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巔峰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登月、脫離
    院長與賀院長走進機庫巨大的空間裡人員忙忙碌升空作準備。

    國人第一次登陸月球應該說是具有極大紀念意義的。在這種場合所有人都不願意錯過作為登月小組的組長蕭強也應該來到現場。

    可是盤古世界管理委員會常務理事會議的召開讓蕭強只能錯失良機徒呼歎息。

    為此他派來了寰宇公司的總經理奧斯丁彌補他無法親身前來的遺憾。

    空天飛機九十多米的長度在機庫裡顯得更加令人生畏。三角形的機體外形充滿了現代的科技美感。

    在它旁邊還有一個直立的圓柱體高達二十三米這就是登月飛船。

    圓柱體的頂端呈球形這是栽人艙。下面還連接著五米多長的圓柱體用於存放探測活動所需的各種設備以及生存所需的物資。

    在載人艙和登月物資艙下方才是用於長途飛行的推進部。

    奧斯丁站在登月飛船的前方眉頭緊皺仰頭看著飛船一言不。

    看他的模樣不像是來參加一次盛會而是和某個至親好友生離死別一樣神情莊重顯得心事重重。

    十幾名寰宇公司的安保隊員手持激光槍將登月飛船圍得水洩不通不准任何人靠近。

    幾名寰宇公司的科研人員穿著白大褂提著專用檢測設備一個接口一個接口檢查得非常仔細。飛船的檢查工作早就經過數十上百次的檢測了但這些技術員還像是第一次一樣一絲不芶一個細節也不放過。

    「奧斯丁總經理可是有什麼不妥麼?」梁院長兩人走近友好地向奧斯丁打招呼道。

    「啊?哦!沒有沒有怎麼可能呢?」奧斯丁彷彿是被人從惡夢中驚醒身子抖了一下。用大笑來掩飾內心的不安「你們看到了沒有?在物資艙的下部有一圈突起那是一個可以打開的伸縮式著陸架用於減緩著陸衝擊用的。而在降落月面之前飛船外面的小火箭會出反衝推力讓飛船能夠逐漸減緩下降度從而實現軟著陸……」

    梁院長兩人不知道看過多少遍飛船的資料了。奧斯丁所說得這些他們全都了熟於胸。就這些設備的相關數據他們比奧斯丁可要熟悉百倍。

    他們微笑著禮貌地聽奧斯丁喋喋不休地說了幾分鐘。然後客氣地指著手腕說道:「奧斯丁總經理時間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該進行吊裝前作業了?」

    奧斯丁畢竟是蕭強派來地代表雖然他們倆人才是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他們也很尊重奧斯丁的意見。

    而且寰宇公司的安保隊員守在飛船周圍吊裝車也過不來只能在不遠處待命。

    「是麼?啊。真的時間快到了……」奧斯丁瞟了一眼技術人員他們已經完成了最後一次的檢測工作。正在收拾設備。他仰望著飛船。露出了複雜的表情。那種對於未知狀況的擔憂溢形於色。

    一輛轎車直接開進了機庫。緩緩停下。

    車上下來三名身著宇航服地宇航員一群技術人員圍過來替他們將密封頭盔戴上檢查著宇航服的密閉性。

    這三名宇航員都是寰宇公司派來的。

    對於寰宇公司搶奪登月功所有部門都不滿意上面還特意找蕭強談了話。可是一向謙讓的蕭強這次說什麼也要寰宇地人獨立完成登月行動。他的蠻橫讓很多人都生氣甚至有人火想要中止這次登月行動。

    最後還是在其他人的勸說下暫時容忍了寰宇公司的囂張。

    不過裂痕也在雙方人員心中產生。未來雙方還能否合作愉快恐怕很難說了。

    「那就開始吧!」賀院長看技術人員向他做了個手勢表示一切正常他不再理會奧斯丁手一揮其他人簇擁著宇航員進入飛船幫助他們在座艙上固定隨後退出了飛船。

    飛船封閉門緩緩關上將內外隔絕。

    充氣設備啟動開始向飛船內部灌注混合氣體。

    宇航員在太空每天要消耗零點九公斤地氧氣太空供氧是宇航員能否在太空生存的關鍵。

    早期的太空供氧是用液氧供應純氧。如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採用地是三分之大氣壓的純氧供應保障宇航員的生命需求。

    但因為純氧地危險性太大多次造成重大事故後期美蘇都採用了混合氣體。用氧氣和氣形成一個大氣壓地混合氣體既能夠保持宇航員內外壓力一致保護他們地臟器健康又不虞出現火災在安全性方面有了極大改進。

    一個小時氣體灌注完畢。

    飛船內的供氧設備開始工作由專用設備回收二氧化碳提供新鮮氣體。

    宇航員除下了頭盔停止宇航服供氧。

    宇航服地持續供氧時間有限通常只能供應幾十分鐘的純氧用於宇航員在突情況下使用。或者在宇航員出艙活動時維持生命所需。

    飛船攜帶的生命設備能維持三名宇航員包括氧氣在內十五天的各種消耗。要完成長期月球駐守地球上必須定期向他們提供各種補充。每一公斤的物資都要從地球上萬里迢迢地運送過來其成本之高昂讓人驚歎!

