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吼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量流民的湧入令到漢國內各地府衙承受了巨大壓力,與流民一同而來的,還有治安、疾病等等問題,江南的一些世家和幫派也隨著流民潮湧了進來。對於這些問題,段虎處理得很簡單,普通流民全部由地方府衙來負責,而那些江湖幫派則交給黑熊處理,因為在黑熊的麾下有個專門管理江湖事務的衙門,最後那些江南的世家段虎決定親自插手,由四大世家自行解決。

    在所有的應對策略上黑熊所用的手法最為激烈,在他的指揮下那些依附在段虎麾下的江湖門派們,使出了各種手段徹底剿滅那些想要趁火打劫的江湖幫派。其中親自率領幫中精銳的江南淮幫掌舵人王檀下場最為淒慘,雙腳剛剛踏上江北,便硬生生的被魔門和密宗掌門人聯手襲殺,最後連屍體也沒有留下,掉到江中餵魚了。

    雖然流民帶了不少的麻煩,變相的阻礙了段虎對北疆的馳援,但流民所帶來的現實利益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們不但在短時間內提升了段漢的整體國力,而且還帶來了不少的江南能工巧匠,更主要的就是不少曾經在南齊擔任官職的武將也投靠了過來,在黑熊查驗無誤之後,便補充進了眼下人手最為短缺的廂軍中,擔任下級將領,更為厲害的將領則直接編入駐守各地的強兵之中。

    在所有從江南投靠到段虎麾下的能人之中,以江南名將世家的檀家最受段虎矚目,檀家在南齊的地位就如同蒙家在大秦的地位一樣,可以說是軍中重臣,即便當年還未出名的洪峰也是拜在檀家上任老家主的門下才有今日的嶄露頭腳。然而也正是因為檀家與洪峰的關係密切,使得檀家也在七年前受到了南齊皇帝的猜忌,再加上這些年同為南齊名將世家的楊家打壓,檀家可以說是今時不同往日了。這七年來,檀家的旁系家族紛紛脫離檀家,投靠到大權在握的楊敬業和趙靜的麾下,而檀家嫡系也一再被打壓削弱,檀家在南齊軍中任職的子弟紛紛被楊敬業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趕出了軍隊,更有甚者他們還因為一句怨言而被南齊的密談狀告心有不軌、意圖謀反。

    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檀家的家主檀湘不得不做出決定,離開南齊,轉投他處。一開始他並沒有投向江北,而是南下投靠了天一道,由於檀家在江南也頗有名望,天一道的掌教天師對檀家可以說是禮遇有加,送大宅、金銀和婢女,將其安置在後方繁華的江南大鎮順德。然而在這一系列厚重的禮遇後,檀家看到的是深深的提防,天一道在提防他們偽降作亂,不但不安排檀家的人擔任官職,還限制檀家人出行,不得擅自離開順德,將其軟禁在順德城內。

    之後沒多久,一個出身檀家,現在在天一道擔任將領的人暗中報信,說現在天一道的掌教天師正在和楊敬業談判,準備拿檀家跟南齊交還現在天一道緊缺的糧食,因此檀家不得不再次離開新主另投他處。之後的一年中,檀家分別投靠了三苗、六大寨和吳國,最終在吳國受到了重用,家中子弟也分別在吳國擔任了各種官職。然而隨著呂梁攻打南疆、武成王投靠大猛,與武成王關係尚好的檀家再次遭受猜忌,家中子弟紛紛被免職罷官,家人被全數軟禁。就在這時,段虎頒下納民令的消息流傳到了吳國,檀家也曾屢次聽聞段虎用人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再則經洪峰介紹、與檀家小姐有過婚約的李信和趙炎也都段虎麾下穩坐高位、執掌兵權,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契機,於是便連夜逃離了吳國,秘密渡江進入了荊州武安。

