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征之死
    (原本寫好的稿子不慎弄丟了,還得按照記憶重寫!真是麻煩啊!)

    魏征病了!

    這消息很快傳遍了朝野,李世民對此非常關心,不僅親自上門問候,還派出了太醫,賜給藥品,而且派專人住在他的家裡,稍有動靜,即刻稟報。這還不夠,還與李承乾一道專門入第垂詢,將衡山公主許配給他的兒子,結為親家,這種待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魏征的一生並不清白,當過道士、做過李密手下的文學參軍卻在李密失敗後又勸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曾是竇建德的俘虜、又是李建成的幕僚、還多次動員李建成要先發制人……

    如此種種,任何一條都沒有讓他繼續活下去的道理。不過,魏征趕上了好時候啊!李建成倒霉的時候,大唐也處在內憂外患中,不管怎麼樣,當時勢力已經被打壓得十分衰微的李世民必須做出一個表態來,跟李世民最不對路的魏征,自然是最好的人選。於是,歷史開了個小小的玩笑,當李世民抓住魏征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如果李建成聽我的話,事情就不會這樣了。」或許李世民佩服他的從容鎮定,或許開國之初不宜大開殺戒,或許魏征的為人早有耳聞,或許……就在那一刻,魏征的命運有了轉機!

    貞觀年間,不乏良將賢相……然而,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曾經為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李靖,每次征戰得勝,都要遭到詆毀、排擠,李氏好似被蒙蔽了一般,聽信讒言,還派出「專案組」對其調查,即使查無實據,也少不了數落、責備,逼得李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遞交「辭呈」……反觀李世民對這些人的態度。匪夷所思。

    魏征一輩子,做過的給李世民添堵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貞觀元年,魏征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畢竟,別人都覺得魏征一向是很討人厭的。當初秦王府天策府的人無不討厭他。李世民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但李世民出於保護他的意思,仍派人轉告魏征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征當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李世民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李世民便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征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李世民點頭稱是。

    不過,魏征一輩子做地就是忠臣。而不是良臣。他在歷史上就是個諍臣的角色,所有人提到他,為的便是他的所謂鐵骨錚錚,直言進諫,而不是他做了什麼了不起的政績。

    由於魏征能夠犯顏直諫,即使李世民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李世民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李世民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征問及此事,李世民笑著答道:「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地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征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六年。群臣都請求太宗去泰山封禪,藉以炫耀功德和國家富強,只有魏征表示反對。李世民覺得奇怪,便向魏征問道:「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豐、祥瑞末至嗎?」魏征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咸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產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慾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甚麼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數州暴發了洪水,封禪之事從此停止。

    貞觀十二年。魏征看到李世民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地《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李世民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地十個變化。他還向李世民上了《諫太宗十思疏》。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了。

    魏征如今卻是把李世民得罪透了。沒辦法。魏征他自己是出身寒門。跟山東貴族沒什麼關係地。因此。李世民一直容忍著他。就是把他當作一把刀。對付山東貴族呢!魏征雖說脾氣臭。但是這些年人緣也算不錯了。偏偏勾搭上地還有出身山東貴族地杜正倫。說什麼他又宰相之才。應該入主中書省。這下。可是觸及了李世民地底線了。新仇舊恨加起來。魏征想不死也難!

    反正李承乾是不怎麼相信自己這位父皇地人品地。帝王地仁慈是做給普通老百姓看地。背地裡。有為地帝王多是殺伐果斷地人物。於是。魏征就要死了!

    李世民對死人還是很寬容地。於是。魏征剛剛斷氣。李世民就下了旨意。九品以上官員都要赴喪。喪禮規格之高創歷史紀錄!以一品官員地殉葬。讓手持羽葆地依仗隊和樂隊護送。並將其墓室安排在皇家陵苑昭陵。雖然。這種做法被魏征地妻子嚴正地「拒絕」了。但是。這種用心足以感動天地!魏征出殯之時。李世民那叫一個悲痛啊。不得不說。李世民非常擅長政治作秀。快趕上三國時候地劉備了。那叫一個如喪考妣。登上苑西樓。痛哭流涕。還親自為他撰寫碑文。刻在石上!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思念魏征。李世民還對自己地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實在是感人肺腑!魏征死得值啊!

    魏征地死是必然地。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實實在在是很久之前就動了殺心。就算從史書上那麼一兩句輕描淡寫地話裡也能看得出來。

    李世民剛做皇帝那陣兒。他確確實實是要做個千古明君地。有鑒於隋亡地教訓。下詔求直言。一時群臣振奮。其中尤以魏征老頭兒用詞最為激烈。起初李世民還挺高興。這說明政治清明。自己虛懷若谷。有海納百川地胸懷啊!可熱乎勁兒一過便覺得不那麼對胃口了。心想:十幾年來。我帶領文臣武將南征北戰戰無不勝。這些人給我地都是「最最最」地頌揚之聲。可今天剛一開閘門。逆耳之音便蜂擁而入。他們過去地頌揚莫非都是騙我地麼?看來人心真不可測啊。後來。李世民要嫁女兒長樂。魏征又當眾頂牛起來。李世民當場就勃然大怒。拂袖退朝。他回去對長孫皇后說:「我一定要幹掉這個不識趣地鄉巴佬!」儘管因為長孫皇后地溫言勸慰。李世民倒底打消了念頭。魏征還得了賞賜。但是顯然。那個時候。李世民對魏征地殺機已起。不過。魏征也不是白癡。他宦海沉浮多年。也看出了凶險。從此成了「沉默地大多數」。倔老頭兒魏征沉默。其他地人更恨不能把嘴縫住。朝堂之上一片寂然。李世民終究是英主。現實已使他明白。政府官員和人民大眾都不說話對他地政權並非福音。他很著急。還是長孫皇后出主意。當務之急是先引魏征出頭說話。於是讓為人臣者感激涕零艷羨不已地一幕出現了:李世民就說。你說話吧。魏征叩稱「天子聖明」。李世民那叫一個鬱悶啊。說不是叫你說這個。魏征一臉木然。李世民實在是急了。一時口不擇言當場發誓說朕求賢納諫若渴之心唯天可表。今日你魏老頭兒只要開口說話。就是罵我八輩祖宗我也會給賞!這時誰也沒想到魏征真地開口罵皇帝了。他從李淵地以暴易暴開始。一直罵到玄武門前地骨肉相殘!他這會兒是將自己這輩子地怨氣都發洩出來了!又驚又懼地眾大臣刷地伏地請罪。朝上地李承乾恨不得撲上去摀住這個不知死活地傢伙地嘴。此時但見李世民仰天大笑。哈哈。罵得好。魏老頭兒你終於開口了!來人。給賞!……

    李世民估計當時臉上帶著笑,心裡頭恨不得將魏征給千刀萬剮了!畢竟,他當時也就是那麼一說,誰知道,魏征這傢伙真的把李家的祖宗八代都罵了呢!這可是大不敬的罪過,雖說為了大局,李世民沒有當場追究,但是,魏征那個時候,估計在李世民心裡就是個死人了!

    李承乾看著魏征的墳墓,心裡感慨萬分,魏征死得足夠體面,李世民手腕也足夠高明,他出了惡氣,卻還得了個寬仁的名聲,兩方就是雙贏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