    現在採用了空天飛機成本略有下降。

    但在解決人類長期生存方面如果沒有其他進展在一定時間段裡這依舊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工作。

    以舉國之力來供應幾名宇航員在月球永久駐守在沒有收穫的情況下誰也不會做這種傻事。

    中國也不會。

    要不是這是中國第一次派航天員登月;要不是這次的所有飛船、設備製造及其他支出全部由寰宇公司負擔國家的正常做法是派人登月以後簡單收集點物資留下探測設備。就此返航絕對不會長期駐紮。

    但現在有寰宇公司買單登月時間就延長到了一個半月。

    在這一個半月裡飛船會從地球單向飛行兩趟向月球提供補給。沒有專用的往返式太空梭星球間飛行成本高昂補給飛船及推進部。因為無法回收只能拋棄在太空和月面。

    為此寰宇公司總支出達到七十多億歐元!

    這就是為什麼蕭強會成為登月小組的組長其原因之一。登月、建立足點、在月球軌道建空間站、太空梭、月球基地建設、電站、礦石提煉廠、機械製造廠……。在在要錢。這不是幾億的問題整個系統工程全部完成沒有數千億、上萬億根本不可能建成。

    並且。它的計價單位是歐元!

    也許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蕭強才敢漫天要

    硬要求第一次登月全部由寰宇的人來實施。

    不過。這樣真的明智麼?

    梁院長心中自然不快但他是一名科學家所考慮地第一是科學研究。所以儘管不快。但也忍了下來。盡量配合寰宇公司。完成中國史上第一次登月行動。

    但未來蕭強一定會為他這個強硬決定。付出代價吧……

    梁院長搖搖頭不去想這個問題。這不是他該考慮的。

    兩台大型行吊車正在將飛船緩緩放倒平吊起來。空天飛機的載貨艙門平穩打開讓行吊車將飛船吊入貨艙。

    幾名工作人員穿著連頭套服登上了貨艙檢查位置是否正確。扣件合攏將飛船固定在貨艙中。

    相比空天飛機九十多米的長度只有不到三十米的載貨艙這個運載能力實在有限。空天飛機的大氣層內飛行性能太差了這也是無奈之舉。

    工作人員退出貨艙再次關閉。

    機庫裡的輔助人員都退到了一旁激動地看著空天飛機。

    梁院長等人和奧斯丁離開了機庫這個時候他們的崗位是在塔台。奧斯丁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望著空天飛機不知道在擔心什麼。

    飛船物資艙裡漆黑一片。

    蕭強穿著全套宇航服被特製地緩衝座椅固定在一個圓柱艙壁上。此時飛船是呈平躺狀態他也是躺在艙壁上。但他知道在他的身邊和對面其他人則是被扣件懸吊在空中。

    這一次一共有七個人和他一起執行這項危險的前哨任務。

    蕭強、一名安保隊員、韓坤及另一名飛行員、汪工及設備製造部門的三名技術員。

    為了這次遠航他們都經過了一年多地適應性訓練。蕭強只在盤古世界常務理事會上露了一小臉就金蟬脫殼採用偷渡的形式在奧斯丁的接應下回到國內。他和其他的人不能露面躲藏起來只在最後時刻才藏身進這個圓柱被送進物資艙。

    他們所容身地圓柱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飛船。所有的指標都是按照飛船設計有一個小型推進器有座艙。但是這艘飛船很小除了推進部內部空間極其有限還要存放一些必要設備內部並沒有安裝大型供氧設備。所有的人都是靠小型固體氧氣設備短時間供應氧氣。

    這可以供應他們八個人五天地氧氣消耗。

    也就是說到了月球他們需要另外尋找到氧氣供應來源否則將集體缺氧而死!

