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次一樣,一式兩份。在這個時代,不是沒有合約,甚至可以說很正規,有些約定還要上祭告示天地!但這無疑太麻煩了,主要還是要看自覺。正是因為如此,在這個時代,非常講究人與人之間的誠信!為了這個誠信,往往要付出非人的代價!比如說公孫杵臼和程嬰兩人,為了趙氏孤兒,一個取死,一個求生,取死者以命換程嬰之信,求死者更可怕,拿自己兒子換了孤兒一命。當趙氏再興後,程嬰卻反而取死。不圖富貴。這正是春秋傳唱的仁義。
但問題是,這只是一種當權者興的玩意,真正的上位者誰個在意這一套?沒有,正是因為上位者不講這一套,所以他們大肆鼓吹,宣揚這一套。整個春秋真正充斥的,是陰謀,是算計,是種種層出不窮的爭權奪利!
君主上位者們之所以傳唱仁信,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執行的是雙重標準。也就是希望下臣別人對自己又忠又義,但自己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比如周武王,這人算是賢王了,但就是這個人,一邊讓人罵商王無道,好色誤國,說商王寵愛的女人是狐狸精,但事實上,他自己轉眼就把人家姑娘收到自己的房裡去了,以至於縱慾過度,得天下沒幾年就死了。
再說吳國的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他嘴裡說著仁義,但卻殺了吳王僚,之後又使陰謀刺殺慶忌。這一節在月關的《大爭之世》裡都明說了。可結果怎麼樣?這個老不羞下流的東西,看自己兒媳婦漂亮,不顧一切的給上了。人家姑娘受不了,跑了,他反而找上門去罵人家怎麼教女兒的,說人家不守婦德!這當真是莫名其妙!
再說秦哀公之妹孟贏,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歷史美人。她本來是要嫁給楚國太子的,但迎親的人看她漂亮,就跑去對楚平王說秦女如何如何如之何的美。最後楚平王和衛宣公那個老色鬼一樣,直接把秦女給納到了自己的懷裡!這些歷史上的王們哪一個是講仁義道德的,全是一樣的,他們行雙重標準,要臣下對他們講仁義,但他們自己不講。
越王最明顯,這個吃大便的這邊吃了苦,那邊復了國。結果他重得回王位後,就瘋了一樣想著享受,要把過去吃過的苦找補回來,還想把西施嫖上一把,可惜的是范蠡滑頭,早早帶著妞兒跑了(從歷史的角度上講西施當是死了。)。憤怒的越王直接把勞苦功高的文種以莫名其妙的罪名殺了。
戰國的合約也是一樣,國與國之間,都是如此,這邊簽下了約,那邊機會一到,轉眼就撕了,誰會當一回事。在楚漢爭雄的時候,劉三痞子耍流氓,這邊剛剛和項大傻簽約議下了和,那邊轉過頭來,就把兵馬調齊殺過去了。項羽怒斥他的時候,這位劉三痞子得意洋洋的說道:「項老弟,一張帛而已,何必那麼認真呢!」
這就是典型的說了不算!但他就是說了不算,重要的只是結果,過程算什麼?
也正是如此,劉羲就非常重視這些。當然,在劉羲的眼裡,這一套是給別人的。可現在的形式下,劉羲沒有選擇,他只能做出這退步的和約,向秦國低頭,按秦國的意思,向義渠進兵,把一切生存的希望放在他能大勝上面。劉羲在此有信心,是因為劉羲覺得,打一群勉強算是開化了一點點的野人,哪用費什麼力。
和約寫了秦國文字和東騎簡體字兩種,一式兩份。劉羲拉著嬴山簽名。嬴山十分新鮮,以至於他沒太在意那和約,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他的文化知識還不足以看出那份和約的妙處。相信也沒有什麼人可以看出來。嬴山的注意力全在那紙和筆上面。因為紙是少見的,還有筆,那筆不是毛筆,而是細細的碳筆。這樣的筆寫的字不是很漂亮,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劉羲從不在意,他要的只是效果。
在這份和約裡面,劉羲許下了很多空洞的諾言。比如他許下了,打下義渠後,一年之內,交割出他現在的地盤。再如他表示,打下了義渠後,渭南的良田劉羲只是借用三年,三年後他就還給秦國。不過,幸運的是,劉羲要到了一個穩定平和的惠民待遇,也就是低一點的商業稅。這就很足了。秦人不是太重商,給秦國交的稅也不是太多,秦人要的主要是商人的過路稅等小頭,現在劉羲把錢定死,以便於他的商團可以自由出入秦國賺錢。
只此一條就已經很合算了。而嬴山偏偏看不出來,誰能想得到,劉羲在意的是商而不是農。這在戰國還是難想的。因為戰國雖然商家輩出,每一個國家都要有大商來支撐場面,那是一個商業大爭的時代。可對國家來說,商業是可以富國,但國家真正的主要財富是農業。
這是中國國家建設的初步。從開始,生產力過盛,開始出現部族,然後是邦國。
有了邦國,收入穩定,國家富強,但無論如何,主要的收入還是農業。
這也是范蠡跑到越國當官,向越王提出的主要建議,就是把農業搞上去。在吳國滅越後,越國有心的消磨吳國的國力,這導致吳國的軍糧不足,而在這種情況下,越國向吳國上貢糧食,在一次吳國連種糧都吃光了的情況下,越國向吳國進貢用文火炒過的種子,導致吳國大荒。最後沒有糧食的吳國兵力不振,給越國一舉滅了。
這就是糧食的原因,此後人學者們一至認為,無農而國不穩!
