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風雲錄 煮酒論史 第十一章 長河落日 第十一節
    第十一章長河落日第十一節大將軍接到消息後,以巡視陳倉、大散關防務為由,連夜出城。大將軍是此案的主審官,前期審訊的詳情只有大將軍知道,他不在,這案子也沒法審。長公主大為氣惱,一口氣全撒在廷尉卿張邈頭上,把他怒斥了一頓,責令他於本月內審結楊懿一案。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劉和等大臣乘機上奏,認為大將軍軍務繁忙,無暇審案,謀大逆一案還是移交給廷尉府審理為好。太傅楊彪、大司馬徐榮等大臣連忙勸諫,認為此議不妥,而且大將軍已經開始審案了,不宜中途換人。雙方唇槍舌劍,爭得面紅耳赤。就在這時,穎川太守韓銘急報朝廷,襄陽派出了議和特使,是否允許他們北上長安。朝廷早在洛陽大戰結束後,就曾數次下書招撫襄陽叛逆,而且提出了優厚的招撫條件,但襄陽方面沒有任何回應,置之不理。此刻突然聽到襄陽派人前來議和,長公主大喜,急忙下旨,命令韓銘陪同襄陽特使北上,有關和新任穎川太守張超交接的事由其下屬辦理。如果襄陽方面有意受撫,那麼荀彧就不能殺,辛評、荀諶、審榮等原洛陽大吏就不能殺。殺了他們,襄陽方面和其它各地叛逆會對長安的天子和朝廷充滿懷疑和恐懼,會讓他們感到生存的危機,嚴重影響招撫大事。長公主什麼話也沒說,返回了櫟陽,和中書監大臣商議招撫襄陽的事情。襄陽如能受撫,徐州、江東、巴蜀也就不足為慮,這樣不但天下能迅速穩定,更能極大地促進中興大業迅速走向成功。長公主決定全力以赴,盡最大可能招撫襄陽。二月下,廷尉府審結弘農太守楊懿一案。雖然楊懿犯有欺騙朝廷,欺上罔下等多項罪名,但因為他主要目的是為了賑濟災民,且自己沒有中飽私囊,所以從輕處理,罷職了事。宗正楊奇受到牽連,御史台認為他有袒護縱容之罪,上奏彈劾。楊奇被免去宗正卿一職,轉任太中大天。兩天後,長公主下旨,轉拜臧洪為宗正卿,轉拜禰衡為少府丞。同日,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劉和、廷尉卿張邈趕到櫟陽覲見長公主,就如何審理丁立、許混和朱魭三人的案子具體徵詢長公主的意見。許劭是長公主的老師,朱筱嵐大人是長公主府的長史,這三人的案子要想審結,朝堂上的阻力非常大。但一旦得到了長公主的支持,事情就大不一樣了。「他們三個人都被押到了京城?」長公主看完三位大臣的奏章後,隨口問道,「現在都關在廷尉府大牢嗎?」「是的。」張邈躬身說道,「臣以為,既然楊懿的案子已經結了,這三個案子就不能再拖了,還是盡早結案為好,免得各州郡人心惶惶。如今朝堂上下的眼睛都盯在這三個案子上,如果久拖不決,恐遭人非議,有可能損害天子和朝廷的威信。」長公主沉吟良久,搖了搖頭,「暫時緩一緩,先看看襄陽那邊可有受撫的誠意。如果襄陽確有受撫之意,並且很快受撫,那麼天子和朝廷的威信就會驟然增長,而且朝堂上的矛盾也會更加激烈……」長公主神情嚴肅,冷峻的目光從三位大臣的臉上一一掃過,「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蔡邕、劉和、張邈三人互相看看,臉顯憂色。如果襄陽受撫,朝堂上的矛盾就不是現在各權勢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是兵權之爭。長公主要和各方聯手,齊心協力削弱和奪回大將軍手裡的兵權了。「這件事先放一放,竭盡全力招撫襄陽。」長公主揮揮手,不容置疑地說道,「襄陽特使到了後,我親自和他們談。」二月二十九,襄陽特使到達關中,直接到櫟陽拜見天子和長公主。長公主命令大鴻臚袁耀以諸侯之禮相迎,並讓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劉和等朝中重臣設宴招待。