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近塵最後一句話如神來之筆一下子將崔文秀問得愣怔在地,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對方,琢磨了好一陣後才緩緩回答道:「薄老可是認為現在帝國軍隊的一些變化會給今後的戰爭帶來很多變化,甚至包括戰略戰術的安排佈置?」
「嗯,我說的正是這個意思。你注意到沒有,火銃和轟天雷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開始大規模裝備於軍隊中,到現在已經有超過一個軍團的陸軍列裝,看看梁崇信在天馬原一戰中使用火銃兵取得的驕人戰績,馬其汗人的騎兵尤其是重裝騎兵在火銃兵的打擊下幾乎就沒有發揮處一點作用,可以說完全就是成為了火銃兵練兵的靶子,我有一種感覺,火銃兵不僅僅會將重裝騎兵淘汰出戰爭歷史,同樣,它的出現和進一步改良也會讓陸軍中的重裝步兵和弓箭手淘汰出局。」
薄近塵臉上有一種深思熟慮後的感悟,幾乎每一句話都在敲打著崔文秀的心,作為大唐兩大軍帥之一他當然也見識過火銃兵的表現,也考慮過火銃兵會給今後的戰爭帶來一些變化,但是火銃兵在北方戰役中的作用更多的是輔助作用,並沒有向馬其汗戰役中那樣大規模成建制的使用,所以給他帶來的影響遠沒有仔細閱讀和瞭解馬其汗戰役中火銃兵作用和戰果的薄近塵那麼大,那麼深刻,今天聽到薄近塵這般一說他才意識到自己似乎小看了火銃兵這個兵種出現給帝國軍事帶來地巨變。
「薄老。你所說地是不是有些過了。火銃兵和轟天雷的出現的確是一個巨大進步,重裝騎兵的作用日後可能會受到極大遏制,或者說重裝騎兵會漸漸失去效用,但是要說火銃兵淘汰步兵和弓箭手,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了?」精明如崔文秀也一下子也難以接受薄近塵這個振聾發聵的看法,「火銃兵同樣有著許多自身弱點。比如下雨天他們的會受到極大限制,彈丸填裝速度仍然太慢,火銃質量堪憂,容易故障,更重要地是他們在近戰時幾乎就沒有任何作戰能力。這是他們致命的弱點。」
「文秀,你說的這幾點缺陷的確存在,但是據我所知,下雨天火藥會被淋濕受到影響問題科技開發部似乎已經有了解決辦法,估計很快就會在新改良的火銃中運用,到時候一般地下雨天不會影響到火銃兵的戰鬥力。至於彈丸填裝速度,科技開發部也在進一步優化和改良,當然更主要的是要依靠軍隊士兵日常訓練來提高速度。火銃質量問題更不是問題。我咨詢過科技開發部,火銃質量問題主要由於槍管的鋼質問題以及火藥質量問題造成。兩個主要問題現在據說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現在帝國經濟發展部和樞密院都在關注這個問題,科技開發部據說在煉鋼法上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的突破,堪稱大陸煉鋼史上一個重大的飛躍,不但鋼鐵地質量會得到極大提升,最重要的是鋼的產量將會成幾何倍數地增加,帝國皇帝陛下甚至將會授予在這個技術突破上做出重大貢獻地幾名學者和技術人員以貴族身份以資鼓勵,所以火銃質量可能也會得到很大提高。」
說到這個問題時,薄近塵也禁不住有些興奮,無論是整個大陸還是帝國對於鋼鐵的需求都在呈現出一種爆發式地增加,雖然興建了一大批採礦和冶煉工坊,但是對於各地欣欣向榮的經濟發展來說,這些增加根本就不夠,這也使得鋼鐵的價格一直在快速上懲,也嚴重影響到了帝國經濟發展。帝國科技開發部早就與帝國極大鋼鐵巨頭進行實驗合作,以求能夠在煉鋼法上取得突破,提升煉鋼產量和質量,經過了幾年的實驗,終於在近期取得了成功,作為帝國樞密院右使的薄近塵也不久前才瞭解到這個核心機密,很快帝國幾大鋼鐵企業就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也會給帝國其他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薄老是說得益於帝國煉鋼技術的提高,火銃的質量將會得到很大提升?」崔文秀當然清楚煉鋼技術提高會給帝國國民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但是作為軍人,他更關心煉鋼技術發展會給軍隊帶來何種變化和影響。
