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惶惶不安了大半年後,北京城上下的老百姓怎麼都沒想到,北京城最後會在不放一槍一炮的情況下易主。雖然之前北京城內早已風傳起滿清投降的消息。不少居民們知道明軍即將進城,臨大街的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在大門上貼上寫有「順民」的黃紙。如欲走出大門的,便也用這種黃紙,粘在帽上。但明軍在二月初九入城時依舊引起了很大的騷動。那一日清晨眼,看著荷槍實彈的大隊明軍突然從天而降,整個北京城剎時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眼前的明軍對他們來說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特別是那從未見過的軍服和戰旗,都讓他們不敢輕易的將這支奇特的隊伍同以前的明軍掛上鉤。
「天朝的人馬又回來了嗎?」
「韃子皇帝投降了嗎?」
「可這些軍爺怎麼看都不像咱大明的人馬啊。」
人們一邊相互竊竊私語著討論眼前發生的變數,一邊躲在暗處偷偷地觀察著明軍的一舉一動。經歷過太多劫難與變數的北京百姓早已變得脆弱而又敏感了。他們都抱定了決心,在事情弄清楚之前絕不輕易的出頭。而緊接著發生的事徹底打消了他們心中的重重顧慮。當日頭升上三桿之時,長街上聚起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見那些往日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官韃靼,此刻卻垂頭喪氣的拖家帶口往城外趕。眼看著滿人哭喪著臉的模樣,北京城的百姓們似乎終於明白了些什麼。不知是誰地一個喊出了聲:「天朝大軍回來了!殺狗韃子!」
這話就像是附了魔咒一般,迅速蔓延遍了北京城內所有的大街小巷。數百個,數千個,數萬個嘴巴發出了同樣的叫聲。有的人撿起地上的石頭,有的人抓起了棍棒鋤頭,有的人抄起了家中鞭策牛馬的皮鞭;總之人們拿起了任何他們可以找到的東西當作武器,瘋狂地朝著投降後的清軍襲殺而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本已投降的清軍也只有拚命一搏了。剛才還秩序井然的長街頓時就亂成了一鍋粥,喊殺聲此起彼伏。清兵雖魁梧善戰,但在人數上終究是處於劣勢的。加之還要顧及家人的安危。因此他們的情況可謂是異常糟糕。他們每擊倒一個漢人百姓,就會又有五六個人湧上來用棍棒毆打、丟擲石塊、把傷眼的砂和土灑到他們臉上。
不想將流血事件擴大的明軍嘗試著想要勸阻人群。可早已被復仇沖葷了頭的北京百姓哪兒管得著這些。清軍多年來的淫威已經將城中的百姓都變成了瘋狂的復仇者。彷彿只有沉醉在敵人的鮮血中,才能舒解他們多年的怨恨。當明軍試圖加以阻止時,自然同樣也遭到了百姓的怒罵與毆打。眼看著事情正朝著難以收拾的方向發展,明軍終於忍不住鳴槍示警。砰!砰!砰!隨著數聲槍響,剛才還熱衷於報復的百姓頓時就做了鳥獸散。狼狽不堪的清軍則如臨大赦般地朝著城外瘋狂逃竄。
然而北京城百姓的報復並沒有就此停歇。主要的大路上有明軍維持秩序不容易下手。但在城市深處的胡同小院中情況就沒那麼妙了。那些還未來得及出城,或是打算就此隱匿的城中不肯出門的滿人,都被漢人百姓一一給楸了出來。每一處胡同幾乎都可以看見被追,被殺,被毆的滿人。在斷了氣之後仍然飽受痛毆、猛踢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讓我揍一拳!」
「也讓我打一頓。我的兒子和孫子都被這個傢伙給殺了!」
「我要像他們對我父親一樣地挖出他的眼珠!」
「畜牲!可惡的胡狗!」
被百姓追殺的除了有滿人之外,更有不少平日裡對侵略者大加諂媚,時而密告,時有幫著掠奪的漢奸。他們甚至在更悲慘的情況下被同胞殺害。明軍起先對城中百姓的這種隱蔽報復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漢人的憤怒當然是情有可原的,而滿人遭到報復也是罪有應得的。其實,不少明軍戰士也很想加入報復者的行列。但嚴格的軍紀與命令讓他們不得不監守自己的崗位。只要老百姓不上大街影響撤離工作,明軍也就不想去管那些淒慘的流血行動。