就連法家李斯等人也表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農業,農業才是最重要的。在商鞅變法後的一個主要傾向,就是農耕!因為在此之前,秦國最痛苦的就是軍糧不足,商鞅提出,國要富,先有糧,有了糧,兵器甲具都是可以用糧來換的,而也正是有了糧,戰鬥就由秦國的力打了,不再受制於糧食的問題。
可劉羲重視的卻是商業。這很必然,因為劉羲是未來人,他深深的知道,商業的重要性。商業的主要力量就在於流通,在這個時候,商人主要的聚富手段,都是用運貨走賣的。也就是把東邊的賣到西邊去,把西邊的弄到東邊來,賺取兩邊的差價。這很簡單,也正是當時戰國商業的主要形式。
但這卻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因為劉羲沒有太多的封地,他的地盤太小了,小到光靠種田是不行的。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只能興商。一般來說,人們不瞭解興商的好處。或者說人們看到了商可以致富,但問題是,在沒有精細算帳方式和帳本,沒有統一商業法則的情況下,商業活動受到了限制。在這個時候,戰國的經濟和美國有點像,那就是壟斷,由一家一姓的大商壟斷一國的某項生意。這並不是好事,但並沒有人注意到,直到漢時儒家大興,開始了對商人無與倫比的迫害。
不管怎麼說了,得到了這份合約的嬴山離開了東騎,這就是秦國官員的好處了,他們做事一向求實,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學後世人那樣,到了一個地方,辦個什麼事,不是要大吃大喝,就是要小姐陪睡,對於嬴山來說,只要把任務達成,就行了,他並不會想著做沒有必要的多餘事,見國君覆命才是最重要的。
離開了東騎,嬴山和李格相定而別,自己帶著人直回櫟陽。
馬蹄飛奔,在官道上揚起一路的輕塵。嬴山只管自己跑馬,沒有想別的事情,所以他也沒有留意到在路邊的一隊人,這隊人十五六人的樣子,帶頭的男子頭髮都快禿了一半,但人卻是年青精神。他們一行葛衣布衫,足下是一對芒草鞋。雖然是粗布衣,可衣服卻很是素淨,是經常清洗的樣子。
這隊人老實的閃在一旁,靜俟馬隊過去。一人道:「呸,哪兒的官都一樣,如此放馬狂奔,見人也不減速,就不怕撞死傷到人麼!」另一人道:「不然,我看那人精於馬術,想是對自己的馬術有十足信心,所以不怕衝撞到人。」
帶頭的男子道:「好了,二位師弟,這都是小事,我們還是走我們的路吧。」眾人一併道:「是,師兄。」當下不復多言,直向櫟陽而去。
下了馬,嬴山匆匆忙忙的跑到了國府,他現在可不似從前,而是老老實實的守在國府門前,等候著國君的傳召。不一會兒,老內侍就過來了,請嬴山入內。
陳腐的國府還是如同從前,甚至多了一點清洗後的味道。地上的氈毯,房間裡的器物,都有了霉的氣味,這還算是魏國手下留情,或者說收入還算豐盛的魏兵對把秦國的這些舊破爛搬回國的興趣實在是缺缺。這讓秦國國君一行回櫟陽方便不少。
送嬴山進入,老肉侍端著一隻漆盤出去,嬴山眼尖,看見了,那是幾乎沒有怎麼動的食物。這是秦公無心為食,老內侍把食物拿下去換過。天熱,食物不能長時間單放。
秦公手持一卷竹牘,他整個人立在牛皮地,圖上看著,再對比手中的竹牘,眉頭皺成了「川」字形,這位秦公本是位少年男子,放在現代社會,他就是一個剛剛冒出社會的年青人,說白了,可能大學都沒有畢業。但是現在,整個大秦國的國運都放在了他的肩上,這種沉重讓他智計已窮,事實上,秦公本來也是個聰明有自己心計的人,但自打他登上國君之位,卻始終有著一種難以言敘的感覺,那就是自己的才能常常會讓他感覺到能力的不足。
