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巔峰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美再現
    過科學實驗最大的困難在於不可預知和不可複製?」

    秦運強確認道:「是!我們在進行試驗之前都會先做理論上的推論確認這個試驗有可能達到什麼效果。

    但這個推論畢竟是推論而且通常是不完整的。在具體試驗中會有些試驗步驟會得到預想不到的偏差結果不可能一切都如理論研究所期望的那樣一次成功。很多試驗其實就是在尋找克服偏差的方法。

    但人總是有失誤的時候。因為一次操作失誤造成整個實驗功虧一簣這也非常正常。

    即便試驗成功了儘管有完善的實驗紀錄要想重複成功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在第一次試驗就無意中成功了一次但隨後持續花幾個月、幾年時間也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讓一次偶然變成必然。」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不是說有完善的記錄嗎?」蕭強看著他很虛心地問道。

    「咳蕭總。是這樣的:我們在實驗的時候會有記錄員記錄下試驗的每一個步驟。記錄員的責任就是將試驗者地整個操作過程分解成許多個步驟並將每一個步驟的實驗結果、讀數如實地記錄下來然後來的重複試驗盡可能地無限接近於原試驗。

    另外我們也會根據實驗結果。倒推回去。在成功之前是什麼樣的實驗環境使得試驗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我們就可以嘗試著採用其他的實驗手段以營造相同的實驗環境取代以前的實驗步驟。

    一項成熟的技術就是在試驗、尋找成功的構成要件、採用不同方法重現構成要件、用優化地方法來替換其中一些步驟等過程中最終確定並完成。」

    「你是說試驗記錄本身無法完全重現當初的實驗過程?」蕭強將他的話吸收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秦運強斟字酌句地回答道:「應該說無法精確重現第一次試驗的全部操作流程。一點點微小的區別都有可能讓之後的重複性試驗成為不可能。」

    蕭強點點頭放過了他。又問自動化部門的肖勁:「自動化流水線的故障率高不搞?」

    他這麼一項項問下來在座地人也慢慢明白他打算做什麼了。

    肖勁和本部門盧幼山高工低聲商量了一下為難地對蕭強說:「蕭總。自動化流水線和輔助實驗室不同的。嚴格地說來流水線的精確度沒有試驗的要求來得高。您也知道自動化流水線是個精密設備任何的精密設備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主要地零部件淘汰率非常高。稍微有一點磨損誤差就需要更換相關部件否則很難保持同樣的精度。

    流水線還好辦像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在高精密測量儀器的幫助下更換部件也就幾個小時。

    但實驗室不同實驗室地自動化輔助儀。它的精度要求幾乎是苛刻的。哪怕是出現一個微米的誤差都會直接影響到試驗的成功與否。

    為此。我們必須經常檢查主要部件的磨損情況部件的變形情況。一旦有少許精密機件出現變形我們都要趕快更換相關部件。

    而為了保證精確度這個更換所需的時間很可能就是一天兩天甚至一個星期左右。」

    「不能採用合金部件保證較長的免維修時間?」蕭強不為所動依然問道。

    「我們已經在主要部件上採用了合金製造。要提高使用時間一個就是採用更高強度、更耐高溫、更不容易出現磨損變形的特種合金除非除非提供大量地特種合金給我們要不然……」盧幼山高工解釋道。

    肖勁低聲說道:「那這個自動化輔助儀可就是天價了!誰還能用得起啊!」

    「我用得起!」蕭強一錘定音他把自己的設想說了一遍讓與會眾人從專業的角度對他地構思進行評判和補充。

    「這這能行嗎?」秦運強和姚燦等人聽了他的想法都是一驚蕭強地想法比他們的猜測還要更進一步但從理論上而言對於科研的幫助也更大。

    只是不知道能否實現。

    肖勁和盧工更是嚇得臉色白連聲叫苦:「蕭總你還是饒了我們吧!這樣一個實驗室你雖說不計成本的投入可這個工程量太大了!我們拚死拚活能夠完成一個實驗室就夠嗆!真的要把所有的實驗室都改裝一遍恐怕到我們老死也做不出來啊!」

    盧工一口氣就報出一大堆困難:「一個照你設想所作的機器人不同的部件所需的特種合金都不相同。有的要耐磨、有的要耐腐蝕、有的要不導

    的要輕便……太多的要求了。這些特種合金有夠自己合成但耗資巨大一點點就要很多時間無法滿足整個製作所需。有的國內都沒有還要向國外購買甚至有可能買不到!

    這些問題解決了還有加工每個部件都要特別製作!我的天。就算一切順利我們一年時間能夠完成一台機械人的設計安裝就算上天保佑了!

