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第二卷蜀中韻 323章覆水難收(三)
    琦先是一喜,一顆漂浮了許久的淒冷的心終於又抓稻草,但他旋即就皺眉道,「令狐將軍,潼關?潼關在長安東向,而李琮叛軍從隴右而來,蕭郡王和鄭隴的軍馬緣何繞道而進鎮守潼關?這豈不是……」

    令狐沖羽躬身一禮,「回殿下的話,據探馬得報,李琮叛軍突然從原州方向折返向向東,企圖跟河東的夫蒙靈察合兵一處,是故,蕭郡王才率軍進駐潼關,以抗軍!」

    「李琮折返向東?」李琦又皺了皺眉,「不會吧,他會捨近求遠?」

    令狐沖羽神色平靜,又一次重複著蕭睿事先吩咐他的話,「殿下,李琮的背後有哥舒翰的5萬安西大軍,西側有蕭郡王的2萬安西鐵騎,還有劍南道節度使鄭隴鄭大人的5萬劍南大軍,為了擺脫我軍的三路夾攻,李琮不得不折返東進,兵行險招……」

    李琦哦了一聲,也沒再問下去,但他心裡卻還是有一絲擔憂。萬一李琮叛軍是虛晃一槍,趁唐軍集結在潼關而再次折返回來,直逼長安,長安還不是一座空城……

    但擔憂歸擔憂,琦還是旋即帶著章仇兼瓊和裴寬等一干留守大臣,在令狐沖羽和數千羽林軍的護衛下匆匆離開長安向潼關挺進。一路上,他意外地發現,行軍的隊伍中有蕭家的護衛在其中,而隱隱可見蕭家內眷的馬車。

    李琦眉梢一跳,但還是視不見地撇過頭去。

    李琦的擔憂,實也正是鄭隴等人的擔憂。自打進駐潼關以來,見叛軍遲遲未至隴就開始擔心,折返東進不過是李琮的虛晃一槍——萬一李琮折返回去,大軍直入長安後再南下蜀中追擊移駕蜀中的大唐皇帝和流亡的大唐朝廷,那……

    一念及此,鄭隴的額頭上就冒出一層冷汗。

    他的手心都有些顫回頭望了站在潼關城門樓上默然東望的蕭睿,猶豫了半天,終於還是開口低低道「郡王,萬一李琮東進乃是一計,那麼,長安可是危矣皇上和朝廷也危矣!」

    蕭睿肩頭不經意地一顫。定神才緩緩轉過身來微微一笑。「不會地。鄭伯父。李琮叛軍已經快到延州。豈能再折返回去?等他再折返回去哥舒翰地安西大軍已經拿下涼州爾後兵進原州……李琮。已經沒有退路了。縱然是他原本是使詐番也只好弄假成真了。」

    鄭隴點了點頭。但心頭還是有些擔憂「是。郡王長安地得失關係朝廷地安危。不容有失啊。你看是不是這樣。讓老夫帶幾萬人分駐長安外圍?」

    蕭睿嘴角浮起一絲淡淡地冷笑。沉聲道。「鄭伯父。縱然你分兵前往。以區區幾萬人能抵擋住李琮20萬叛軍?不過是螳臂擋車罷了。」

    鄭隴黯然不語。

    蕭睿地聲音緩和了起來。「鄭伯父。其實。蕭某就跟你說句掏心窩子地話。長安目下不過是一座空城。皇上和滿朝文武大臣既然已經離開。李琮就是佔領長安又能如何?而我軍只要守住潼關。一來可對李琮叛軍形成牽制。二來守住東都洛陽和大唐半壁江山。即使將來叛軍坐大。我們也有復國地希望所在!」

    鄭隴聽了蕭睿這話。心中一顫。神色迅速變得震驚起來。他深深地望著蕭睿。「莫非郡王從一開始就準備放棄長安?」

    「那倒不是。形勢所迫,李琮叛軍東進,我軍集中優勢兵力鎮守潼關相抗,乃是順應局勢……至於那種突然的變故——說句不中聽的話,既然皇上都可以放棄長安,我們放棄又算得了什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皇上的這番苦心,我們要體諒才是。」蕭睿的聲音聽上去淡淡地,但鄭隴卻從他的話音裡聽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嘲諷和冷漠。

    鄭隴歎了口氣,「可是皇上的安危……」

    「至於皇上的安危,鄭伯父你無須擔憂。如果蕭某沒有料錯的話,嶺南和江南的援軍已經被皇上調往劍南了,李琮叛軍匆忙入劍南純屬自尋敗亡,我想,李琮不會這麼傻。」蕭睿一邊說一邊向城樓下走去,「鄭伯父還是安心才是……」

    蕭睿的身影漸漸拐過城樓一角,消失不見。

    鄭隴站在原地,面色漸漸變得蒼白起來,雖然冰冷的寒風拂面,但他的臉色卻更加的漲紅。

    他數十年為官,這點政治頭腦還是有的。今兒個,他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這個膽大包天的蕭郡王,竟然一開始就沒打算要守住長安……他放棄長安,不去劍南追隨皇帝,反而集中兵力鎮守潼關,還將太子請到這潼關來——

