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三國 正文 第五百五十九回 陰錯陽差
    魏延、凌操領著軍兵且戰且退一連退出十里開外馬岱始終領兵咬住不放。此時可就看出幽州軍久經訓練來了。雖然幽州軍也同樣與那些吳軍一樣鏖戰了半宿。可幽州軍拉練急行軍所鍛煉出來的耐力那可不是魏延、凌操他們所帶領的這些江南士兵所比得了的。這些江南精銳即使是亡命逃竄而那些幽州軍還要時不時地吞噬掉落後的吳兵。

    可魏延、凌操的大部隊竟然也沒能逃脫幽州軍的追擊。

    可突然間就在吳軍再次轉過一道山梁的時候馬岱領著部隊也再次追擊過去的時候鼓號齊鳴一支部隊猛地從半山腰衝殺下來。那真是: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幽州軍雖然精銳可畢竟也是激戰了半宿此時又跑了這麼遠的路猛然間碰上這麼生猛的一支隊伍那也是難以招架硬生生被劈為了兩半。

    而此時魏延和凌操猛聽得後面的動靜雖然不知道怎麼回事可也知道幽州軍地追兵遇到麻煩了絕對是他們反敗為勝的一個機會。於是魏延、凌操也隨之組織部下再次反過頭來廝殺。

    這一下馬岱部隊可就更吃不住勁了。馬岱生怕自己的部隊全部丟在這裡拚命殺出重圍領著自己的殘部敗走。可就這一下馬岱部隊足有七千部隊被意外出現的敵軍給圈了進去吃掉了。

    當然了那七千部隊的反擊給魏延、凌操他們造成的傷亡也是不小。這還是突然出現的哪支部隊並沒有追擊馬岱而是與魏延、凌操他們共同消滅這被分割包圍的七千多人才能如此順利。

    等事後。大伙合併一處返回劍閣的時候魏延、凌操這才知道這半路殺出來地伏兵也不是外人乃是吳軍大將朱恆。

    敢情諸葛亮此人天性謹慎。派出凌操之後還有些不放心。總覺得此一戰。如果勝了。可以長一下已軍的士氣可兵無常態水無常形若是萬一有什麼意外失敗了。那對吳軍的士氣打擊可就更大了。而且魏延、凌操他們帶去的都是江南精銳。若是他們再敗了大軍的士氣就更不好調控了。

    故此。凌操走後不久諸葛亮又派朱恆領兵兩萬趕去按應。命令朱恆如若魏延、凌操他們取勝朱恆領兵按兵不動不去理會。若是魏延、凌操他們兵敗敵軍也無追兵也自按兵不動。可若是魏延、凌操他們落敗並有敵軍追擊之時可在魏延、凌操他們敗退的略上截擊敵軍追兵反敗為勝。而當敵軍敗退不可追擊全軍返回劍閣。

    魏延、凌操得知朱恆也是諸葛亮派來的諸葛亮竟然連這個都料到了。魏延、凌操、朱恆全都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佩服地五體投地。

    只有魏延稍稍有些抱怨道:「汝等儘是軍師所差此行有功無過。

    唯有某家妄作小人誇下海口定立奇功如若不成提頭來見。如今卻還要軍師派汝等前來搭救。某有何面目去見軍師。」

    言罷魏延又抱怨朱恆道:「朱持軍你也是地你放那些幽州軍逃跑何來。若是此時某家在把那些幽州軍馬也斬殺乾淨。某多少也能有些臉面去見軍師。」

    朱恆見自己救了魏延魏延還如此說當即一沉臉說道:「魏將軍哪裡話來?軍師料事如神。軍師的將令某家可沒有你魏將軍那麼大的膽子敢不聽。你魏將軍也不想想就留在這裡那點幽州軍咱們數倍的兵馬圍擊還弄得如此難以取勝若是把人余全部兵馬留下真不到咱們還能不能吃得下。況且此地離幽州軍地駐地不過才十多來裡地若是他們再有援兵增援咱們誰能當得?」

