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正文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四十八章 速度紀錄(第三更)
    從英國太平洋艦隊拉響戰鬥警報,到「決心」號中彈,前後僅僅三分鐘。

    可以說,「決心」號的運氣糟糕到了極點。

    當時,該艦僅僅進行了一輪還擊,還因為D炮塔沒有來得及轉向敵艦所在的方向,所以只有前面三座炮塔的六門主炮開火。沒等「決心」號的主炮炮手準備好第二輪齊射,穿甲彈就呼嘯而至,而且被擊中的正是D炮塔。

    據後來的考察,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以接近五十度的著角落在了D炮塔的頂部,然後毫不費力的穿透了厚度不到一百毫米的裝甲,隨後由穿透了炮塔的底板,以及下方的水平裝甲,直到撕開了彈藥艙上方的裝甲甲板之後,才發生爆炸。

    結果可想而知,對一艘老式戰列艦來說,這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穿甲彈爆炸之後,首先殺死了彈藥艙內的官兵,隨後震開了彈藥艙的通海閥門。這是戰艦上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防護措施。只要彈藥艙內的壓力超過一個數值,通海閥門就將自動碎裂,以便用海水淹沒彈藥艙,避免發生大爆炸。問題是,「決心」號的彈藥艙沒有採用炮彈與發射藥隔離存放的方式,結果在海水湧入之前,發射藥首先發生爆炸,然後引爆了彈藥艙內的高爆彈,大部分穿甲彈卻沒有發生爆炸。

    後來的考察人員就在該艦沉沒海域附近的海底找到了很多十五英吋穿甲彈。

    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高爆彈地裝藥量較多,且彈體薄弱,因此熱量傳導較快。彈體也容易碎裂,結果使裝填的炸藥暴露在了火藥氣體之下,從而被引爆。穿甲彈的裝藥量較少,且彈體堅固,很難碎裂,其裝填的炸藥就不容易引爆。另外,大爆炸發生之後,整個D炮塔的旋轉部分(即狹義上的炮塔)被徹底炸飛。高溫高壓氣體迅速湧出,彈藥艙內溫度與壓力急劇降低,加上海水迅速湧入,所以大部分穿甲彈都安然無恙。

    當時。白佑彬看到的那團火球,正是從「決心」號的D炮塔處騰起來地。

    待在旗艦「復仇」號上的蒂裡特也目睹了「決心」號上發生的爆炸。

    可以說,這次爆炸對這位英國海軍名將產生了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打擊。

    當初。蒂裡特率領艦隊進入太平洋地時候。就遭到了白佑彬率領地第11艦隊與破交艦隊地截擊。雖然在威利斯李地幫助下。英國太平洋艦隊僅僅損失了二艘戰列巡洋艦。四艘戰列艦都在損傷不大地情況下到達了惠靈頓。隨後編入了美軍第三艦隊地作戰序列。但是在接下來地一年之中。蒂裡特並沒有獲得想像中地勝利。

    一年內。英國太平洋艦隊幾乎沒有參加過一次像樣地海戰。

    一方面是鄭恩博率領地第三艦隊過於強大。且沒有犯什麼錯誤。沒有給蒂裡特與威利斯李任何機會。另外一方面是麥克阿瑟指揮無方。哈爾西又聽命於尼米茲。所以美軍第三艦隊主要進行戰略防禦。很少主動進攻。

    可以說。一年之中。蒂裡特執行得最多地就是護航任務。

    最初地時候是為前往所羅門群島。以及莫爾茲比地船隊護航。隨著所羅門群島與莫爾茲比淪陷。英國太平洋艦隊又開始為前往新赫布裡底群島地船隊護航。在麥克阿瑟調整了戰略之後。新赫布裡底群島地地位逐漸被新喀裡多尼亞取代。當時明帝國海軍地破交艦隊已經深入塔斯曼海。頻繁襲擊美軍船隊。蒂裡特又再次擔負起了為在塔斯曼海航行地協約國船隊提供護航掩護地任務。

    可以說。絕大部分時候。英國太平洋艦隊都在做一些雞毛蒜皮地小事。

    至少,在蒂裡特,以及眾多英國海軍軍官看來,護航任務確實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直到明帝國海軍開始進攻新赫布裡底群島與新喀裡多尼亞,英國太平洋艦隊才獲得了主戰地機會。可是,當時美國海軍已經在第三艦隊部署了四艘快速戰列艦,加上六艘老式戰列艦,蒂裡特的英國太平洋艦隊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最終,蒂裡特只參加了在新喀裡多尼亞西南部海域與第三艦隊決戰的那場海戰。

    結果也因為到達時間太晚,沒有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同樣的,四艘「復仇」級戰列艦也避開了滅頂之災,沒有像另外幾艘美軍戰列艦那樣,要麼被擊沉,要麼遭到重創。當然,讓蒂裡特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在美軍僅剩下三艘老式戰列艦之後,英國太平洋艦隊在最為艱難的時刻成為了第三艦隊的主力。