但剛開始的報復洩憤行為,很快就發展變質成了混亂的暴動。北京城裡原有的痞子流氓紛紛打起了報復韃子漢奸的大旗,在城中趁火打劫起來。無論是滿人的宅邸,還是漢人的四合院,都遭到了肆意的洗劫。從復仇的快意中清醒過來的北京百姓,這才發現自己一手造成了另一場災難。
不過,城中的痞子流氓們也沒能得意太久,他們不久就見識到了蕭雲的好手段。在接到報告後,蕭雲立刻帶著大隊人馬在第一時間開入北京城維持起了治安。經過一番雷厲風行的整治後北京城上下的暴動迅速就被壓制了。但蕭雲並沒有就此停下他的整治大計。藉著初九的這次動亂,他順勢開始對盤踞在城中多年的各種不穩定勢力以及滿清餘孽進行了定點清除。事後也有人指責蕭雲鎮壓的手段過於血腥,不該對城中百姓如此凶狠。但蕭雲本人對此卻直言不諱地表示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把毒草連根拔除,怎能還大明一個乾淨的北京城。」
雖然北京城受降工作的開頭並不理想。但二月初九的流血暴動對明軍來說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至少在經歷了那血腥的一日後城中的滿人不敢再牴觸這次的撤離行動。相反城中剩餘的滿人就像躲避瘟疫一般爭先恐後地逃了出來。使得撤離行動比原先還提早了一天完成。
清軍雖提早撤出了北京城,但明軍的入城儀式仍舊被安排在了農曆二月十五日。這一天,天公似乎也特地做了美。一往無際的蒼穹上沒有一絲雲彩,難得燦爛的陽光撒遍了整座北京城。掐指一算這已是北京百姓六年來第三次舉行類似的入城儀式了。有了迎接李自成、多爾袞的兩次經驗,這一次的入城儀式北京百姓自然是駕輕就熟。於是數天前剛剛經過暴亂和清洗的北京城頓時煥然一新,位於北京城中的市街兩旁處處張燈結綵。而城中百姓也從先前的惶惶不安中緩過了勁。各個臉上都掛上了欣喜的笑容,順從地來到長街兩旁迎接新統治者的到來。人們如此熱衷於此次的入城儀式,除了出於畏懼想討好新統治者的外。更是好奇地想知道南方那個傳說中的女首相究竟長什麼模樣。
轟,轟,轟,隨著一陣莊嚴的禮炮聲響起,明軍的進城儀式終於開始了。卻見身著一身白色戎裝的孫露,腰掛馬刀,腳跨高大雄駿的白龍駒,昂首走在隊伍的最前端,顯得英姿颯爽。在她身後跟著的是以史可法和張家玉為首的文官武將。明軍自城外緩轡徐行,至洞開的阜成門、西直門,卻並不進城,而是繼續筆直往北走,轉過西北城角向東,至德勝門外。守城門的明軍將士早在大道兩旁列隊迎接。從甕城門外的大街開始,到進城後的沿途大街,也已經由城中軍民們仔細地打掃乾淨。街道的兩旁甚至連香案也擺了出來。
孫露與眾將領在近衛軍的後扈從下,進德勝門後便一直向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由於孫露的身份是隆武首相,自然就不用象皇帝進城那般沿路「警蹕」。因此所經之處,老百姓無不夾道歡迎,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沿街兩旁,家家在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眼看著長街兩旁的如此盛景,孫露此刻的心情同樣是激動而又複雜的。
北京的和平解放為中原大陸長達數十年的戰亂劃上了一個完滿的休止符號。作為一個漢人自己為本民族驅除異族光復故土,孫露覺得無比自豪。可作為一國的首相,一個銳意的改革者,孫露清楚的知道只是一個開始罷了。長達數十年的災荒、兵亂、瘟疫,已經將這座千年古國掏得一乾二淨。雖說明帝國的東南、華南沿海地區號稱當今世界最富庶的地域,東亞金融的心臟。但這只是帝國廣闊疆域的一隅而已。在華麗的外衣下包裹著的卻是早已千瘡百孔的廣袤的內陸地區。南北貧富差距的嚴峻,周圍邊疆地區的混亂,以及隆武王朝內部本身的明爭暗鬥,都讓孫露和他的追隨者絲毫不敢就此沉浸在國家統一的喜悅中。當孫露以複雜的心態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入駐北京城時,長長的行軍隊伍也不知不覺地行進到了長安右門。按照禮制明朝的文武百官上朝,如果要進承天門,從東邊來的從長安左門進去,從西邊來的從長安右門進去。孫露作為臣子自然也要守這規矩,老老實實地從偏門進入皇城。
