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三國 正文 第五百五十回 三氣諸葛亮
    諸葛亮接到的戰報就這麼些東西。具體詳特就連當事人的魯肅和龐統也不是十分得清楚。但是單單是魯肅大軍失敗撤退這一事實這就足夠給諸葛亮雪上加霜的了。

    諸葛亮在接到陽平關失守的潔息之時雖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可並沒有絕望。諸葛亮還惦著加快行軍搶在關羽大軍之前在定軍山立下營寨。那定軍山雖然不如祁山山口和陽平關要塞那樣險峻可也算是一個山林茂密之所。有一定的地利。諸葛亮只要搶佔一時把關羽的大軍滯留那麼幾天就足可以讓魯肅大軍抽調一部分來支援。拖到孫權的命令下達。

    可如今魯肅大軍兵敗不僅僅是諸葛亮所期望的援軍沒有了。更主要的是諸葛亮大軍如果要駐紮在定軍山阻擋關羽大軍的話勢必要肢背受敵面臨兩面夾擊的風險。那是萬萬不可取的。尤共是那最後加入的軍隊勇猛無比數量也不在少嵌。來歷不明。這一切讓一心有所為卻為時局所困的諸葛亮徹底的絕望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只能心有不甘的選擇撤兵。回巴中與魯肅他們匯合然後再思量對敵幽州軍的辦法。

    此時唯一還讓諸葛亮有些慶幸的那就是馬和馬那一萬的兵馬俘虜當初為了穩妥。既沒有放在陽平關這個都線也沒放在漢寧那個楊松小人所在的後方而是放在巴中。如今只要這個最後的籌碼還沒有喪失自己終能以此為憑借。拖延出足夠的時間再次攻伐幽州的。

    不過諸葛亮在撒退的時候還是派出去了親信將領把沿途四十三座來不及撤走地糧站。一把火給燒了。那些糧站裡的存糧那可是漢中的多年積蓄自己帶不走也不能依此資敵。

    很快的諸葛亮改變行軍方向與魯肅他們在巴中匯合在了一起。

    這一回諸葛亮和魯肅見面那真都是感慨萬千。多麼好的一個大好局面啊。就這麼等啊等的。楞是給等黃了。成了如今這麼一個淒慘的結果。

    當天晚上。諸葛亮與魯肅這兩個好友相處一室。魯肅垂頭喪氣的對諸葛亮說道:「孔明賢弟你說這好好地局面。怎麼就成了這樣?難道我等偉業真地是逆天而行。上天責罰不成?那張飛原本都被咱們圍困起來他竟然還能策反漢寧軍兵與他共同作戰。還有那混戰之中。不知從何而來的軍兵更好似從天上掉下來的一般。這真是蒼天何其不公啊。」

    諸葛亮雖然也對魯肅的說法有些共鳴。可諸葛亮還是開解魯肅說道:「子敬兄。不必如此。天委重任與人必降磨難與其考其心志。這些都是咱們成功路上不可避免地荊棘。而由此也就更加暴露出來咱們吳軍的不足。咱們吳軍地兵馬實在是太雜了。有原先淮南袁術的兵馬有原先揚州劉鰩地兵馬如今更有荊州的兵馬南沙四郡的兵馬。以及現如今的蜀中兵馬漢中兵馬。這些兵馬只是簡單的混合在一起沒有凝成一股繩。而咱們江東的子弟兵又全都在大都督周將軍的掌控之中。如今兵敗卻也難免。」

    魯肅聞言更是歎息:「孔明此雖兵敗我倒不是怎麼在意。勝負乃是兵家常事。只要不傷及咱們根本咱們終有反敗為勝之機。那些雜牌的漢中軍蜀軍死傷在多。對咱們也是沒有什麼妨礙的。我只是為孔明你擔心啊。」

