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戰略計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戰爭爆發的時候,同盟國集團並沒有統一的戰略方針。當時基本上是各打各的,既不協調,也不配合,最多只是共享情報,並且在戰略資源上相互支援,相互幫助。表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帝國與德國在大陸(歐亞大陸)戰場上的好幾次戰略進攻因為協調不到位,結果遭受了慘敗。
隨著美國參戰,並且成為了協約國集團的領袖,同盟國集團也開始加強戰略合作。
在同盟國集團第一次首腦會議之後,帝國、德國、土耳其與意大利等四個主要成員國進行了第一次戰略合作。當時,確定以太平洋為主戰場,帝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獲得勝利,或者打下勝利的基礎之前,其他成員國都要盡量協助帝國,並且在其他幾個主要戰場上牽制住協約國的兵力。
正是根據這輪戰略磋商的結果,帝國加強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帝國可以放棄其他戰場。比如,將原第11艦隊派往大西洋,就是帝國在確保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優勢之後,為穩固其他戰場而做出的努力。
只是,帝國主導的這次戰略合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太平洋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也是同盟國集團與協約國集團兩個最強大國家直接對抗的戰場。要想獲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就要擊敗美國,而擊敗了美國,就等於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也就是說,帝國在太平洋戰場上乏力,目的是打擊美國,以最直接的方式獲得勝利。
這同時也是最艱難的方式。
美國的本土面積是帝國的百分之六十四,人口是帝國的百分之七十二,七十一年(39年)時地國內生產總值是帝國的百分之八十三,當年工業產值是帝國的百分之八十九。其本土擁有戰爭所需要的二十八種必要資源的二十六種,且儲量極為豐富。
在這些代表國家戰爭實力的基本國力因素中,工業產值無疑是最為重要地。
以七十一年(39年)為例。美國地鋼鐵產量基本上與帝國持平。發電量是帝國地百分之九十二。重油產量是帝國(包含海外領地)地百分之一百四十八(帝國還從土耳其大量進口重油)。煤炭產量是帝國地百分之八十七。化工產品產量是帝國地百分之九十五。橡膠產量(美國與帝國地橡膠幾乎都靠進口)是帝國地百分之一百一十三。
與工業產值密切相關地還有國內運輸能力。
同樣以七十一年(39年)為例。美國地國內地鐵路通車里程為帝國地百分之八十一。公路通車里程為帝國地百分之一百零四。航運載重噸位為帝國地百分之七十三。其中火車機車數量為帝國地百分之八十八。汽車保由量為帝國地百分之九十六。千噸以上船隻數量為帝國地百分之七十一。
另外。美國在七十一年(39年)地糧食產量為帝國地百分之七十七。
從這些數據就能看出。美國地實力不比帝國差多少。各項主要工農業指標都與帝國極為接近。其爆發出來地戰爭潛力絕對不比帝國差多少。
如此一來。要想迅速戰勝美國。幾乎是不可能地事情。
這一點,在七十四年(42年)的幾場關鍵戰役中就表現得極為明顯。
雖然美軍輸掉了幾次關鍵戰役,但是在實力嚴重不如帝國,形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美軍沒有被徹底擊潰,甚至沒有出現戰略大潰退,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
進入七十五年(43年)。美國在參戰二年之後,其戰爭潛力完全爆發了出來。
實際上,在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的時候,美國所發揮出的戰爭潛力就已經在戰場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這半年之內,美國向英國提供的戰略物資達到了二千七百八十四萬噸,同比增長百分之一百五十六,環比增長百分之七十四。向俄羅斯提供的戰略物資達到了一千九百三十七萬噸,同比增長百分之二百三十一,環比增長百分之一百六十七。向西班牙提供的戰略物資達到了一千四百六十八萬噸。同比增長百分之七十三,環比增長百分之三十
相對地,在這半年之內,帝國向同盟國的另外三個主要成員國提供的戰略物資僅有四千八百六十八萬噸,僅為美國向協約國三個主要成員國提供戰略物資的百分之七十九。如果算上雙方在航運途中損失的物資,那麼帝國在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輸出的戰略物資僅為美國的百分之五十三。
