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雙龍傳 第 55 卷 第十章 世事難料
    寇仲和徐子陵談笑自若的沿官道朝東門走,徐子陵固是沒有武器,寇仲因把井中月和刺日弓藏在楚楚為他縫製、曾飽受劫難的羊皮外袍內,表面亦呈兩手空空,沒有絲毫殺伐的意味。

    寇仲笑道:"生命最動人的地方,是沒有人能預知下一刻會發生甚麼事,有甚麼變化?像我們現在的情況,入城後解暉會怎樣對付我們,或索性拒絕我們入城,想想他覺有趣。"

    徐子陵歎道:"你的膽子愈來愈大,會否是過於自信?以現在的形勢,我們這樣入城,是迫解暉不惜一切的殺死我們,否則他威信何存?"

    寇仲不同意道:"解暉終在江湖混過,俗語又有雲兩國相爭不斬來使。至少解暉會和我們見個面,聽聽我們有甚麼話說。"

    接著苦笑道:"若非看在玉致的情分上,我定不會到城內冒險,所以有一線機會,我亦要爭取,希望只須動口不用動手。"

    徐子陵沉聲道:"我是因同一理由,陪你做送兩頭肥羊入虎口的傻瓜。不過仍擔心一個不好,會立即觸發解暉跟四大族的內戰。"

    寇仲聳肩道:"解暉應不是如此愚蠢的人,所以危與機兩者並存,就看我們的應對。"

    城門在望,他們從外望去,不覺任何異常的情況,唯一令人不安的,是沒有平民百姓出入,整條官道空寂無人,只他兩兄弟悠然漫步。

    驀地蹄聲響起,十多騎從城門衝出,筆直朝兩人馳來。

    徐子陵立定道:"帶頭的是解文龍。"

    寇仲退回他旁,凝神瞧去,沉聲道:"見不道解暉嗎?"

    徐子陵搖頭表示沒有見到。

    十多騎勒馬收韁,戰馬仰嘶,在解文龍帶頭下,十多騎同時下馬,整齊劃一,人人年青力壯,體型壯碩膘悍,均是土獨尊堡後起一代的高手。

    解文龍趨前兩步,來到兩人半丈許處施禮道:"解文龍謹代表獨尊堡恭迎少帥和徐公子大駕。"

    兩人聽得你眼望我眼,這樣的接待,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當然也可能是解暉來個先禮後兵,待他們陷入絕境時方顯露真面目。

    寇仲呵呵一笑,還禮道:"解兄不用多禮,折煞小弟哩!我們不請自來,唐突無禮,解兄勿要見怪。"

    解文龍忙道:"哪裡!哪裡!"說罷令人牽來兩匹空騎,道:"家父在城中恭候兩位大駕,請讓文龍引路。"

    雙方踏蹬上馬,寇仲居中,徐子陵和解文龍策騎左右,在十多騎簇擁下,往東門緩馳而去。

    寇仲在馬上向解文龍問道:"嫂子好嗎?"

    解文龍可能沒想過寇仲會以如此親切友善的態度語氣跟他說話,微一錯愕,接著神色轉黯,頹然道:"近日發生的每一件事,均是她不願見到的,少帥認為她近況會是如何呢?"

    寇仲歎道:"這正是我和子陵來訪成都的原因,希望化戾氣為詳和。坦白說,直至此刻小弟仍不明白大家因何弄至此等田地?"

    解文龍目注前方,木無表情的道:"有些事文龍不方便說,家父自會給少帥個明白。"

    寇仲聽得心中一沉,照解文龍的神態語調,與解暉和氣收場的機會微乎其微。尚可慶幸的是解暉願意與他們說話,表現出與宋缺齊名的巴蜀武林大豪的氣度。

    徐子陵卻於解文龍說這番話時,心中湧起奇異莫名的感覺,似像在城內等待他們的,不只是解暉和他的解家軍那麼簡單,至於還有甚麼人,他卻沒法具體想出來。

    三騎領頭馳進門道,守城軍列隊兩旁,排至城門入口處,每邊約五十人,同時高聲舉兵器致敬,揚聲致諾,迥蕩於門道的空間內。可是比起龍泉城外面對金狼軍的千兵萬馬,這種氣勢只屬小兒科。