    顯然,這算不上好事。

    四艘「復仇」級戰列艦能夠成為主力,只能證明第三艦隊遭到了重創,再也難以與具有同樣番號的明帝國艦隊抗衡了。

    最讓蒂裡特不能接受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不但要服從哈爾西的指揮,還得在戰場上接收威利斯李的命令。按照美英達成的協議,太平洋上的戰鬥由美軍將領指揮,英國海軍將領則負責指揮北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因此,不管蒂裡特指揮的英國太平洋艦隊是不是絕對主力,他都得聽從美國將軍的指揮。

    除了指揮權限上的問題之外,蒂裡特對美軍的戰略也很有看法。

    雖然他沒有與尼米茲接觸過,但是他絕對不贊同尼米茲的戰略。在明帝國已經將戰略重點轉移到西南太平洋,準備進軍澳洲大陸的情況下,尼米茲無論如何都應該將重點放在西南太平洋上。而不是在西太平洋上與對手糾纏。如果美軍能夠在西南太平洋上多投入一支作戰艦隊,恐怕戰局就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了。

    顯然,蒂裡特受到了麥克阿瑟等美軍將領的影響。

    另外,蒂裡特對美軍艦隊所採取地戰術也很有意見。即便實力一直不如對手,也不應該無所作為。如果能夠在七十五年(43年)中期的時候主動出擊,不但有可能扭轉戰局,還不會丟掉莫爾茲比,更不會讓對手有進軍新赫布裡底群島與新喀裡多尼亞的機會。可是。不管是哈爾西,還是威利斯李都採取了相對保守的戰術,沒有與對手決一死戰。

    反正,作為一名英國海軍上將。蒂裡特對美國的同行很有意見。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蒂裡特甚至向英國海軍部打了報告,希望能夠調回大西洋,讓其他人指揮大西洋艦隊。當然,他的申請沒有得到批准。主要是英國海軍確實找不到可以頂替蒂裡特的艦隊指揮官了。

    隨後,明帝國海軍第一艦隊與美軍第五艦隊在中途島打干了二場。

    得知美軍損失了二艘快速戰列艦,七艘大型巡洋艦,而對手只損失了二艘快速戰列艦與一艘大型巡洋艦之後,蒂裡特就意識到,美軍會輸掉太平洋戰爭。

    第五艦隊在佔有明顯實力優勢地情況下,都敗給了第一艦隊。美軍還有什麼指望?

    只是,蒂裡特怎麼也沒有想到。災難來得這麼快。

    在彈藥庫發生大爆炸之後大概一分鐘,「決心」號艦首方向上再次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從爆炸的威力。以及發出的聲響可以斷定,又是彈藥庫。而且是主炮彈藥庫發生了爆炸!

    因為沉得太快,加上艦橋內地官兵全部傷亡。所以「決心」號這次爆炸的原因直到戰後四十多年,一支英國探險隊在海底找到了該艦的殘害,對其進行了全面考察之後,才最終得到了確認。

    發生爆炸的是其B炮塔的彈藥庫,而且爆炸威力絲毫不亞於前一次。

    從B炮塔頂部留下地彈孔來看,應該是一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彈擊穿了炮塔,並且進入了彈藥庫。只是,該穿甲彈沒有立即發生爆炸,甚至有可能因為引信失靈而無法起爆。肯定是損管隊員想排除這枚穿甲彈(因為穿甲彈的引信在彈體內部,所以很難拆除),以便讓B炮塔恢復戰鬥力,結果導致原本已經失靈的引信正常啟動,最終引爆了穿甲彈,從而引爆了彈藥庫內的發射藥與炮彈。

    前一次爆炸就足以讓「決心」號徹底完蛋了,而第二次爆炸加快了「決心」號的沉沒速度。

    十一點四十分不到,斷成了三截的「決心」號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從十一點三十四分挨第一枚炮彈,到十一點三十九分沉沒,僅僅五分鐘的時間。因此,「決心」號成為了整個大戰期間戰沉速度最快地主力艦。這個紀錄一直保存到現在,即便算上戰後成為主力的巡洋艦,也沒有任何一艘戰艦在中彈之後五分鐘之內沉沒。

    因為沉得太快,「決心」號上地近千名官兵中,僅有一名瞭望員獲救。

    如果說「決心」號的第一次爆炸沉重地打擊了蒂裡特的信心,那麼「決心」號迅速戰沉,則讓蒂裡特徹底地絕望了。

    此時,連「松江府」號上的白佑彬都感到萬分驚訝。

    不但他沒有想到,恐怕第1艦隊內地每一名官兵都沒有想到一艘排水量超過了三萬噸的戰列艦會在短短五分鐘之內戰沉。

    另外,不但遠在萬米之外的威利斯李看到了「決心」號上騰起的二團火球,就連遠在五萬多米之外的鄭恩博也看到了北面夜空中出現的橘紅色光芒。

    當然,降臨到英國太平洋艦隊頭頂上的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