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雜家呂不韋 趙境風雲 第191章三件大事
    10198戰國雜家呂不韋第191章三件大事

    著地卜凡是渾身湧血的襄棠、富虜等五位投誠者。無不長歎口氣,那顆懸著的心。也才算真正落了地。

    海棠笑吟吟地,腰肢款擺地來到呂不韋身邊,歪著頭滿意地,左右打量了呂不韋幾眼。

    她淺淺一笑,雙頰上泛出淺淺的酒渦兒,向呂不韋打趣道:「呂將軍已是做到了我們約定之事,我等也自然會依附於將軍,但不知將軍是否。今夜留宿於奴家的房中呢?「

    聽到海棠如此直白的挑逗之語,巳蛇與卯兔兩使者的臉上,不由盡顯尷尬之色。

    海棠姐這話也太讓人難堪了。咱們幾人投靠這呂不韋,難道就要陪他上床睡覺,做那羞人之事嗎?

    兩女姿色也走出色,再加上風情無限的海棠,三人在呂不韋所見過的美女中,也都算得是上上之選,麗質盈盈,一顰一笑之間更是百媚

    生。

    但海棠的嬌艷媚,是在於言表。而且舉止體態天生嫵媚,連她自己也是掩飾不住。

    縱然滿腹傷懷,珠淚盈盈之時,那眉眼五官也是一副狐媚子形象。若不是深知她從事的行當,以及那駭人的名頭,以其那相貌就算是悲慼戚的與人傾訴,也很難叫人相信她的誠意,深情傾訴也必會是大打折扣。

    那骨子裡帶著的風情萬種,嫵媚的、嫻雅的、清純的、妖憨的、稚嫩的、騷媚入骨的,無論扮成什麼模樣,種種表情神態不但形似,再且神似。

    呂不韋抬起那憂鬱的雙眼,皺眉說道:「投靠之事好說,但其他之事卻是免談。我呂某雖然不算是正人君子,但卻也不會無恥的。去打自己下屬的主意。「

    海棠聽了呂不韋之言,先是一愣,卻馬上嫣然笑道:「銘記呂將軍之令,但密室中的竹葉三,將軍打算如此處置?我等幾人,您又打算如何安置呢?「

    呂不韋微微皺了皺眉,擔心地道:「我想襄二所說之言,未必就完全都是恐嚇,禽家畢竟也存在了幾百年,很可能是上古百家流傳下的一支,所以其宗家之內,應該確實會有高手隱於海外!「

    海棠嘴角微微露出一絲譏請,淡然說道:「將軍放心,若是您懼怕禽家所謂的那些太上,前來尋仇的話,我等自然會去別處謀生,絕不連累將軍。「

    她說到這兒,忽地想到了什麼。俏巧地白了呂不韋一眼,輕輕地說道:「還以為將軍您是個不世梟雄,我等還打算把身家,全部壓在您身上呢,卻沒想到「

    呂不韋聽她聲音有些柔膩,不覺抬眼望去。只見海棠淺笑如謎,眉梢眼角流露出一種成熟女人的嫵媚風情。賽雪的香腮之上,如同抹了一層淡淡的胭脂,那雙流動的眼波注視著自己,忽地明白過來她指的什麼。面上也不覺一熱。

    幾人這時,已是都聚攏了過來。卯兔使者一直注意著兩人的談話。瞧見二人神色怪異,總覺得兩人間。似乎有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明亮的美目中不由露出怪怪的神情。