同期,美國進口物資三千一百六十七萬噸,而帝國進口物資達到了四千七百五十萬噸。
也就是說,美國是淨輸出。而帝國的輸出與輸入幾乎持平。
這在一個方面反映出同盟國集團的工業生產能力更為強大。且幾個成員國,特別是帝國與德國地工業實力都不差。可是。這也同時反映出,美國在協約國集團所做出地貢獻遠遠超過了帝國為同盟國集團做出的貢獻。
由此可見,只有擊敗美國,才能戰勝協約國集團。
問題是,應該用什麼方式擊敗美國。
之前,帝國一直堅持集中力量打擊美國,為此將太平洋作為主戰場,並且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上展開廣泛地,高強度的破交作戰,阻止美國向其他國家輸送物資,同時阻止美國從南美洲地區獲取資源。
這一戰略方針本身並沒有錯,且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
從當時德國提供的情報來看,如果沒有帝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進攻,以及在大西洋上投入的二支破交艦隊,從美國輸入英俄西等國的戰略物資還將增加至少二千五百萬噸。如果這些物資中有三分之一到達俄羅斯,那麼整個東歐戰場上的局面就將發生徹底改變。如果有一半到達大不列顛,英國就有能力建造出更多的戰艦,並且在七十五年(43年)的時候發動戰略反擊。如果有三分之一到達西班牙,德國就得在法西邊界上多投入至少三十五個師的作戰部隊,從而使德軍難以在東線戰場上頂住俄軍的進攻。
只是,並不是所有同盟國成員國都贊同帝國的戰略方針。
當時,德國與意大利都認為,在向美國發動全面的戰略進攻之前,應該首先翦除美國的羽翼,削弱協約國集團的戰爭潛力。也就是說,德意兩國都堅持先擊敗英國,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然後從兩個方向上向美國發動戰略進攻。另外,在德國看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並且使德國的戰爭機器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首先集中力量戰勝俄羅斯,結束歐亞大陸上的戰爭。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畢竟土耳其在俄羅斯南方戰線上投入了不少的兵力,卻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
從一開始,帝國就全面反對這一戰略方針。
可以說,到底是先太平洋,還是先大西洋,這不僅僅是大戰期間的戰略方針問題,而是關係到了世界未來格局的政治問題。
站在帝國的角度,只要能夠打贏太平洋戰爭,帝國海軍就能分兵大西洋,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然後迫使南美國家倒向同盟國集團,完成對美國的包圍,在迫使英西俄等國投降之後,美國要麼戰敗,要麼也主動投降。如此一來,戰爭結束之後,帝國將再次建立起獨霸全球的勢力範圍,並且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霸主。更重要的是,只要美國戰敗,帝國可以通過肢解美國,或者在美洲地區扶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制衡美國,從而消除隱患,保證在未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內無人能與帝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德國仍然是戰勝國,也最多只是歐洲的霸主。
從帝國本身的利益出發,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容忍在戰爭結束之後,德國成為能夠與之爭奪世界霸權的強國,至少不能讓德國成為全球性的強國。
可是,德國絕不甘心永遠只是歐洲霸主,只是帝國的「隨從」。
如果按照德國的戰略方針,在戰爭結束之前,德國就要與帝國瓜分歐亞大陸,從而達到其控制歐亞大陸的目的。戰勝英國之後,德國有望獲得歐洲最強大的海軍,從而成為大西洋上的海軍強國,並且擔負其大西洋上的主要作戰任務,將帝國海軍排斥在大西洋,至少是北大西洋之外。另外,德國還可以借助戰勝英國的機會,控制英國在非洲北部、西部,以及南美洲北部與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成為殖民大國,從而為成為全球大國奠定基礎。
最重要的是,如果德國參與了進攻美國的作戰行動,就能控制美國的部分地區。
從戰後的世界格局來看,只要德國能夠在北美大陸上佔有一席之地,就能阻止帝國獨霸美洲大陸,在制約帝國的同時,獲得與帝國進行全球爭霸的實力。
可以說,同盟國集團在戰略方針上的矛盾,就是帝國與德國的根本矛盾!