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巔峰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歷史定格在那一瞬間
    蕭強訂購的所需元器件、各種必需的設備,還有八百台長城386,在隨後幾天,次第由國防科工委給送過來。

    周主任完全明白,蕭強想要用這些元器件,做什麼用。別說沒有關鍵元件,蕭強就搞不了巨型機。別人不知道蕭強最擅長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

    當初讓蕭強主導這個項目,就沒有打算瞞著他。要是真的怕蕭強帶走了技術,從一開始就不會允許他介入。而如果是那樣,恐怕也就不會有戰場指揮系統的誕生了。

    就這個事情上,他們之間一直存在著某種默契。

    從蕭強訂購的這些元件數量上,周主任判斷出,他準備製造兩台大型計算機,而且是經過專家們重新設計的,功能更加強悍的超級計算機!

    他只是有些奇怪,蕭強的公司還正待開張,連公司用地,也才用護欄圈起來。他一口氣造兩台巨型機幹什麼?他當然不會認為蕭強是錢太多燒手,只是猜測,這個善於創造奇跡的傢伙,又在打算幹些什麼了!

    所以,國防科工委的人,把這些東西卸車以後,什麼也沒問,什麼也沒說。蕭強簽完接收單,他們立馬上車就走,連別墅群的門也沒踏進去一步。

    和這些設備物資同時到的,還有建築工程隊。蕭強設計的公司藍圖,正式宣佈由設想,開始變成現實!

    工地上人喊馬嘶的建築聲浪,沒有影響到地庫裡的工作。

    硬件組和軟件組的工程師們,也在熱火朝天的投入工作進度之中。

    在最開始,周主任還是打了電話去的,詢問蕭強,是否要調幾個參與過系統工程的專家過來,被蕭強婉言謝絕了。

    蕭強知道,他手下的這幫子科學家,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響噹噹的高手。

    但光是高手,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取得最佳的成果。

    就目前的情況看,這些研究人員之間,雖然顯得比剛見面時,更加親密了。但是相互之間,還是互不服氣的。要他們出來挑大樑,一個個嗷嗷叫地搶任務。但要是他們配合其他同仁,給他們打下手、幫忙,他們就推三阻四起來,什麼工作忙啊,什麼這個方面我也不精通的啊,個個都有詞,反正就一句話:要麼就讓我當主力,要麼我就自己單干,想我堂堂某所的高級工程師,跑去給別人當助手,要是傳出去,我可就沒臉活了!

    因此,儘管地庫裡,個頂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就現狀而言,還是一群遊兵散勇,稱不得一支工作團隊!

    通過這個高難度的系統工程,將這些人捏成一個整體,這也是他發起這個項目,想要達到的收穫之一。

    要讓工作順利進行下去,這就需要有人從中充當潤滑劑,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

    這個潤滑劑誰來當?

    蕭強看來看去,還是得自己先扛起來:他是這個系統的原創者,又是公司老闆,要講威信,在這個大家誰也不服氣誰的起步階段,也只有他,最適合充當這個協調人的角色。

    這個工作累啊,比讓蕭強自己動手都累!

    往往是他剛剛安撫完硬件組的工程師,那邊軟件組的就吵起來了,一個個還喜歡把過去的成績拿出來顯擺,指責對方的設計有誤。

    就這樣,初步成立的軟硬件攻關小組,在一天一大吵,隨時會小吵的情況下,磕磕絆絆地向前行進著。

    不多長時間,蕭強注意到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江勝海,很有個性的名字,聽名字,應該是個很豪爽的大漢。可實際情況是,他是一個有些白胖的中年人,長得很和氣。江勝海是浙江人,最擅長的是讀程序。一個程序段拿在手中,很快看過去,他就能發現這段程序是否存在問題,什麼地方有BUG,非常強悍的能力。

    江勝海講一口江浙口音的普通話,軟綿綿的,似乎沒有多少威懾力。他所在的主控程序組,本是任務最重的一個,但在最起初吵了幾架以後,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一旦出現內部爭執,都會有江勝海的影子,三言兩語,就將爭論平息下去,重新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蕭強對此深為欣賞。

    在徵求了他們小組成員的意見以後,蕭強立刻行使權力,把江勝海提升為軟件組的臨時組長,如果項目結束以後,大家都認可他,再將之扶正。

    確實,有了江勝海的幫助,工作漸漸走上了軌道。蕭強還是忙,還要處理很多只有他,才能評定的問題。但至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可以放開手了。

    再後來,蕭強看江勝海,似乎還行有餘力,乾脆把硬件組也交給了他。

    不過為了照顧硬件組的情緒,也從本組提拔了一人,擔任了硬件組的副組長,協助江勝海開展工作。江勝海也很會團結同事,他主要還是處理軟件組這邊的事務,硬件組,基本由那位副組長來負責。