    可是她乖巧地扭過了頭去,什麼也沒有說。她雖拙於計謀,但卻並不愚笨,看著兩人明挑暗逗的樣子。心裡卻隱隱的泛酸起來。

    「我呂不韋像是怕事之人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竹葉三必須殺死,至於你們「

    呂不韋轉身對呂梁說道:「明日一早,你送他們幾人去明覺村的兵營,告訴韓非和李斯,這五位是我請來的教官,負責教授掩日軍士兵們,刺殺埋伏之戰法!「

    呂梁答應一聲,對寅虎笑道:「麻煩去處理了累贅之人,我們也好明日出城!「

    巳蛇卻冷著聲音,說道:「此事還是我們去做吧,海棠姐,咱們走!「

    當呂不韋回到府邸,已是將要黎明之時。還沒等他與王剪跨入府邸。一騎快馬卻從王城方向急馳而來。

    「大王宣了旨意,傳呂將軍馬上上朝議事!「那禁軍侍衛跳下馬來。在呂不韋身邊恭敬地說道。

    此時就上朝?難道走出了什麼大事?看來老惠文王定是真有急事。不然不會如此天色未明,就派來傳喚自己。

    難道說是北地戰事,已是有了結果不成?此戰呂不韋早已知道。趙國必敗無疑,卻沒有想到,會敗的如此之快。卻不知是匈奴軍隊的戰鬥力強悍,還是公子穆那傢伙是個廢物。

    進了趙宮內城,直行,穿啟德殿、安逸殿,總算望到了正陽殿的影子,呂將軍搓了搓凍僵的手掌。一個人影走過來,尖著嗓子叫道:「哎喲,呂將軍,您可算是來了。大王現在氣惱得不行,正在發脾氣呢,你一會進去了,可要小心著點。「

    「喲,這不是陶舍人麼?好久不見了。「呂不韋笑著拱拱手。

    陶然急忙回禮,焦急地道:「呂將軍,這北面的戰報一送回來,大王就急了,馬上召集眾個前來議事。剛剛廉大將軍、馬服君、平原君都被大王好生怒斥!王后怕您進去,不知所以,再去招惹了大王,所以派我來通知您一聲。「

    這王后肥鸞還真講情意,自然怕我這姦夫衝撞了她的親夫,而派人來通知我小心留意,

    咦?好像不對,不會是她想要靠我,使她那兒子公子寂上位吧?這事確是有些難辦了,自己已是多次與韓妃韓嫣,進行了易,答應卓著公子丹登上王位。而且歷史上。本就是趙丹即位,自己那叫順勢佔佔便宜而已。

    但要是幫助公子寂的話,那可是逆天行事,實在大為不妥。幸好王后肥鸞到現在,還沒有同自己提過此事,不然卻是一件極為頭痛的麻煩。

    呂不韋打了個哈哈,自懷裡摸出兩枚指甲大的珍珠,隱秘地塞給陶舍人:「實在太是麻煩陶舍人了。為了呂某之事,讓您這大冷天。在外面凍了多時,實在是不好意思。這點小玩意,全當是呂某相謝。

    陶舍人急忙將手縮了回去,諂媚地笑道:「本宦卻是不敢收授,是王后叫本宦在此迎著您地,您要謝,也應是去謝王后娘娘才是!「

    陶舍人說著神情曖昧地一笑。轉身領著呂不韋往殿內行去。

    幾日不見,老惠文王的臉色蒼白了許多,精神氣色倒是不錯。他旁邊的案旁,王后肥鸞也是安安靜靜的端坐在其上。

    她望向呂不韋的目光,迷離模糊,看不出她眼中的真意,但卻不知怎地,呂不韋的心,忽然噗通噗通的跳了起來。

    「都別悶著了,有什麼好辦法。快都說出來吧!大趙危難之時,正是需要你等獻計獻策之時。「惠文王嗓音中略帶著些嘶啞,微微一抬手。滿朝文武齊齊恭恭敬敬低頭。卻沒有一人上前進言。

    惠文王抬眼望了眼下面的眾人。歎息一聲,幽憂說道:「今日臨時召集你等前來,是有重大朝政耍與眾卿商討。事關我大趙盛衰興亡。本王特准王后一同上朝。王后雖為女子,但國丈他老人家在世時。卻數次親上北方前線與匈奴激戰,實為我大趙最瞭解匈奴之人,可惜」本王特許王后上朝議政,以為借鑒當年老國丈之經驗,諸位可有異議?「

    王后上朝議事。在大起來講,確實是與規矩不合。但既然如今是危難之時,惠文王有親自發了話,況且肥義的功績眾人也是皆知,聳下人人點頭,齊贊大王聖明。

    平原君由右側首個出列,恭敬地道:「啟稟王兄,臣弟可否先向眾位,說下今日急議之事呢?「

    見惠文王略微點了點頭,平原君才轉對眾位,邯鄲的文武大臣們,繼續說道:「今日共有三件大事。需要眾位共同商議。其一。昨夜質子府來報,言稱秦國的質子楚神秘失蹤,徹夜未歸,已在我邯鄲境內失蹤。質子府方面已是徹查一也,也未見其行蹤,此事看幕其中必有蹊蹺。「

