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自己放假,就發半章,別介意啊。)
十二月,大雪紛飛。
三個月來,安寧的青州不斷地傳來動盪的洛陽城的消息:
袁紹出走,屯兵渤海;劉辯被廢,丁管身死;越騎校尉伍孚行刺董卓不成,被亂刃分屍;接著,太史慈最關心的老朋友曹操也從京城中逃了出來。
最後,孔融也從洛陽跑了出來,當然是得罪了董卓,被貶到北海當太守來了。太史慈當然不會讓孔融去幹這活,事實證明,孔融做做學問、辦辦學校還行,要是讓他當什麼太守,肯定是一團糟。
正好,讓孔融去稷下學宮當治經博士講學去了。也算是人盡其才吧!當然,孔融的到來無疑增加了稷下學宮的知名度,再加上管寧、太史慈等人的大名令天下學子開始紛紛向青州湧來,漸漸地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輿論力量,在太史慈日後的征戰中默默的改變著天下的走向。這是後話,自不用提。
不過令太史慈驚喜的卻是從洛陽來的關於蔡邕府中的消息。
直到這時,太史慈才知道許褚居然誤打誤著,撞上了要殺人的徐庶。若是徐庶加入自己的陣營,太史慈手頭謀士短缺的問題就得到了緩解。不過這封信既然出自徐庶的手筆,想必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更令自己吃驚的是,這個徐庶居然想出了那麼個妙想天開的主意,令蔡邕這老頑固都屈服了,更大大的拉近了自己與蔡文姬的關係,在二十一世紀時,太史慈就從自己的朋友那裡說過,想要追求女孩子,第一步就是先要讓自己的名字和那女孩的名字時常出現在一起。這是與女孩子搭訕的一種方法。
雖然徐庶的計策中是令蔡邕態度曖昧,不過蔡邕既然能夠同意,那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點自我感覺良好,反正從徐庶這未謀面的屬下的字裡行間似乎透露出一種鼓勵。
太史慈抬起頭來看看此刻正好奇的看著自己的郭嘉,便把這封信遞給了後者。
郭嘉一愕,沒有想到太史慈會把信封上標有絕密標記的信給自己看,心中泛起知遇之感,連忙接了過來,展信而觀。越看臉上驚異之色越濃重,顯然是被這位沒有見過面的新同僚的謀略所吸引。
太史慈饒有興趣地看著郭嘉,不知道這鬼才對徐庶作何評價。
良久,郭嘉長出了一口氣,悠然道:「恨不能與此人交遊。」顯然對徐庶非常的肯定。郭嘉看向太史慈道:「不過我卻更加佩服主上你。」
太史慈聽得莫名其妙,郭嘉彷彿想要看破太史慈的腦袋似的,佩服道:「郭嘉原本對主上在洛陽的許多行為都不瞭解,豈知今日一觀,才知道主上原來早就已經料到了洛陽的局面,知道在那裡留之無益,再早早地趕回青州,做好應變的準備。」
太史慈在做那些事情的時候其實只是按照自己的記憶來佈置,根本就談不上什麼謀略,不過是知道事態的大體發展罷了。但在郭嘉看來,這就是驚世駭俗了。此時被郭嘉一說,完全不知道怎麼回答。
幸好郭嘉並沒有要追問的意思,只是拿著徐庶的信玩味道:「這個徐庶也不錯,看看他為蔡邕大人處的這個主意表面上看,當真是說不出的荒誕,實際上卻是看出了戰亂在即,所以為蔡邕尋找退路罷了。」
太史慈也看出了這層含義,笑道:「看來這個徐庶也是個人才呢!」
郭嘉沉思道:「尤其是他建議要我們與幽州刺史劉虞結盟這件事情,令郭嘉非常的佩服。」
太史慈一時想不到徐庶這個建議到底有什麼作用,唯有用詢問的眼光看向郭嘉。
郭嘉解釋道:「眼下只要是明眼人就可看出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不過戰爭一旦爆發,主上以為勝負會如何呢?」
太史慈當然知道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是董卓被趕出洛陽。不過這其中發生的巧合因素太多,所以就選是現在他可以肯定的說出結果也沒有用,被人詢問起原因更糟糕,所以搖頭道:「戰場上千變萬化,勝敗乃兵家常事,哪裡能夠說得準?董卓佔據地利,討伐董卓的人佔據人望,可是人望並不等於人和。就比如說春秋戰國時,六國合縱仍然讓秦國得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六國各有其各自的利益,根本就不能真正的團結合作。恐怕這問題也會出現在日後討伐董卓的人的身上吧?」