面對著黃瓦紅牆,金扉朱楹,白玉雕欄,宮闕重疊,孫露的心在這一刻亦被深深地震撼了。之前的她雖從電視、電影、圖片中看見過天安門、故宮等等建築威嚴的模樣。也曾不止一次出入過南京的皇城。但當她真的身處其中時仍不得不折服於這座城市的帝王之氣。那些高聳而又雄偉的城門無不向人詮釋著皇權的威嚴。
對於孫露一臉歎服的表現,史可法倒是並沒在意。事實上,他在第一進京面聖時也曾被皇城的威嚴所深深震懾。而這種感覺直到今天依舊緊緊抓著史可法的心。於是陪在孫露身後的史可法善意的提醒道:「首相大人,咱們到承天門了。」
「啊,到了。」才醒悟過來的孫露,連忙抬頭一看。卻見一棟更為壯觀的城門就此聳立在了自己面前。這座位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承天門,寓意「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乃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巍為壯觀。而對於孫露來說這「承天門」還有另一層深刻的意義。原來孫露在接手北京城後,腦中頭一個反應就是要到天安門上搞大閱兵。卻不想,她問遍了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搖著頭告訴她沒聽說過北京城有天安門。難道說是時間來得太早,天安門還沒被造出來?正當孫露納悶時,還是史可法從她那笨拙的形容中判斷天安門或許就是指承天門。好在承天門本就是大將出征或是凱旋而歸,祭路、祭旗的地方。在承天門搞受降儀式和閱兵式也算對路。此刻親眼見了承天門後,孫露則更為肯定的相信承天門就是天安門。當下她比滿意地下令道:「嗯,那就開始儀式吧。」
「遵命首相大人。」史可法恭敬地領命道。卻見他低頭向身後的隨從囑咐了幾句。
於是過了半晌後,隨著三聲靜鞭響起,身著寶藍色旗袍的博爾濟吉特氏,便帶著順治帝在一桿滿臣的陪同下緩緩地走出了皇城。只見她帶著順治帝與年幼的皇后,跪於孫露面前恭敬地獻上了降表與玉璽。然而騎在馬背上的孫露並沒下馬接受,而是依舊保持著勝利者的高昂姿勢。此時一旁站著的文官連忙將降表和玉璽轉遞給了孫露。雙手接過兩樣信物的孫露傲然地一笑後,猛地將玉璽高高舉起向四周的將士展示起來。一瞬間整個承天門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
這恢弘的氣勢不但壓得底下跪著的滿人喘不過氣來,亦讓一旁的史可法聽得心驚肉跳。因為他分明聽見那些將士們高喊著的是「大明帝國萬歲!孫首相萬歲!」雖說這只是將士們一時群情激動的表現,但在他聽來卻是那麼的刺耳。就在史可法以忐忑不安的目光觀察著孫露時,孫露卻滿不在乎地翻身下馬了。卻見她徑直地走到博爾濟吉特氏跟前,親自扶了順治母子,欣然開口道:「夫人快快請起。隨本相一同上樓觀摩閱兵式吧。」
「帶罪之身怎敢同首相大人並肩而行。」博爾濟吉特氏垂首連連告罪道。
「夫人深明大義,使京畿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公德無量。如今八旗諸部既然歸順與我大明,夫人就不必太過見外了。」孫露說罷便攙起了博爾濟吉特氏的手。
一瞬間這兩個漢蒙傑出的女性面對面地站著,互相就此注視著對方。孫露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位留給後人太多謎題的孝莊太后。看看這個滿蒙第一美女是否真像後世描繪的那樣妖嬈。博爾濟吉特氏亦毫不畏懼地仔細觀察著一身戎裝的孫露。想要看看這位隻手遮天,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的女子是否真的象外界傳言的那樣凶悍。在將對方與心中原先的印象做了一番比較後,兩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一絲爽朗的笑容。心中頓時泛起了一種悻悻相惜,相見恨晚的感覺。卻見博爾濟吉特氏爽快的答應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