「嗯,這樣一來帝國也會加大力度生產火銃,陛下有意在今年之內至少要生產出五十萬支各型火銃,同時移動式第二代轟天雷也會加大力度生產,帝國軍隊將迎來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變革時代。」薄近塵深深吐了一口氣長氣緩緩道,「文秀,作為帝國軍方高層,我們都得做好思想準備,必須要跟上時代,否則就會被淘汰,崇信已經正式上書要求逐步取消現在陸軍步兵裝備,取而代之全部裝備第三代火銃,同時給火銃兵配備較為輕便的近戰武器作為補充,不能不說梁崇信在這一點上的目光相當敏銳,他不但看到了火銃兵將會成為日後帝國陸軍主流,而且還提出了補充措施,讓火銃兵能夠彌補近戰戰鬥力不足的缺陷。」
薄近塵的一番話讓崔文秀徹底陷入了深思,雖然對方話語中沒有半點批評自己的意思,但是崔文秀卻感覺到自己臉上一陣火辣辣的難受,就在自己一心想著如何返回中大陸去對付呂宋人以及還佔據了南梅利的西奧蘭人和日德蘭人時,剛剛取得南方戰役大勝的梁崇信卻已經能夠提出這樣的見解改革軍制了,崔文秀不得不反思自己這一段時間是不是有些陶醉於北方戰役的勝利中不思進取了,原本以為自己在北方戰役中的表現能夠壓到梁崇信一頭,也許就憑梁崇信的一份建議又將自己
己比了下去,自己還在琢磨著如何征服土地時,梁崇信卻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考慮整個帝國陸軍的發展方向了,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好生反思一下了呢?
正如薄近塵所說帝國鋼鐵技術上巨大突破讓整個帝國經濟發展部和樞密院都是異常振奮,事實上在帝國鋼鐵行業取得突破之前,帝國的機械加工行業也開始進入一個緩慢而又穩定的發展期,從700年開始,一系列用於加工鋼鐵製品的作坊規模迅速擴大,而直接原因就是源於水力的利用。
不過水力運用的突破並非來自帝國科技開發部,而是源於江南民間,由於紡織行業的巨大競爭壓力,江南紡織商人柯成倫率先開發出了紡紗效率提升了二十倍的手動紡紗機,這一先進技術在經過一系列的改良後於700年底正式定型,並在5019年中取得了帝國科技開發部專利司的正式專利,命名為柯式紡紗機,由於取得了專利,柯式紡織企業迅速在江南紡織業界中崛起,使得其他紡織企業需要使用這種機器不得不向其購買專利,這是一筆相當大的支出,但是如果你不購買,就只有被無情的淘汰出局,這也使得精於算計的江南商人們大為眼紅,對於開發更新更先進的技術也就更為熱心。
就在柯式紡紗機大放異彩時,更為先進效率更高的水力紡紗機終於出現了,而且與柯式紡紗機取得專利只相差半年時間,很快水力紡紗機也取得了專利,這直接尋致了江南紡織行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紡紗行業技術的急劇提升使得織布行業面臨巨大壓力,已經有了相當技術積累的織布行業當然不甘落後,在柯式紡紗機出現之後各大織布企業就開始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並很快在水力紡紗機出現後不久就出現了相應配套的水利織布機,紡紗織布相輔相成的技術提升使得江南乃至整個帝國的紡織行業引發了一場巨大革命,效率的提升使得江南紡織行業一下子大大超越了帝國其他地方,領袖群倫,迫使其他地區的紡織企業也迅速跟進,紡織行業也進入了一個快速更新換代時期。
隨著紡織行業的技術升級帶動了整個帝國經濟界對於各種技術升級的狂熱追求,這一股熱潮迅速波及到了經濟界的各行各業,技術升級帶來的巨大效益讓各行各業的巨頭們都意識到如果不能技術方面領先,那也就意味著自己的領袖位置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歷史,就會被那些後起之秀掀翻,柯式企業就是一個典型明證,僅僅是柯式紡紗機的短期領先便造就了一個企業的崛起,而這也讓那些希望在各自行業中成為老大的企業主們眼紅不已,要想成為第二個柯式,那在技術方面投入升級就是最大的希望。而要在技術升級方面取得突破那就需要在技術人才方面有充分的儲備和創新,這也使得各大企業主們紛紛挖掘收羅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