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武大郎玩轉宋朝 第二卷 痞子王爺混京城 第二十七章 宗澤
    武植歎著氣在莊子裡轉悠,這個時代就這點不好,資訊太不發達,譬如現在,陽谷和京城的情形自己一概不知,如今也還罷了,若是以後自己不小心進入那政治漩渦,消息不靈通就是死路一條。看來信息在每個時代都是最重要的啊。嗯,回京城倒要好好考慮下這個問題。

    「老爺!老爺!您快點回府,知府大人來看老爺了!」竹兒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卻是一臉的自豪,倒好像知府大人是來看她的一樣。也難怪她高興,三莊之中,武家莊以前是最不起眼的,而且聽說真定府知府大人最是剛直清廉,自一年前這位知府大人到任,就把按規矩去行賄的前張莊主趕出了門,一點面子都沒給。聽說他對前張莊主這種靠祖蔭起家,又不能發揚光大的子弟極為瞧不起,就是張莊主去見知府大人也經常吃閉門羹,更別說知府大人親自來莊子了。

    武植心下奇怪,聽劉管家說過這位知府大人的為人後,他也十分敬佩,一直想找機會登門拜訪,卻想不到人家先上門了。卻不知道他什麼用意。

    竹兒一身碎花藍色棉襖,看起來越發添了幾分俏麗。這可是莊主老爺給的錢,等於莊主老爺親自給自己買的,竹兒喜歡的不得了,每日都穿在身上。說起來倒也好笑,那日和春花去賣布貨郎處買布,卻不想那貨郎根本沒見過這麼大面額交子,更別說找零了,被春花好一通陰損,弄得貨郎就差沒穿地縫了。這衣服還是後來和春花去真定府辦年貨時買下的。穿上後被武植誇了一嘴,就再捨不得換掉。

    武家大院的客廳,武植見到了聞名已久的知府大人,四十多歲年紀,雙目有神,精神矍鑠,一身青色便袍,正四處打量客廳的擺設。

    「呀,知府大人駕到,武大未能遠迎,恕罪恕罪!」見面當然就是這些客套話。

    二人互相謙遜下,分賓主落座。真定知府坐在黑木八仙椅上,一邊品茶,一邊仔細打量武植,看樣子對武植甚為好奇。

    武植笑笑道:「知府大人能來武家莊,武大真是面目有光啊,卻不知大人所為何事?總不會是專程來看武大的吧?武大性子直,不喜歡兜圈子,大人勿怪。」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遇到那城府深,心機重的人,自然要繞來繞去,讓人摸不清深淺。可要是誠心結交這種秉性剛直之人,最好就是長話短說。

    知府果然微微一笑,眼中微露欣賞之意,笑道:「武莊主,這話你可真說對了,宗某就是專程來看看你的,看看這小沙丘一役以幾人之力殺退遼騎精銳百人的英雄,看看把遼國親王之子蕭天成弄的膽戰心驚的豪傑!」

    武植吃了一驚,怎麼消息這般快,連遼人那天遼人的底細都知道了,嗯,蕭天成,倒不用我再去打探他的底細了。只是這真定知府又是如何得知的?

    宗知府似乎知道他心中的疑惑,道:「莊主不必疑慮,遼人中自有咱大宋細作,機密事情雖打探不到,蕭天成逃回遼營的消息卻是傳的沸沸揚揚,想來是蕭家政敵故意散發出來的,想那蕭天成自幼熟讀兵法,愛習刀槍。在遼國貴族子弟中頗有名氣,往日宗某也多聞他大名,卻不想今日一見,不過紙上談兵的趙括爾,宗某卻是白白擔了一場心事!」說著宗知府哈哈大笑起來,笑的甚是暢快,顯得十分開心。

    武植陪他笑了一陣,卻沒想到自己無意中可能把一個天才給毀了,心中也一陣好笑。

    宗知府又道:「細作把消息傳回大名府留守梁中書處,中書發下文書,令真定府查明挫敗遼騎的豪傑,宗某才知道近來真定所傳的武家莊新莊主小沙丘殺退敵騎一事卻是真的,非是莊主命佃戶傳播的流言,以壯莊主名氣。先前倒是宗某小人之心了,武莊主莫怪。」說著拱手致歉,態度很是真誠。