    對於檀家的舉家投靠,段虎極為重視,以前他在收集洪峰資料時也曾聽聞過檀家之名,雖然這一代檀家並沒有多少出色的將領,但他們畢竟家勢悠遠,即便是吃老本,也足夠他們享用不盡了。在經過黑熊查驗無誤之後,段虎又接到了李信和趙炎兩人的保舉奏折,再加上為了安定那些隨著流民潮過來的江南將領們,他決定重用檀家。當即下旨,檀家家主檀湘任職世子府世子太傅教導世子軍略,其三個兒子破格進入并州軍校,並且許諾等其子通過軍校考試之後,便讓其組建檀家軍,直接聽命於段冰。之後,段虎又親自主持了檀家小姐和李信、趙炎的婚事,從而徹底的將檀家打上了段漢的烙印,這一系列的舉措也使得那些江南將領們安下心來,誓死為段虎效力。

    在段虎緊鑼密鼓的安排段冰接掌朝權的同時,他也不忘北疆戰事,隨著吠陀和安息兩國援軍的到來,北疆戰事越來越激烈了。已經完成整編的兩部玄甲軍也派往了北疆前線,隨著他們一同北上的還有大量的軍備物資,如糧草、軍械和箭矢等等,而在所有的軍械之中,由蒙佐和郭媛合力製造的火油車可以說是備受段虎的重視。這種可以噴出十餘米火龍的軍械絕對是能大範圍殺敵的凶器,而且火油車還可以拆卸下來單獨架設在犀角獸的身上,那樣的話擁有龐大身軀

    獸便會化成一輛無往不利的戰車,再配合玄甲軍作戰難想像有誰還能戰勝他們。

    此外隨他們一同前往北疆的還有八萬未曾完全整編的捍死鐵騎,段虎還專門將李昊從雍州調過來,連同他自己麾下的兩萬騎軍,組成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馳援北疆。

    段虎之所以沒有親自前往北疆,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由於湧入的流民遠遠超過了原來的預計,致使原本相對寬裕的糧草又開始緊缺起來。雖然他從江南購買了一些糧草,加上從民間大族收集到了一些存糧,再加上頒布禁酒令後,從酒商中收了一批准備用來釀酒的存糧,但是所有的糧草加起來還只是剛剛夠用,根本無法支撐段虎的大規模用兵計劃,段虎只能繼續等待,等到秋收以後,才能領軍出擊。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段虎需要等待杜坦尋找一條直接由并州、穿越恆連山脈進入吠陀的秘道。這條秘道在杜坦祖輩的書上有過記載,當時主要是由中原的走私商人將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品走私到吠陀而開闢出的一條道路。不過由於大雪山後來接連發生了山崩,使得走私商人損失嚴重,那些經常走這條道路的引路人也死傷殆盡,活著的認為這條道路觸怒了山神無論給多少錢都不願意進山,最終這條道路就荒廢了下來。

    杜坦在接到這項任務後,便立刻查訪了所有在并州西部山區生活過的老人,很快便找到了一個當年存活下來的引路人,不過由於他本人年齡已老,記憶有點模糊,再加上本能的畏懼那莫須有的山神,使得他說話顯得有點顛三倒四的。不過即便如此,杜坦也還是從他的話裡,聽出了一絲端倪,並且依照這麼一條線索最終找到了那條道路的入口處,現在他所要做的就是將整條道路的詳細地圖繪製出來,交給段虎。

    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推遲了段虎對北疆的攻勢,但卻也未嘗不是沒有好處,由於嚴勇的堅守,使得董斌聯軍的銳氣一挫再挫,始終無法穿越龍庭防線,在心浮氣躁之下,其聯軍的矛盾開始逐漸浮上水面,顯現出來。首先波魯士事件令到了薰斌和安息援軍、董斌和自己麾下的軍隊出現了矛盾,波魯士乃是安息國國王的二王子,也是這次安息援軍的統帥,他之所以會領兵東來主要就是為了在富庶的中原撈上一筆,然後立下一些軍功,好回到安息跟他的哥哥爭奪皇位。由於波魯士這人極為好色,在戰爭期間到處搜刮異族的美女,最後更加大膽的將董斌麾下大將博爾術的妻子擄入軍營之中,行姦淫之事。

