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華朝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屬臣均如達延汗這般識時務的。弘武十年六月,正當中華軍在東瀛本州島上與倭國倒幕派頻頻交鋒之時,白山黑水間的鴨綠江畔同樣洋溢著劍拔弩張之勢。自從中華朝出兵倭國以來,朝鮮國上下猶如驚弓之鳥一般惶惶不可終日。在短短的三個月內朝鮮王先後兩次頒旨向全國徵調青壯勞力入武,並在鴨綠江畔集結了將近十萬兵馬。期間李朝水師更是如臨大敵般地終日在朝鮮沿海巡邏,生怕被人順手牽羊了去。
「李卿家,你怎麼看朝鮮王這幾個月的舉動?」內閣會議上,在閱讀完遼東來的報告後,孫露直起身子肅然地詢問道。
「回陛下,此地無銀三百兩。」坐在右手邊的張家玉以嘲諷的語氣回答道。事實上帝國軍方在宣佈向倭國出兵前就對自己身邊的這個藩屬加強了監視。眼看著朝鮮王一路上竄下跳地忙著守護他那豆腐乾點大的國家。頗給人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難怪張家玉等人只要提起那些個彈丸小國就忍不住流露出鄙夷之色。
「嗯,朝鮮國對朝廷陽奉陰違已不是一兩日的事情了。朕也知道朝鮮王此舉乃是心中有鬼的表現。但放任朝鮮方面不斷地在朝廷背後做小動作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所以朕想聽聽諸位卿家對處理朝鮮問題的態度。」孫露開誠佈公地說道。
「回陛下朝鮮只是一個彈丸小國,既不似蒙古人善戰,又不及倭人彪悍。陛下若是真有降伏朝鮮的打算,以我朝的國力易如反掌。」一旁的陳邦彥拱手進言道,但他隨即又將話鋒一轉道:「不過,陛下,我朝現正專注於平定倭國內亂,貿然分兵恐對平倭之戰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臣以為對於朝鮮目前的不臣之舉還是以斥責為主。待平定了倭國之亂後再問罪於朝鮮王也不遲。」
聽陳邦彥這麼一說,孫露知道他是在婉轉地勸告自己不要貿然出兵朝鮮。其實在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上,孫露本人也有些猶豫。故而才會就此問題在內閣會議上徵詢眾臣的意見。這不,陳邦彥的話音才剛落,坐在他對面的李海便欣然接口道:「陛下,臣以為朝廷還是應該給朝鮮人一個武力的教訓。這不僅僅是因為朝鮮王多次冒犯我朝,對天朝的命令熟視無睹,暗中勾結倭人圖謀不軌。更是為了維護我天朝的威嚴。」
「李元帥,朝廷的威嚴並不一定要靠武力來維護。我中原乃是堂堂的天朝上國。遇到點問題便動輒喊打喊殺,哪兒還有禮儀之邦的矜持。」陳邦彥不甘示弱地堅持道。
「陳首相,您是有所不知。那些個蠻夷可不顧及什麼禮儀廉恥,更別說對天朝心存感恩了。眼看著朝廷這段時間為平定倭國之亂四處調兵譴將,一些個像朝鮮那般的彈丸小國便跟著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不僅對朝廷佈置下任務連連推三阻四,對我天朝的僑民更是刁難有加。」李海說到這裡頓了一頓,繼而斬釘截鐵的說道:「陛下,所以臣以為必須要給朝鮮一個教訓。好殺雞敬猴警告其他藩屬國莫要趁我天朝無暇西顧之際耍什麼小手段。」
「臣同意李元帥的建議。其實教訓朝鮮並不一定要將其全境佔領,亦不需要像對付倭國那般興師動眾。臣以為當年滿人征朝鮮的戰術就十分值得借鑒。直搗黃龍,速戰速決方為上策。」這一次開口的是內務尚書黃宗羲。雖說同是主戰派,但黃宗羲卻有著自己的另一番想法。因此在表述完自己的主戰態度後,他又跟著解釋道:「陛下,臣以為之所以會造成目前藩屬國對朝廷心存芥蒂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朝廷在處理藩屬的問題上過於依賴武力壓制。故而一旦朝廷在某地軍事力量有所削弱,當地的反華勢力就會抬頭。」
