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聲 正文 第九卷第718章【重返房山、怒斥】
    東風礦難與之前的孟家灣礦難有所不同。孟家灣礦難發生後,尚有很多礦難被困井下,等待現場救援。而此次的東風礦難,從11月17日晚上發生礦難,到18日凌晨,已經確定71人死亡,所有遇難礦工遺體都被找到,而受傷礦工也都在凌晨之前獲救。

    換言之,等待著安在濤這個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組長的,不是指揮救援,而是事故的事後調查以及向國務院提出問責的建議。

    這一次的調查組仍然由煤監局各業務部門和管理部門的官員組成,副組長是煤監局辦公室主任馬曉強。馬曉強這一次隨隊出差,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樣子。

    他得到了新局長安在濤的賞識,安在濤目前已經向安監總局黨組提出建議,由馬曉強擔任國家煤監局的局長助理,掛一個虛銜。雖然職務沒有什麼變化,權力更沒有增大,但級別卻因此升高了半級,由副廳級變成正廳級。對於馬曉強來說,這也算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科員李月茹也作為事故調查組成員跟了出來,其實這是馬曉強的安排,辦公室的人只有李月茹跟安在濤熟悉,帶李月茹出來,當然是為安在濤這個局長服務。

    孟家灣礦難以後,李月茹返回燕京後,在馬曉強的推薦下,經總局組織人事部門考察審核,被提拔成了辦公室下屬秘書科的副科長。這項提拔任命,馬曉強報給了局裡,安在濤沒有表示贊同但也沒有提出反對。在馬曉強看來,領導只要不反對,就是贊同了。因此,李月茹就這樣被提拔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副科長,但李月茹已經很知足了。畢竟,她剛剛參加工作不久,有了這麼一個良好的,有了局領導的賞識,她未來的前途其實也是一片光明。

    調查組下午2點多從天南下了飛機,然後在東山省安監局副局長孫大中的陪同下,乘東山省方面安排的大巴車上了高速,驅車直奔房山市。下午4點不到,就趕到了房山市,然後直接越過房山市區,繞外環公路去了谷瀾縣,沒有在房山市區停留。

    達到谷瀾縣東風煤礦時,已是下午5點。

    房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古雲蘭,房礦集團副總經理孟強,房山市安監局局長苟羥,谷瀾縣縣委書記陳達、縣長錢運錄等各級官員,還有一大群市縣以及房礦集團的相關幹部,迎候在了東風煤礦區的大門口。

    薄暮的夕陽下,西北風呼嘯如狂,落葉紛飛,捲起漫天的寒氣和塵沙。一輛米黃色的大巴車緩緩駛入礦區停下,古雲蘭趕忙帶著眾人迎了上去。

    車門打開,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現在眾人眼前,卻不是安在濤,而是國家煤監局局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馬曉強。古雲蘭充滿期待的眼神中掠過一絲失望,暗暗皺了皺眉。聽說安在濤要來,她心裡歡喜和興奮地昨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今天一大早更是趕來了谷瀾縣焦急等候。

    馬曉強帶著國務院調查組的人下了車,挨個跟古雲蘭等地方領導握手簡單寒暄,古雲蘭笑了笑問道,「馬主任,不知道安局長……」

    馬曉強微微一笑,「古市長,安局長在天南跟東山省的領導開一個碰頭會,應該很快就會趕過來。」

    ……

    ……

    在天南下飛機的時候,安在濤禮貌性地跟東山省委書記李大年、省長闞新民等領導打了一個電話過去,問候了一下。李大年和闞新民電話裡邀請他去省委。

    說是開碰頭會,其實不過是兩位省裡的主官,想要就東風煤礦礦難的問題上跟安在濤「通融」一下。發生重大礦難,對於全東山省的形象都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李大年和闞新民這兩位黨政主要領導心裡儘管惱火,早就先後作出了嚴查嚴辦的指示,但還是不得不考慮到東山省的「面子」。

    李大年的秘書在省委小常委樓下迎候,帶著安在濤悄然上了李大年的辦公室。李大年的辦公室裡,李大年,闞新民,還有省裡分管安全的女副省長趙秀蓮,已經等了他一段時間。

    趙秀蓮親自迎出了李大年的辦公室,與安在濤寒暄著一起進門,李大年和闞新民交換了一個眼神,起身來朗聲一笑,「在濤同志,歡迎啊。」

    闞新民也笑道,「安局長,雖然你也不是外人,回東山算是回家,但說實話,我和大年書記,秀蓮同志,還有其他的省領導,都不希望看到你。你這個煤監局局長啊,走到哪裡,哪裡就有礦難……」

    「李書記,闞省長,見過兩位領導。」安在濤微帶恭敬地大步上前,主動跟李大年和闞新民見禮,給予了兩位老領導足夠的尊重。一個是因為李大年和闞新民的級別地位擺在那裡,一省大員位高權重,一方諸侯;二來是因為兩人是安在濤的老領導,在省裡工作期間又頗得兩位器重和關照,在禮節上不能缺失。