    小型飛船裡沒有電源但他們圓形的太空服透明頭罩上卻顯露出一行行文字數據。在這封閉的小空間裡點點彩色地光芒顯得格外美麗。這是貼膜式顯示器相互之間聯網可以隨時監測人員地身體狀況。

    從數據上看所有人地脈搏平穩各項生理指標正常。汪工因為年紀較大設計時就為他安排了特殊的生命保障座椅盡量減輕他所受到地震動等衝擊此刻也一切正常。

    「大家怎麼樣?有沒有感到難受?」蕭強打破沉默問道。

    所有的數據都一清二楚這話完全沒有必要問。只是這裡除了韓坤等兩名飛行員大家都是第一次飛出外太空還是遠赴三十多萬公里外的月球心中忐忑自是難免。說說話也能緩解一下他們的緊張情緒。

    「還行。就是被綁在座椅上三五天太無聊了。」韓坤知道他的心思配合地說笑道。

    「無聊你可以聽歌啊要不看電影也行!」另一名飛行員蔣丞跟著打趣道。

    他們的聲音又頭盔拾音器收集傳送到光處理器上又經過網絡傳輸送到其他人的頭盔喇叭在圓形頭盔中放鬆出來。顯得有些空曠。

    安保隊員杜子勝也參與進來和他們說說笑笑。

    「哼!真吵!」啪傳話器裡汪工關閉了內部通話器。繼續埋頭通過光腦閱讀著進行基地建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以及相關計劃。

    其他三名研究人員翻了翻白眼也相繼關閉了通話器。認真地閱讀著資料。

    蕭強一笑這些研究人員比他想想地更加神經大條啊。在這種非常情況下他們還能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專業上實在讓人佩服。

    屏幕上。忽然閃現出一個信號一個綠燈閃爍了五秒鐘後消失。

    這是飛船的駕駛員用這種方式。向他們提示:「空天飛機駛出機庫。登月飛行。即將開始!」

    蕭強等人望著那個閃爍的綠色信號直到它消失。

    他們都失去了說話的興趣。陷入沉思。

    烏托邦計劃他們一切動力的源泉就寄托在他們這些人身上。奮鬥了這麼多年今天就是決定未來的時刻。

    空天飛機在大型拖車的牽引下慢慢駛入專用跑道。

    在萬眾地歡呼聲中無數的記者拍下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空一號一切準備完畢請求起飛!」空天飛機的駕駛員向塔台申請起飛。他們並不是寰宇公司人員並不知道在他所栽地飛船中還隱藏著八名額外的乘客。

    「跑道已清理可以起飛!」在塔台上梁院長透過玻璃窗看著壯觀的空天飛機激動地下達了起飛命令。

    轟動機啟動巨大的轟鳴聲形成地聲響震得玻璃咯咯作響。

    尾焰噴出灼熱的火焰讓周圍空氣變得紊亂形成一幅抖動的圖像彷彿置身於水中。

    空天飛機緩緩滑行度逐漸加快向著遠處筆直的跑道轟響著飛奔而去。隨著度提升滑行道十五公里處空天飛機地機頭上翹如一頭龐大的巨鳥離開了地面。

    歐!

    無數的帽子扔上了天空跑道上都是追著空天飛機地媒體記者們一架架攝像機對準了天空。

    更多地記者在指揮部地協調下湧進了附近的地面指揮部隔著玻璃窗拍攝著大屏幕上傳來地空天飛機各項數據。

    全國的各個大型地面追蹤站紛紛開機追蹤空天飛機的身影。

    不計其數的人坐在電視機前從電視屏幕上觀看這次振奮人心的登月直播。國外同樣有無數的人在關心這次登月行動。

    空天飛機在高空加渦輪動機停機燃沖壓動機啟動飛機如離弦之箭飛上升。

    二十公里燃沖壓動機停機火箭動機啟動。

    空天飛機仰頭向上。

    一個半小時的飛行空天飛機到達近地軌道在程序控制下進入軌道開始繞地球飛行。

    這一次登月飛行為了獲得更高初度採取了三百公里的近地軌道遠遠低於空天飛機的最高飛。

    空天飛機的貨艙慢慢打開機械爪將飛船抓了出來。

    飛船的動力系統開啟三名宇航員檢查著飛船的儀器儀表隨後開啟動機調整飛船姿態進入地球衛星軌道。

    動機再次關閉。

    飛船繞地球飛行了一周飛行員利用這三個多小時由光腦計算著飛行軌道。之後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第二次開機利用地球自轉的力量將飛船甩出去。以每秒鐘十二公里的度與赤道呈十五度角向著月球飛去。

    獲得了足夠的初度動機再次關閉以節省燃料。

    星際飛行是漫長的從地球到月球。足有三十八萬公里大多數時間宇航員只能檢查各種設備。

    到達十萬公里以後飛船的度漸漸減緩下來降低到了每秒鐘三公里以慢飛向月球。不過此時已經脫離了地球引力圈慢即可。

    飛船此時開始繞中軸心自傳這樣可以避免灼熱的太陽始終照射一個方向。降低溫度對飛船的傷害。

    船上的宇航員脫下了太空服他們已經進入了長途旅行時刻不用再身著笨重的太空服了。

    現在是他們地休息時間。

    可是蕭強他們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他們沒有大型維生設備只能待在狹小的空間裡靠著太空服的維生系統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氧氣供應。

