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簡單的介紹之後,剩下的就是實物的對比了,以龍「芯」450、500、550三款CPU為核心的電腦同奔騰三500和AMD得ATHEON500為核心的電腦針對著整數處理,浮點計算,大規模軟件程序,3D效果測試,等諸方面性能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比,最終的結果是喜人的。
龍「芯」雖然在除了3D之外的其他方面都輸給了另外個CPU為核心的電腦,但是參觀的人們也看到了,它們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特別的大,也就是說,剛剛出爐的龍芯並不低於世界的先進水平,相信在CPU的設計工藝和生產工藝上面進一步提高的話,龍「芯」的未來大有可為。
短短的三十分鐘的時間裡面,在場的專家學者,以及政府和部隊方面的代表,已經看到了龍「芯」的全部功能,特別是在3D方面的效果,更是讓大家非常的滿意,最後,政府方面的代表提到了關於成本的問題,誰都知道,一款微處理器要想真正的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那麼它的成本至關重要。
這也是好多國家連高精尖的可以都搞出來了,但是卻一直沒有辦法搞出來微處理器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自己搞的成本比購買別國的產品還要貴很多,在沒有直接的威脅的情況下,這點完全沒有必要。
但是在中國的國情卻不容許這樣,建國之後中國就收到了各方面的禁運,即使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外的一些勢力還不放棄顛覆中國,在高科技,特別是高技術領域。實施了對中國的禁運,同時國家也不可能把關係到國防的重要領域地產品,寄托在別國的身上,這樣一來萬一未來發生戰爭,那麼就太被動了。這個龍芯計劃,是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進行下去的,不過能夠降低成本。甚至投入市場回收成本,那就更加完美了,目前中國的底子比較的薄,還不可能投入大規模的資金。用於這方面。
龍芯實驗室的首席設計師,中國物理科學院地院士,CPU構架專家方波遷微微一笑說道:「實驗室產品的價格較高,因為它的很多材料都是用的最高質量和性能地產品。不過在進入到實際生產的領域,將用廉價的產品替代這些元件。同時在大量生產攤薄成本的情況下,龍「芯」他地成本不高,而且市場售價的定位也在INTEL和AMD得同樣主頻之下。」
李雲聽到了這個答案,心中地擔憂稍微的平復了一點。能夠一舉超過INTEL和AMD那是不可能的,別人已經生產了幾十年,同時又一套完整的研發和生產地技術。但但是大規模生產的製造工藝,就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提高的,實驗室產品同真正的商業產品並不一樣,他們中間還有很長地路要走,不過能夠在性能上面,緊跟世界先進水平,不掉隊,同時在價格上面有優勢的話,在中國這個不發達的國家,還是有相當的市場的,再加上它又是國產的,相信在政府訂單的推動下,龍「芯」會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及時是在國外,性價比如果真得不錯的話,龍「芯」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的。
現在正好是微處理器發展的最關鍵的時刻,INTEL和AMD雖然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優勢並沒有明顯到別人無法追趕的時劉,但是就在這兩到三年的時間裡面,由於資金和許多方面的影響,CYNIX和IDT公司,以及其他的微處理器公司紛紛的轉產或者破產,微處理器領域只剩下了INTEL和AMD,雖然CYNIX台灣的威盛收購,不過他也沒有繼續CPU得輝煌,結果是無影無蹤了。
對於龍芯,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緊跟的戰略,只要能夠確保中國大陸市場,再逐步的拓展國際市場,那麼龍芯就會有充足的時間,逐步的提高,未來的兩到三年裡面,微處理器的發展旅程,李雲是爛熟於心,相信只要不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逐步的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還是非常有可能的,再說了,龍芯在誕生之初,就已經完成了對未來有重要影響的關鍵,太極指令集系統,這才是龍「芯」未來真正騰飛的翅膀,李雲對於這一點充滿了信心。
