無很快的說出了一個新的見解,這算是把燕國的那種沉悶風氣給解開了一個小口子。燕公也算是緩和了一下子他心裡的那種鬱悶心情,得了這個機會道:「不過自姬武得回中山,定都於靈壽府,現在越發的坐大,其兵力已經接連收復了苦徑、顧城、鴻上塞。現在更是已經奪下了中人城,北方中山已經光復,我們要攻打中山國,一定要拿下中人城,而拿下了中人城,又會面臨顧城、鴻上塞兩路軍的夾擊,再說中人城險關要道,急攻難下,當如何是好?」

    燕公自己帶過幾次兵,也打過幾次東胡人,還取得了一些的勝利,所以對於兵法有一定的瞭解。東胡是東北部的古老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就有東胡的活動記載。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在春秋戰國時,主要活動在當時燕國的北部和東北部,也就是今西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

    之前說的造陽,其實是和東胡進行兩國共管的地方,只是從實際上,是燕國佔著。後來東胡強大,再加上燕國纏身於中原的糾紛,所以軍力不能集中,相國子之亂國,帶著北方軍團南下,這支軍隊就是東胡兵,可見在燕之前,有一度的時間,造陽還是置於燕的治下,但可惜的是子之戰敗,齊軍進入燕國,隨後中山國也向燕國進兵,然後東胡也來湊熱鬧,於是造陽就給東胡人強奪而去。當時燕國全力攻打中山國,只能向東胡採取妥協政策,這才有了秦開入東胡質,而後回國,起燕軍大破東胡的故事。不過在這個時候,燕國還是可以拿出十萬大軍的一個大國,容不得東胡這個三十萬眾的部族張狂。我們再一次說一下胡族的軟弱,他們的人少,死一個就是少一個,死多了,就不行了,這是一個必然,看起來他們可以舉族皆兵,但是人都知道,真正可以當主力的士兵,以東胡來說,只有十萬!

    十萬沒有足夠甲具,沒有弓箭的東胡騎兵,不是不可以和燕國打,但絕對打不過燕國!

    還有一點,在當時,東胡雖然也開始了農與牧,但是整個北方太大了,地大而人稀,所以在這個基礎上,燕國並不把東胡放在眼裡,相對來說,小小中山國雖然比東胡小,可是人口就有一百萬以上,如果拿下中山國,相比東胡,誰更划得來?這還用問麼?

    但縱然燕公怎麼精明,可惜的是他的手下,賈裕為首,支祈無、秦隨、伯前、席令等一個個都是文人,這裡面竟然沒有一個是真正知兵識將的。如此豈不是一種可悲?

    目前燕國,薊城將軍是姬廣,此人除了忠心其餘平平到了極點。其次是造陽將軍假夫子。但是天可憐見,假夫子已經七十有八了,這老東西不死已經是一種幸運,現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還有武陽將軍勒苛。涿郡將軍姬壺子。只是這些燕國的將軍一個個都是才智平平,實是不足道,想在裡面找一個可以掛帥出征的,那叫一個離譜。見周圍眾臣都向賈裕看去,燕公也看了過去,他本以為賈裕會說些什麼,但是可惜,賈裕張口就道:「此乃大事,不可以莽撞而定,我看還是從長計議,不知國主意下如何?」燕公漲紅了臉。

    眾臣都盯在燕公的臉上,燕公露出了一個微笑,但是旋即他喝道:「備馬行獵!」

    八月,齊使至燕,請燕入馬會大賽。燕公先怒而拒之,其後又同意。答應之後,燕公點起五萬大軍攻打中山國,然兵至中人城,卻是不得不退回燕國,一場征討,復又成了笑話。

    北秦的八月,卻是下起了雨來。一大早,最初的時候,天邊的顏色是朦朧的、淡紫色的,整整一個上午都沒有發生變化,而且四周圍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地方暗沉沉,沒有一個地方醞釀著雷雨;只是有的地方掛著淺藍色的帶子:這便是正在灑著不易看出的細雨。之後天氣很糟,開始變大的陰冷的細雨不住的下,泥濘的大地被黑暗嚴密地包纏著。時不時的,從什麼地方刮來一陣風;它在樹枝中間柔聲的歎息,攪得房頂上的濕草發出沙沙的響聲,還惹出許多別的不愉快的聲音來,用歎息和呻吟所合成的悲慘音樂打破了郁郅那種抑鬱的沉靜。

    由於雨大了,雖然郁郅的道路有著排水設施,不會積水,雖然郁郅有著足夠的細竹和油布紮成的雨傘,雖然郁郅還有嚴密的大皮靴,還有木屐履,這都可以對付下雨的這種天氣。可饒是如此,北秦郁郅人卻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出門。他們更願意躲在自己的家裡,煮上熱茶和酒,看著外間的雨,過著自己的日子。除了那些一定要出門的,就是理政殿裡也是一片的淡然,很多勤政的職員大臣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他們開始對時局進行了議論。

    由於北秦和趙國的戰爭一觸即發,所以這也讓一些臣子們對前線的事有了很多的猜想。

    本來這種情況還會更加的嚴重,但是讓這些官員們放心的是,到目前為止,北秦伯還沒有離開郁郅城,也就是說,戰爭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北秦伯留下的時候也是不多了,很快,他就要帶兵前往戰場。事實上,北秦伯現在正要進行一次最後的出行!