    博爾術在得知情況之後,立刻帶著自己的親兵前往安息軍營要人,然而博爾術拒不承認此事,反而怪罪博爾術無禮取鬧,破壞聯盟,再加上博爾術沒有明確的證據標明自己的妻子在安息軍營中,最終使得趕來調停的董斌不得不斥退博爾術,並向波魯士道歉,這一舉動讓異族人倍感屈辱。

    然而事情還沒完結,當晚在離安息軍營不遠處的草地上異族的斥候兵發現博爾術妻子的屍體,屍體赤裸,有姦淫的跡象,而且手中握有波魯士的隨身玉飾。在得到了妻子遇害的消息之後,博爾術立刻召集兵馬準備為妻子報仇,而得到消息的董斌毫不猶豫的解除了博爾術的兵權,將其軟禁在家中,可是當他第二天準備去勸慰博爾術的時候,博爾術已經在數個時辰前羞憤自盡。

    整個事件的矛頭直接指向了董斌和波魯士,在異族中間開始流傳了薰斌利用自己麾下大將的妻子來討好波魯士的謠言,更有甚者謠傳董斌的妻子關月經常出入波魯士的軍營,靠著美色誘使波魯士支援董斌。一時間薰斌的聲望跌落到了谷底,雖然還不至於影響到他的統治,但卻已經使得他如同磐石一般的地基上面出現了裂痕,逼得董斌不得不接連發動進攻,用戰爭來轉移民眾和軍方的視線,平白在一次次無意義的戰鬥中消耗自身的戰力。

    其實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不關波魯士的事情,波魯士雖然為人好色,但他也非常有政治和軍事頭腦,否則他也不可能單獨統領數十萬人馬遠征東方。做為聯軍統帥的一員,他很清楚聯軍的團結意味著什麼,又怎麼可能去做出這種危害聯軍團結的事情呢?更何況博爾術的妻子雖然漂亮,但波魯士的隨營侍妾中比她漂亮的女人多的是,當初之所以擄劫異族民女,主要是想要嘗個鮮。

    然而也就是這種不端的行為給了段虎空子,段虎將暗中對付北疆叛軍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已經是薩滿教大祭司的長空婉如,讓其隨時注意異族聯軍的一舉一動。薩滿教經過長空婉如這些年的苦心經營,已經恢復了往日的榮光,而她更是被異族人視為了吉祥天女的化身,成為了異族人的精神領袖,其影響力不單單只是在民間,就連叛軍的軍隊中也被滲透了進去。薰斌雖然知道長空婉如的存在,但也不敢輕易的牴觸

    上長空婉如也從未發表過任何不利於董斌的言論,從斌開始對長空婉如掉以輕心來。

    在長空婉如接到了段虎的王令之後,她便開始積極的破壞聯軍的合作,暗中指使信徒將安息、吠陀援軍對地方民眾的破壞,加以十倍百倍的放大,謠傳出去,使得聯軍開始出現了不和的現象,至於波魯士事件也只是長空婉如耍弄的手段之一。其實董斌很聰明,也很睿智,他一聽事情經過就覺得此事應該與波魯士無關,所以才會讓博爾術退下,準備抽調人手徹查此事。然而事情發展得太過迅速,當晚就發現了博爾術妻子的屍體,博爾術開始調兵準備報仇,董斌又做出了一個明確的決定,撤銷了博爾術的軍權,並且準備第二天親自勸說博爾術。然而長空婉如的手比他要快多了,當晚便親自潛入了博爾術的家中,將博爾術擊斃,並偽裝成羞憤自盡的樣子,令到事件擴大,然後故意散播謠言,令到董斌自亂陣腳,從而波及到了阿術那一邊。