    見微知著,解家軍無可否認是一支精銳的勁旅,非是烏合之眾,能令解暉於隋亡後穩撐著巴蜀的場面,保持偏安,沒人敢來犯。而這情況終被本與解暉關係密切的宋缺打破。

    連接城門出口的大街不見半個行人,店舖閉門,充滿山雨欲來前的緊張氣氛。

    寇仲和徐子陵的目光直抵長街遠處負手獨立,際此寒冬峙分,仍只是一襲青衣,外罩風氅的中年人,比對起兩旁全副武裝的戰士,便他有種超然的味道。

    此人額高鼻挺,膚色黜黑,神情倔傲冷漠,隨隨便便的站在那裡,自有一股威震八方的霸道氣勢,雖稍遜宋缺那種睥睨天下、大地任我縱橫的氣概,仍可令任何人見而起敬,印象深刻。身上沒佩任何兵器,不過誰也不敢懷疑他具有凌厲的殺傷力。

    寇仲和徐子陵暗叫不妙,解暉正是那種絕不受威脅的人,擺出此等陣仗,表明不怕硬撼的鬥志和信心。

    解暉隔遠淡然自若道:"本人解暉!歡迎少帥與子陵光臨成都。"

    聲音悠然傳來,沒有提氣揚聲,每句每字均在兩人耳鼓內震鳴,單是這份功力,足令兩人生出謹慎之心,不敢大意輕敵,連可從容逃退的信心亦生動搖。

    人的名兒,樹的影子,解暉能與宋缺齊名,當然非是等閒之輩。

    寇仲在馬上抱拳應道:"堡主於百忙中仍肯抽空見我們兩個未成氣候的小子後輩,是我們的榮幸。"

    解暉哈哈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少帥謙虛哩!現在天下誰不曉得兩位大名。"

    寇仲為表示尊敬,於離解暉五丈外下馬,其他人連忙跟隨。

    空寂的大街本身自有其靜默的壓力,令人有透不過氣的感受。雙方的對話響迥蕩長街,氣氛沉凝,充滿大戰一觸即發的內在張力。

    解暉沒有分毫一言不合即動干戈的意思,雙目射出複雜難明的神色,凝視寇、徐兩人,又以徐子陵吸引他大部分的注意。其他人仍立於下馬處,由解文龍陪兩人往解暉行去。

    寇仲和徐子陵見慣場面,雖處身危機四伏的險地,仍是那副從容不迫的態度。

    解暉兩眼射出讚賞的神色,大大沖淡原本鬱結於雙目的肅殺神情,微笑道:"兩位千里而來,解某準備好一桌清茶素點,為兩位洗塵。"

    寇仲和徐子陵聽得你眼望我眼,既為解暉肯坐下來和他們說話意外,更為是清茶素點而非美酒佳餚百思不得其解。

    寇仲暗感不安,卻沒法把握到不妥當在甚麼地方,忙道:"承蒙堡主盛宴款待,大家可以坐下喝清茶,談天說地,人生還有甚麼比這更遐意的事?"

    徐子陵一顆心則不受控制的劇動幾下,隱隱預感到某些完全在他們想像之外的事正在前路上等待他們。

    解暉現出一絲苦澀的笑意,微一點頭,輕呼道:"開門迎賓!"

    "嘎!"

    在四人立處,左方一所原是門戶緊閉的菜館大門,中分而開,兩名解家戰士神態恭敬的從內而外的推開大門,動作緩慢穩定,遂分逐寸顯露菜館大堂的空間。

    本應排滿桌子的菜館大堂似乎只餘正中一桌,予人異乎尋常的感覺。

    可是吸引兩人注意的,卻是安坐於桌子朝街那邊椅上一塵不沾的動人仙子,她正以恬靜無波的清澈眼神,凝望街上的寇仲和徐子陵。

    徐子陵甚麼井中月、劍心通明全告失守,虎軀劇震。

    寇仲不比他好上多少,猛顫失色驚呼道:"妃暄!"

