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經理人 作品相關 金融期貨(知識類,非喜莫入)
    所謂金融期貨,是指交易所按照一定規則反覆交易的標準化金融商品合約。這種合約在成交時雙方對規定品種、數量的金融商品協定交易的價格,在一個約定的未來時間按協定的價格進行實際交割,承擔著在若干日後買進或賣出該金融商品的義務和責任

    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金融市場日益動盪不安,利率、匯率、股市急劇波動,為了適應投資者對於規避價格風險、穩定金融工具價值的需要,以保值和轉移風險為目的的金融期貨便應運而生

    發展歷史不過30多年,但金融衍生品市場因具備價格發現和風險轉移等期貨屬性而迅速搶佔了原有的金融市場份額。在全球範圍內,金融期貨等衍生品成交規模在期貨交易中的比重已從1976年的不足1%,上升至目前的80%以上

    金融期貨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外匯(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

    股指期貨投資與股票投資區別

    雖然股指期貨投資與股票市場密不可分,但與大家熟悉的股票投資之間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

    首先是交易對像不同。股指期貨交易的對象不是股票,而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其次是交易制度不同。一是股指期貨採取「T+0」交易。二是股指期貨可以賣空。三是股指期貨採取保證金交易。四是股指期貨逐日進行無負債結算。第三是交割方式不同。股票表示對一家公司的所有權,而股指期貨是一種有到期期限的合約。第四是到期日不同。股票買入後可以一直持有,除非該股票被監管部門或交易所責令退市,否則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均可正常流通並交易……

    什麼是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它是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日期,按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

    與其他金融期貨、商品期貨一樣,股指期貨具有合約標準化、交易集中化、對沖機制、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和槓桿效應等共同特徵。除此之外,其自身還具有獨特的3個特徵:一是標的物為特定的股票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二是合約的價值以一定的貨幣乘數與股票指數報價的乘積來表示;三是採用現金交割,不需要交割股票而是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

    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套期保值規避系統性風險、套利投資、資產配置功能。

    一、價格發現功能。股指期貨交易以集中搓合競價方式產生未來不同到期月份的股指期貨合約價格,反映對股票市場未來走勢的預期。同時,大量實證研究表明,股指期貨價格先行於現貨指數價格,這有助於提高股票現貨市場價格的信息含量。

    二、套期保值規避系統性風險功能。股指期貨則提供了對沖股市系統風險的途徑,通過現貨和期貨市場上的對沖操作,使現貨和期貨市場的收益(損失)相互抵消,達到鎖定成本和確保利潤的目的,這就是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股指期貨把套期保值者的股票系統風險轉移給投機者。

    三、套利投資功能。股指期貨可以與多種證券品種進行套利交易,包括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股指期貨與ETF之間的套利,以及不同股指期貨合約之間的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到期日套利。

    四、資產配置功能。具體表現在:一是引入做空機制使得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從等待股票價格上升的單一模式轉變為雙向投資模式,使投資者的資金在行情下跌中也能有所作為而非被動閒置。二是有利於發展機構投資者,促進組合投資、加強風險管理。三是通過買賣股指期貨能夠調整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的比重,增加市場流動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而且克服了投資者難以按照無風險利率借貸資金的問題。

    股指期貨交易中程序化交易

    金瑞期貨

    程序化交易,主要是指應用計算機(與網絡)系統進行依據某種約定的條件形成證券組合,並構建組合交易指令,實現自動下單的交易過程。程序化交易是從美國1970年代資本市場的計算機股票組合交易發展演變而來的。隨著計算機技術金融數學理論的發展,程序化交易發展非常迅速,程序化交易軟件的功能也越來越精細化和富有效率。

    現在的程序化交易使用者主要集中在股票組合管理經理(基金經理)、經紀經理(經紀商)和各類數量化基金(對沖基金)市場機會套利投資經理。各類專業投資經理、經紀人可以直接通過計算機、網絡與各類交易所聯網,即可實現股票和衍生品組合的一次性買賣交易。

    程序化交易還有一類使用者,主要是期貨短期趨勢交易者,趨勢交易主要是建立在技術指標的設計、應用上,技術指標主要是針對價格和交易數量作相應的統計分析指標。這類投資人通過研究市場趨勢的各種技術指標,依據指標組合,建立自動買和賣的交易指令,並執行該交易。

    程序化交易最大好處在於交易是通過電腦自動執行,能幫助系統使用者最大程度地克服人性貪婪和恐懼的弱點,在風險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股指期貨的定價理論

