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第三卷長安風 229章喜從何來
    真是何許人,見李琦的「矯揉造作」和故弄玄虛,便)7的意思。看起來,皇帝雖然明知李琮所為,但還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不想追究李琮。憑借她對李隆基的瞭解,這並不奇怪。但她卻感到奇怪的是,盛王李琦這少年何時變得這般沉穩了?

    玉真明白,李宜也不是傻子。但李宜心裡卻還是很不舒服,覺得著實嚥不下這口窩心氣去。

    李琦笑著上前來躬身道,「皇姑,姐姐。」

    被折磨地奄奄一息的孫公讓早已支撐不住,被盛王府的侍衛匆匆送走,找大夫診治身體去了。

    玉真歎了口氣,「宜兒,既然你們父皇出面,孫公讓又沒有傷了性命,此事就這麼罷了吧。」

    李宜默然無語,突然笑了笑,「琦弟今日表現,令姐姐刮目相看。」

    李琦臉色微微漲紅,悵然道,「姐姐,我這些天總是想起姐夫在世時說過的那些話……姐夫說的對,誰都幫不了我,只有我自己才能幫自己。」

    ……

    ……

    「盛王殿下,大喜了。」武惠妃宮裡的管事太監馬德進的盛王府,見李琦和玉真、咸宜兩女正在院中的葡萄樹下說話,不由笑吟吟地躬身下去,「原來玉真殿下和咸宜公主殿下也在此,馬德有禮了。」

    馬德是武惠妃的心腹,自然跟李琦和李宜熟絡的很,他是這盛王府的常客,常來常往。

    見馬德興沖沖地樣子。李琦也是一怔。「馬德。喜從何來?」

    「殿下。皇上和娘娘召殿下和咸宜公主進宮晚宴。既然公主殿下在盛王府。也省地馬德跑一趟蕭家了。」馬德嘴角地笑容越來越重。

    「哦。」李琦搖了搖頭。「好端端地。父皇和母妃怎麼會召我入宮晚宴?」

    馬德笑而不語。「這個。呃。馬德就不知了。」

    玉真心頭一動。突然歎了口氣。心道。「你終於決定了嗎?」

    玉真起身輕輕拍了拍李琦地肩膀。「琦兒。跟宜兒趕緊入宮吧。皇姑有一句話你要謹記在心。你之本性純真少年天性。想怎麼樣便怎麼樣。不要學壽王那虛來套去地花招。好了。皇姑回去了。待過幾日。皇姑也自設宴為你賀喜。」

    李琦更加怔住了。

    一旁的李宜若有所思地沉吟一會,突然眼前一亮,暗暗心裡歡喜。

    李宜和李琦一道直接進宮,到了武惠妃的宮苑這才發現,這其實照舊是一場尋常的家宴。

    李隆基兩口子坐在上首,已經等候多時了。

    李宜和李琦並肩進來,一起拜倒在地。

    「孩兒拜見父皇、母妃!」

    李隆基嘴角玩味地望著李琦,笑而不語。而心情非常好的武惠妃則忍不住內心的巨大喜悅,竟然親自起身去扶起了自己的一雙兒女,笑道,「好了,在父皇母妃面前,不要這麼拘謹。」

    說著,武惠妃向李琦暗暗使了個眼色。

    這眼色讓李琦多少有些莫名其妙。

    但他生性聰穎,從馬德的過度的興奮與玉真的言辭古怪,再到自己母妃方纔這個眼色,少年心裡稍加梳理,便得出一個令他狂喜的結果來。喜從何來,天降之喜啊!

    李琦忍不住向他往日裡不敢正眼看的父皇望去,見他深沉的眼神中居然難得透出幾分柔和,心裡更加歡喜,激動地手心都顫抖起來。

    坐定。

    開始默默地吃喝,由於李隆基一直沒有做聲,這殿中的氣氛著實有些詭異和沉悶。

    終於,在武惠妃嗔怪的眼神中,李隆基還是緩緩沉聲道,「琦兒!」

    李琦一驚,陡然起身聲音有些發顫,「父皇,兒臣在!」

    「你可願意做朕的儲君?」

    雖然心裡有些底,雖然這句話期待已久,但當這句話真正傳進耳朵的時候,李琦還是有些緊張地說不出話來。他支支吾吾地,面色漲紅起來,竟然有些手足無措。

    武惠妃暗暗著急,忍不住出言道,「琦兒,你父皇問你話來。」

    「願意,我願意。」李琦被武惠妃一催,急急道。

    李隆基哈哈大笑起來,「願意就好。好了,你且坐下,待明日,朕就會傳昭,立你為東宮太子。」

    「這兩日,你便留在你母妃宮中吧。」李隆基又道。

    ……

    ……

    李隆基喝了一個酪酊大醉,他不顧武惠妃的再三挽留,還是堅持要去御書房批閱奏折。臨走之際,他突然搖晃著身子大聲問道,「琦兒,朕來問你,如今你勢單力孤年齡又幼少,倘若要做了東宮太子……如今蕭睿又不在,你身邊無人,指望誰來著?」