郭嘉被太史慈說得一愣,繼而讚歎道:「主上言之有理,若是只有一方豪強來討伐董卓,那會因為力量懸殊而直接失敗,若是組成討伐董卓的聯盟只怕大家會面和心不和,這勝負還真是難以預料呢!」
太史慈惟恐郭嘉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下去,那樣自己只能是說多錯多,所以連忙把話題扯了回來道:「這與徐庶建議我們與劉虞結盟有什麼關係?」
郭嘉笑道:「主上遇事算無遺策,今天怎麼在這件小事上疑惑了?現在皇上被廢,陳留王被董卓立為皇帝,若我是董卓,一旦聽說地方豪強起兵討伐他,他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找借口殺掉被廢的辯殿下,也就是現在的弘農王。」
太史慈被郭嘉一點馬上明白過來道:「原來如此!若是成立討伐董卓的聯盟,現在有能力成為盟主的就只有袁紹,而袁紹打的旗號肯定是董卓廢帝這件事情,所以董卓索性把弘農王殺掉,這樣對袁紹實則是一種變相的打擊,要知道袁紹在洛陽到現在一直擁護的就是就是弘農王辯殿下,一旦弘農王身死,就會令袁紹進退失據,更是對討董聯盟的一種動搖。」
郭嘉點頭道:「正是如此,所以若我是袁紹,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把對自己大有好處、可以增加自己聲望的討董聯盟維持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擁立一個新皇帝,並且在威望上要遠遠地高於董卓擁立的協殿下,最好的人選當然是幽州刺史劉虞了。」
太史慈聞聽此言,簡直對郭嘉和徐庶佩服的五體投地。要知道在歷史上,事態就是這麼發展的,曹操傳詔,袁紹起兵,討伐董卓的同盟剛一成立,劉辯就被董卓殺死,緊接著袁紹就如郭嘉所料一樣馬上派人給劉虞送信,要擁立劉虞做大漢的皇帝。
不過袁紹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劉虞根本就沒有同意這件事情。
經過郭嘉這麼一分析,太史慈發現了一些以往自己從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比如為何袁紹的討董聯盟最後會解散,看來其中劉虞的態度就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從袁紹的角度去看,劉虞不想當皇帝,那麼即便是剿滅了董卓又怎樣?難道要袁紹去扶植劉協?那豈非是出爾反爾?前腳還說要劉虞,現在看人家劉虞不答應,再轉過頭來劉協?何況他袁紹當初反對董卓廢立皇帝,提劍出洛陽的時候可是打著劉辯的口號,現在你讓他怎麼回頭再去劉協?
想得更遠一點,歷史上的袁紹為何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恐怕不是他愚蠢,而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至於在後來與曹操交戰的時候說自己奉了衣帶詔,那就是給自己弄了一塊遮羞布罷了。衣帶詔和他袁本初有何關係?漢獻帝寫血書時,袁紹又在哪裡呆著呢?若是漢獻帝在他的手裡,只怕會比在曹操手底下更慘。
不過這些對太史慈來講都不重要,問題的關鍵是徐庶建議自己與劉虞結盟這個主意到底有沒有必要,甚至要考慮到利害關係。
要知此時的劉虞已經並非是歷史上的劉虞,因為這個不懂軍事的政治天才手下有了劉關張。這讓太史慈完全判斷不出歷史的走向。
中國的北方已經不再向歷史一樣,是曹操、袁紹、公孫瓚、呂布、乃至陶謙爭雄的地方了。至少多了他太史慈和劉虞。若是有人說劉虞在手下還有劉關張的情況下,還會被公孫瓚輕易滅掉,打死太史慈都不相信。
甚至太史慈都在擔心,最後的結果會否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並非是曹操,而是這個劉虞。他可是皇室宗親啊!
要他去投向劉虞,那麼青州剛剛起步的改革怎麼辦?難道就此作廢?劉虞做皇帝或許會不錯,但他無力改變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現狀,充其量就是第二個光武帝。
未來將會怎樣呢?