    照你的計劃一個特種試驗室根據功能不同大概要三到五台機械人相互配合……還有數據收集裝置試驗人員也要進行培訓有一個適應過程……

    這這簡直嚇死人!」

    奧斯丁開始聽到蕭強的提議。也是心頭一喜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

    要是有這樣一個實驗室那對於光腦研究地幫助不可謂不大。但聽到姚燦等兩人叫苦連天再默算一下公司的投入很可能是天文數字當時就激烈地表示:「老闆!建立這樣一個實驗室我堅決反對!即便它能搞幫助我們更快的取得研究成功但和投入、以及維護所需的資金相比。根本得不償失!要是全部實驗室都改裝成這樣我們可能十年內所有的利潤都會全部投入進去!所以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沒有商業價值的想法。我對次投反對票!」

    一直在旁邊改文件的林怡為大家端上了新茶還特意給奧斯丁倒了杯咖啡。也委婉地向蕭強勸到:「要建立這樣的實驗室我算了一下要幾十億美元呢。我們這樣做會不會太冒險了?因為這也只是你的一個想法再具體實施地時候很可能會面臨其他的困難。要是最終不成功這個損失即便是我們也會吃不消……」

    蕭強看看眾人的反應淡淡一笑:「要是。所有的特種合金等材料都不用我們出。每樣東西我們只要做一個樣品出來。這個投資就不是很大了吧?」

    「不用我們出?」

    與會的人員狐疑地相互看了看然後恍然大悟:「蕭總。你是指……」

    蕭強手指朝天花板指了指但笑不語。

    奧斯丁若有所思:「這麼說這個研究項目也是……他們出錢?如果所有開支他們報賬那我就什麼都不管。」

    蕭強笑著搖頭道:「部分報賬而已就像這個實驗室他們會承擔一部分包括具體製造。」

    奧斯丁低頭想了一會兒還是搖頭道:「我雖然不反對但還是持保留意見。我不太懂技術但聽幾位科學家的說法光子電腦在短期內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如此一個長遠工程應該由上面支付研究經費不是我們商業公司應該來承擔風險的。但你堅持我也不想說什麼。我只說一點如果這個項目每年的研開支過一千萬美元我將利用總經理和公司股東地權利否決撥款計劃!並且這個項目都研究了五年隨著研究的時間延長這筆經費我將逐年遞減除非你們拿出成績來否則我不準備把公司的利潤全部用來填這個無底洞!」

    他以西方人的坦率直言不諱地表示了對這個項目一直無法取得成功表示了強烈不滿。

    資本家也看長遠利益但是要那種看得見的利益。

    任何虛無縹緲地美好未來如果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者說好幾十年、幾百年才能實現的東西傻瓜才會把錢往裡投。

    反正等幾十年慢慢地各種技術成熟了不管什麼在以前看來如何先進而不可實現的技術都會自然而然地瓜熟蒂落。對於蕭強如此執著於在現在就搞出光腦他不是很贊同。

    在他看來還是專心抓「烏托邦計劃」才是正事。

    烏托邦計劃所遇到的困難更多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成堆。而且這個計劃關係到他們所有蕭強集團的人切身利益所在比其他的什麼都要重要。

    當然蕭強要是創造出奇跡提前全世界幾十年搞出光腦他也會興奮異常。

    有光腦幫助研究烏托邦計劃也有更大可能成為現實。

    前提就是光腦能搞出來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

    因為蕭強的強烈堅持以及他表示支出並不會如想像中那麼高眾人雖然將信將疑但也勉強同意全力配合並以兩年為限。兩年內要還是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奧斯丁和學科協調委員會都將大幅削減提供給光腦項目組的經費最多維持它的基本研究。其他部門支援地科學家也將回到本部門。不再長期滯留在項目組形成*人力浪費。