    連他們身上的束縛。也沒有鬆開。

    因為此時慣性和引力正處於平衡狀態相互抵消整個飛船都處於了太空失重環境。沒有束縛。所有的人都會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飄來飄去。

    幾名科研人員在空天飛機脫離大氣層的時候。儘管有緩衝座椅。還是受到了一些衝擊。

    雖然此刻已經進入了地月飛行。飛行十分平穩他們還顯得有些精神不振。沒有再繼續工作。蕭強這些年一直沒有停止過鍛煉再加上一年多地太空飛行適應緩了一口氣就恢復過來。

    汪工等人連東西也沒有吃就睡著了。

    太空失重狀態下他們一點胃口也沒有。而且為了吃點東西都要想擠牙膏一樣將食物及出來。喝水也是一樣要不然它就會飄在艙中變成漂浮的一顆顆水珠。

    少吃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減少生理反應。

    在太空中解手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早期的太空人簡直為此痛不欲生。稍不注意大小便就會飄得滿艙都是。隨著科技進步空間站和大型飛船上總算可以用真空便池將宇航員地排泄物收集起來。

    但像蕭強他們所容身的這個微型飛船上顯然不可能安裝一個真空衛生用具。大家在上飛船前兩三天就開始節約飲食少吃飯少喝水。此時更是盡量少的進食希望度過這三五天的地月飛行再解決必要地生理需要。

    按照飛行計劃他們要在地月飛行階段度過兩天半時間。

    可是飛船駕駛員在查詢了智能系統之後改變了計劃在地月飛行中途再一次打開了加力加快了飛行度。

    他們害怕蕭強等人出意外寧願多消耗一點燃料也要盡快讓蕭強等人登月。

    兩天半的飛行他們縮短到了兩天為蕭強他們多爭取了半天時間。代價就是他們回去時將拋棄大部分的物資和設備所得到的數據也只能暫時保存在飛船資料庫回去再作進一步分析。

    反正多消耗燃料也能保證他們回到地球。

    畢竟月球地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從月球逃逸所需要的度相對地球上起飛要容易多了。

    從地月飛行進入月球軌道並不是那麼簡單地事宇航員們通過傳感器收集到地數據小心地修正著飛行軌道。

    地月飛行時地度很快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與月球擦身而過進入茫茫的太空。

    此時飛船已經受到了月球地引力影響本來已經開始減的飛船又悄然加向月球飛去。

    所幸光腦的處理度相當快各種數據傳遞到光腦由智能系統進行分析迅就得出了結果。飛船調整了姿態在太空中翻了一個身將推進器一端向前由光腦控制啟動火箭動機為飛船減。

    一切就像行動前在盤古世界中虛擬的結果一樣那樣完美沒有絲毫驚險飛船被月球引力捕獲成為了一個繞月球飛行的衛星。

    這一過程中飛船恰好是飛行到月球的背面隔斷了飛船與地球的聯繫。

    當飛船進入月球軌道繞道月球正面和地球再次建立連接宇航員向地面指揮部報告:「我已進入月球軌道一切正常。」的時候屏幕上所有的地面指揮部工作人員都歡呼起來。

    飛船繞行了幾圈一方面是降低高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對月球降落區作最後的調整。

    一個小時以後飛船開始登陸月球。

    月球引力拖著飛船快下降。

    智能系統根據不斷傳回的數據偶爾啟動一下動機用火箭推力減緩飛船下降的度。在光腦的操縱下這個動作精確之亟亟大地降低了燃料損耗。

    由於有上兩次無人探測器傳回的精確資料飛船毫無懸念地降落在預設地點。不用像阿波羅十一號那樣降落時才現他們選擇的降落區域竟然是一個亂石橫亙的隕石坑。

    起落架落下飛船彈了一彈穩穩地停了下來。

    艙門打開宇航員走出了飛船座艙小心地扶著懸梯向下伸出腳慎重地在月面上踏了下去。

    這一刻地球上全國歡聲雷動一瓶瓶香檳被打開泡沫溢出處處都是歡聲笑語。

    「我們為了人類的未來而來!」席宇航員如是說道。

    一面國旗在月球上展開並被插在了月球上面。這是見證是中國成為一個強國的見證。

    月球車也開了出來飛船上只留了一名宇航員。

    這些其實都是作秀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所有的行動都很正常似乎只是普通的月球考察或者說是一次宣傳。

    在電視鏡頭看不到的地方物資艙門正在悄然打開蕭強等人乘坐的微型飛船離開了物資艙。

    動力系統啟動微型飛船下方噴出火焰讓飛船漸漸漂浮起來。隨著尾部的火焰噴射而出飛船想著他們早已選好的方向飛了出去並很快消失在視線中。

    沒有任何人察覺蕭強等人來到了月球。烏托邦計劃進入第二階段。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