    研製工作剛剛開始,就到了新年。

    公司才成立,大家也才進入正規,所有人都不樂意參加新年聚會。只有蕭強,考慮到這是讓所有才加入公司的同仁,相互熟悉的機會,硬性規定所有人都必須參加,才把巨型機研究組的成員們,從地庫里拉了出來。

    吃飯的時候,這些人還很正常,談論過去的單位情況、談論一些生活上的瑣事。但很快的,這些對他們而言,顯得有些「無聊」的日常事務都談完了,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他們的話題,轉向了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中。

    不到半個小時,新年聚會就演變成工作會議,一個個的小組圍在一起,對工作中的技術問題,談得興致勃勃。

    蕭強捏了捏鼻子,還是放棄了把話題引回來的打算。

    讓這些科學家們談論風花雪月,也確實難為他們了,或許他們還覺得那是種折磨。既然他們愛談論技術,那也由得他們去吧。

    他望著窗外開始飄落的雪花,微微有些惆悵。

    小怡,現在過得怎麼樣呢?從溫暖的南方,來到冰天雪地的北方,她會習慣嗎?會感到冷嗎?

    一直以來,他都太忙了,忙到他好些時候,都不知道是幾月幾號了。要不是今天在視察工地的時候,偶然聽到工人們談起來,他都忘了,今天是元旦。這才有了一場,臨時起意的元旦聚會。

    元旦,並沒有在新生的寰宇電子研究員們心中,留下多少波瀾。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重新投入了工作中,全然對昨天的聚餐,是為了什麼,失去了印象。

    緊張的工作一天接著一天,外面的土地已經平整,該改建的地形地貌,也照著蕭強的預計,而加以整理。一切,在平靜中進行著,工作的進度,也越來越快。

    在這段時間,最值得一提的,也證明了具有戰略意義的,就是蕭強所組織的那場,與清華大學學子們的交流會。

    站在清華的講壇上,這些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研究員們,輕鬆地應付著同學們的一個個問題。不管同學們想出,自認為多麼困難的問題,在他們眼中,都好像是在問他,一加一等於幾,隨口就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讓學生們欽佩之至。

    而研究員們,所作的報告,更是讓學子們大開眼界。對於現在世界上,科技的發展潮流、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我們的應對方法,這些研究員們都講得十分透徹。

    在學生們狂記筆記的時候,那些學校的教授老師們,也是連連點頭,欣慰不已。

    這次交流會非常成功!

    成功到,一個月以後,清華沒有讓蕭強有再次賄賂的機會,就主動打電話過來。說上次的交流會,同學們反響極為強烈,成效非常顯著,請研究員們,能抽出一點時間,前去講課。

    蕭強一貫就是擅長見縫插針。他趁機和校方達成了,在寰宇電子全面建設完成以後,讓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到寰宇電子去進行「社會實踐」的要求。

    於是,在此以後,雙方的聯繫越加緊密。

    許多的清華學子,在課餘時間,都會跑到鄰居家去做客,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輔助工作。有些工作能力強的同學,還有機會擔任研究員們的助手,領取比較高的助手津貼!這樣令人羨慕的工作,讓所有的人都加緊學習,爭取在下一次,能夠有親身體會科學研究的機會。

    每一個參加了社會實踐的學生,寰宇電子都會根據他們的工作性質,和時間長短,支付數目不等的報酬。這也讓這些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歡呼雀躍,積極報名下一次的社會實踐。

    而且,這個影響也迅速傳播開來。

    北大在第二個月,也向寰宇電子發出了邀請,希望研究員們,能抽出時間,去給他們講課。蕭強求之不得,立刻一口答應。自此,寰宇電子定期抽調少量的研究員,去附近的各個大學講課,成為一項慣例,保留下來。而寰宇電子,和這些大學生們的關係,也日益親密。

    在學生們的眼中,看到了寰宇優美的研究環境、超先進的研究器材、開放的研究氛圍、豐厚的工資待遇,至於國營和私營,在這一刻,界限變得模糊了起來。

    這樣半工半讀性質的社會實踐,一直持續到第一年的大學生畢業。

    然後,發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情:附近幾所大學的理工科學生,共計有兩百多人,拒絕了工作分配,而是和寰宇電子,簽訂了工作合同!

    這個事件引起了極大的震盪!

    寰宇電子和大學之間的關係,一瞬間陷入了僵局,許多校方領導,都才意識到,寰宇電子對他們學生的影響滲透,已經到達了怎樣一個地步!