    看平原君吞吞吐吐的模樣,估計情況比他說的還要嚴重,這新任的大趙左相,實在是有避重就輕的嫌疑。

    聽了這第一件事,眾臣相互看了一眼,誰也沒有說話。

    秦國質子楚的生平,最清楚的莫過於呂不韋了。但他從來到邯鄲之後,卻是對於這歷史上,自己依靠其發家的奇貨,根本沒了興趣。想到兩人歷史上的交集,呂不韋更是希望他能有個好的結果,於是靠在旁邊的樑柱上,懶洋洋的打了個呵欠。打算聽聽這些邯鄲城中重臣們的意見。

    惠文王哼了一聲,沉吟道:「對於質子楚失蹤之事,諸位可有何意見?「

    眾位大臣互相打量著,不知道大王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皆都不敢貿然發言。站在右側平原君之下,文臣第二個的新任右相鄭朱,高深莫測的一笑,不經意地往後瞥了一眼。

    位文臣從列中站出,恭恭敬敬的道:「稟大王,依微臣愚見,西秦與我大趙互為鄰邦,今之質子突然失蹤,會不會是秦國使用的手段。從而尋找與我大趙開戰的借口。雖然這質子楚去了何處,我們並不知曉,但他畢竟是在我大趙邯鄲之內失蹤,我們就算如實對其敘說。只怕也是脫不了那干係。事關兩國交往大事,若是處理不善便可能釀成外交爭端,更攸關我大趙之安危。不能掉以輕心。依微臣愚見。可一方面加強調查,尋找質子楚的蹤跡,打擊那禍亂兩國關係的為非作歹之徒。另一方面,可先主動對西秦言明此事,再略施些小惠,暫息兩國爭端之兆。「

    呂不韋聽完卻是嗤之以鼻,這叫什麼論調,這不等於直接送禮給秦縣嗎?這未戰就餒之事,也虧他說得出來。呂不韋望向那文臣,卻見是位二十多歲的新臣,自己卻並不認識。

    「喂,這傢伙誰啊?我怎麼不線只!「

    呂不韋身側的李牧愣了下,低聲答道:「此人郭開,是新任的中大夫博士。算得上是廉頗等人派系中的新貴。「

    郭開?這名字有點熟悉。呂不韋點了點頭,繼續看起了熱鬧。

    惠文王聽了郭開之言,微微點了點頭,向左右看了一眼:「郭博士之建議,諸個愛卿有何看法?「

    這時從呂不韋兩人下面,站出一位都尉,上前稟道:「郭大人之提議。從大局出發,有理有節,臣附議。「這人呂不韋卻是認識,是城門尉王利。

    有了這郭開與王利帶頭,眾口。屍便紛紛有人站出來附議,一時與氛也算是十分熱鬧。君等派系之人,一直沉默不語。

    「呂不韋呢,呂不韋何在?「惠文王故意裝作未見到呂不韋,眼睛在其再上掃過,卻似是未見一般。忽的大聲喝道。

    這大殿中幾個號人,齊齊地瞅向了。一臉諧誆之色的呂不韋。

    呂不韋身邊李牧急忙推推他,焦急地低聲道:「呂將軍,別發呆了,大王點名叫你呢!「

    「叫我?「呂不韋愣了一下。見眾人眼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看來李牧所言不假,只得無奈出列道:「大王,您叫我有事?「

    見呂不韋站出來,王后肥鸞的身形。卻是微微一顫,目光緊緊落在了他的身上。

    對於呂不韋裝傻充愣之行為,惠文王卻是不以為意,微笑著道:「呂不韋,你站得位置不對,你現在已是將軍了,自然應該站到前面。個列五大將軍之後,畢竟這邯鄲之內,除了五大將軍,就數你的軍職最高了。「