「既然黃尚書認為目前藩屬不穩的原因是朝廷過於強調武力壓制,又為何要力主用武力教訓朝鮮呢。朝廷不是應該改變之前的策略,以安撫代替武攝嗎?」一旁的農林尚書沈廷揚不解地反問道。與陳邦彥一樣,沈廷揚也不同意通過武力的方式來向朝鮮興師問罪。至於原因嘛,與黃宗羲剛才所說的大同小異。但他不明白既然黃宗羲瞭解問題的實質,為何還要一再地力主採取武力。
「沈尚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朝廷確實需要改變對藩屬國的態度與策略。但不是單純地改武攝為安撫。那樣做非但得不到藩屬國的感恩,反而會讓那些蠻夷誤以為朝廷是因為對倭作戰無暇顧及其他藩屬國,才不得以做出的讓步。日後如果發生相似的狀況,那些蠻夷還會在朝廷兵力緊缺時如法炮製,借此裹脅朝廷索要更為過分的要求。所以這樣的頭絕不能開!必須得要在藩屬國中做出規矩來。讓他們學會如何同我中華共進退!」黃宗羲以不容質疑的口吻說道:「正如剛才李元帥所言,我朝的藩屬多如牛毛,朝廷不可能逐一派兵去征剿。惟有選一國嚴加懲處才能以儆傚尤。而於情於理朝廷都有足夠的理由懲處朝鮮。至於對藩屬國的安撫,臣以為此事可在懲處完朝鮮王之後實施,且還是以朝鮮為主。」
「卿家的意思是先懲後撫?」孫露聽完黃宗羲的一席解釋,若有所思地問道。
「是的陛下,先懲後撫。以撫為重,以懲為輔。」黃宗羲點頭應和道。
聽黃宗羲這麼一說,在場的其他大臣們也同女皇一樣陷入了沉思。不可否認,黃宗羲的建議給了眾人一個嶄新的思路。但他的建議是否真的可行呢?抱著這樣的想法,陳邦彥謹慎地開口問道:「黃尚書,如何做到你所說的以撫為重,以懲為輔呢?」
「回首相大人,朝廷要做到『以撫為重,以懲為輔』,首先要讓天下人知曉朝廷懲戒朝鮮並非為了報復朝鮮王對朝廷的歷次不敬,而是為了幫助朝鮮整頓國事,讓朝鮮的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其次,作戰的目標一定要明確。即懲罰朝鮮王李昊與其身邊的佞臣,扶植一個更為親華的朝鮮內閣上台。再來,在完成武力懲戒後,朝廷因及時撤兵平壤,只佔據釜山等重要港口作為海軍的軍事基地。這即是為了體現朝廷的大肚,亦是了鞏固釜山等在朝鮮的軍事基地。」黃宗羲興致勃勃地說出了自己的「以撫為重,以懲為輔」的三步曲。
「霍,讀書人就是讀書人。說出來的理由就是比我們這些大老粗要縝密得多。黃尚書有啥主意儘管說。打仗的事就包在我們的身上。」李海聽罷頭一個拍胸脯保證道。
「陛下,臣以為黃尚書此計朝廷可以一試。」陳邦彥拱手贊成道。
「嗯,不僅是朝鮮。陛下,臣以為對倭國也可採取相似的措施。」張家玉跟著附和道。
「可照這意思,無論如何都得先發兵朝鮮。朝廷目前正忙於平定倭國之亂。此刻分心恐怕有所不妥吧。」沈廷揚想了一下道。
「沈尚書這在懷疑軍部的能力嗎?」李海心有不悅道。
「老夫沒有質疑軍部的意思。老夫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李元帥應該知道朝廷目前已經出現赤字了。」沈廷揚沉聲道。
「軍費的事,軍部自己會解決。這點用不著沈尚書來費心。」李海冷哼了一聲。
眼見李海與沈廷揚針尖對起了麥芒,張家玉趕忙打了個圓場道:「出兵朝鮮一事尚還在商討階段。等倭國戰役結束後大軍班師回朝的半道上給朝鮮來個順手牽羊也未嘗不可。」
「話雖如此,但那樣一來朝鮮方面勢必會有準備。想要做到速戰速決可就不容易了。須知朝鮮多山地,並不適合軍隊大規模作戰。此外,我軍在朝鮮也缺乏像德川幕府那樣的幫手。因此對付朝鮮關鍵還是在出其不意。」李海說著回頭向一直沒有作聲的龔紫軒問道:「龔大人你說是吧?」
可誰知龔紫軒卻並沒有當場附和於他,而是猶豫了一下說道:「這……臣以為朝鮮的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若說出奇制勝的話,等倭國戰役結束朝鮮上下淡忘了此事之後,朝廷再出兵也為時不晚啊。」
「可到那時候中原的百姓亦不會再介意之前朝鮮對朝廷的冒犯。朝廷又師出何名呢?龔大人之前不是一直也是主戰的嗎。」李海不服氣的說道。他不明白一向主戰的龔紫軒這會兒怎麼會突然又變卦起來。