要是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讓太史慈當平原縣令,自己找個機會收拾掉他的了。
不過令劉備這樣的死法,太史慈又實在有點接受不了。
正在矛盾中,管寧匆匆而入,劈頭蓋臉道:「主上,曹孟德發出討伐董卓的檄文了!」
太史慈和郭嘉對望一眼,知道該來的終於會來。
公元一百九十年一月,諸侯會盟。
與徐州刺史陶謙聯袂而來的太史慈帶領大軍到時,已有許多人到此。
太史慈此次西來,以郭嘉為軍師,領軍中祭酒之職。
至於將領,只帶了高順、徐盛、廖化、杜遠、武安國幾人,兵力也不過五萬。但只要想一想這三萬人均是出自高順幾年來訓練的手筆,就可知道軍隊的可怕處——這是一隻三萬人的陷陣營。
本來太史慈不想讓武安國來,生怕這位猛將見到呂布時弄得缺胳膊少腿的,那就得不償失了,誰知道那個多事的孔融偏偏讓武安國隨太史慈出征,理由是他不能去討伐董卓,要讓被他一手提拔的武安國代表他去。
這個武安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當然慨然應諾,大軍出征前,孔融還特意送武安國到城外,弄得武安國眼眶濕潤,指天立誓要奮勇爭先,為國殺敵。
聽得當時太史慈就心中哀歎,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他的那一隻手,別搞不好連小命都丟了。
自從在洛陽與呂布一戰後,太史慈的武功終於迎來了突破,一直到現在仍然在精修漸進中,不過自己現在是否是呂布的對手則要打過才知道。要知道那時的呂布可是在於王越酣戰之後,殺氣和意志都有所下降的時候,雖然事後也曾查看過王越的屍體和傷口,也可以估計出個大概,但終有偏差。
轉過頭去看看陶謙這老狐狸,這次出征也沒有帶多少人,只比太史慈多一點點,並且才一見面就像太史慈大吐苦水,說昌稀難以對付,戰局不利,所幸有太史慈派出的臧霸大軍幫忙,否則不堪設想。所以將領就帶了一個曹豹,一個糜芳。而且士兵大部分都是步兵,並沒有名震天下的丹陽鐵騎。
太史慈好笑的看著陶謙,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陶謙嘮嗑,在無聊的行軍途中倒也是一件快事。
陶謙與太史慈到諸侯會合處時,眾諸侯已安營下寨,綿延將近有二百餘里。
聞聽太史慈到來,曹操等人出中軍帳相迎。其中有許多老朋友:曹操、袁術、劉岱、鮑信、公孫瓚都是老熟人了,見面自然是十分的親熱。
曹操的好朋友陳留太守張邈,見到太史慈也還算親熱。看看正在微笑的曹操,再看看其貌不揚的張邈,太史慈心生感觸,只怕兩人此時還不知道日後的翻臉吧!又想要問問那個典韋是不是還在張邈的帳下用命,最後還是忍下了。
還有一個人對太史慈十分的熱情,當然是東郡太守喬瑁了,大概是因為自己那些年對他兒子的照顧吧?
氣派大得嚇人的當然是冀州刺史韓馥和山陽太守袁遺了。
其他如豫州刺史孔胄、河內郡太守王匡、廣陵太守張超、上黨太守張楊則是第一次見面,打過招呼便算完。
太史慈看看場面,發現正主袁紹還沒有來,那個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也沒有來。至於劉備嘛,則太史慈也無法判斷到底會不會來,畢竟在劉虞的手下辦事,而劉虞一直態度曖昧。
就在眾人客套時,又有一支人馬到來。
曹操連忙可派人去打探,結果竟然是太史慈剛剛掛念到的劉備!
太史慈聞言心中說不出的激動。
曹操聞言大喜道:「原來是破黃巾的劉玄德!眾位隨我去相迎。」
眾人的態度各異,曹操的好朋友鮑信當然沒話說,不過像袁術等人就態度一般了,太史慈看看眾人的反應,心知他們看不起毫無聲望的劉備,心中冷笑:在歷史上,你們這些人煙消雲散的時候,就是這位你們看不起的劉玄德,卻創立了蜀國。哼!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隨著曹操的腳步,太史慈手心微微冒汗。
劉關張,你們總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