    安在濤並非刻意表現出來的尊重和恭敬,自然讓李大年和闞新民心裡感覺很舒服。安在濤如今已經走上了部級領導崗位,而且又是深得國務院領導看重的要害中央部門領導,年輕有為前途無量,但他卻沒有任何驕矜之氣,仍舊像過去一樣沉穩有度,讓李大年和闞新民暗暗讚賞。

    坐在李大年的辦公室裡,跟李大年和闞新民以及趙秀蓮談了談東風礦難的事兒,雖然兩人沒有直說,但安在濤也明白了他們的意思,無非是希望他「就事論事」低調處理,不要牽扯到太多的地方黨政幹部。

    安在濤也不是一個古板僵化的人,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條件下,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賣給李大年和闞新民一個面子,他還是肯的。

    當然,這種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兒,見安在濤「默認」了下來,自然就是皆大歡喜。又在李大年那裡跟幾個東山省領導閒扯了幾句,然後安在濤就告辭離開東山省委,乘著省委辦公廳派的一輛專車立即趕往谷瀾縣。

    安在濤從天南市區的某報亭上買了一份當天的《東山晚報》,他想要透過媒體的報道來瞭解一些從地方官員和礦業集團公司領導那裡所得不到的信息。

    作為一個媒體人出身的高級幹部,安在濤洞悉媒體報道的所有環節和各種「規則」,很容易從媒體報道的字裡行間得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從而充實和校正自己的獨立判斷。

    《東山晚報》的頭版頭條就是東風礦難的相關報道,「礦難,礦難再見礦難」——大幅醒目的黑色標題觸目驚心,壓題的是幾張黝黑而骯髒的礦工面孔,背景是礦山鏡像。

    「東風煤礦始建於1956年,80年代經過了一次大規模的技術產能改造,改造後可年產五十萬噸煤,是一個證照齊全的國有大礦。據悉,東風煤礦連續三年被東山省評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明星礦。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就是這樣一個國有明星礦,卻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存在不少的漏洞。」

    「質疑一:下井人數為何出現兩個數字?221還是254?根據規定,每一位作業人員在下井前都要由專人進行考勤,接著領取礦燈和自救設備,然後在井口驗身站進行登記,方可下井作業。按理說,這三個環節登記的人數應該是一致的。」

    「東風煤礦事故發生後,人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井下到底有多少人?他們是誰?但是,在核實這個問題時卻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版本。根據下井前礦工的考勤表,下井人數應為254人,但是礦上發出的礦燈卻只有221個,井口驗身站檢測的人數也是221人,相差33人。那麼這33人到底是否下井呢?記者找到了部分礦工進行調查,礦工們都表示在是否戴礦燈,自救器下井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很大的自主性。據目前初步盤查的情況,這33人已經全部在家中找到,其中4人在考勤簿上作了登記卻沒有真正下井作業,另外29人都下過井,在下班之前全部回到了地面。」

    「質疑二除塵措施是否落實?經初步分析,這次事故可能是煤礦爆炸引起的。據瞭解,煤塵爆炸和瓦斯爆炸一樣,都屬於礦井中的重大災害事故。煤塵爆炸是在高溫或一定熱源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與煤塵極劇氧化的反應過程,煤塵爆炸瞬間可產生高溫、高壓以及強烈的衝擊波和火焰,並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

    「據調查統計,礦井下發生煤塵爆炸時,多數遇難人員直接死因是有害氣體和缺氧引起的中毒和窒息。按照有關規定,開採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有關專家告訴我們,煤塵爆炸其實是能夠防範的,煤塵堆積比較多,場所的消塵做得不好,產生煤塵飛揚,積聚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煤塵的爆炸,遇到明火就發生爆炸。據生還的礦工說,為防止灰塵,打眼應該用水才能前進,但那樣濕打會影響進度,為了趕進度,因此他們常常不用水。在沒有防煤塵爆炸的措施下作業,礦工的工作環境就隨時處在危險中……」

    「質疑三……」

    「質疑四……」

    這篇報道一連發出了8個「質疑」和「反問」,應該說是一篇觸及到實質性問題的深度報道,這樣的報道顯然是經過了宣傳部門的同意,而這從一個側面代表著省裡領導「嚴查嚴辦」的指示並不是虛話。

    安在濤長出了一口氣,面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心情非常不好。他心裡明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管他怎麼努力工作和強化監管,國內各地的礦難還是會頻頻發生,而等待著他的注定是疲於奔命,頻頻趕赴各地調查礦難。