給李海這麼一反問龔紫軒神色不由地變得尷尬起來。卻聽他跟著向李海解釋道:「黃尚書剛才不是也說要以幫助朝鮮整頓國事為出兵理由嗎。況且相比朝鮮這一隅之地,天下間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帝國的戰艦。」
龔紫軒這番略帶推搪讓坐在龍椅上的孫露聽出了少許弦外之音。於是女皇敏銳地抓住了龔紫軒的話柄追問道:「龔大人言下之意是說還有其他地方需要帝國艦隊來為帝國維持秩序嗎?」
果不其然,面對女皇突如其來的追問,龔紫軒支吾了片刻終於老實地坦言道:「回陛下,有消息顯示印度洋、大西洋上的多個港口都拒絕讓帝國船隻停靠。有些甚至直接封閉了港口。」
「什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孫露聽罷猛然一驚道。周圍的文武大臣聞訊後亦驚愕地一片嘩然。
「回陛下,臣只知道大部分拒絕我朝船隻的港口為奧斯曼帝國所屬,至於封港的具體的原因尚不清楚。」龔紫軒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又是那個奧斯曼帝國。這幫突厥韃子沒事就喜歡搞這種封港的把戲。說白了就是想訛錢。朝廷現在戰事吃緊,這種事情還是讓商會自己解決算了。」李海不屑地說道。長年與各國海上力量打交道的李海早已習慣了穆斯林們在印度洋上玩的那些手段。他們一邊充當東西方貿易的中間人,一邊則不斷在海上襲擊、敲詐勒索金錢和財物。歐洲人稱這種現象為「巴巴爾體系」。而這其中封港是奧斯曼之類的穆斯林政府經常使用的一種官方敲詐手段。正如李海所言中華商之前也經歷過多次這樣的「封港」。每次除了讓帝國海軍出面外,商會本身也會出些錢意思意思。
然而這一次的情況顯然並不像李海想像中的那般簡單。卻見龔紫軒苦笑了一下向李海解釋道:「元帥有所不知。奧斯曼人這次的封港可不比以往。以往那些都是當地土邦主的小大小鬧。花些錢疏通疏通,或是派支艦隊威嚇一下,事情很快就能解決。但這次卻有情報顯示封港的命令來自奧斯曼國的上層。且封港的數量極多,又幾乎在同一時間。可見此舉乃是奧斯曼方面早有預謀的計劃。就目前從南洋傳來的報告顯示。我朝的船隊已無法進入紅海了。」
聽龔紫軒這麼一說,李海的神色也跟著凝重起來。卻見他思略了一下趕緊追問道:「那荷蘭呢?荷蘭人的船隊目前在印度洋受阻了嗎?」
「從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回復來看,荷蘭船隻也被奧斯曼人拒之門外斷了航線。因此殖民司已會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此這次的封港事件先行與奧斯曼帝國進行交涉。不過對方至今未給我方答覆。」龔紫軒如實回答道。
「這奧斯曼帝國葫蘆裡賣的究竟是什麼藥。」陳邦彥皺起了眉頭道。
「可能是某些刁民為了一己似欲惹腦了當地的朝廷吧。」外務尚書李啟新揣測道。這些年來外務部已經不止一次與殖民司出面處理過相似的外交糾紛。只不過憑著職業上的敏感李啟新隱約覺得這次的事鬧得不小。
「若是這樣的話。不如就調派一支艦隊與荷蘭海軍直接前往奧斯曼國協同殖民司處理此事吧。」李海跟著建議道。
「這艦隊暫時還是不用派了吧。殖民司的官員與荷蘭方面的代表眼下已經抵達伊斯坦布爾。究竟是何原由,等他們此行結束自會有個結論。貿然出兵恐有不妥。畢竟奧斯曼國乃是西域一大國。非其他蠻夷小國可以比擬。」龔紫軒斷然否決道。
「好了,奧斯曼方面的事那就照龔卿家的意思去辦。至於朝鮮的問題,朕想要一個更為詳細的計劃。黃卿家你可將自己的意圖告知軍部一同商討。」孫露總結性地佈置下任務後,便回頭向張家玉問道:「張卿家,目前倭國的戰事進行得怎樣了?」
「回陛下,李將軍率部於五月二十日順利攻克紀伊半島的尾鷲,並順勢與幕府軍會師一同北上解救大阪。倭國叛軍攝於我軍軍威聞風而散,目前大阪之圍已解。」張家玉簡要地報告道。
聽聞大阪解圍,孫露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道:「沒想到李耀斗還會敲山震虎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