    「那行。大王,反正我也在邯鄲待不了多久,站在何處還不都是一樣。而且眾位軍中都尉,都比我要年長,功勳也要比我為多,我站到前面去,實在是汗顏,還望大王見諒。「呂不韋笑著說道。

    眾位大臣軍官們聽得搖頭輕笑,這呂不韋到是會做人,這話不是明擺著恭維眾人嘛。

    惠文王也懶得和他計較,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說道:「你這謙虛倒也算是難得,事事皆有平淡心!呂不韋,你年紀,本王令你為將鎮守邊關要地,本來心裡還甚為擔憂,怕你年少氣盛壞了事,但今日見你如此,本王之心甚慰啊!「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大王對呂不韋說的這番話,可是太為驚人了些。就算是對幾位公子。也不見大王如此和顏悅色。關心倍至。

    今日朝堂之上公然殷殷教誨於呂不韋,8將軍飛黃騰達,看來是指日可待。惟有廉頗的眼中,閃過一絲凌厲的寒光,雙眼微閉,不發一語。

    「呂不韋,秦國質子楚失蹤,郭博士的意見,是對秦國施以小惠,安撫其心,你的意下如何啊?「惠文王微笑著道。

    「啊,質子楚失蹤了?「呂不韋吃驚地道:「大王,這事您是聽誰說的?其中是否會有詐呢?「

    聽到呂不韋如此無禮,那郭開已是哼了一聲,上前冷聲說道:「這是質子府承大夫親自來函告之事。事關兩國交往大事,他怎會報假?「

    呂不韋笑著說道:「照郭大人這樣說,是質子府報來之事,就一定是真的了?找您這樣說,這各國的質子府,不是成了軍方之下的機構,事實皆求嚴謹嗎?「

    這呂不韋果然是詭辯之才,郭開臉色一變,嘴唇囁嚅了幾下,喃喃的道:「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我們說的秦國質子失蹤之事,於質子府承屬有何關係。「

    「這秦國的質子楚來了我趙國,是來做質子的,既不是奴隸,也不是俘虜。我們也不能將其關押起來,他是個人,當然有四下走動遊玩的自由。去了何處,我們如何能夠知曉?大王,您看我說的可對?「

    惠文望的臉上,滋起一絲笑意:「繼續講!「

    呂不韋恭身點頭笑道:「人沒了並不等於丟了,就算是丟了,也不會是我大趙去害他!因為道理很簡單。我們要是對西秦不滿,現在完全可以發兵去打它。如此時節多了都不用,十萬兵馬就能攻到它那咸陽城下,何必如此費事來為難一位啥也不是的質子呢!「

    郭開臉色鐵青,怒聲道:「呂將軍。雖然你是統軍之將,閼於之戰立了大功,但也不應該如此大言不慚。十萬之兵就想攻到,擁有百萬戰士的西秦咸陽,這話說出去。別國之人還以為我夫趙,都是張狂自大之人呢!「

    「自大?「呂不韋不屑一笑:「郭博士,我想請問一句,你如何知曉西秦擁有百萬戰士的?難道是你一個個數過的嗎?靠得不過是外間傳聞而已!西秦雖然兵力很多,但它卻不斷的四面征戰,真正能調動了的士兵,人數挺多只有五萬。我大趙十萬勁旅擊之,還不能勝之嗎?郭博士顯然是對我大趙軍士。沒有信心嘛!「

    呂不韋這最後一句話,明顯勾動起了殿中軍官們,對郭開的強烈不滿。尤其是平原君派系的眾軍官。無不怒目瞪視著郭開

    呂不韋的話,噎地郭開張口結舌,良久才說道:「照呂將軍所說,事事都要強權手段去征服,何國還敢與我大趙交往?「

    呂不韋冷聲笑道:「郭博士。西秦若真的以此為借口,對我大趙宣戰的話,強權的就是西秦,卻非我大趙!西秦貧癮之地,竟敢三番幾次擾我大趙邊關,若是再屈辱受之。大王天威何在?大趙尊嚴何在?若說這就是強權,我便希望我大趙強權一萬年!「

    「呂不韋,說得好!「一直坐於惠文王身旁的王后肥鸞的聲音,輕脆地在殿中響起,「本王后,贊同呂不韋之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