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雜家呂不韋 趙境風雲 第六十一章:招賢之賢
    二更送到,應廣大讀者大大的要求,以後章節都將改為三千字以上的大章!

    關於更新少的問題,妖孽不得不說,其實我每天基本都是萬字。

    )

    但編輯老大說了,現在是新書月,不要更太多太快。所以基本每天只更六千多字,剩下的將來必會爆發。大家期待就是!

    另求推薦票,多多益善!點高推少,很不好看地!大大們多多支持啊!!!

    ————————————————————————————————————————————————

    呂不韋望著平原君身邊的那個年輕人,那年輕人也同樣在打量著呂不韋。

    那青年面如粉玉,身高七尺,一派風流倜儻。他身穿淡青色長衫,肋下配劍,更增添了幾分令人敬重的豪傑氣概。

    平原君見了呂不韋,少去了幾份矜持,笑道:"不韋小友,本君今日能來代表大王對你招賢,那可是衝破了層層阻隔,才能如願啊。"

    呂不韋拱手笑道:"不知現在大將軍在邯鄲,是否還在為此事憤然?我想君侯所謂的阻隔,必是以大將軍為首的吧?"

    呂不韋這話很在情理之中,畢竟自己是趙奢發現的,而且招賢之事,也是趙奢從信陵君手裡,橫加強搶而來。

    平原君卻是搖首道:"其實我與大將軍,誰來還不是一樣,都是為我大趙做事而已。雖然在誰來這濮陽一事上,也是相互略有分歧,但總體上卻沒有什麼不同,這阻隔卻是來自他處。"

    呂不韋聽聞此言,卻是不得要領,奇道:"那君侯所說的阻隔,卻是……"

    平原君望著呂不韋,大有深意的道:"我如果說是藺相如、廉頗等人,呂小兄會有何感想呢?"

    藺相如、廉頗對此事阻撓,說破了天,呂不韋也是不會相信。但他略一琢磨,就心中瞭然。剛想說點什麼,卻望到平原君身後的那年輕人,鄂了一下,才打住了自己將說之言。

    這年輕人是什麼身份?進來這許久時間,也不見平原君介紹,所以呂不韋就多了個心眼。在這身份不明之人面前妄言,豈不是會被定義為,信口雌黃之輩?

    那年輕人見到,呂不韋望了自己一眼,猶豫了下,卻沒有開口。自然是明白呂不韋心中所想,忙對平原君笑道:"君侯,您可是太疏忽了,這都到了濮陽呂家這許時間,您也不給介紹下。"

    平原君這才恍然道:"哎呀,疏忽啊,實在是疏忽!這人年紀大了,這做事還真是容易疏忽。"

    至於他是否真的疏忽,那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了。

    "這位就是大王派你我二人,前來招賢的治世大才--呂不韋!"平原君手指呂不韋介紹道。

    隨後平原君手一拉那年輕人手臂,對呂不韋道:"不韋,這位在諸國之中,都可算得上是棘手可熱的人物,你可能猜到他是何人?"

    呂不韋搖了搖頭,"雖然我不認識這位風流人物,但卻也可猜上一猜。觀這位兄台的儀表及年紀,應該是趙國大商郭家的未來家主郭縱吧。"

    呂不韋才一說完,平原君和那年輕人,都不敢相信的望著呂不韋。見到呂不韋面上那肯定的神情,年輕人拱手道:"縱本聽君侯與大將軍,對呂兄百般誇獎,心下還有些不服,現在卻是心服口服了。呂兄實是大才之人,但不知呂兄是如何猜到,在下身份的呢?"

    呂不韋見自己果然料中,這年輕人就是郭縱,心中自是欣喜萬分。

    畢竟自己去邯鄲後,呂家之人,將盡數遷往長平。對於與長平之霸,郭家的關係,呂不韋心裡還是很重視的。本還打算自己去了邯鄲之後,通過平原君或趙奢的關係,與這郭家家主的繼承人,郭縱結識一番,以方便呂家在長平立足。但現在這郭縱,竟然自己到這濮陽而來,對於呂不韋來說,實在是意外之喜。

    呂不韋畢竟是有求於人,當下對郭縱的態度,自然是禮遇有加。見郭縱對自己能猜出他的身份,很是好奇,自然是要解釋一番,"其實能猜出郭兄身份,不韋卻是有取巧之嫌。在不韋看來,以郭兄這般年紀,就能陪著在大趙,執掌權柄的平原君來此招賢,自然是身份高貴之人。而現今在大趙,恐怕除了四位大公子,也就只有兩人能有此能:一是趙括,二就是郭兄!四位大公子是趙王之子,必定自幼受教於陰陽家鄒老先生,穿戴打扮上自然也會傾向於五行之法。而趙括是大將軍之子,必然是趙閥兵家重點培養之人,武風必是昭然。不韋觀郭兄之穿著,更注重禮法,而且頭上輕巾一條,更是儒家之好。所以不韋才肯定郭兄之身份!"

    呂不韋說完,平原君撚鬚點頭不已。郭縱卻是擊掌讚道:"呂兄大才!聞名不如見面啊!呂兄豈只是卿大夫之能,簡直堪比管晏!"

    呂不韋聽了郭縱之言,卻是一陣汗顏。

    靠的,我要不是見你腦袋上名顯後世的儒巾,如何敢試探一二啊。看來學好歷史文化知識,還是對穿越重生,很有用地啊!