    朱恆生性勇烈為人也是傲得很向不喜居於人下。而且朱恆原本就對於劉磐這樣的大將因為魏延地進言而遭處斬非常的不滿此時當然就更聽不得魏延地牢騷了。當即給魏延來一個臉子。

    可問題是魏延也是一個聽不得小話的人魏延當即就要瞪眼。幸虧得三人中的凌操有些年紀連兒子都很大了也都是吳軍的將軍了。這為人的性格也就溫和了一些。想問題也就全面了一些。

    凌操當即攔話道:「魏持軍無需操心。軍師即讓我等接應與你。

    可見對魏將軍還是十分看重的。魏將軍回去之後只要對軍師賠個禮想來軍師也不會怪罪與你。何況我等此行雖沒有立下奇功可也斬獲了不少幽州軍的性命。長了咱們得銳氣。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功勞。軍師也就更不會怪罪與你了。」

    說實在的凌操此言多多少少有些虧心。吳軍與幽州軍激戰一晚裡裡外外算上最後朱恆加入所斬獲得那七千人也不過拼掉了馬岱不下兩萬左右的兵丁。可魏延、凌操、朱恆三人部隊加起來的損失那可就過了四萬多了。如果從兵力損失對比上很顯然吳軍絕對談不上一個勝字。

    但是這已經是吳軍與幽州軍交戰以來最好的結果了而且不管怎麼說幽州軍的那個先鋒營也算是毀了。凌操如此說倒也不算太過。

    而此時兵力損失雖然比較小的馬岱可卻連死的心都有了。雖然確確實實馬岱再此戰當中的兵力損失要比魏延、凌操、朱恆他們少。可馬岱卻無法像魏延、凌操、朱恆他們一樣漠視手下兵丁的性命只認為手下兵丁不過是自己建立功勳的籌碼、手段而己。

    馬岱加入幽州軍時的年齡還小還有一顆赤子之心。故此幽州軍愛兵如子的校訓也早已潛移默化的深印馬岱的腦海之中。如果這些士兵是堂堂正正竭盡全力的死在戰場之上。馬岱決不會有半分悲痛大丈夫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正是一個當兵地歸宿。死得其所。可如今這些士兵這些死去的士兵當中有很多本來是不應該喪命的若是自己佈置得再得當些。或是自己不領兵追出去那麼遠。

    很多很多的兵丁就用不著戰死了。盡在bsp;馬岱此時內疚的悲傷。甚至比自己當初得知叔父馬騰被殺以及堂兄馬生死不明還要痛苦。

    故此馬岱剛領兵回到軍營就把兵丁交給了龐德代為統管。也不理會龐德的追問。策馬揚鞭就趕往了趙雲的大營。

    到了趙雲的大營直接闖入趙雲地中軍大帳。跪在趙雲地面前哭訴道:「將軍末將無能。以致極兵折將。請將軍斬我示眾以慰那些枉死的英靈。」

    趙雲此時當然沒有休息雖然趙雲已經從陸續的戰報中得知龐德援軍到達後已經把吳軍偷襲的部隊戰敗了。可趙雲還是要等龐德地回報的。而今他這位結拜地小兄弟原本據說是追趕敵軍去了此時卻哭哭啼啼的來清斬。這也讓趙雲很是奇怪不知道生了什麼事端。

    趙云『啪』地一拍帥案大聲喝道:「馬岱!你身為幽州將領哭哭啼啼成和體統!給我站起來回話!」

    趙雲平時是很少對自己的這幾個兄弟板臉的總是溫和的護著他們。可如今趙雲一板臉大哥的威嚴還是讓馬岱一機靈馬岱當即站起來止住悲傷說道:「是!」

    隨後馬岱又把前因後果詳細的說了一遍。最後馬岱再次重申道:「將軍末將無能連累那麼多的將士枉死。末將自請斬罪!」

    趙雲沒搭理馬岱這些反而追問道:「你領兵追擊敵軍我事先交待你的那些你可辦好?」

    馬岱當即扯著脖子說道:「大哥交待的事我哪能忘了當然般的妥妥當當了。大哥您還不信我怎的?」

    趙雲至此放了一些心。反過頭來安慰馬岱道:「老四你也無需請罪。勝敗乃兵家常事此次敵軍竟然動用如此多的兵力去偷襲於你這本來就出乎咱們的意料之外。若說有錯。那豈不是大哥第一個就反了輕敵之錯……」

