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第三卷長安風 第122章李瑛之私
    剛剛送走孫公讓,宮裡就傳出旨意來,武惠妃要在自己的寢宮宴請玉真,說是要為玉真收得義子賀喜,玉真便派人來請蕭睿。()故而,蕭睿只好又換了身衣衫,急匆匆地趕進了宮去。

    等蕭睿趕到掖庭宮的甘露殿時,殿中的飲宴已經開始。太監通報之後,蕭睿匆匆走了進去,向宴會的主人武惠妃施禮完畢,玉真笑吟吟地招呼道,「子長,來為娘這裡坐下。」

    這樣的皇族內飲宴,自然不會單單只請了玉真一人,一些皇族公主、皇子等人也來相陪,壽王、盛王來陪理所應當,因為宴會的主人是他們的母妃,可是太子李瑛居然也來了。

    當太監通報時,武惠妃嫵媚的臉上浮起一絲深深震驚。她跟李瑛的關係不能說很差,應該說是非常非常差。為了將自己的兒子壽王扶上儲君之位,武惠妃沒少在李隆基面前搬弄李瑛的是非,兩人在宮中那是半公開的針鋒相對、勢成水火。

    李瑛大踏步走進殿中,那華麗的太子儲君冠袍盡除,只著了一身普通的米黃色便袍,頭戴逍遙冠,雖然面相不如李瑁俊美風流,但卻別有一種剛毅倔強的神采。李瑛淡淡笑著,躬身拜去,「兒臣拜見母妃。」

    武惠妃嘴角一曬,隨意招了招手,「太子殿下大駕光臨,本宮真是受寵若驚了,請坐,請坐。」

    李瑛沒有在意武惠妃的「冷嘲熱諷」,逕自又走到玉真和蕭睿跟前,躬身一禮,「恭喜玉真皇姑,收得如此才華絕世的義子,李瑛無以賀喜,這一塊和田美玉就送給蕭公子做個見面禮吧。」

    李瑛無論如何都是太子,是大唐自李隆基以下的第二號人物。蕭睿怎麼能受他的禮。早早就避在了一旁,見他遞過一塊精美的白玉玉珮來,趕緊躬身謝道,「蕭睿多謝太子殿下厚賜。」

    「子長,既然太子殿下有心,你就大膽收下吧。當然,咱們也不能白白受太子殿下的厚禮,太子殿下也是愛酒如命之人,你那五糧原漿不妨改日也給東宮送上幾壇。表表寸心吧。」玉真笑了笑,眼角閃出一絲淡淡的微笑。

    蕭睿連連稱是。

    武惠妃和李瑁見兩人竟然跟太子你來我往寒暄起來,還互贈了禮物,不由都有些不滿。武惠妃掃了蕭睿一眼,「蕭睿,本宮跟你要地花露瓊漿你何時才能給本宮送進宮來?」

    蕭睿一怔。朗聲道。「回娘娘地話。花露瓊漿需要花露和花瓣釀製。需要等待春暖花開之時才可。等蕭睿制得。立即會送進宮來獻給娘娘。」

    武惠妃這才撇過頭去。「咸宜。你那裡還有沒有了。給娘親一瓶吧。你父皇聞慣了這種香氣

    李宜俏臉一紅。低下頭去。半響才抬頭來支支吾吾道。「母妃。孩兒那裡也所剩無幾了……」其實。李宜那裡還有。只是這些是蕭睿所贈。李宜一直捨不得用。天天放在枕頭底下把玩。肚。分明就有了幾分醉意。他端起酒盞來一個勁地向蕭睿勸酒。瞇縫著雙眼笑道。「本宮聽說。蕭公子曾經為了陪未婚妻楊氏回家探母而主動放棄了去年地科考。真可謂是真性情真漢子。本宮就喜歡蕭公子這種重情重義地人。來。請滿飲此杯!」

    蕭睿笑了笑。他不願意跟李瑛在玉環地話題上過多停留。立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時。放下酒盞地太子李瑛悠悠一聲歎息。「倘若本宮也有這樣一位紅顏知己。只要能跟她相守在一起。本宮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蕭睿呵呵笑著。他不知道李瑛哪裡來地這種感慨。不過。他無意間地一瞥卻猛然叫他心裡陡然一震:李瑛那雙即迷濛又狂熱地眼神有意無意地投射在武惠妃地身上。在掠過武惠妃胸前那一堆飽滿地瞬間。蕭睿清晰地看到。李瑛眼中放射出勃然地**。

    天!蕭睿趕緊垂下頭去。聯想起大唐宮闕中發生的眾多齷齪事,蕭睿情不自禁地出了一身冷汗。突然手被一雙冰涼的小手握住,他微微抬頭,卻見玉真淡淡地笑著向他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然後另一隻手拿起自己的香手帕兒,動作極其溫柔一如慈母一般給蕭睿拂去了額頭那一層突如其來的細密汗珠。