    李琦一愣,低低道,「孩兒指望父皇。」

    「好,好。」李隆基大笑而。

    ~~~~~~~~~~~~~~~

    塵煙瀰漫,鋪天蓋地而來的竟然不是吐蕃人而是人女王阿黛率領的5000兵,這讓蕭睿暗暗鬆了口氣。

    黑衣黑甲的兵陣容嚴整,號令統一,紀律嚴明,這讓李光弼和李嗣業看了也不禁暗暗點頭,對這統兵的人女王暗生了幾分敬意。

    一個女子,能整軍如此,非常不易了。

    阿黛依舊是蕭睿熟悉的那一身火紅色的紅衣皮甲,修長而健美的身形在紅衣皮甲的襯托下,顯得分外英姿颯爽。阿黛翻身下馬,幾步上前拜了下去,「阿黛迎接蕭大人來遲了!」

    蕭睿拱了拱手,詫異道,「女王殿下何以知曉蕭睿來此?」

    阿黛用讚賞的眼神向那300裸著上身雄壯的羽林軍軍漢掃了一眼,然後微微一笑,「阿黛早就得到消息,說是吐蕃境內有一支唐軍縱橫馳騁,阿黛一猜就是蕭大人。所以,阿黛就率軍來此接應,呵呵。」

    蕭睿一怔,「女王殿下怎麼知道蕭睿會走劍南道而非涼州?」

    「蕭大人的心思阿黛並不清楚。但是阿黛明白,如果蕭大人僅僅是為了逃命,就不會在吐蕃境內搞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動靜了。既然蕭大人停留在吐蕃境內這麼久,阿黛就想,蕭大人會改道康巴,從劍南道回歸。而最合適的地方,大概就是我們區了。阿黛就帶著5000兵駐紮在這一帶,等候蕭大人多時了。」

    阿黛的神色微微投射出一絲狡黠,明媚而清澈的眼神使勁在蕭睿的隊伍中逡巡著,似是要找尋吐蕃贊普都松芒布結的蹤跡。

    蕭睿深深吸了一口氣,望著阿黛,突然淡淡一笑,「不知這是女王殿下的主意還是女王殿下背後那位先生的……」

    阿黛一呆,想了想便嫣然一笑,「難怪我師父說,這事兒瞞不住蕭大人。沒錯,阿黛是奉師命在此等候蕭大人。」

    阿黛背後有一個神秘的唐人,傳授了她一身的武藝和兵法韜略,還灌輸給了阿黛一肚子的唐文化。而這,當日初次來區的時候,蕭睿便是知曉的。但不成想,自己選擇從康巴古道入劍南,竟然讓這遠在區的神秘人猜了個正著,由此不免真正勾起蕭睿對他的濃厚興趣來。

    蕭睿哦了一聲,「多謝女王殿下的厚誼,蕭睿銘記在心,容蕭睿他日後報!」

    阿黛吃吃一笑,「蕭大人說得這麼鄭重其事,倒是讓阿黛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們人得到了蕭大人的幫助良多,阿黛聞知蕭大人有難,豈能不來相助?蕭大人,此地距離我們區的阿麗城已經不遠,阿黛懇請蕭大人移軍阿麗城暫且歇息兩日。」

    蕭睿笑了笑,「是不是那位先生要見蕭睿?」

    阿黛嘻嘻笑了起來,「是哦,我師父從南寧州雖我一起行軍前來,一直在阿麗城裡等候大人呢,還望大人賞光。」

    ……

    ……

    300林軍終於得到了徹底放鬆的機會。在人載歌載舞的歡迎中,300林軍士卒昂首挺胸地跟在蕭睿的馬後,縱馬進了阿麗城,駐紮在城中兵的一所閒置軍營中,被人好酒好肉地熱情招待著。

    而蕭睿,在略加休息後,換了一身普通的唐人服飾,默然跟在阿黛屁股後面,去了城中一所幽靜的人民居。路上,阿黛突然回頭一笑,「蕭大人,你不要開口閉口的女王殿下,叫我阿黛就好。」

    「女王殿下是大唐天子冊封的人女王,蕭睿豈敢怠慢?」

    「……」阿黛有些失望地低頭沉默了一會,然後抬頭瞥了蕭睿一眼,見他神色平靜舉止從容,忍不住又小聲嘀咕了一句,「我就是阿黛,不是女王!」

    蕭睿微微一笑。

    而這個時候,他已經發現了那座非常尋常的人竹樓,門口站著的一個身著唐人青衫的蒼老身形。此人面色清秀,即便是臉上滿是歲月的痕跡,但也遮掩不住其臉上的清雅,頜下一縷雪白的長鬚,手中握著一根原木的枴杖,眼神深邃清寧。

    老者在打量著蕭睿,蕭睿也在打量著他。兩人默默對站在原地對視著,良久良久。

    阿黛忍不住咳嗽了一聲,跺了跺腳嗔道,「師父,你們總不能老是站在這裡發呆吧?有什麼話,我們進去再說好不好。」

    老者微微笑了起來,躬身行了一禮,「久仰蕭大人大名,老漢有禮了,請進。」

    蕭睿拱手還禮,面上浮起幾分好奇,「敢問先生高姓大名,何以遠離中原來到區定居?」(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