整個展示在大家的興奮中間結束了,與會的政府官員和軍隊代表走後,李雲留了下來,實驗室的產品畢竟是實驗室的產品,他具體工業製成品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這點在已經成熟的CPU製造企業裡面,並不是持別的難,但是在中國,這個項目還是一個空白,所以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在龍「芯」研究出來之前,李雲在引進那兩條高標準的硅晶元生產線的同時,在CYNIX和IDT公司的掩護下,李雲還購買了兩條性能優良的CPU生產線,不過由於種種的原因,這不是最先進的,CPU項目畢競是高精尖的項目,以CYNIX和IDT公司的實力,購買硅晶元生產線已經是出人意料了,如果再購買最先進的CPU生產線的話,誰都知道有問題了,權衡了半天,李雲還是決定,退而求其次。
購買這個生產線,雖然很大程度上面,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防止美國政府的干預,但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條生產線,和最先進的生產線比起來,他的技術指標並不落後,只不過自動化程度沒有那麼高罷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一直不高,這也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一個重要的原因,這點成本上面的差距,很容易補上。
這兩條生產線到位之後,就被安放在了南京高科技園區的中,並在硅晶元的工廠旁邊,興建了一個CPU的製造工廠,製造CPU的合格工人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起來的。在生產線到位之後,李雲一方面從美國和歐洲尋找相關行業地工人,一方面培養和培訓中國自己的工人,這方面以前的CYNIX和IDT公司有一定的儲備,在李雲許下了高昂的工資之後,還是有不少CYNIX和IDT的工人來到了中國工作,這些人來到中國之後,不但幫助培訓工人。並且在生產線的安裝上面,幫了工廠很大的忙,可以毫不誇張地說,CPU地生產線能夠順利地建成。他們的功不可沒。
在CPU生產線安裝好了之後,為了進一步的在實戰中間磨練工人,在龍「芯」還沒有設計出來的時候,在李雲地授意下。新的CPU工廠開始生產CYNIX和IDT的產品,CYNIX公司的M2和IDT公司地WINCHIPC6-2都是相當成熟的產品。雖然他們比起來INTEL公司和AMD公司地產品還差上不少,不過把他們的主頻提高,並做出來少部分的修改,作為低端的產品。還是有一定地市場份額的,這部分的市場份額雖然不足以支撐公司的發展,但是維持下去還是可以地,正好接著這個機會。鍛煉一下CPU工廠工人的水平,畢竟在未來的社會中間,CPU的設計是重要的,但是工廠的生產能力和熟練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工人們的熟練程度提高了,CPU的性能指標才可以上升,而成本才會降低下來。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通過了大量的生產實際,在熟練工人的帶動下,後來的新工人也逐步的熟練了生產工作,而且中國人是從來不缺乏創造力的,在熟練的同時,他們還結合了生產的實際,提出了幾條改進生產程序的建議,這些建議在工廠領導的安排下,進行的實驗,結果效果非常好,整體的生產效率提高了2,不要小看這2,這2的生產效率的提高,也就意味著成本的降低,一個2雖然不起眼,但是如果越來越多的2出現的話,未來的路一定非常的寬廣。
李雲對於這個也非常的重視,不但重獎了這幾個提出改進方案的工人,同時在工廠裡裡面設立重獎,對於可以幫助工廠改進生產流程,提高效率的,都可以獲得一筆不小的獎金,不過這個改進是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CPU工廠他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生產,如果每個工人都不生產了,反而去搞研究,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這條方案一出,雖然在後來的幾個月裡面,沒有出現較大效果的生產工藝的改進,但是工人們的勞動積極性倒是大幅度的提高了,要想改進生產流程,首先要熟練掌握生產技能,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只有熟練掌握了技能,改進才成為可能,李雲也沒有想到,他的一念之間,讓這些工人的積極性提高了這麼得多。
到了8月底的時候,CPU製造工廠已經可以全效生產了,其生產的效率甚至超過了以前CYNIX和IDT公司的生產效率,非常接近於INTEL公司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要知道INTEL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可是全世界CPU生產領域中間最高的,就連是以前的CYNIX和IDT公司的總經理,都非常的驚歎,連連地說道,中國人不愧是創造奇跡的民族。