    這次出宮,蕭睿可謂是「倉皇」而去。玉真還要留在宮裡住幾天,所以蕭睿只得自己離開,李宜一直帶著一群宮女一路將他送出宮門這才回轉。

    宴席撤去,甘露殿中只剩下武惠妃和李瑁母子二人。而盛王李琦,早就退席回府去了。這些日子,少年李琦迷戀上了一種名叫蹴鞠的遊戲,整日裡府中與下人們蹴鞠為樂。

    「母妃,兒臣看這玉真皇姑和蕭睿似是跟太子走得很近……」李瑁皺眉小聲道。

    「蕭睿受你父皇的看重,有心要栽培他,他背後又有玉真,太子當然會千方百計地拉攏他。更重要的是,瑁兒,你可知道,蕭睿不僅有大才,還是一個大財主。他地財力比起你蜀中的那位姓諸葛的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武惠妃柳眉一跳,「所以,瑁兒,你日後要多跟蕭睿走近一些……」

    李瑁一呆,猛然以手拍額,歎道,「母妃,兒子真是愚鈍。兒子竟然沒有想到,這蕭睿擁有酒徒酒坊,那定然是大大的有錢了。但是,母妃,兒子曾經親自屈尊去拜訪過他,他明確跟兒子說,不會依附在壽王門下。」

    「傻孩子呦。像蕭睿這種名士,那性情自然極是清高孤傲,他焉能依附在你的門下?即便是他有心要依附,你這麼當面說出口來,他會應允你才怪。」武惠妃點了點李瑁的額頭。

    「我說呢,我道那蕭睿怎麼敢公開跟我作對,原來是這樣。母妃,明日孩兒就去請他飲宴,好歹把這事兒給挑明了,萬一要是讓李瑛和李琮佔了先……」李瑁將聲音壓低,左右看了一眼。

    「至於太子和李琮,其實你倒是不需擔心。」武惠妃突然嫣然一笑,這突然綻放地艷麗笑容,即便是她的兒子李瑁也不禁看得一呆。

    「母妃可以保證,蕭睿將來自然會是你的一大助力,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武惠妃神秘地一笑。

    「呃?母妃,兒子愚鈍,請母妃直言。」

    「母妃來問你,你沒發現你妹子咸宜最近的變化很大?」武惠妃緩緩坐了下去。

    「咸宜?呃……」李瑁恍然大悟,「娘的意思是……」

    「咸宜對蕭睿已經情根深種,欲罷不能了。等蕭睿過了科考,母妃便去跟你父皇請旨,將咸宜指婚給蕭睿。你想想看,如果蕭睿成了你的妹夫,他將來又怎麼能不站在你的一邊?」武惠妃自信地笑了笑,「這筆帳你要算清楚。即便是將來蕭睿不得你父皇的重用,他身後還有玉真,有了玉真的支持,你地儲君之位就算是成了一半。明白嗎?孩子。這便是這麼多年來,玉真一直對我不鹹不淡,而我卻一直笑臉相迎地關鍵所在。」

    「其實,對你構成威脅的不是李瑛,而是李琮。李瑛這幾年越來越不被你父皇所喜,今年地上元節賞月賞燈,不召他過來請安,就說明了一切。據母妃的觀察,你父皇肯定會廢李瑛,只是一個時間早晚地問題。你父皇一直都在等待一個時機。而目前的狀況下,你父皇還是沒有拿定主意要立你為新太子。」武惠妃說著憂心忡忡起來,擺了擺手,端起案几上的茶盞飲了一口。

    「在你父皇的皇子之中,聲譽名望最高的是李琮。他是長子,又有戰功,性情又沉穩精通兵書戰略,這些你跟他相比,太弱了。孩子,母妃早就說你要上進一些,可是你總是不聽。」

    「母妃,兒子慚愧……」李瑁這回是真慚愧了。想起大哥李琮,想起李琮那些功績和平日裡的表現,他確實有些自慚形穢。跟李琮一比,他確實沒有什麼優勢。

    「不過,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也有你的優勢和長處。比如你的文采,比如你的禮賢下士,這些都是李琮所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你擁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武惠妃矜持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傲然道,「你有母妃我在。憑母妃跟你父皇多年的情分,你父皇就算是看在母妃的面上,為了母妃日後的生活,也會立你為太子。」

    李瑁大喜過望,轟然跪倒在地,「兒子的一切都是母妃給的,兒子……」

    武惠妃笑了起來,「你跟母妃這般客套作甚?母以子為貴,母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幾個孩子。瑁兒,你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你們兄妹姐弟幾個都要相親相愛,千萬不要內訌,讓外人看笑話。」

    「是。」李瑁躬身道。

    而武惠妃卻在這個時候,很不合時宜地想起了跟自己一向「不對路」的太華公主,自己的小女兒。一念及此,嫵媚的皇妃便生生地鬱悶起來,手扶著雪白的豐胸,咳嗽了幾聲,順了半天的氣。

    李瑁趕緊上前,輕輕為自己的母妃捶起了後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