    當事情演變到比較激烈的階段時,由教育部、計委(前面有章節寫作了發改委,但此時還沒有這個部門,有朋友善意地指出了這一點,在此表示感謝!)等多部委協助疏通雙方關係。最後達成協議:寰宇電子,因為搶走了國家出資培育的大學生,所以按照每名學生一萬元的教育支出,向其所在大學支付培養費。學生此後,算是自謀出路,國家不再負責,自然也不算國家編製幹部。

    對於這個結果,蕭強二話沒說,爽快掏錢,並為了照顧各大學的面子,還稍微多給了點。

    結果到了第二年,湧向寰宇電子的大學生更多,達到了八百多人。等到第三年,更是以創紀錄的一千四百多人的數字,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只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不只是這附近的幾家大學,有學生遞交求職信函。包括鄰近的天津、保定諸地,甚至是遠處山東等省市的大學,也有許多的學生,或是以信函,或是打電話,或是托人,都向寰宇電子,表示了希望錄用的願望。

    到了這個時候,寰宇電子完全成為了一塊磁石,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不僅僅是大學生,都緊密地吸納到這個越來越壯大的集體當中!

    以至於到了很多年後,在科技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頂尖人才去寰宇,優秀人才去中科院,只有二三流的庸才,才去廠礦單位」。

    不過,這都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寰宇,還是處於嚴重的將多兵寡的尷尬境地。

    巨型機研究工作開始階段,其實還發生了一件事。但這個事情,並沒有被人們反覆掛在嘴邊,卻被他們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那是蕭強在研製工作開始五天後,專門組織了研究員,去協和醫院做身體檢查。

    檢查的情況,並不很理想。

    很多的科技工作者,由於積勞成疾,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身體機能上的小毛病,還有些已經變成了慢性病。最讓人痛心的,是一位研究電磁波的專家,被查出,他由於多年接觸強電磁波,而出現了白血球異常增多的狀況,複查以後,確認病情已無可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他得了白血病!

    白血病,在這個時代,就是絕症的代名詞,得了這個病,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只能等死!

    所有的研究員們,都保持著沉默。

    他們在看蕭強,會怎樣面對這個突發情況。

    按理說,那名研究員之所以會得病,是在原單位忽略了自我防護的情況下,所造成的悲劇。要說責任,其原單位和本人,都應該負很大責任。

    可從另一方面說,他已經和寰宇電子簽訂了工作合同,就屬於寰宇的人了!於情於理,公司都不應該置之不理!

    要是蕭強,硬要把他一腳踢出去,雖然大家都不會說什麼,但必然會感到萬分寒心!

    只是,他們沒有看到資本家的剝削本質。

    蕭強在明白到這個研究員,患上了白血病之後,什麼話都沒說,立即讓人拿來了十萬塊錢,硬塞到那個研究員手上:「這點錢,先拿著!治病要緊!白血病並不可怕,以後會有治癒的希望,千萬不要放棄治療!我會盡快聯繫更好的醫院,如果有必要,公司會送你出國治療!你放心,從你進入寰宇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寰宇人!我們決不會拋棄自己的戰友!」

    那個已經陷入絕望中的研究員,手捧著沉甸甸的鈔票,猛然之間,就撲在這個比他小整整二十歲的青年懷中,哇地哭了起來……

    也就是在那一刻,所有在場的人,還有後來得知這個情況的研究員們,都真正把自己,是為了一名寰宇電子的主人翁!

    有這樣的老闆,有這樣仁義的老總,我們還怕什麼?還有什麼後顧之憂?

    就是老了病了,不能再為公司賺錢了,公司也永遠不會忘記我們!他們會照顧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排憂解難!

    而我們的工作,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壯大、發展,建立不可動搖的優勢!

    蕭強實現了自己的承諾。

    雖然,在十多年後,那位一直沒有等到配對骨髓的研究員,最終撒手而去,可在他臨終的時候,蕭強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

    回到公司,沒有一個人來向蕭強表忠心,下決心。

    可是,蕭強明顯發現,工作的流暢度,提高了;對工作的爭執,依然存在,但爭吵扯皮的事情,幾乎看不到了;每一個人都安心作分配給自己的工作,再也沒有怨言滿天飛的情況了。

    隨之而來的,就是工作進度,快到了令他也感到吃驚的地步!

    主機的組裝工作,在第十二天全面完成,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將近三天!

    這也難怪,畢竟這不是重新設計製造一台新機器,而是按照圖紙,像搭積木一樣重新組裝,對這些科學家們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要不是他們還時不時考慮以後如何改進,這個進度,說不定還能更快一點。

    在完成了這個工作以後,硬件組的所有成員,立刻又向蕭強,爭取來了網絡硬件的製造項目,一頭紮了進去,用近乎瘋狂地工作作風,在十天不到的時間,將這部分,也趕製出來!