    大宋有四京,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置留守司,留守司地位高於四京府尹,亦可兼府尹,大名府地位特殊,又是北疆重鎮,對遼的前線,大名留守司總督宋遼邊境事宜,這梁中書就等於後世的省書記兼軍區司令。

    武植見宗知府毫不作偽,直言已過,不以人不知而含糊。對他的好感又多了幾分,歎口氣道:「大人客氣了,武大可不敢當,能殺敗遼騎非武大一人之力,武大手下有八名兒郎殞命,想起來猶自恨恨,總有一日叫那遼狗後悔!」

    宗知府聽了也一歎氣,吟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可歎我大宋地大物博,卻不能保得邊境平安,想那盛唐時四夷臣服,那是何等快哉!宗某曾數次上書陳情朝廷沉痾,卻不得採用,最近聞得朝廷有貶宗某為提舉鴻慶宮的意向,真想在東陽山谷中結廬終老啊。」

    武植卻是一陣奇怪,自己剛剛和他見面,怎麼和自己談起朝廷中事,說這些似乎有些交淺言深了吧。

    宗知府笑笑道:「宗某恐怕在真定時日不多了,但能見到我大宋豪傑輩出,也算老懷安慰,平日也沒處可以發發牢騷,武莊主是直率漢子,想不會把宗某的話四處傳播,唐突勿怪啊。」

    聽他「老懷安慰」,武植心裡一笑,才四十多歲的人就這般老氣橫秋,恐怕也是因為鬱鬱不得志的緣故,後世說的心態老就是指他這種人吧。

    「大人不知道上的什麼書?武大可以一聞麼?」武植倒想聽聽這位知府大人有什麼高見,自己雖然不懂這些東西,但聽個高低的水平還是有的。

    宗知府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說你就算英雄了得,看樣子也不過是草莽豪傑,又哪裡聽得懂這些廟堂策論,自己不過是心中鬱悶,隨口發幾句牢騷,你這麼大興趣幹嘛。不過自己的治宋策是多年地方任職後的經驗所得,可以說是自己的心血結晶,有人願意聆聽助興談談倒也快意,當然是不會指望這位武莊主能聽明白,更別說會給自己什麼啟迪了。

    「我大宋地大物博,商隊更是遍佈海外,各種律法經各代完善,漸趨成熟,如鹽法、酒法、茶法等法令都為一時良法。各種作坊如雨後春筍,坑礦、茶鹽、造船、造紙、制糖、紡織、制瓷等各行各業發展迅猛,技術完備。更有那造船、造紙、印刷、織布等幾百數千工匠的大型作坊。還有各地的官窯等等,河北河南等地每年煉鋼更達數十千萬斤,可說是富甲天下,足可比擬大唐盛世!」

    聽著知府激昂的言語,武植卻是驚駭莫名,在他印象裡,宋朝是個軟弱的朝代,受盡欺凌的朝代,先是被遼國壓的喘不過氣來,西邊西夏也有屢屢犯邊,後來又被金國佔去半壁江山,最後更被蒙古鐵騎滅國。這大宋整個就是我華夏屈辱史啊!來到宋朝後,才發現子民生活還算安逸,比自己想像的好上一些,最起碼還沒有小說中寫得那樣民不聊生。但也只是溫飽而已。卻不想原來大宋的經濟竟然如此發達,聽知府的話,竟然出現了工廠的雛形!

    武植心中震撼不已,心裡卻一個勁兒後悔以前怎麼不多讀讀書,這要是自己有點專業知識,置辦個工廠,想不發都難啊!恩?不對啊,我現在可是堂堂的貴王千歲,放幾百年後怎麼也算進入中央序列吧?怎麼還老是想著發財之類的低俗想法,真是小農意識啊!這要怪自己混社會那會兒的烙印吧,那時候最羨慕人家有實業的有錢人,那才叫一個牛!可是這時代的商人是什麼?士農工商,第四等人啊!雖然宋朝比較開放,不再抑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可千百年的傳統思想在那兒擺著呢,再有錢的商人也比不上官老爺啊,更何況咱可是官老爺中的極品爵位。