    會議結束蕭強就讓姚燦召集項目組所有人員在多功能會議室開了一個技術討論會。

    會上他讓項目組成員對光子電腦所需技術進行了詳細地梳理。對這五年來的研究成果一項一項地進行討論哪些方面地成果可以直接運用。哪些技術還有待完善哪些需要加大研究。

    討論一直開到晚上隨著討論地深入科研人員的爭論也漸趨激烈。

    蕭強和項目組成員簡單填了點肚子會議又開到了深夜到凌晨三點過才算是對現有地技術成果有了全面的認識並對下一步工作。有了一個清晰的判斷。

    前期會議連續開了十一天蕭強也在項目組待了十一天主持

    全部的討論過程。

    等這邊的會議開完蕭強把工作分步驟安排下去。肖勁也把自動化實驗室的啟劃書交了上來他又一頭轉向了自動化部門參與到實驗室的改建工程。

    所需特種合金地報價。讓蕭強都倒抽一口涼氣。

    要是照這個報價單完成一個試驗室型機械人所需的費用高達數百萬。它的每一個部件所需的材料、加工難度都需要大批的金錢投入。

    有些所需的特種合金、複合材料但其國際市場價格就達到數萬美元。一台這樣的級機器人確實是非常之昂貴。

    要不是有重組異能幫助蕭強也會望而生畏。

    真正開始研製他所要求的實驗室機器人蕭強才確實感受到它的研難度。比自己想像地還要困難。

    這關鍵就是機器人的精確程度。

    機器人不像人有視力可以準確分辨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並根據一些細微現象判斷它的熱、膨脹等。作出適時地反映。

    它的所有動作都是根據程序而來。

    你讓它去拿桌上地一杯水機器人根據程序設定會來到桌邊然後探手抓起水杯。

    可是你假如將水杯換一個地方機器人如果沒有自主識別能力它就會仍然呆板地在水杯「應該」存在的地方伸出機械臂「握住水杯」。

    也就是說它的一切行動都取決於當初地程序設定毫無自主判斷能力。

    還有機器人的動作為了保證穩定通常也非常緩慢。很多時候看的人會為它做一個簡單的動作也慢吞吞花很長時間而乾著急。

    為了改進機器人的識別能力、感知觸覺能力、自主判斷能力蕭強和研究人員花了長時間想了各種方法才在六個月以後做出了一個大致符合基本要求的樣品。

    為了保證穩定讓機器人減少調整自身姿態的處理時間實驗室機器人只能依然採用導軌方式在固定的線路上來回移動。

    在機器人體內共有數十個處理器其中充當大腦的主控處理就有三片分別負責圖形、觸覺和動作。

    而其他的芯片則是專門製作地微型處理器。

    這些微型處理器控制著包括手腕、軀幹、轉向、姿態調整等各個具體的環節各司其職。

    而機器人確定自身姿態則依靠的是微型陀螺儀、水平儀登高精密測量器具。通過這些儀器傳送出來地數據主控大腦可以做出準確的俯身、平衡、轉身等動作。

    而手腕上地精密測量儀器能讓機器人讓機械臂精確地控制機械手翻碗、傾倒等動作盡可能地接近於人類。

    激光定位系統可以讓機器人行動到正確的位置並通過控制自身的身體俯仰以調整位置距離。

    邏輯判斷部分設計得極為細膩堪稱一絕。

    例如給機器人一個指令讓它行動到試驗台拿起酒精爐上的量杯向另一個量杯中傾倒。

    機器人在接到指令以後它會沿著導軌來到試驗台。定位系統讓它在一個合適的距離停下來然後由主控大腦對身體作微調。

    特製的量杯、酒精爐等所有實驗器具上都有一個鑲嵌在隔熱材料中的電子接收裝置讓機器人找到量杯的位置。準確握住量杯。

    它的手外面襯墊著彈性複合材料在表皮下方安置著壓電感應系統通過預先輸入地不同物體的握涅強度機器人能夠穩穩地、卻又不會將之捏碎、變形地握起來。

    在伸手、收手這個環節電機會快驅動使之動作迅不至於一個動作花幾分鐘。但在需要精確操作的部分例如抓握、控制傾倒角度、高度等環節步進電機會控制它的手臂緩動作。保證整個過程的平穩。

    在這個特別製作的實驗室中所有的儀器哪怕量杯、量具等都有電子設備讀取數據傳送給機器人。

    這個實驗室能夠做出準確動作的機器人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它的所有行動。還是來源於試驗人員的原始動作。

    當試驗人員在做試驗地時候他也是在同樣的環境下操作。

    只不過他穿著一件特製的外套在這個外套中充滿電子感應元件。試驗人員的一舉一動。動用了什麼儀器採取了那些步驟都被如實記錄下來。傳送到級電腦中存儲下來。

    機器人則是根據中心電腦傳送給它的數據分毫不差地、完全重現試驗人員的動作。

    每個步驟所花的時間、試驗人員在操作時的小抖動、失誤都被它一點不差地重現出來。

    這樣就最接近於當時情況再現地完整復原了當時科研人員的全部動作盡可能保證不會出一點偏差。

    從理論上而言這樣地實驗重現應該取得和當初實驗室完全一樣的效果。

    經過所有人員的努力這樣的一個實驗室。其實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實驗室而相當於一個高精密地大儀器。