    要不是蕭強嚴詞拒絕,他們還準備去邦軟件組的成員們,完成本不該屬於他們負責的那份工作!

    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只休息了兩天,又趁蕭強去工地視察的間隙,偷偷溜到地庫,投入工作之中。並在蕭強回來後,死磨硬泡,就是不肯離開,就連蕭強發火,也不能將他們趕離電腦!

    主機、輔機、網絡硬件、通訊軟件、網絡協議……

    一個又一個的項目,被他們飛速地解決,到春節即將到來前的兩周時間,除了軟件還沒有完成,並還有較大距離的時候,所有的項目都已經全部完成!

    這也難怪,各種硬件部分,都是照著以前的設計圖,重新組裝一遍。

    而軟件,則要將所有的軍用模塊全部刪除。只是參考其驅動主程序,按照蕭強所佈置的商業用途軟件模塊,進行全新設計,其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有前段時間,清華大學提前研究的部分成果,可以拿來用。但由於這個工程量太大,而參與人數太少,使得整個軟件設計,始終處於一個緩慢的進度。

    本來這次也學習了研製戰場系統時,由程序員編制骨幹,再交有學生來填制具體程序行的設計模式。可也許是研究員們,太想做好了。結果,他們拿到了學生們填制的命令行之後,又全部將其進行優化、改寫,力圖將程序變得更加短小精悍,並將硬件的每一份效能,都充分發揮出來。

    這就等於把學生們的工作,又都推倒,自己另寫一遍!這樣的進度,怎麼可能快得起來?

    蕭強因為把軟件組,交給了江勝海負責,所以自己管得就少了。但他看到軟件組的工作進程怎麼也快不起來,有些奇怪,過去一問,才頓足不已!

    他立刻制止了這種重複建設的蠢事,讓他們只是核對程序能否正常運行,以及流暢度,不要再作精簡優化。

    優化工作當然要做,但不是現在。

    他現在首先是需要程序跑起來,其次是要跑的穩定,再下來才考慮到性能。

    因為,日本方面,已經催促了好幾次了!

    中日交流協會代為發出的信息,對他提出了幾次邀請。蕭強明白,這是日本廠商開始著急了,看著他源源不斷地賺走大量日元,他們要準備動手了!

    所以,他需要盡快把這邊的工作告一段落,才能騰出手來,集中精力應付日本人的反撲。

    當看到,除了軟件以外的最後一個項目也告完成,軟件的各個功能模塊,還沒有完成,蕭強不能再繼續等下去了。

    他立即就命令,進行整機試運行。

    工程師們通過電纜,將各個設備連接完畢,採用了缺少大多數功能模塊的主程序,進行聯網調式。

    這個工作又進行了兩天,工程師們反覆核查硬件,有沒有致命缺陷,最後確定所有部件都焊接牢固,沒有短路,他們才接通了電源。

    當主機上,一個個綠燈亮起來,他們才打開了網絡聯接設備,通過主機,驅動各個附屬部分。

    隨後,小型工作站也正常運行起來,和輔機並網成功,連入主運行網。

    看到「PING」程序,傳回來的、網絡通訊良好的反饋信息,還有屏幕上,顯示出來的一百兆帶寬信息,所有的工程參與人員,都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很多人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淚流滿面。

    我們的巨型機,終於製作成功了!

    這次的超級計算機,試用了蕭強所提出來的並行概念:在主機提供計算的同時,由輔機並網的小型工作站,隨時監測並網計算機的工作狀態,利用它們的計算閒置時間,分擔部分計算壓力,以充分發揮網絡上每一台計算機的全部功能,將全網絡的運算能力發揮到極致!

    而投入測試的功能模塊程序,只安裝了一個名叫「網絡探索者」的程序。

    點開這個程序,是一個圖框,在上部有一個地址欄,蕭強在空白欄輸入了「」,這個他前世熟以為常的網絡地址,在他回車的一瞬間,他感到自己,似乎好像又回到了他那個時代!

    這個地址,是一個網站,是國內所設計的第一個網站——寰宇科技網!

    而這個劃時代的場面,包括之後彈出來的網站頁面,隨著一道道閃光燈的照射,被摒住呼吸,站在他側後方的攝影師,用照相機、攝影機永遠的定格下來!

    這段影像,後來被轉換成數字記錄,成為寰宇電子,乃至中國、世界計算機史上的一段珍貴歷史片斷,引用到各個教學資料中,被無數的人,不厭其煩地向世人所頌揚!

    寰宇,終於邁開了它的第一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