李雲留下來就是為了同方波遷討論關於具體生產的問題,實驗室的產品,他們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而真正的商業產品,他更多的要考慮生產的難易度以及成本的問題,由於龍「芯」的保密層次較高,在正式的確定生產之前,CPU製造工廠的廠長還沒有這個資格接觸到,只有依靠李雲這個對CPU瞭解很深,同時對CPU工廠的製造流程非常瞭解的人,前來討論了。
參加討論的人並不多,除了這邊的李雲之外,就剩下首席設計師方波和晶硅的專家劉易生,以及3D指令集的專家周同心三人,這三個人正是主導著龍「芯」整個設計的三個人,也就是說,龍「芯」擁有著今天的成績,和他們三人的緊密協作十分不開的。
他們三個人對於李雲也相當地熟悉,不管怎麼說。李雲大力的龍「芯」計劃,並幫助龍「芯」提出來於可行任很高的設計方案,這對於龍「芯」實驗室來說,幫助很大,從很大程度上面說,方波遷他們三人就是在李雲搭建的模版下,完成了龍「芯」的設計和製造的。
這次關於龍「芯」真正投產的討論進行的時間並不是特別地長,龍「芯」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在結束的最後階段,方波遷他們也考慮了實際生產的問題,他們可不是雙耳不聞窗邊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獃子。相反方波遷和劉易生,他們都是擁有很強實踐能力地設計師,特別是劉易生,它對於硅晶元的應用相當的熟悉。並且在存儲器和晶體管方面也都有涉獵,很快的它們就確定下來地新的龍「芯」地組成部分。這些部分都是現在市場上面非常成熟的產品,價格都非常的穩定,性能也可以,這些將成為組成龍「芯」投產的最重要地部分。
李雲也很欣慰這些研究人員能夠想得這麼得遠。這些材料和他以及CPU工廠的技術員們給出的材料幾乎一致,只不過在少部分的枝節問題上面,有著不同,而且這些不同在李雲提出來之後。也很快地解決了,總體來講,龍「芯」的最後一個步驟也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只有具體的生產問題,以及為將來鋪路的宣傳問題了。
李雲離開基地之後,心中一直在考慮著這個問題,龍「芯」的生產不用他來操心,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會直接和CPU的工廠取得聯繫,技術上面的問題,只有他們雙方在一起才可以解決,宣傳的問題,李雲一直在猶豫,龍「芯」是第一款中國製造的CPU,李雲還是希望工業製成品出來之後,在進行宣傳,畢竟用實驗產品進行宣傳的話,說服力不夠,人們會說中國的設計不錯,但是距離工業成功還遠呢,這樣的觀念對於龍「芯」來說相當的不好,李雲不願意在消費者,特別是國外的消費者,龍「芯」都扮演一個實驗室產品的角色,這樣對玉龍「芯」未來的發展相當的不利。
思前想後,李雲最終決定,等到龍「芯」的工業製成品出來之後,在進行宣傳,反正也不差這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AMD沒有更新的產品出來,而INTEL公司也不過是在11月份發佈他的新一代0.18微米的銅導體技術,代號為COPPENMINE新奔騰三代CPU,這款CPU確實很優秀,把AMD佔取得優勢,一下子就拿回來了,不過這些對於新龍「芯」來說影響不大,龍「芯」的定位就在AMD和INTEL的高端產品之下,借助價格的優勢,佔有一部分的市場,並且依托本土的優勢佔領中國市場,然後逐步地向外發展。
這幾個月的時間,確實不用著急,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產品,恐怕也不會很多,其中的大多數將被政府訂單給買走,在要害的政府部門,和軍事單位,還是使用自己的電腦產品比較的可靠一點,這是大家的共識。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面,在CPU工廠和龍「芯」實驗室的密切配合下,終於解決了龍「芯」工業化生產的一系列問題,龍「芯」終於從實驗室走進了工廠,開始為走向千家萬戶作準備。
工業化的龍「芯」最終定型了三款CPU作為他的第一款產品,分別是騰龍450,騰龍500,和騰龍550,這三款產品同實驗室的龍「芯」產品比起來,使用的材料質量有所下降,他們的整體性能也有了一定的下降,不過幅度不大,整體只有5-7左右的下降,這個對於整個產品的性能影響不大,高端的領域追求的才是整體性能1的提升,而在低端的領域則大多追求的是夠用,而騰龍的三款產品,已經可以目前市面上面的絕大多數軟件,特別是在3D的領域,騰龍450CPU甚至超過了AMD得ATHEON500,這對於騰龍系列CPU的宣傳相當的有利,可以把它們作為專門的3D處理的CPU進行宣傳,這必然可以讓騰龍獲得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和騰龍系列CPU同時問世的還有他的控制芯片組,畢竟現在電腦的產品是一個整體,一個CPU如果沒有配合的控制芯片組作為的話,他就會成為無緣之木,不可能有絲毫的發展的,就算是在控制芯片組問世之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