    包括機器人在內都不過是這個儀器的一個精密部件。

    而它的所有功用。就是重現試驗人員地全部過程一點不出偏差地重現。

    蕭強的想法是。既然研究人員的很多成果由於多種因素干

    能完全保證和最初的實驗環境一致從而不能保證成麼他就想一個辦法用自動儀器記下試驗人員的所有操作環節然後驅動機器人將整個實驗步驟全盤再現。

    實驗室裡的各種儀器所傳輸出來的數據從加工的精度、施力強度、角度等保證機器人能夠完全忠實於最初試驗。

    第一個機器人製作完成就相當於滿足整個實驗室要求的機器人全部完成。

    蕭強要走樣品機器人親自帶去「交給上面」。在一個月以後就帶回來了滿足一個實驗室要求的五台機器人。

    隨後就進行了實際試用。

    研究人員穿著特製地記錄外套在特種試驗室裡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試驗。

    幾分鐘後試驗機器人重現了它的全部過程包括他在實驗時覺得癢撓屁股地動作讓所有參與製作的工程人員哄堂大笑。

    試驗地結果是令人滿意的在這個小試驗中機器人完整地重現了試驗並取得了完全一樣的結果。

    此後模擬試驗逐步深入試驗的複雜程度也逐漸提高機器人的模擬難度也在增加。

    在後續的深化加強試驗中機器人也犯了不少錯主要還是從各種儀器讀取數據出錯機器人的判斷很死板什麼條件都要和原始試驗一樣否則就拒絕向下執行。計算機軟件部門針對其中的問題反覆思索對其程序判斷進行改進優化。對於各種數據的優先級別也重新制定作為機器人判斷的依據。

    又花了兩三個月的調試時間機器人的動作日趨完善做到了和原始試驗全部一致。

    多次試驗下來肖勁等人終於宣佈特種試驗是可以投入使用!這比他們當初的預計提前了整整一年半!

    機器人的完滿表現讓所有人都對它充滿了期待。

    特種實驗室一投入使用立即表現出令人驚歎的效果。光腦項目組的成員在這個大型實驗室裡完成了實驗以後控制人員選擇了其中兩組最完美的試驗記錄輸入機器人主控程序。隨後的試運行讓所有的人都欣喜若狂——其中一組實驗取得了成功取得的試驗結果和最初試驗完全一致!而另一組實驗其結果也只有少許差異!

    而試驗人員包括原試驗人員在重複那兩次試驗的時候都遠遠不如機器人的效果!

    主控人員迅調出試驗人員的試驗記錄分析操作中的每一個步驟。

    由於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有完善的試驗數據記錄只花了兩三天試驗人員就找到了後續試驗不成功的所在並立刻加以調整、改進。

    以前只有一次的成功試驗記錄現在在特種試驗室隨時可以將某次偶然變成必然從而重現出來!

    研究人員又試著將其應用於其他方面也立竿見影地取得了讓人欣喜若狂的成功。

    例如微電子操作研究人員可以製作出一個符合要求的電子元件但很能每個元件都能保持同樣的品質。

    但現在在特種試驗室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通過調用同一段成功的操作程序其成功率一下躍升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令人簡直不敢想像!

    特種實驗室的成功驚動了寰宇公司的其他研究部門。

    每次試驗之前都有無數的研究人員前來觀摩望著實驗機器人的操作所有的試驗人員都驚歎不已。而看到它的最後操作結果幾乎每一個前來觀看的研究人員都眼裡放光。

    光電部門的負責人來了、計算機部門的負責人來了包括自動化部門的肖勁也每天磨著蕭強希望給他們也配備這樣的特種試驗室。

    這太方便了!

    很多的重複操作完全可以交給特種試驗室完成。

    他們都在憧憬以後的試驗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主控室裡選擇一個又一個成功的試驗操作數據記錄將它複製添加到機器人的控制系統。以前為之頭痛的將成功試驗完美再現現在誰也不為之擔心。

    有這個寶物在手一個寰宇公司其研究效能就陡然提高了數倍不止!

    而經過對這些完善的試驗步驟、數據的分析對比失敗的試驗研究人員很快就能從中找到癥結所在從而提出改進意見。寰宇的試驗進程一下衝上了快車道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度飛快地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更令肖勁等人驚奇的在蕭強的點石成金之下組建一個特種試驗室所花費的開支僅僅比原來的試驗室高出百分之十五而已!

    這麼好的東西誰不想要?

    立馬一看到特種試驗室的成果所有的研究部門都來了雪片般的申請要求該建特種試驗室。

    而曾經一度從光子電腦項目組成員臉上消失的笑容也回來了。

    面對特種實驗室的完美表現每個項目組成員都對成功充滿了信心。

    就在全組人都重拾信心的情況下肖勁和項目組一起進行了光電混合電腦樣品製作的最後一次前期準備:四十核心處理器芯片的製作。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