    諸葛亮的政治敏威度是相當高的。聞言而之雅意。當即一把抓住魯肅問道:「子敬兄你我兄弟一場。你可不能有話瞞我。到底有什麼事你可要給我說清楚了。」

    魯肅今天既然開了頭本來就也沒準備瞞諸葛亮。魯肅當即對諸葛亮說道:「孔明啊孔明。你也莫怪別人。實在是你鋒芒太露了。你自來到吳侯這裡一沒有結交朝臣二沒有結交權貴。以文臣而領武事。大都督公謹都要聽你調派你的鋒芒無人可及。眼紅你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荊南是你一個人獨自收下南沙四郡也是你一個人獨自說降的。就連西蜀漢中也是你一個說得的。地方官員將領也是你一手任命。雖然你忠心耿耿可你知道吳侯跟前有多少人說你壞話嗎?這也就是吳侯對你信任無比否則的話你早就該人頭落地了。

    如今咱們佔領蜀中、漢中你的功勞最大而你又是軍師將軍軍政一體除了吳侯也就你最大。連咱們主公都不過是一個吳侯總不能把你給封王了吧。這可也是封無可封。功高蓋主了。可如果單單只是這些。吳侯大度你也不貪什麼虛名咱們君臣一體這些問題也就不算什麼了。可是與幽州劉明開戰那也是你的主張如果咱們與那劉明能夠戰一個不分上下那也就罷了。可如今偏偏卻是損兵折將連漢中也不保了。那落井下石之小人還不拚命攻擊與你。而且如今咱們與幽州兵戎相見實實是落了下風即使是依著你的計策派人前去議和那也難免有乞降的嫌疑若是幽州趁機要挾咱們交出惹事者再有哪些小人從旁挑唆吳侯孔明你將身置何處?」

    魯肅這個人那絕對是一個夠朋友的人。雖然魯肅對孫權奉上了全部忠心更因此也更加全面的瞭解了孫權這個人可魯肅對諸葛亮這個他認為是朋友的人還是傾力相助能說的可是全都說了。

    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政治敏感度也是相當的高。魯肅說完諸葛亮也就全都明白。自己如今的局面可是相當的不妙。每一個君主所忌諱的事自己可是全都犯了。魯肅能給自己分析的這麼透徹依魯肅正人君子地性格他是不可能想那麼多的。肯定是他平日裡沒少勸告主公。

    這才知道的那麼透徹。

    因此諸葛亮也更加感激魯肅。不過。諸葛亮還是保持自已瀟灑形象的笑道:「子敬兄亮謝過子敬兄的恩情了。可結黨營私護為朋黨亮是干布來的。且若亮是如此等人子敬兄又豈會與我為友。

    為一旁小人而失子敬兄這麼一個友人亮雖愚鈍。可也是萬萬不會得。況且。子敬兄也無需多慮吳侯知我就如子敬兄一般。斷不會采乃讒言的。而至於那些宵小之言你我之輩。豈會介意。」

    諸葛亮雖然說得輕鬆可那些煩人的事。卻全都藏在了心中暗中籌謀對策。而那魯肅是一個實在人。雖有大智慧可卻也沒看出來。

    故此魯肅也不禁對諸葛亮在這麼一個危機時刻還如此達觀。深感佩服。同時也為自己這麼一個友人比自己還不開竅而感到苦惱。只能私下尋思如何為諸葛亮化解。

    次日諸葛亮聚集眾人說道:「幽州軍勢大巴中彈丸之地無險可持。不可當其鋒芒。我軍即日啟程趕往劍閣依險而守。當可據之。」

    巴中地地勢如何魯肅和龐統都是明白地很。諸葛亮說得那絕對是一矢中的。可他們也萬萬想不到諸葛亮競然有如此大的魄力肯如此大踏步的後退。諸葛亮功勞所在地漢中吳軍又為此做出了那麼大犧牲的漢中就如此輕易地合棄了不要了。這諸葛亮果然有其雄略。魯肅和龐統都是佩服不已。

    其實諸葛亮這也是在昨天晚上被魯肅點醒的。雖然孫權地命令不日就到很快自己就能有權利代表孫權與幽州軍談判議和了。就這麼待在巴中那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幽州軍保持強勢的情況下即使議和在沒有適當的武力倚仗的情況下對方保持著強勢那也不見得能談出什麼好結果來。很可能讓對方獅子大開口弄出許多不利的條件。