    晚上六點多,安在濤趕到東風煤礦。省委派來的車剛停下,就圍攏過來一群地方官員,馬曉強等人自然也迎了上來。

    李月茹一個箭步,機靈地率先替安在濤打開車門,昏暗的光線下,安在濤剛下車就瞧見了古雲蘭那張因為激動而變得微微漲紅的臉。

    他笑了笑,主動上前跟古雲蘭握手,「雲蘭同志,想不到我們會在這種時間、在這種地方再次見面……」

    「安局長……歡迎老領導再次蒞臨房山檢查指導工作……」雖然古雲蘭有著滿腹的話兒想要「傾訴」,但當眾之下,她也只能強行按捺下自己紛亂激動的情緒,按照官場上的規矩,跟安在濤客套寒暄。

    安在濤匆匆跟古雲蘭寒暄幾句,在轉過身來跟其他官員握手的時候,尤其是在跟房礦和安監系統領導握手的時候,臉色就已經變得陰沉似水。

    ……

    ……

    安在濤沒有休息,立即奔赴出事礦井。礦井在礦難後已經被封存,所有遇難者遺體都已經找到,井下已經確認沒有礦工在內。

    安在濤靜靜地站在那裡,凝望著眼前歷經風雨滄桑斑駁不堪的井口影壁牆,望著上面那四個「安全至上」的紅漆大字,默然不語。

    突然,他回頭掃了簇擁在他身後的官員們一眼,淡淡道,「雲蘭同志,東風煤礦的幹部在不在?」

    古雲蘭微微點頭,凝目四顧,東風煤礦的礦長張金生和總工程師姜鵬趕緊一前一後誠惶誠恐地走上前來,媚笑道,「安局長……我是礦長張金生……這位是我們礦上的總工姜鵬。」

    安在濤淡淡點了點頭,「我來之前,跟省委李書記和闞新民省長以及分管安全的趙秀蓮副省長碰了碰頭,省裡領導的態度很明確,一定要查清本次事故是技術因素和突發因素導致的礦難,還是一起責任事故。」

    「目前,雖然還不能下結論,但是從相關情況來看,你們礦上最起碼是存在較大的管理漏洞,管理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是是是,安局長批評得對,我們有責任,有責任……」安在濤的聲音很凝重很低沉,張金生和姜鵬連連點頭,面色漲紅,屁也不敢放一個。

    「我在路上看過今天的《東山晚報》。有報道說,根據下井前礦工的考勤表,下井人數應為254人,但是礦上發出的礦燈卻只有221個,井口驗身站檢測的人數也是221人,相差33人……我剛才問了問有關同志,他們說這33人就像是報道上寫的那樣,都已經全部在家中找到,其中4人在考勤簿上作了登記卻沒有真正下井作業,另外29人都下過井,在下班之前全部回到了地面。」

    「這意味著什麼?」安在濤冷冷一笑,「這意味著你們礦上的管理混亂到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程度。先不用討論別的,你們當天的值班礦領導,難辭其咎,先撤職等候處理」

    ……

    ……

    「你們知道《緊急通知》和《特別規定》嗎?」安在濤沉聲道。

    張金生和姜鵬一臉茫然。

    安在濤提高聲調,再次問:「你們到底知不知道這兩個文件?」

    二人低下了頭。

    安在濤所說的這兩個文件,全名為《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前者九月三日出台,後者在孟家灣礦難發生後出台,目的是為了整頓煤礦行業,改善國內煤礦安全生產形勢。

    這兩個「重量級」的文件甫一出爐,便已成為煤礦安全生產的標桿,安在濤曾主導國家煤監局亦已多次下文要求各地認真學習,堅決貫徹。月初,安在濤在京郊一些小煤礦督察安全工作時,被抽查到的小煤礦礦主均表示知曉這兩個文件。

    但作為一家年生產能力高達五十萬噸,連續三年被東山省評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明星礦的國有大礦——東風煤礦,礦長和總工居然不知道這兩個上級文件的存在,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焉能不讓安在濤勃然大怒。

    安在濤怒火中燒當場怒斥道:「國務院下發的安全文件,你們竟然不知曉,文件連看都不看,還談什麼貫徹落實?玩忽職守,有章不循,什麼國有大礦領導,我看簡直連民營小煤窯主都不如」

    張金生和姜鵬面紅耳赤,囁嚅著說不出話來,無力地垂下頭去,神色狼狽不堪。

    還不僅僅是張金生和姜鵬兩人,週遭的地方官員,尤其是房礦集團的副總經理孟強,房山市安監局局長苟羥等人在安在濤的怒斥聲下,也自是難堪萬分,臉色都很難看。

    而週遭有幾個省內的記者,也聽到了安在濤的這一番怒斥。在第二天的各報報道中,紛紛出現了「安在濤怒斥」的新聞標題,更是有不少媒體將安在濤稱之為「鐵腕局長」。

    中央社的電傳新聞標題更是奪人眼球:安在濤怒斥國有煤礦礦長:「連民營小煤窯主都不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