    竟是師仙子重返人世。

    她出現得如此突然,出人料外!就像她的色空劍般令人難以招架。

    任他們如何思慮周詳,不錯過任何可能性,也想不到會在城內遇見師妃暄。

    徐子陵渾體發熱,腦際轟然,心海翻起不受任何力量約束的滔天巨浪。

    曾幾何時?他是那麼地渴望可與她重聚,向她傾訴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只有她才明白的矛盾和痛苦,懇請她使出仙法搭救他。

    曾幾何時?他曾失去一切自制力的苦苦思念她,至乎想過拋下一切,到雲深不知處的靜齋,只為多看她一眼。

    沒有她的日子度日如年,可是殘酷的現實卻迫得他默默忍受,原因是怕驚擾她神聖不可侵犯的清修。

    在洛陽之戰自忖必死之際,他終忍不住分身往訪了空,透過了空向她遙寄心聲,希望她體諒自己違背她意旨的苦衷。

    被楊虛彥重創後,徐子陵再遇石青璇,當他的心神逐漸轉移到她的身上,對師妃暄的苦思終成功由濃轉淡,深埋心底。可是她卻於此要命時刻出現,還關乎到寇仲取得最後勝利的大計。

    造化弄人,莫過乎此。

    師妃暄仍是男裝打扮,上束軟頭,粗衣麻布,外披綿襖,素白襯素黃,足踏軟革靴,背佩色空劍,神色平和,令人無法測知她芳心內的玄虛。見兩人呆瞧著她,淡然自若的盈盈立起,唇角飄出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柔聲道:"少帥、子陵請!"

    寇仲和徐子陵像被隱形線索操控著的木偶般,忘記解暉父子,不約而同呆呆地往菜館走去。

    本是普通不過的一間食館,立即由凡塵轉化為仙界,全因仙蹤乍現。

    解暉父子跟在兩人身後,招呼他們入座。

    兩人呆頭鳥般依循解暉指示在師妃暄對面坐下,解暉父子陪坐兩邊。

    師妃暄親自為各人斟茶,然後坐下。

    菜館除這席素菜和圍桌而坐關係複雜至怎也說不明白的五個人外,再沒有其他人,開門的戰士默默為他們掩門後,退往館子外。

    解暉舉杯道:"兩位不論來成都所為何事,一天未翻臉動武,仍是我解暉的客人,解暉就借此一盞熱茶,敬兩位一杯。"

    徐子陵避開師妃暄似能透視人世間一切事物的清澄目光,投往清茗,暗歎一口氣,舉杯相應。

    寇仲則一瞬不瞬的迎上師妃暄的目光,緩緩舉杯,目光移往解暉,回復冷靜的沉聲道:"我寇仲希望下一趟見到堡主時,還可像現在般坐下喝茶。"

    四個男人均是一口喝盡杯內滾熱的茶,師妃暄淺嘗一口,悠然放下茶杯,神態從容自在,似是眼前發生的事與她沒半點關係。

    解文龍道:"這些素點均是賤內親手下廚造的,請勿客氣。"

    寇仲舉箸苦笑道:"我本食難下嚥,但既是解夫人一番盛意,怎敢辜負。子陵來吧!

    我們齊捧少夫人的場。"

    兩人食不知味的嘗了兩件素點後,解暉歎道:"撇開我們敵對的立場不論,兩位是解某在當今之世最看重的人。單是你們在塞外為我漢人爭光,任何人也要由衷讚賞。"

    師妃暄沒有絲毫發言的意思,饒有興致的瞧著神情古怪啃吃東西的徐子陵,秀目射出溫柔神色。

    寇仲頹然道:"坦白說,我本有千言萬語,要向解堡主痛陳利害,免致我們干戈相見,兩敗俱傷,並拯救巴蜀的無辜百姓。可是妃暄仙駕忽臨,弄得我現在六神無主,不知說甚麼好,不如請妃暄和堡主賜示。"

    師妃暄眠唇微笑,不置可否,目光投往解暉。

    解暉沒望向任何人,陷進深沉的思索中,雙日射出淒涼的神色,望往門外,不勝感慨的道:"我解暉縱橫天下數十年,從沒懼怕任何人,更不賣任何人的賬,只有兩個人例外。"

    解文龍垂首不語,似在分擔解暉心中的痛苦。

    寇仲訝道:"敢問這兩位能令堡主不能不賣賬的人是誰?"

    解暉目光移向寇仲,變得銳利如刀,沉聲道:"有一事我必須先作聲明,以免少帥誤解,不論兩位是否相信,權力富貴於我來說不外過眼雲煙,毫不足惜。如非天下大亂,我早退隱山林,把家當交給文龍打理,再不過問世事。所以楊廣身亡,我與巴盟締定協議,保持巴蜀中立,免百姓受戰火蹂躪摧殘,靜待統一天下的明主出現。"

    聽到解暉這番說話,徐子陵忍不住往師妃暄瞧去,這仙子生出感應似的迎上他的目光,輕柔地頜首點頭,表示解暉說的是由衷之言。

    寇仲卻聽得眉頭大皺,不解道:"既是如此,堡主何不繼續保持中立?"