    不待趙雲說完馬岱已經急道:「大哥這分明都是小弟輕敵沒有向大哥報備想立一個功勞怎麼就成了大哥的過失。錯都在我這。

    好漢做事好漢擔。大哥無需為小弟分擔過錯!」

    趙雲微笑道:「老四既然你叫我大哥你的過錯我哪能不擔一些呢。何況此次確實是敵軍接連三番設伏出乎咱們的意料之外此非你戰之過也。而且你領兵力戰損兵兩萬傷敵卻倍數與此。這多少也算是一個功勞也算不上什麼過失。而你領兵追擊更是為了完成我的軍令。這就更不能算是過錯了。就算交戰之時你有什麼指揮不當的錯可你依計完成軍令也算是將功補過了。你且下去休息盤點清楚損失和戰果再來向我匯報。」

    馬岱傻傻的不再言語。可對趙雲的厚愛之情那卻感動的無以復加。

    可打完馬岱趙雲卻也很是頭疼。馬岱損兵兩萬那可絕對不想趙雲說的那麼輕鬆。趙雲手下不過才四萬的步軍。如今一下子就折損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兵丁裡面還有一萬來人都是帶著傷的。而且還是輕者少重者多。這如何不令趙雲頭疼。

    要知道蜀中山嶺、關隘眾多而今後攻打蜀中不管是劍閣那種雄關還是祁山那種山寨。那都是要靠步兵沖關沖山的。步兵沒有了單靠騎兵和弓箭手。那根本就沒有多少的攀爬能力那可就要全抓瞎了。到時候哪怕趙雲依熊黃月英暗中布下的計策成功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趙雲至此也只能按兵不動並派人向關羽匯報請調步軍增援。

    而面對趙雲的書信。關羽也有些犯愁。趙雲投失的兵力並不多。

    戰果也很不錯。如今的要求也不算過分。可這其他諸侯所擁有的炮灰兵種如今在關羽這裡卻是一個寶貝。

    幽州軍雄霸北方威震草原靠得就是幽州鐵騎。南船北馬得戰略思想那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有著實實在在地理環境和生存空間的。

    在面臨塞外草原民族的威脅下只有同樣能夠快反擊的騎兵才是可以對抗烏桓、鮮卑、匈奴等等的唯一兵種其他的諸如步兵、弓兵等等雖然能夠阻止對方的前進卻不足以大量殺傷外族震懾外族。

    那些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打了就跑根本不在乎追不上他們的步軍和弓兵。

    故此在長久的戰鬥當中幽州軍也自然而然的就偏重了騎兵。這要不是在統一遼東的時候吃了一回兒缺少步兵的虧。以至於延緩了攻打公孫度的進程步軍說不定已經成了幽州軍淘汰的兵種了。

    可就是如此由於偏重的不同步軍的數量還是少於騎軍尤其是各個地方防守都還要分出一部分步軍的數量。關羽手下的步軍數量就更少了。

    就連如今關羽手下的這些步軍這還都是在收編了董卓的兵馬之後加上新徵得兵丁重新訓練出來的。而今驟然間兩萬步軍喪生再加上一萬來的不能用的。以及關羽在祁山和陽平關損失的那些步軍一時間還真讓關羽的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黃月英建言關羽:「將軍可令驍騎快馬往返巡視漢中以此取代各城各縣鎮守之步卒。如此我軍精銳騎兵雖立攻不利守可卻也足以應對突事件。山賊、盜匪在我軍精銳騎兵往來奔馳之下也會滅絕而騎兵也比步軍更有威懾力那些周邊府縣的大族、望戶也絕不敢有什麼異動。而我軍鄧些散落各地的步軍也可因此凝聚起來可得兵三萬足夠趙將軍調度的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