    雨中,一支軍隊出現,這支軍隊只有五十人,是一支騎兵。他們的頭盔可以很好的擋雨,是一頂半圓的頂,但在正面的前方,加鑄出了一戴鐵質帽沿,這就是北秦制式的頭盔,本來在盔頂要加一個洞要來插放些帽纓子的,但北秦伯最後選擇省略了。沒有纓子,頭盔還是密封的,可以當茶飲之器,也可以用來裝湯水飯食。他們配著正面擋的胸甲,他們不要後擋,因為懦夫才會在戰時逃跑,而把背後露出來。士兵們背著短五把投槍,臂上帶著腕盾,手提著一把中型的長弧刀,腰上別著一把短劍,馬上還有一把大戰斧,一支鐵臂弩。士兵們身後披著綠苔色的粗布的披風,手臂上有一個袖標,上面有兩行字。上面是「北秦國家郁郅宮衛軍」,下面是「囚牛衛」。他們圍護的是一輛綠色的北秦軍車。車身上也有「北秦郁郅宮專用二號車」的字樣。車子打造很新,車是用木製的,只有高級軍官才會有這樣的車。比如,車窗就是鑲玻璃的,這要讓魏王看見,不流口水流得「嘩嘩」的才怪。

    車在北秦墨家大學館前停了下來。在門口就有一個人一直等著,那就是桑紋錦,桑紋錦雖然有著北秦的官職,但她沒有放棄自己學令之職,她一直是住在學館裡的,雖然當了官,但還是維持著自己那種清簡質樸的生活。此時她身上是北秦的官服,頭上戴著北秦文士冠。身上自然而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出塵之氣。她手拄著一把油傘,整個人似是在一片的煙雨朦朧之中一樣。學館外除了她,還有兩個學館中的隨員。雖然北秦伯官大了,但是在這一點上,他和墨家十分的配合,那種自己一出面就要諾大的派場,是北秦伯深惡痛絕的。也是由此,墨家對北秦伯總是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悟。雖然北秦伯身上有著不可避免的很重大的缺點,他殘忍,血腥,總是有著一種要擇人而噬的暴力情緒在裡面。可對自己領內的百姓,北秦伯實在是讓人沒有話可說,同時他對墨家的種種利用也是讓墨家感覺到了實在。

    雖然北秦伯不接受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可是北秦伯利用墨家除暴政、儉持國的這一精神特點,還十分推崇墨家的廉潔精神。從墨家之士開始當官以來,有貪污的官員達十八人,這裡面赫赫然只有兩個是墨家的子弟,其中竟然還有監察給事廳的法家士子!這不能不說,在墨家與法家的爭奪中,墨家弟子很是高高的抬起了頭。還有治政,墨家人自動自覺的加班加工,還少要工薪的這種種,讓北秦這個有錢的國家在薪資的問題上得到了很大的緩和。

    比如說現在的這種情況。如果是別的國家,國君到達一地,那肯定是眾人齊出,列隊歡迎,不定還要喊喊口號什麼的,麻煩得很。可是北秦伯是絕對厭惡這一點,同時墨家也是不屑於此,兩者在這裡一拍即合,讓人無話可說,如果不是北秦伯有著這種種的優點,以桑紋錦、白輿、柒金繭為首的墨家實學弟子們也不會這麼容易的接受他,更不可能這樣的分裂成功。據說因為相夫子的分墨行動,讓神農大山發出了一片的嘩然。有一批的墨家弟子竟然離開了北秦,回轉到了秦國,但是很快,他們就覺得自己實在不適合秦國,於是紛紛的回來,真正回到神農山參加秦國的事業的墨家弟子竟然屈指可數。最為離譜的是,有一些的墨家弟子竟然還主動的脫離了神農大山,主動的加入到了北秦墨家。現在的墨家鉅子禽滑厘據說已經拿出了鉅子令要開打,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不過整個人卻是病倒下去了,身體越發的不好,只怕離開塵世,是可以預期的。而現在,整個神農大山一片的混亂,以相裡子一夥決意入秦,他們也的確是帶著大部分的墨家弟子到了秦國,參與秦國的變法。

    在這個過程裡,苦獲支持相裡子,而鄧陵子卻沒有離開,而是在禽滑厘的身邊侍候他。

    與其說是侍候,還不如說鄧陵子是在送禽滑厘最後的一口氣!但這後面又會是什麼呢?