小天子大為不滿,衝著長公主大叫大嚷,認為這有損朝廷的威儀,「他們是叛逆,是叛逆,朕絕不會重禮相待,絕不會,朕要殺了他們……」長公主連哄帶勸,但小天子就是不聽,歪著個腦袋和長公主對著幹。長公主一怒之下,把他關在了屋子裡,讓他把《春秋》從頭到尾抄一遍,不抄完,不准出來,並命令趙松和楊修嚴格監督。小天子像頭瘋狂的小老虎,把屋子裡的東西砸了個稀巴爛,一個字也不寫。長公主氣得渾身顫抖,淚如雨下,當著丞相蔡邕等大臣的面痛罵大將軍,「陛下都被大將軍教壞了。過去我叫陛下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現在呢?現在我說他一句,他就頂撞我十句。我叫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他根本不聽我的話。自從從洛陽戰場上回來,他就像個野人一樣,整天打打殺殺,舞刀論劍,隔三岔五就出去騎獵,沒有一天能安安心心坐在屋子裡讀書唸經。他現在哪像個大漢天子?哪有半點君主的樣子?」這是皇帝的家事,蔡邕等人不好說什麼,只能勸慰一番了事。襄陽方面對這次議和非常重視,大大小小派了十幾個官吏,為首者就是襄陽朝廷的太常卿蔡瑁,其他還有諸如韓嵩、蒯良、龐逸、馬鉉、徐庶、石韜等大吏,實力很強勁。長安朝廷中很多大臣和他們都是朋友。韓嵩是穎川韓家的人,和荀攸、鍾繇、陳群等人都是多年的好友。徐庶是穎川陽翟人,早年以俠勇聞名。後棄武從文,師從水鏡先生,和陳衛有同門之誼。蔡瑁曾在朝中做過校尉,蒯良、龐逸(龐德公的兒子)、馬鉉(襄陽馬家的人)都是襄陽高門望族,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識的故舊。當天晚上的筵席舉辦得很成功,氣氛很融洽。三月初一,下午,雙方在櫟陽宮正式會談,長公主親臨。襄陽方面拿出了一個完整的議和方案。這個方案接受了朝廷的招撫前提,尊奉長安的天子和朝廷,但在這個前提下,襄陽方面要求立藩。襄陽的天子被廢黜後,襄陽的廢帝、襄陽朝廷上的劉氏宗室要求封土地建諸侯,要擁有自己的封地,要擁有封地上的全部軍政大權。蔡瑁說,只要長安的天子和朝廷答應了這個議和方案,天下即刻一統,社稷將恢復穩定,大漢將沿著中興之路迅速推進。三月初一,晚上,鳳凰池***通明。襄陽的議和方案完全出乎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的預料,誰都沒有想到天下一統的日子竟然來得如此快速。以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劉和為首的一幫大臣更是欣喜萬分,連連向長公主表示恭賀。蔡邕等大臣認為,當年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時候,也曾建立藩國,這是穩定天下最快最好的辦法。等到天下穩定了,國力增強了,天子和朝廷的威儀威震天下了,再設法削藩,逐步奪取藩國的權柄,打擊藩國的實力,實現大漢的中興。太傅楊彪一言不發,坐在那裡打瞌睡。太尉荀攸、太常許劭、大司農李瑋被長公主特許參加了今晚的議事,但三人情緒低沉,臉上的笑容很勉強,也沒有對這份議和方案做出任何評價。大司馬徐榮、代行太尉事的光祿勳張燕、左車騎將軍鮮於輔、衛尉呂布、執金吾趙雲等大臣神色凝重,誰都沒有說話。五位將軍在鳳凰池議事上同時保持沉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鳳凰池的氣氛。長公主忍不住問道:「徐大人,你的意見呢?」「立藩的確是個迅速穩定天下的辦法。」徐榮躊躇良久,緩緩說道,「但這個『藩』如何立,藩國的封地有多大,藩國保留多少軍隊,藩國每年要向朝廷上繳多少賦稅等等,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需要很長時間的磋商,所以我們還是先談吧。談一段時間後,我們大概就能知道襄陽有多少受撫的誠意了。」徐榮這句話相當於在興高采烈的大臣們頭上潑了一盆冷水,鳳凰池的氣氛頓時冷淡下來。