    宗知府哪知道他在胡思亂想些什麼,慷慨激昂的說完,又歎口氣,道:「可惜啊!可惜近十幾年來奸佞……」說到這兒卻住了嘴,自己發發牢騷無所謂,談談弊政也無妨,畢竟大宋言論還算自由。但要是影射當朝重臣,傳出去只怕不妥,雖然自己已有退意,就怕權臣見罪,連累了家人。這武莊主的底細自己也不清楚,從他年紀輕輕就能買下武家莊看,多半是什麼名門大族之後,有些話卻不能入他耳。

    「奸佞?」武植卻聽到了,饒有趣味的看看宗知府,不知道我算不算奸佞呢?唉,這也要幾十年後的人們評說吧,我現在就想做個奸佞,還沒那個資格呢。

    宗知府搖頭苦笑,避開話題道:「近年來四處吵著變法變法,卻是曲解王公之法,官吏中多有不法之徒,以此斂財,苦的卻是百姓。軍備也漸趨荒疏,人數雖重,戰力低下,唉!可歎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武植聽他說話語焉不詳,想是避忌自己。自己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就兩眼摸黑,雖無意中成為皇親國戚,卻總是感覺沒什麼安全感,不知道金國和蒙古什麼時候會從北方冒出來,不說為我華夏蒼生,就是為了自己也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可惜一直搞不清朝廷的狀況。如今面前好不容易有一明白人,正好仔細打探下,不過人家看樣子不相信自己,說話間諸多模糊。看來想叫他打開話匣子,只有自己先罵罵那些「奸佞」了。

    武植笑道:「宗知府有話不妨直說,早告訴您了武大是個粗人,最受不了這半截子話,今日之奸佞可是蔡京,童貫,高俅?這又有什麼不能說的,今日你我言不入六耳,暢快說話才是正理!」

    宗知府愕然,半響才笑道:「好好好,倒又是宗某小人了。」說著站起對武植一輯到地,道:「武莊主莫怪,宗澤往日也自命豪傑,卻無奈身在官場,步步為營,早已失去以前之銳氣。今日才識真豪傑。」

    武植腦袋「嗡」的一聲,宗澤,他就是宗澤,抗金英雄韓世忠和岳飛的上司?被金人稱為「宗爺爺」的名將?前面見到了梁紅玉,今日又遇到宗澤,看來這不是名字上的巧合,難道金國崛起的日子真的就在眼前?

    這時候武植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等宗澤坐好後直接問道:「大人可知遼國北方還有哪些國家?」

    宗澤搖搖頭道:「遼國北方乃是苦寒之地,卻不曾聽聞有什麼國家。」

    武植皺皺眉,忽地想起以前看過的《鹿鼎記》裡,說過清朝和金國卻是同屬女真,忙問道:「那大人可知道女真部落?」

    宗澤道:「女真部落倒有耳聞,在遼國境內,聽說大都驍勇,其它卻是不知。」

    武植鬆口氣,看來還有時間,這才慢慢和宗澤問起宋朝的情況,才知道自神宗變法後,新黨和舊黨就開始了黨爭,到徽宗立,傾向變法新黨,卻不知道自己提拔的蔡京實在是個反覆於新舊二黨的小人,任相後排除異己,提拔親信。雖還說不上權傾朝野,也相去不遠。至於高俅,卻不過一受寵的弄臣,倒還談不上奸佞,童貫現在不過是內廷供奉官,雖然受寵,也遠談不上奸佞。武植心說那是你不知道童貫的本事,這傢伙可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封王的太監。

    蔡京到任後號稱推行新法,卻全是走了樣的法令,給各地官吏中飽私囊提供了極大便利,有的州府搞的民怨沸騰。

    宋朝雖然經濟發達,軍力卻很低下,有「冗兵」一說,就是說軍隊數目不少,戰鬥力卻和數目不成正比。宋朝文人治國,各級部隊的一把手也都是文人,武將只能擔任副手。例如朝廷的樞密院,就如同後世的國防部,軍隊最高指揮機關。樞密院樞密使就是文人,各州府的知州知府也兼任廂軍(地方駐軍)的一把手。這也給各地官員貪污軍費創造了便利。弄的軍費屢屢不足,便允許軍隊經商。此風一長,軍隊訓練廢弛,平日多從事「綱運」(即官府長途販運)雜役,士兵織毛緞還成了官員的財源。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