    車門一下子打開,最先踏出的竟然是一雙高跟的皮靴,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女孩兒。當然,現在還沒有那麼高超的技術,雖然北秦生產出了這種高跟的皮靴,但是跟子可沒有現代的那些高跟高得那麼離譜,跟子也不是那種一根手指左右的細小。靴子的跟部大約三指的厚度,同時雖有斜下的細度,但卻並不是那種死細的,而是一種正正好的感覺。「叭」的一聲,油布傘打開了來。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到了春秋的時候,孔老二難得有了一個發明,我們估且把那個叫做發明吧,他用木做出了一個類似於傘的東西,固定在了他的軺車上,這樣,後來的傘車就流行開來了,其後的車上就會帶傘,而之前,傘除了擋雨,就是有身份的貴族用來擋陽光的。在魯班也就是公輸班的時候,他學會製作出了當時第一把可以收放的傘,到了唐時,紙傘也出來了。北秦現在雖然造紙技術好,可是想要在短時間裡把能上油的那種粗厚的油紙製造出來,還是不行,所以現在用的是粗布的油傘。

    最先下來的是水鏡,女孩先是向桑紋錦露出了一個微笑,然後站直了身子,閃在車邊,但見她一身白底黑邊的素服,盡得墨家黑白之要,讓桑紋錦一陣的放心,雖然水鏡離北秦伯很近,但並沒有拋棄墨家的傳統,在水鏡的頭上,更是樸素的紮著黑色的髮帶,只是一張小臉更見的清純,眼睛黑珍珠似的,一個微微的側面,就可以看見她撲閃靈動的睫毛似在跳舞一樣。然後,北秦伯從後出來。北秦伯和水鏡竟然似是一樣的,也是很樸素,他一身的葛布衣,外罩了一身的灰色的袍子,他的手是赤的,連腰也是空的,竟然沒有帶劍。

    就連水鏡的腰上還有著那一把短的女劍,可是北秦伯這樣的高貴身份竟然不佩劍。

    桑紋錦一陣的感動,她知道北秦伯這是對桑紋錦這間墨家大學館的一種敬意的表達。

    水鏡高舉著手替北秦伯擋雨,北秦伯回首給水鏡一個微笑。水鏡頭微微偏開,這個一向不以為意對北秦伯沒有好感的女孩在外人面前終於露出了她羞赧的一面。之後北秦伯就這麼的來到了桑紋錦的面前,道:「本君沒有來遲吧?」桑紋錦露出了一個淡然的微笑,然後道:「君伯肯來就很給我們面子了,而且還沒有遲。」她本以為北秦伯會遲來甚至可能不來的。說真的,這次的會可能會對北秦伯有一種質疑,或是一種質問。沒法子,縱然相夫子之墨,也是墨的一種,而墨家的精要,一向被認為是兼愛非攻,所以面對北秦要發生的戰事,這些墨家子有很多的不解,為了安定這些墨家弟子的心,所以桑紋錦組織了這次的見面會,表面上是讓北秦伯給墨家的學子們上一課,其實是要進行一種語言的交流,爭取達到和平的解決。

    這要建立在兩點上面,一是北秦伯對墨家的包容,二是北秦伯本人的口才學識。如果北秦伯出於自尊或別的原因而不能接受這一點,那他就不會理會墨家學子的胡鬧,由桑紋錦她們去鎮壓,這無疑是下下策。又或是北秦伯的學識口才不好,那他也不可能來面對現在這幫讀墨經讀傻了的墨者的詰問。對此說來離譜,墨家的這種行為簡直是過分,放在天下哪個諸侯的心裡也都是不可能接受的,但是北秦伯卻是願意接受。這也是墨家雖然有很大的實學,但一直以來不為各國所授受,學識再好,這樣的無尊卑之念,哪個人能受得了?

    可是……北秦伯能夠接受。他也喜歡這種交流。殺人是一種治理的方法,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所以北秦伯殺了西海的那些不聽命令的子民,可是到頭來他要向別人承認那是他犯下的一個錯誤。能用語言解決內部的問題,那就是最好的方法。除非是產生出了階級矛盾,那是無話可說的,但是現在,北秦伯不認為一群讀死書的墨家子弟可以對抗自己兩千年的學識。既然如此,他自然樂於用自己不多的時間解決這一點小小的問題。

    因為北秦伯深深的知道,治國大道,離不開法墨兩家。搞政治和做生意一樣,人棄我取。

    歷史拋棄了法墨兩家,讓這兩派的真正學派最後流落到了三流,不再成器,而是光大儒家,最後儒家在偽清之時達到了一個最高度,史稱康乾盛世,那個時期的人智比豬狗且不如,但正好是最好的儒家治世之需要。北秦伯治政就絕對不會用儒,而是要重法,重墨。法家的秩序,規矩,墨家的科技和簡樸,這才是北秦伯真正要的一種政治精神。想要得到這兩家的完全配合,特別是墨家,北秦伯不介意任何的讓步。更不會在意自己的面子。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