三月初三,正在武關巡視的大將軍李弘接到了大司馬徐榮的書信。李弘勃然大怒,把手中的書信狠狠砸到地上,怒聲吼道:「既然逼我殺人,那就不要怪我無情了。」傅干大駭,急忙撿起書信細看。立藩之事從最早招撫袁紹開始,就一次又一次傳到朝廷,叛逆們的用意很簡單,分裂長安。大漢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李弘和北疆人居功至偉,如果朝廷要立藩,首先就要擺平李弘和一大幫功勳卓著的北疆人。設想一下,假如天子和朝廷賜封一群叛逆為藩王,卻把功勳顯赫的北疆人丟到一邊,其後果不言而喻。過去李弘反對恢復五等爵位制,更反對立藩,並在中原大戰後上奏天子,義正嚴詞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把河北這股「分封風潮」徹底打下去了。今天,襄陽的叛逆們在洛陽大敗,形勢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再度祭起了「立藩」這個武器。不過這次他們的時機選擇得非常好,因為他們身陷險境,長安肯定會相信他們的「誠意」。其次,他們要求分封劉氏宗室為藩王,這和李弘絕不同意恢復五等爵位制的誓言沒有任何衝突,長安天子可以名正言順地分封藩王。然而,藩王一封,形勢的發展就不是李弘能控制的了。藩王一封,天下平定,李弘手中的兵權就要交出來,但李弘不敢交,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些藩王們會真心誠意地歸順天子。李弘拒絕交出兵權,藩王們就有理由出兵了,他們可以打著「除奸佞,清君側」旗號討伐李弘,就像當年袁紹等人討伐董卓一樣,於是天下大亂。這時朝中的大臣們不會支持李弘了。天下都平定了,你還把持兵權幹什麼?正是因為你把持兵權,禍亂朝綱,才引發了這場足以摧毀社稷的戰亂。大臣們會聯手對抗李弘,會想出各種辦法誅殺李弘,會竭盡全力配合各地藩王的大軍攻打長安。無論李弘的武力多麼強悍,他都無法和整個大漢相抗衡。從朝廷決定立藩之日起,他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他將一步步走向敗亡。李弘敗亡,也就意味著叛逆們的勝利。至於大漢的天子是誰,其實無所謂,只要是高祖的後裔,誰做皇帝都行。李弘憤怒了。中原大戰後的奏章和誓言,竟然釀出了今天這場大禍,這是李弘所始料不及的。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為了取信朝廷而斷然立誓。長公主和丞相蔡邕等大臣正是準確把握了這一點,打算利用「立藩」來逼迫李弘交出兵權。李弘交出了兵權,離開了朝堂,下一步就是削藩。對於朝廷來說,削藩的難度要遠遠小於奪取李弘手中兵權的難度。只要李弘手握兵權,社稷就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而長公主和朝中的大臣們也是寢食不安。「大將軍,你不要太激動。」傅干歎了口氣,小聲勸道,「如果長公主和朝廷答應立藩,襄陽會獅子大開口,談判的過程肯定會非常艱難,談判的時間肯定也很長,所以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扭轉局勢。」李弘冷笑,「我們沒有時間了。雖然因為三雍一事,丞相大人得罪了楊彪、荀攸和許劭這些老朋友,但如果有機會盡快平定天下,他們馬上便會盡釋前嫌,走到一起聯手對付我。」「大將軍……」傅干還想再勸,李弘一拳砸到了案几上,「急告張遼、蔣濟,給我抓人,給我嚴刑拷打,牽連的人越多越好。」「再告王當,把張超抓起來,把他所有下屬全部抓起來,給我一個一個地審,凡是有牽連的,都抓起來,一個不許放過。」傅干望著咆哮的李弘,驚駭地瞪大了眼睛。跳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