    想到這裡,鄭隴倒吸了一口冷氣,心頭

    抹驚懼最終還是又被他自己使勁壓了下去。

    沒錯,蕭睿一開始就準備放棄長安,自打他聽說皇帝出逃以後。既然大唐政局已經亂成一團,那麼,何妨繼續亂上一亂。讓李琮將大唐這潭深水攪得更混,對他來說越加有利。

    所以,他這才繞道潼關,如果李琮叛軍東來便血戰,誓死守住潼關;如果李琮虛晃一槍,那麼,就把長安這座空城送給他又如何?李琮乃是皇室,他進長安無非是為了爭奪皇位,他的軍隊又不會屠城,起碼不會傷及到普通平民,更不會毀了長安帝都。

    蕭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和長期跟李琮作戰的打算。只要有李琦這個太子監國在身邊,他就能號令全國兵馬跟李琮打持久戰。

    至於李隆基,蕭睿深信這個心思陰沉性情自私的大唐皇帝肯定不會忘記了自己的安危,李琮叛軍南下劍南追殺皇帝,多半是要失敗的。而退一步來說,即便李琮殺了李隆基,他也大可以擁立李琦在東都洛陽繼位,他的這一邊仍然會是大唐正朔,李琮始終就是篡位的叛賊而已。

    可蕭睿其實心明白,李琮叛軍多半已經在奔襲長安的路上。這個消息,他手下的酒徒情報組織早已通過飛鴿傳書,傳遞了過來。有了這個效率比大唐軍隊探報高出數倍的情報組織,有了遍佈全國各地的商業網絡,對於蕭睿掌握大唐全局有著重要的作用。

    蕭睿慢慢向帥府走去,身的李光弼臉上閃過一絲恍然大悟,但卻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地跟了過去。

    天地陰沉,北呼嘯,李琮叛軍除了有2萬人繼續緩慢東進以迷惑唐軍之外,剩餘主力軍馬輕裝前進,折返蒲州飛速奔襲長安。

    轟隆隆的騎兵方陣風馳電池一地從李琮腳下這片黃土地上奔騰而過,漫卷的煙塵旋即被大風吹散。而緊緊跟隨著的是,是絡繹不絕刀槍林立匆匆而行的步兵方陣。耳邊時不時傳來刀槍劍戟碰撞的聲響,李琮緩緩向身後的隴右兵馬轉運使孫子寒笑了笑,「子寒,那蕭睿此刻正在潼關等候我軍吧?哼,黃毛小兒,他一介書生焉知本王兵不厭詐的意圖?」

    孫子寒躬身笑道,「長必為我軍拿下,末將在此,恭喜王爺了。」

    李琮仰天哈哈大笑起來。他緩向長安的方向望去,眼前似乎出現了那座巍峨而富麗堂皇的宮闕,那一張雕龍寶座就擺在他的面前,是那麼得觸手可及。

    數年的謀劃,終於要化為現實了。

    他要拿下長安,他還會以迅雷不及掩勢南下劍南,砍掉那個誅殺了自己父親的皇帝腦袋,然後大唐天下盡歸他的麾下。

    哈哈哈哈!李琮狂笑著,笑聲由得意漸漸變得猙獰起來,他狠狠地咬了咬牙,「李三郎,這一切都是你逼我的,這大唐天下本來就屬於我們父子,你不但強行霸佔了這麼多年,還不顧骨肉情面誅殺了我父王——哼,李三郎,我會奪取你的皇位,佔有你的女人,這大唐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李琮的!」

    李琮心潮奔湧,一如那天空上密佈的陰霾。烏雲越發地壓頂深重,轟隆隆地雷聲次第響起,一道道耀眼的閃電劃破烏黑的陰霾照亮了遠端的天際。

    「王爺,要下雨了。」孫子寒是李琮的心腹,大抵也猜出了李琮此刻的心情。

    「冒雨行軍,繼續前進——拿下長安城,本王與爾等在長安不醉不休!」李琮放聲怒吼道,手中的寶劍氣勢洶洶地在空中揮舞了起來。

    蕭睿帶著潼關關城中所有的守將匆匆迎了出關。

    不遠處,李琦撇開一眾護衛和從人,縱馬而至。蕭睿上前走了幾步,臉上掛著淡淡地笑容,看到李琦翻身下馬興奮地撲了過來,他面色一整,旋即帶著鄭隴等諸將拜了下去。

    「臣等拜見太子監國殿下!」蕭睿朗聲呼道,身後鄭隴等人也齊聲而拜。

    「姐夫……」李琦一時間百感交集,一把抓住蕭睿的胳膊,扶起他來,聲音多少有些哽咽。

    「監國殿下!」蕭睿朗聲道,投過頗有深意的一瞥。

    李琦定了定神,鬆開蕭睿的手,稍微往後退了一步,擺了擺手,沉聲道,「諸位將軍辛苦了,國難之際,諸位捨生慨赴國難,本宮心甚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