    呂不韋見郭縱對自己如此推崇,謙虛地道:"得郭兄之贊,不韋惶恐,豈敢受之。故早聞郭兄,五歲可讀《論語》,七歲能解《春秋》,十歲更通詩、書,禮、樂。和郭兄比起來,不韋這點小聰明,實在是汗顏啊!"

    平原君見這兩個年輕人,很是一見如故,更是惺惺相惜,湊趣得道:"兩位才俊就不要互相吹捧了,再說下去,老夫可是真要汗顏才是。我大趙能得兩位輔佐,它日定然會強盛於諸國之中!"

    呂不韋見平原君心情也很是愉悅,一掃剛才的頹然,忙逢迎道:"君侯過謙了!要是沒有君侯這樣,老成持重的國之重臣庇護,幫著我們這些晚輩拿捏分寸,我們少不更事,難免會犯下錯事,誤國誤民。"

    郭縱聽到呂不韋為平原君歌功頌德,心裡卻是沒有一絲蔑視之意,更是對呂不韋為人的圓滑世故,大加讚賞。

    在郭縱想來,先賢孔子的學識,那是世所罕見。但一生總體來說,卻是並不得意,歸根結底,就在於不懂逢迎之事,所以才不得位高之人賞識。自己學從孔子遺作典籍,但要想在官場中,混得風聲水起,卻要向這面前,與自己年紀相若的呂不韋多加學習。

    當下郭縱心中主意打定,對著呂不韋笑道:"縱對呂兄之敬佩如觀先賢,不知縱可有與呂兄相交之幸?"

    呂不韋聽了,心下大喜:相交那當然不行了。起碼要好的像一個人一樣才是啊!咱正打算想個計謀,如何與你這郭大老闆親近,好讓咱的呂氏企業,在您的大托拉斯之下生存呢。現在倒是省去了,那浪費腦細胞的行為,你這小子竟然自己送上門來。

    呂不韋心裡很開心,但面上卻是略做猶豫的道:"不韋只是小聰明,與郭兄的大智慧比起來,實在是愧然……但既然郭兄如此厚愛,不韋只好厚顏無恥應之,以對郭兄之敬。"

    平原君見呂不韋與郭縱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心中雖然很是好奇。但卻也只是一瞬間的茫然,隨後心下雀躍不已。這呂不韋要是能與郭縱親厚,很可能令郭縱所在的孫氏之儒,完全徹底的站到,自己這方陣營之中,而不似現在般的若即若離。

    想到這裡,平原君撫鬚笑道:"你兩人都是不世良才,相交更是相得益彰之事。既然郭少家主說不韋有夷吾(管仲的名字)之才,那你二人何不效仿管鮑之交呢?"

    平原君這話一說,郭縱和呂不韋都是大喜,當下兩人差點就要斬雞頭、燒黃紙,一個頭磕地上拜上把子。

    正在這時,呂櫓帶著呂不豕迎了過來,對著平原君施禮後,道:"君侯大人,府內已是備好了酒宴,請大人們進去用宴吧。"

    平原君對呂櫓回了禮,一手拉著呂不韋,一手拽著郭縱,笑道:"不韋送給大將軍的茅台酒,我可也是喝過一點點,的確是酒中極品!可惜大將軍太過吝嗇,不讓本君盡興,只肯讓本君淺嘗。今日到了這茅台酒的大戶家中,本君必然要痛快淋漓的喝上一場。"

    平原君說完,就拉著兩人行進了大廳之中……

    呂櫓早就安排下人在廳中設宴,款待平原君等人。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平原君只留了一個年輕人,其餘人等,卻都被他驅到了偏廳。

    呂櫓望著那和呂不韋並坐的年輕人,心下大奇。這君侯前來招賢,不說那些駐在城外的趙軍兵馬,只是前來府上之人,也有好幾十位。他為什麼只留下這個和不韋,年紀相仿的俊俏後生,卻把其他人都哄去了偏廳呢?難道這後生是他的男寵?

    想到這裡,呂櫓心裡,已是對平原君和這年輕人定了性,但馬上卻又心中一緊。咱家不韋雖然沒有這男寵俊美,但也不遑多讓。不會是趙王也好男色,想要不韋去……

    早就聽聞諸侯貴胄間,**不堪,女色男風各持勝場,呂櫓越想越是心驚不已。

    酒菜上齊,平原君很不客氣的連灌三角酒,然後一拂鬍鬚道:"暢快啊暢快!郭少家主,爾嘗這呂氏茅台酒,比起你郭家酒坊的花釀酒來,如何啊?"

    郭縱當然是第一次喝這茅台酒,這原因很是簡單,這茅台酒生產之日尚短,還沒有廣為流通。雖然大將軍趙奢處有著五甕,但卻視其若寶。趙奢手裡的茅台酒,基本只與軍中將士共飲,這也是趙奢在軍中,很得將士愛戴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平原君要來對呂不韋招賢的話,恐怕平原君也難喝到,趙奢手裡的茅台酒。

    郭縱想也不想的答道:"縱不敢說是嘗盡天下美酒,但卻也是相差無幾。今飲這茅台酒後,感覺過去的所謂美酒佳釀,不過都如水爾。呂兄這酒方是哪位高人所創,縱要是不見一見這位高人,實在是三生之憾!"

    呂不韋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郭縱見了呂不韋的神情,還以為他是怕自己對這茅台酒的方子,起了歹意,忙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