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一曲 第五卷:密雲不雨篇 第三百四十三章:醫者
    朐衍是一個大部族,這個部族絕對不小,但他有一個弱點就是太分散了。在義渠強大的時候,朐衍向義渠稱臣,他們和義渠人進行散居,還向義渠進貢自己的鹽。對此,義渠也不想真的得罪他們,只要臣服也盡可算夠了。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朐衍得到了趙國商人的,而趙國就在義渠的邊上,義渠一心要對付他們心裡的敵人老秦,另一方面也是要從趙國做生意得到趙國的物品,因為他們不從秦國做生意,而在魏國,又會受到歧視。只有趙國的邊市上戎華雜居,可以放心的交易。

    但是義渠換主了,新的主人一眼就看中了朐衍的財富,這就好比邊上的一個人抱著一塊大金磚一樣,但要是能夠,怎麼可能不去搶。在此,東騎人可以和魏國交易經商,所以並不太在意趙國這一邊了,加上現在的趙國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中山,感謝中山國對東騎的貢獻,這個奇妙的國家以一己之力,周旋在趙魏齊燕四大戰國之間,左右夾縫中求取生存,竟然幾度欲滅而不滅,一直堅持著到了現在。可惜的是,中山國最後卻因為這種相處,向中原學習了不好的文明風氣最後沒落了,他不是真正敗的,而是自己讓自己敗亡的,不然中山國有天然無數的地利險關,那絕對不是趙武靈王可以輕鬆打敗的。

    新任的朐衍戎王在義渠大牛首兵敗之後就又再度欣欣然稱王了。可是他沒想到的是,在東騎理順了國中的一切,兵鋒就轉過來了,他們竟然開始瘋了一般的掃蕩本國境內的散族,但有進入的不是義渠人的外族散戶牧民,一律抓了起來,財產充公,人也給罰作了奴隸。

    本來朐衍王以為這只是東騎人內部的事情,他還著人不要管了,只讓那些朐衍人和戎商退回來,到自己的境內,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東騎人竟然在掃蕩了國中的情形後,就開始向外進入,向著朐衍進入,並且遊走於邊,把大量的朐衍人給抓的抓,搶的搶。

    當朐衍王意識到了這一點,當下叫人去東騎詰問大統領王良。王良巧言的把使者騙回去,那邊卻是快馬傳信,開始展開對朐衍的攻擊。朐衍王不知道,在北信君離開東騎部的時候,制定下了一連套的法子,可以不住的消化吸收所有佔領地的一切,東騎在郁郅北山大營建立一個臨時訓練營,一次性訓練數千義渠降者,他們最後都將補填入軍中。同時,在彭盧,東騎人還有著最先進最強大的當世第一訓練營,所有的訓練知識都是北信君一手編製的。那裡面一批小虎已經迫不急待的要成長起來了。

    結果,面對突然而下的兩大騎兵師,朐衍毫無反抗之力,他們的大批部眾給東騎抓了,這些部眾本性就不似義渠人那樣剛勇善戰,結果竟然老老實實的舉手投降,其中青壯高達七成以上!面對如此可笑的局面,東騎人也是吃驚,他們一邊分出一旅壓著這些人回到郁郅,他們太重要了,新興的東騎部到處都要勞動力。根據王良自己估算,東騎至少要二十萬以上的人才可以暫時的填補東騎的空虛。

    如此,東騎才可以同時進行北定、橋山和郁郅三大主城的開發工作。當而,由於保密機制,彭盧城不能輕動,那裡的建設只能由在那兒受訓的士兵進行工程。此外,東騎還要大量的農奴,開發中部河谷地一帶的農田,一個國家,無工不強,無商不富,無農,也必然會不穩。這畢竟是一個戰國的時代,農業生產還沒有達到後世的那種生產過盛,可以在自己不足的情況下僅憑向外購買就可以了。所以務農是必須的,但東騎有北信君的指點,他們懂得如何種田,如何施肥,如何養護地力,如何用先進的農具開更多的田地生產,在那些先進的農具下,一戶農家可以同時開墾上百畝的良田,並且東騎是一個注重農副事業的部族國家,他們講究利用一切,在種田之餘,他們會選擇養地龍,養豬,養驢,養兔。東騎人特別喜歡養兔子,兔子和老鼠一樣,生嵬來一窩窩的生,而且週期還快,短短的時間裡,它們就會十以倍的增長。在這樣的條件下,它們會提供大量的肉食和皮子,這些皮子可以出售成為原料,製成小的拼皮衣或手套,還可以製成皮夾子。

    不管東騎人是怎麼發展的,可是他們到底是打來了,朐衍王不能不做出反應,他本來是想要求和的,但到底是氣不過的,而且由於有一段的時間沒有打仗了,他錯誤的覺得自己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而且東騎不是義渠,對朐衍來說,沒有那麼可怕了,這才是他帶出大軍的原因。這支大軍雖然不是很多,但這一萬多人卻是他的全部戰力,相信還是可以自守的!