    招商證券期貨公司籌備組

    在這裡需要指出,根據不同的假設條件可以推導出不同的定價公式,本文推導的定價公式僅供參考。

    (一)股指期貨的一般定價理論

    設I為期初現貨指數價格(初始投資額),D為現貨指數資產I獲得的紅利,d為現貨指數資產I所獲紅利的紅利率,F為指數I在一年後的指數價格,也應該是當前現貨指數的期貨價格,rf為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總投資I在一年後的資產值為I+D,顯然該投資的收益為:投資收益率=(F+D–I)/I

    該投資收益率應該接近或等於其他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否則投資者就會面臨兩種有不同收益率的無風險投資策略,因此,偏離無風險收益率的情況不會持久。要使得套保達到市場只有唯一的無風險收益率的均衡效果,應該有下式成立:rf=(F+D–I)/I

    重新整理後得到現貨指數的期貨價格為:F=I(1+rf)–D=I(1+rf–d)

    再假設股票指數對應的股票有N只,每隻股票的股本數為Ni,股價為Si,AND為這N只股票每年排出的總股息。可以證明F的表達式如下:

    (二)滬深300指數期貨定價公式

    前面是根據合約持有期限1年情況下推導出的股指期貨一般定價公式,但根據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合約設置上來看,最近兩個近月和最近兩個季月的合約月份決定了,合約最長交易時間不超過8個月,因此滬深300指數期貨定價公式有所不同:

    設I為期初滬深300指數價格或資產;

    DT為現貨指數資產I從滬深300只成份股在週期Tr內派息總額(不同季度有所不同)按照週期T攤分到的紅利,F為期初股指期貨價格;

    T代表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的實際運行時間,最大8個月(單位為自然日);

    Tr為現貨市場即國內整個市場一個財會年度的時間跨度或銀行將年利率轉化為利率所約定的週期跨度,為360天常量,這裡用符號表示是為使公式將來能夠應用於其他品種和不同週期(例如國債期貨的定價,國債期貨的週期有短期,中期和長期)做鋪墊。

    假設前面任何月份開始在週期T內的派息是相等的(實際應用時可用係數調整不同的時段的派息水平),則用同樣的套利原理可以推導出滬深300指數期貨定價公式:

    通過對股指期貨定價理論的研究,投資者可以把握股指期貨的合理價格,進行套期保值,把握無風險的套利機會。

    股指期貨均線效應

    均線也稱為移動平均線,反映的是該證券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當前價格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價差,稱為乖離率,反映的是該證券波動狀況。股指期貨的均線效應是指在推出股指期貨以後,標的指數較推出以前會更接近一些長期的移動平均線,也就是市場的平均乖離率會有縮小的趨勢。

    我們來看一些簡單的數字,香港恆生指數120日均線乖離率近一年來最大值是年8月17日由於次級債危機大跌時的偏離值是日經指數與120日平均線近一年最大的偏離值是月17日全球股災時的偏離值是道瓊斯指數近一年來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別是7.85滬深300指數的偏離程度就要大得多,120日平均線近一年的最大偏離值達到

    滬深300指數偏離程度較其他市場大,原因有很多,但沒有管理系統風險的工具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金融學中一般使用標準差或者協方差作為衡量市場風險的方法,通過累加統計期內的每日價格與平均價格的差額來計算市場風險,實際上與計算乖離率的方法原理上是一樣的。簡單來講,當指數與移動平均線較遠的時候,市場風險比較大;相反,當指數與移動平均線比較近的時候,系統風險就比較小。如果有股指期貨作為管理市場風險的工具,當系統風險增加時,投資者賣出股指期貨對沖系統風險,並通過股指期貨的價格發現作用傳導至現貨市場,導致現貨價格下跌,向移動平均線靠攏。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系統風險對沖工具的時候,指數偏離價格平均線幅度會比較小。

    使用多長週期的平均線並沒有絕對的規定。一般來說,管理資產量越大的機構投資者,由於投資週期比較長,因此會使用更長週期的平均線作為衡量系統風險的標準。而管理資金較小的投資者,由於進出市場更容易,可能會使用更短週期的平均線甚至不對資產進行套期保值。既然機構投資者的套期保值交易是指數出現均線效應的原因,而管理資產量比較大的機構才有套期保值的需求,他們考慮的是較長週期內的系統風險,因此,均線效應對長週期均線系統偏離程度的收斂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股指期貨實現均線效應還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股指期貨的市場容量,正如上文所述,管理大規模資產的機構投資者才是套期保值的主要力量,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投機盤作為對手,龐

    大的套保需求根本無法滿足,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現價格向均線收斂的現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