    雖然阿術這邊的軍隊也因為波魯士事件,開始對和自己搭配的吠陀援軍有了牴觸的心理,可是因為吠陀軍紀律嚴明,作戰勇猛,所以這種牴觸心理並不算很大。吠陀軍對於長空婉如來說,就像是一隻大烏龜似的,實在無從下手。組成吠陀軍的人主要是難馱,也就是僧兵,這些人全部都是吠陀國教婆門教中的最忠實教徒,他們有著堅實的信仰,堅修苦行,對於世俗的慾望和權力極為單薄,來北疆就是為了尋死。因為婆門教的大德聖主告訴他們這是一場聖戰,在這場戰爭中死去的人將會削去所有業報,進入極樂境界,這也就是吠陀援軍作戰極為勇猛,悍不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這樣一個信仰堅定的軍隊使得長空婉如完全沒有下手的可能,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信仰都是如此單純而堅定,對於吠陀國內卻有著不少漏洞可以鑽。賈淵之子賈晉和林重師之子林凡以弱冠之齡通過了學院的考核,被段虎破格編入了謀臣之列,給了他們一個軍機行走的差事,隨他們的父親處理政務,主要是負責在軍機處整理吠陀的情報。在眾多的情報中,他們二人發現了一個非常細小的事情,吠陀國王最寵愛的王妃生下了一名男嬰,取名帝因羅,意思為萬王之王。

    若單單是吠陀王妃生了一個兒子,並沒有什麼,但是他親自取得這個名字卻極有蹊蹺,因為在吠陀大王子領兵出征北疆的時候,吠陀國王許下諾言,只要王子得勝歸來,便會將王位傳於他。然而現在卻有給一個新生嬰兒取了一個萬王之王的名字,而且這個嬰兒的小舅又是當朝國相兼兵馬總統帥,那麼事情有不像是情報上說的那樣簡單了。於是乎賈晉和林凡兩人自己想了一個離間計,越級上報給段虎,請求批准執行,段虎看過之後,沒有修改一個字,便將其發給了長空婉如,讓其依照上面的計策執行。

    在短短的數天時間內,吠陀小王子的名字便傳遍了整個北疆,長空婉如非常巧妙的沒有製造任何謠言,而是用帝因羅這個名字的意思,勾起吠陀援軍統帥的大王子無限遐想,最終迫使他不得不放下北疆的戰事,回吠陀一趟。然而大王子的這一突然回國,正好給了吠陀國相一個借口,造謠說大王子想要趁著國內大軍大部分都開往北疆之際,回來召集婆門教信徒造反。

    在吠陀,婆門教和吠陀王族之間的皇權和教權之爭由來已久,誰都不服誰,而大王子卻是一個教權皇權合而為一的契機,因為當時吠陀大王子出身的時候,婆門教大德聖主就說大王子是大威勢神人降世,將來會成為婆門教的領袖,完成拯救世間的任務。這樣一來就使得吠陀大王子從一開始便已經得到了婆門教的教權,然而婆門教不斷的為大王子造勢,使得他在民間的威望越來越高,通過民間輿論,逼迫吠陀國王將皇權傳給大王子。即便是這次吠陀派兵出征北疆,也是受到了婆門教的推動,想要大王子在戰爭中,獲得更高的軍功,以得到吠陀各級將領的,從而讓其順利登上王位,完成最終的政教合一。

    婆門教的這些舉動雖然做得非常隱密,但吠陀國王也並非不知,不過因為他也同樣希望政教合一,同時也很喜歡這個大王子,所以就沒有多說什麼。但是這次大王子突然回國,而且回國之後沒有立刻到都城來,反而去了婆門教的總部所在城市,再加上身旁有人刻意造謠,使得他愈發的相信婆門教有什麼陰謀。於是他立刻下令解除了大王子的兵權,並且派人快馬前往北疆接管了吠陀援軍,同時派出軍隊圍住了婆門教所在的山城,將大王子抓了起來。這一舉措,使得婆門教和吠陀王族之間積累了千百年的衝突開始爆發出來,吠陀國內亂象也開始顯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