    可惜……當朐衍王看到千多的東騎兵後,就再也不顧了,把一切想頭都拋在了腦後,下達了進攻的命令。由於他的面前只有一千兵馬,所以朐衍王沒有顧其它的事,他不知道,有三千騎以旅為單位,分散開向他的後方抄來。

    「你們要聽從命令,大軍分開進行攻擊,不要貪功,只要我們打敗了他們,整個朐衍都是我們的!最後你們就可以帶著足夠的財富回西海去!」英飛的話讓所有西海軍出生的東騎人叫了起來,他們歡呼,開心,高興。這是在別部難想的。因為對於草原人來說,他們打仗就是為了好處,而在戰場上來說,每次戰鬥後,得到的財物一般都是頭人的,沒有小兵的份,小兵只能偷著藏著,或是等頭人下來賞賜。

    可是東騎不一樣,東騎最令人髮指的就是所有戰利品東騎部族只分三成,並且以主要的貴重物為主,那些牛羊什麼的都會成為士兵的財物!士兵打仗可以發大財,每一仗都可以賺得滿滿的,那自然是想要發財。而絕妙的是,這一點絕對是別的部族比不了的,因為他們沒有東騎這樣的文化和財力底蘊,那些部族頭人也不會想要放棄自己的一切。

    成吉思汗為什麼成功的,就是因為這一點,給錢,給好處,真給,下面的底層人物還能不捨了命的和他幹,當然一下子就發達起來了,這樣軍隊的戰鬥力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證!

    當經歷一邊戰鬥的開始,朐衍軍就陷入了絕對的被動,這種被動讓他們軍力大減,戰意大消,朐衍決意大軍回撤,放棄被東騎人佔領的鹽湖區!這是沒有辦法的,可是如此的行徑卻是激怒了東騎軍。明明已經擺好了一個陷阱等著朐衍軍上套,可是萬萬沒想到,僅僅只是沒有形成真正戰鬥力的蒲牢新師就讓朐衍軍喪失了戰鬥的意志。

    一萬多最強的朐衍軍隊一點也不能阻擋東騎軍的攻擊,他們往往一打就散開了,在這裡,出現了很多重複鏡頭。最開始,東騎軍用一旅的分成進行戰鬥,朐衍軍不敢胡亂分兵,他們竟然在英飛的打擊下可笑的給三千東騎軍如大人打小孩般扯著臉面來回的打。

    感覺意外的英飛當即修定了戰略計劃,他把軍隊再度來一個分散,由旅改哨,一哨哨的出擊。這種分散的戰鬥能更好的發揮小隊的戰鬥力,這下朐衍軍就受不了了。當一哨軍兵殺過來的時候,朐衍軍會大怒,在這個時候朐衍王就會命令一個他所知道或有名的勇士帶著一隊人去進行追殺,因為來的是一哨,那也意味著朐衍軍要派出千人左右,而是發生了兩場的戰鬥。第一次的時候,朐衍軍追擊打過就跑的東騎軍,然後給這一哨騎軍輕輕鬆鬆的引入了自己的軍中,隨著角號響起,這支千人軍給圍過來的兩個哨加起來三個哨啃得乾乾淨淨。東騎軍割下他們的頭顱繫在馬尾,開心的離去。

    第二次的時候,朐衍軍又犯了一次錯誤,同樣的丟了一千軍兵,一萬多的大軍,就這樣給零敲碎打著,死人越來越多,直到朐衍王崩潰。朐衍人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戰鬥,這種戰鬥就連義渠人也是倒下了,如此的戰鬥是他們所不能承受的。於是朐衍王決定退兵,他們要遷族。可是這個時候英飛的膽子更大了,他在這一連的攻擊裡打敗了朐衍軍的主力,同時磨合了自己手下的海西軍,於是他更發瘋的把手下的大軍分拆成大隊進行大戰。這正是東騎人戰鬥的方式。隨後一個月裡,朐衍軍下降到了七千人。在這時,長更回來了,他主要是在水洞溝進行了一場大屠殺,所以有點慢了,在水洞溝裡,一萬多人的散戶和一些小部族給他全面的屠殺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可以活下來。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了七月末才宣告結束,而當北信君回來的時候,東騎已經開始向朐衍派出官吏,同時也開始有人到朐衍定居了。不過,那都是後話。在這個朐衍的草原上戰鬥的時候,正是六月的時分,北信君剛剛到達了齊國。