秦公感覺自己能力不足的兩個原因,一個是他本人對一些事往往出不了切實的主意!這讓他對前景悲觀。或者說沒有希望,前途不見光明。這種情緒如一座大山死死的壓在他的心上。另一個原因就是下面很少有能臣可以用。秦公自己常有這種感覺,在軍事上,這也許好辦一點,他把軍事交在哥哥的手裡,至少在短期內,秦公相信嬴虔是不會鬧的。同時在西豲一戰中,秦公提拔起了一個將門新人,也是世族出生的,但並不是那種老大的世族,而是已經開始沒落的子車氏,這讓秦公可以暫時放心的使用他。可惜的是,在文事上,秦公可以倚靠的人就乏善可陳了。
首先是甘龍等文士,這些人的立政往往陳腐,沒有自己的主見,都是圍著甘龍的意見,但甘龍本人老謀算還是有一點,可現在的秦國是需要新鮮血液進來,要新的法子,新的主意,這讓秦公頭疼,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是甘龍出的主意往往發出一股子泥土味。
再說公孫賈,這個人倒也算是有一點才華,論及才學,甚至可以說比得上一些山東的士子,可問題是,公孫賈是一個典型的儒學大家,信奉的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為人穩重的過分!
杜摯是標準的老秦世族,但一個勁的跟著甘龍的屁股後面轉。
其它如孟西白三族為首的老秦世族更是形成了一股莫名的力量,這股力量甚至接二連三的違抗了君令!其中,在秦公定下割地求和的這一命令時,這些老世族還傻BB的要求繼續打下去。的確,如果再打下去,這些老世族是可以拿出自家的私兵私糧,但問題是,國家沒有這個權力。
自從齊國臣大欺主後(田代姜齊),各國都小心了,但就是這樣還是不行,發生了三家分晉的慘事!臣強欺主,這是可怕的事實。這也是秦獻公回到自己君位後行一連手法,先是殺了大庶長嬴改,然後遷都,再推行新法的原因。其中,遷都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別的,而就是避免自己在世族眼下受到鉗制!從這方面來說秦獻公做得很好,沒有引起世族的反彈,在他當位時期,世族的力量已經有所下降。
現在秦公是嬴渠梁,這是一個年青的君主,既然年青,所以也就有些許的衝動。原本他是打算聽從公父的命令,厚待老世族,但是現在,在雍城的時候,秦公給老世族的力量嚇了一跳,加之種種老世族對他命令的違抗,秦公現在對老世族有了一股說不出的憤恨!但……一個孝子的國君還不想對老世族大開殺戒。再者說了,秦公同樣明白,如果大殺老世族,萬一引起秦國的動亂,那就壞了。秦獻公給他下這種命令也是出於這種想法。
這和清朝時的三蕃是一樣的。強硬的手段只會引起反亂,只有用溫和的手法。
之所以歷史上嬴駟把老世族大殺一空,但那是建立在國府變法後,國力強大的基礎上,同時老世族也給商鞅變法削弱的差不多了。不過那可絕對不是現在可以對付的。
這一段的時間,秦公的思緒很亂,他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只能看著地圖,窮擔心。
「君上……」嬴山說話了。秦公身子動了一下,回過身來,心不在焉道:「山哥回來了。」
嬴山可不敢失禮,忙著躬身行禮,這臣君之禮可是一點也不敢廢。別看秦公當位後禍事連連,先是割地求和,又是給魏軍兵臨城下,可從這一切過來的秦公身上卻散發出了一股深沉凝重的權威,讓人感覺真的是受不了。一個個都似對秦獻公一樣對秦公。
「呵呵,起來吧……」秦公揮了一下手,他的目光還是注視著面前的牘簡。
見秦公如此專注愁苦,嬴山不由問道:「君上,怎麼回事?」
「沒什麼,」秦公似是小事一樣揮手,但「川」字的眉頭出賣了他:「只不過是些個鄉民打架死了人……這事常見!」雖然秦民私鬥死人是常事,但卻並不是秦公所樂見的。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