    解暉沒有答他,露出緬懷的紳色,回到先前的話題,像喃喃自語的道:"在四十多年前一個炎熱的夏日,那時我還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宋缺為家族押送一批鹽貨來蜀,我則代表族人接收鹽貨。我從未見過像宋大哥如此英雄了得,不可一世的人物,使我一見心折,大家結成好友,聯手掃蕩當時肆虐蜀境內的凶悍馬賊,幾番出生入死,並肩作戰,宋大哥曾多次在極度凶險的情況下不顧生死的維護我。而我解暉之所以能有今天,全仗宋大哥為我撐腰,無論外面如何紛亂,使沒有人敢犯我境半步,皆因天下人人均知犯我解暉,必觸怒宋缺。天下誰敢開罪宋缺?"

    揣測和事實可以相距這麼遠,寇仲直至此刻親耳聽到解暉剖白與宋缺的關係,始曉得自己誤解解暉。這位巴蜀最有權勢的世族領袖並非因戀棧權位背宋缺迎李家,卻是另有原因,關鍵就在宋缺外解暉不得不賣賬的另一人。

    會是誰呢?

    徐子陵在師妃暄仙跡再現後,只有心亂如麻四個字可形容他的心情。石之軒不幸言中,當李世民陷於生死存亡的關頭,梵清惠不會坐視。

    在寇仲和宋缺的陣營外,只有師妃暄明白巴蜀是不容有失,若漢中陷落,寇仲可直接入關攻打長安,而楊公寶庫則令李淵失去長安的最大優勢。

    師妃暄現蹤於此,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著。

    寇仲的聲音響起道:"我明白哩!敢問堡主,另一位堡主不得不賣賬的人是誰?"

    解暉沉浸在往昔的回憶中,不勝唏噓的道:"有很多事我不敢想起,現下更不願再提。一直以來,宋大哥是解暉最敬服的人,到現在還沒有改變。若有選擇,我絕不願違逆他的旨意,何況玉華是我最鍾愛的好兒媳。"

    解文龍一顫道:"爹!"

    解暉舉手阻止他說下去,平靜的道:"另一位就是妃暄的師尊梵齋主,她因秀心和石之軒的事踏足江湖,而我和宋大哥亦因秀心要尋石之軒晦氣,大家相逢於道左,似無意實有緣。她與大哥的一席言談機鋒,我雖只是旁聽者,卻記得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更感受到她悲天憫人的情懷,為萬民著想的偉大情操,不敢有片刻忘記。"

    接著望向師妃暄,雙目透出溫柔之色,慈和的道:"所以當妃暄為李世民來向我說項,解釋她選擇李世民的前因後果,我是首趟在重要事項上沒徵得大哥同意,斷然答應妃暄開出的條件,為的不是我解家的榮辱,而是天下萬民的福祉,到今天仍不後悔,只痛心得不到大哥的諒解。我最不想與之為敵者,今天卻是我的敵人,但我心中沒絲毫怪責大哥,他有他的立場和看法,沒有人可以動搖他的信念。我當然不成,清惠亦無法辦到,我最不願目睹的情況,變成可怕的現實。"

    寇仲和徐子陵終明白過來,解暉雖沒說清楚他和梵清惠的關係,顯然他和宋缺均對梵清惠曾生出愛慕之意,但由於梵清惠出世的身份,當然不會有結果,就像徐子陵和師妃暄的關係。試想換過徐子陵是解暉,師妃暄的弟子在若干年後來求徐子陵,他可以拒絕嗎?

    徐子陵和寇仲均對解暉觀感大改,感到他是值得尊敬的前輩宗師。

    寇仲的目光從解暉移往師妃暄,歎道:"妃暄可知事情到達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我雖諒解堡主的苦衷,可是我與李世民結下解不開的深仇,再非我寇仲一個人的事,而是宋家和少帥聯軍全體的願望,故一切以能憑武力解決,沒有另一個可能性。"

    帥妃暄微笑道:"既是如此,我們就憑武力來解決吧!"

    寇仲和徐子陵聞聲愕然,乏言以對。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