    公子田嬰是太子因齊的弟弟,兩人感情那叫一個好,正是由此,太子因齊在沒有兄弟闔牆的情況下,把持住了國政已經有幾年了,當齊王田午從六國會盟中退出來的時候,就因病進入了內宮,此後太子就開始了監國,這個監國就是他說了算,他明正言順的先立大鼎,然後求訪慎到,開始在自己的國家裡變革維新,對於他的方法,太子因齊想不出別的,先烹人好了。因為齊國是一個商業大國,所以在商業的運作上會有很多的麻煩。

    最大的惡端就是貪官,齊國的貪官很多,由於田午得位不正,所以他治政的時候有一個毛病,你是不是能幹是次要的事情,真正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是要效忠於他,甚至他為此大立興辦稷下學宮,而他之所以興辦這種稷下學宮,為的也僅僅只是讓那些讀書多了的人不再去罵他,不要去影響破壞他的統治。

    在田午看來,那些讀書人是很賤的,如果讓他們當官,那當然不好,這會觸怒齊國的世族,也沒有必要,於是田午就想了一個法子,齊國別的沒有,就是有錢,他下令興起這稷下學宮,要的只是那些讀書人有一個地方說廢話,一方面可以美其名曰:「治學」。另一方面也好給自己豎立清名。這樣一來,罵他的人沒有了,還有人給他歌功頌德,最妙的是,悶了的話就可以開辦大爭鳴,這是一種古代的相聲,聽他們說廢話是很有意思的。

    太子因齊為什麼會這麼早熟呢?就是聽大爭鳴多了。相聲是很有用處的。

    當時,太子還小的時候,看他們這些學者廢話很莫名其妙,於是對老子男午說:「老爸,你一天到晚向他們表示你的尊敬,還說他們這個了不起,那個有學問,都怎麼怎麼賢,怎麼怎麼名,可是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用他們當官呢?」田午就說了:「沒法子,戰國時代,娛樂活動少,天天打炮是要浪費精力的,開這個學宮,把這些自以為是的人養起來,當養豬了,你沒事幹,就可以聽他們吵嘴拌架,比聽相聲有意思多了,你也知道,中央台的相聲一回回比一回的差,不是德雲社,世人都快不知道相聲是逗人笑的玩意了。」

    可是這些學者中到底還是有才能的人士的,比如說慎到,太子深深知道齊國的不對,他立意要強大齊國,可是田午卻是不想要動,為了齊國,太子就只能耍一些小花招了。比如,他把孫臏救了回來,比如他招引賢士為自己所用。

    卻是可憐了田午。此時的田午正躺在軟綿綿的榻上,侍女為她擦去了鼻上的粘液,忍著噁心,丟在盛放垃圾的銅盆盂裡。一名醫者正在替老人把脈。在這裡要說一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中醫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在醫講的是望聞問切。在這裡面望不要說了,看病人的氣色,聞是聽病人的內部臟器,問是病人的情況,還有切,這一點最重要,中醫有兩個最顯著的特徵,一個是切脈,僅僅只是從脈理可斷人的病症,在古時候,只要你會背幾個有用的方子,再會切脈,讓自己不至於弄死人,下錯藥,那你就可以當醫生了。

    當然還有針灸,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

    不過,在最初,先進的切脈技術還是由……這個青年的醫者創立。此人大約二十左右的樣子,臉上血光十足,氣定神閒,齊王的幾個側妃哭泣泣的在邊上,卻用眼睛細瞅著這個太過於英俊的醫者。這個人就是大大有名的秦越人。他是周王室的族醫,因為那種清平的靜養,所以他可以有十足的時間與精力研究醫學。因為站在巨人之上,有著前人的文化打底,所以他才會有現在的知識。不過,隨著他的學識太強,他遇到了問題,那就是一般的情況下,他很少有機會實踐自己的醫術。於是秦越人就出來了,當他踏足天下後,他的醫術越發的了不得了,他傾向於給窮人治病,不過卻也不能抗拒權貴的相招,因為他也要錢過生活的。

    太子就在邊上,他的目光專注在一隻銅鶴之上,上面點著一排六支的蠟燭,象徵著南斗六星,希冀著生機。過了好一會兒,年青的醫者抬起了頭來,縱對太子也是不見卑態,從容鎮定的道:「怪了,大王真的吃我上次的藥了麼?」太子回身笑道:「叫人煎了,會不會是藥有問題?」

    「藥渣何在?」秦越人問道。太子回顧道:「父王的藥呢?」

    「不潔之物……恐穢意,故而拋之……現在已經不知道了……」

    本書免費提供閱讀。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