    故此諸葛亮才會決定先推倒一個能站住腳保持不敗的地方。在跟對方談判有其憑借又有一定的籌碼這樣才能成功。而劍閣乃是通往蜀中的雄關其險峻完善就不用說了。而且從漢中通往蜀中大軍而行也就這麼一個通道。雖然蜀中棧道那麼一條小路可諸葛亮卻巴不得幽州軍從那走呢。

    棧道。又稱閣道。那可不是什麼坦途。乃是一條通行於懸崖峭壁道路懸於半空的通道。幾乎全都是在崖壁之上橫向鑿孔一般口寬十分長二十分、深五十分用以插入粗木樑間距約為三步並下加斜撐。而後樑上再鋪上厚木扳又於路之旁側加構鐵鏈、木攔防護。道路可為狹窄。

    而蜀中棧道尤為其中之最。自關中越秦嶺沿漢水而至蜀中的棧道。那都是盤曲與峭壁之上。住來二者相遇均須側身慎行。而那峭壁臨水中無遮閉若幽州大軍敢從此而過必如盤蛇繞山一覽無遺。到時候單需一小卒持火把見其顏面笑而燃之雖百萬大軍均可付之一炬。

    諸葛亮對那蜀中棧道那可是放心的很。而除了棧道。蜀中群山環繞也就只有劍閣這麼一條通道可以大軍前進了。只要守住了劍閣就可保西蜀無失。也就可以與那幽州軍平分秋色了。而那漢中的所有存糧也全都被諸葛亮給燒了。幽州軍沒有所獲其補給只能靠後方支援如此大的補給量那幽州即使是財大氣出也不可能支持太長時間的。

    而至於漢中的得失諸葛亮也是一點不惋惜的。來得容易去得輕鬆。反正如今漢中的重地漢寧已經落入幽州軍的手裡陽平關也被人家幽州軍給佔領了漢中半壁都落入了幽州軍的手裡再守著這麼一點地方那也沒什麼意思了。而且如今不是有人在孫權耳邊說自己功勞太大嘛。如此減輕一些功勞正好也能平息一些。也是一句數得。

    故此諸葛亮思慮妥當才會做出了這麼一個決斷。諸葛亮在軍中那可是一言堂而魯肅和龐統如今也覺得諸葛亮說得在理。當然也不會反對。

    於是諸葛亮立即在巴中整軍全面撒退回劍閣據守。

    這該帶諸葛亮是全都帶了百姓糧草物資那是一個都不能少馬以及那些幽州軍的俘虜那更是重中之重而凡是不能帶走的那也全都付之一炬絕對是堅壁清野不給幽州軍留下任何的物資。

    這一切全都在諸葛亮周密的操控下忙而不亂的進行著。可諸葛亮在親歷親為的情況下又在百姓之中聽到一個差點讓諸葛亮吐血的傳聞。

    張任死了。

    當然了如果單單是光聽到張任死了。諸葛亮也許會有些思念哀痛。但諸葛亮也只會哀悼一番決不會有吐血的感覺。可百姓中的傳聞卻不僅僅是傳聞張任死了。而是在感歎張任是為了忠義死的。都在讚歎張任是一個忠義無比的漢子英雄!

    當然了如果還只是如此諸葛亮也只會盛讚張任的忠義。並會大肆宣揚此事依此為表率激勵全軍的士氣。可問題是這個傳聞之中的張任他所忠義的對象千不該萬不該無論如何不應該是他諸葛亮啊。

    諸葛亮本身乃是孫權手下的席軍師並不是什麼諸侯這張任對諸葛亮效得是哪門子的忠義。何況諸葛亮以文臣領武事。已經是權力沒有限制了。如今在傳聞蜀中頂尖大將向諸葛亮效忠那不就是和實諸葛亮私養死士結交黨羽意圖不軌。又是什麼?

    而諸葛亮如今又得魯肅提點知道自己正處在風浪口上本身的是非就夠多的了。現在再聽到這麼一個傳聞又豈能沒有吐血的感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